2004以来年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
本学年主要事迹、获奖及科研、实践情况本学年,我校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荣誉,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主要事迹、获奖、科研和实践情况。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主要事迹1.学校举办了多项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校园讲座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组织了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义务教育支教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关培训和资源,为学生的创业梦想提供支持。
二、获奖情况1.学校的多个学科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如信息技术、化学、物理等,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实力。
2.学校的多个学生团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如ACM程序设计竞赛、物联网设计竞赛等,展现了学生们的才华和实力。
3.学校的多个社团和个人获得了省级和市级表彰,如青年志愿者、文艺团队等,证明了学校在文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贡献。
三、科研情况1.学校的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和专利,为学校的科研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学校的多个科研团队开展了重要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3.学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项目,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合作和国际交流。
四、实践情况1.学校的多个专业开展了实践教学,如实验课、实训课、实习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学校的多个研究所和实验室开放了先进设备和平台,为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3.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开展了实践合作,如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为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学年我校在不同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荣誉,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历年获奖项目(公开部分)1956年(当时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1、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完成人:华罗庚(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2、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完成人:吴文俊(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3、工程控制论完成人:钱学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82年1、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完成人: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季爱雪、邢其毅(北京大学),汪猷、徐杰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完成人: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韩景行、朱大绶、吕华、王懋基、朱夏、关士聪等(地质部),张文昭、杨继良、钟其权、翁文波、余伯良、邱中僵 田在艺、胡韩元、赵声振、李德生等(石油部),张文佑、侯德封、顾功叙、顾知微(中国科学院)3、配位场理论研究完成人:唐敖庆(吉林大学)及其研究集体:孙家钟(吉林大学)、邓从豪(山东大学)、张乾二(厦门大学)、江元生(吉林大学)、鄢国森(四川大学)、戴树珊(云南大学)、刘若庄(北京师范大学)、赵景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古正(四川大学)、李伯符(吉林大学)4、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发现完成人:王淦昌、丁大钊、王祝翔(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5、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完成人:王晓青、楚旭春、黄汲清、郭文魁、程裕淇、王曰伦(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王绍伟(地质部情报研究所)、李廷栋、耿树方、李春昱(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王鸿祯(武汉地质研究所),张宗祜(地质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所)6、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完成人:陈景润、王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潘承洞(山东大学)7、《中国科学技术史》完成人:李约瑟等(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1987年1、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完成人: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郑度、常承法、吴征镒、尹集祥、文世宣、李吉均、张经炜、李文华、佟伟、高以信、程鸿、杨逸畴、黄复生、温景春、冯祚建、周云生、黄文秀、高登义、陈传友、韩裕丰、李炳元、章铭陶、武素功、王金亭、倪祖彬、关志华、张祖荣、滕吉文、郑喜玉、路季梅、邓万明、张谊光、谢自楚、宁学寒、王连城、邵启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北京大学等)2、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完成人:廖山涛(北京大学)3、东亚大气环流完成人:叶笃正、陶诗言、朱抱真、陈隆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4、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完成人:唐敖庆、江元生(吉林大学)5、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完成人:王德宝、汪恩璧、汪猷、郑可沁、朱莹书、陈海宝、陈慎、裘慕绥、梁镇和、申庆祥、杨再定、胡美浩、王贵海、吴仁龙、余允华、陆蕴华、陈常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6、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完成人:邹承鲁、许根咯 孙玉琨、杜雨苍、赵康源、周海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完成人:王文采、汤彦承及其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8、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完成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徐伯安、楼庆西、郭黛娅(清华大学)9、五次对称性及Ti-Ni准晶相的发现与研究完成人:郭可信、叶恒强、李斗星、张泽、王大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0、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完成人:涂光炽、王秀璋、陈先沛、张宝贵、杨蔚华、程家平、樊文苓、赵振华、喻茨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1、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完成人:陆家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1989年1、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完成人:赵忠贤、杨国桢、陈立泉、杨乾声、黄玉珍及其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基于时序逻辑的软件工程环境的理论与设计完成人:唐稚松(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1991年(空缺)1993年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完成人:秦仁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5年(空缺)1997年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完成人:冯康等(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1999年、2000年、2001年度:空缺2002年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完成人:蒋锡夔、计国桢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2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锡夔(右二)以其在物理有机化学领域取得的国际领先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教研科研获奖情况汇报敬爱的领导、各位老师:我很荣幸地向大家汇报我校在教研科研方面的获奖情况。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科研工作,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以下是我校近期教研科研获奖情况的汇报:一、教研获奖情况。
1. 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有5项教学成果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包括3项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
这些成果涵盖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去年共有10篇教育科研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3篇被评为优秀论文,1篇获得了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3. 在学科竞赛方面,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其中包括奥赛类竞赛、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
二、科研获奖情况。
1. 学校近年来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有3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包括1项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
这些成果涵盖了教育技术研究、学科前沿研究、教育政策研究等多个方面,为学校的科研实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我校教师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承担方面也表现突出,去年共有5项科研项目获得了省级及以上科研资助,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科研项目等,为学校的科研实力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我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有2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奖项,涉及到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为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汇报,可以看出我校在教研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实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校在教研科研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科研项目申报和承担量不足、学科交叉研究深度不够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改进。
我所历年获奖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计划处一、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市科学大会上, 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奖状):1. 溶剂吸收法净化氪--85气体(中间试验)2. YSJ--76液体闪烁计数器3. 从堆照二氧化钍中提取铀--233及其工艺流程试验4.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制备5. 多通道穆斯鲍尔谱仪6. 200千伏中子发生器7. 七二八工程零功率实验装置及其实验8. 辐射化学法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研究9. 4096道脉冲幅度分析器10. 探矿用半导体水中氡气测量仪11. 地下油管同位素检漏12. 七二八核电站燃料元件组件试验件13. 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14. 加速器制备放射性同位素15. 高分辨率α谱仪16. 镓--67衰变的γ分支比及其放射性比度测定17. 聚四氟乙烯γ辐照效应及其应用18. (n,γ)反应方面的理论研究19. 半导体探测器--面垒探测器及同轴锗锂探测器20. 稳压变压器二、我所协作完成, 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市科学大会上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奖状):1. 含氟材料及应用2.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应用3. 反应堆安全保护装置研制4. X射线(光)分析测钙仪5. 同位素碘--131示踪探测家白蚁6. SR型辐照聚乙烯绝缘射频电缆三、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奖的成果(奖状):完成的成果:1. 200千伏中子发生器2.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制备3. 七二八工程零功率实验装置及其实验合作完成的成果:1. 含氟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2. 离子注入技术3. 标记固醇类激素的合成4. 《核素图》5. FD--3002测氡仪6. 核数据编评和理论研究7. 天然铀石墨水堆压力管低压密封材料的研究8. HYS--73微弱β、α测量仪四、一九七八年中国科学院授予《重大科技成果奖状》的成果:1. 含氟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其应用2. 离子注入器五、一九八0年获中国科学院一九七八---七九年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1. 高比度氚标记前腺素F2 α等重要生化试剂研制(曹蓉珍张年宝庄道玲林奋智沈德福张雨龙)2. 在氘16MeV回旋加速器上用陶瓷真空电容降频获得3.5MeV质子束(常宏钧益关琪裘惠泉等)3. 全自动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系统(李民乾盛康龙金柏康等)4. 240eV Si(Li)探测器及X射线能谱仪(王国干薛缪栋等)六、一九八0年初获上海市一九七八---七九年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 辐射接枝与交联方法制备特种选择性透过膜2. 核物理四效应的应用3. 回旋加速器制备枸椽酸67 Ga注射液4. 填充床电渗析处理低放废水5. 正比计数管式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水泥生产中的钙铁成份6. 低水平α测量仪7. 放射性废物实验焚烧炉(我所为研究单位之一)七、一九八0年初获国防科委科研成果奖(一九七八年---七九年):1. 七二八工程元件定位格架攻关(三等)2. 七二八燃料组件水力振动试验(三等)3. 控制棒驱动线冷态对中试验(四等)4. 核电站安全保护装置试验样机(四等)5. 核测量电子仪器一套(四等)6. 堆芯长钒自给能探测系统试验样件(协作)(四等)7. 235 U等核裂变平均瞬发中子数υp 理论计算评价(四等)八、一九八二年七月获上海市一九八0---八一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十八种新的氚标记化合物研制(二等奖、奖状)(赵夏令郭子丽唐国忠曹蓉珍张年宝庄道玲等)2. 辐射接枝制备聚乙烯、聚丙烯毡--丙烯酸电池隔膜研究及其扩大生产(三等奖、奖状)3.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三等奖、奖状)4. 碘化汞晶体(上海科大,我所协作)(三等奖)5. YSJ--SH79低本底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三等奖)(与华东师大共同完成)九、一九八二年十月获中国科学院一九八0年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奖状):1. [碳--11]缬氨酸、亮氨酸的快速合成及小鼠脏器内分布研究(陈声洋叶义芳孙棋薰等)2. YSJ--SH79低本底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潘浩昌魏世俊等)十、一九八0年获一九七九年度江苏省和无锡市奖状:1. 中子辐射屏蔽材料(一九八0年江苏省奖状)2. 含硼聚乙烯中子辐射屏蔽材料(二等奖、奖状, 八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十一、一九八一年二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奖状:1. N--PEB15型中子辐射屏蔽材料(四等奖)十二、一九八三年十月获中国科学院一九八一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 半胱氨酸、胱氨酸对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和胸腺嘧啶辐射保护效应机理的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一等奖、奖状) (林念芸李学鹏屠铁城等)2. 放射性核素碘--123的制备及其制剂碘化钠[123 I]的研制和药理研究(二等,奖状) (李永键孙祺薰沈德群樊发生王永川)3. 恒压变压器研制与系列化(二等, 奖状)4. Si(Li)X射线能谱仪(二等, 奖状)5. 回旋加速器上氚年代测定(二等, 奖状) (周善铸潘浩昌林俊英吴解征)十三、一九八四年四月获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一九八三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奖状):1.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比活性(一等)2. L--B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三等) (协作: 市计量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3. 新型半导体清洗剂811和812的研制及清洗半导体表面杂质的研究和应用(三等)研究单位: 1.本所2.复旦大学3.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4.上无七厂协作单位: 1.上无十四厂2.新港半导体器件厂十四、一九八四年八月获中国科学院1982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 偏简单溶液理论(一等奖) (王之昌)2.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放射性比活度(二等奖)3. Φ200mm陶瓷--钛加速管工艺段(二等奖) (李民熙王红兵等)4. L、B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二等奖) (王章智等)十五、一九八五年九月获中国科学院1983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 FMJ--81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二等奖)(严昌运赵勇张仁伯等)2. 100KW高频平衡转换器(二等奖) (高文照等)十六、一九八二年十一月获广东省科委一九八二年科技成果奖:1. 模拟气功治疗仪(医名SM--01型生命信息治疗仪)十七、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获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奖:1. 恒压变压器系列(三等奖)2. NF2 均相阳离子交换膜(三等奖)十八、一九八三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1. 标记化合物制备2. 电池隔膜十九、一九八五年获首次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 1·2米固定能量回旋加速器改造为30MeV(P)等时性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工程(二等奖) (常宏钧陈茂柏刘玉堂姚崇觉等)2.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示踪剂----氚标记化合物及其应用(二等奖) (赵夏令唐国忠郭子丽曹蓉珍庄道玲)3. 恒压变压器系列及其应用(二等奖) (伍春熙)4.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放射性比活度(三等奖) (翁守清孔祥海谢炳华)二十、一九八六年二月获一九八五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 七二八工程核燃料组件定位格架(78型)机械加工工艺(三等奖)二十一、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获国家计委. 国家经委. 国家科委. 财政部纪念证-----全国完成"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辐射食品卫生学安全评价研究二十二、一九八六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DNA辐射保护与敏化‘三转移机理’的新进展(林念芸张加山刘仁忠李学鹏等)2. 苹果辐射保藏技术(徐志成刘仁忠赵德耀等)3. 辐射接枝聚乙烯碱性电池隔膜推广应用三等奖: 1. 共振群理论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少体核反应等中的应用2. 秦山核电站反应堆整体模型水力试验(洪忠之等)3. YSJ系列液体闪烁计数器推广4. 液体闪烁核活度计量仪5. 人发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比对6. 蔬菜类食品的辐射保鲜技术二十三、一九八七年三月获一九八六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 无载体203 Pb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和医药中的应用(三等奖)一九八七年度获奖项目一九八八年度获奖项目一九八九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0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一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二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三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四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五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七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九年度获奖项目2000年度获奖项目2001年度获奖项目2002年度获奖项目2004年度获奖项目。
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近年来,我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并且荣获了多项奖项。
这些成就和奖项不仅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合作。
以下是我主要的成就和获奖情况。
在学术方面,我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曾参与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应用的项目,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这项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获得了会议组织方颁发的最佳论文奖。
在我参与的另一个科研项目中,我们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方法。
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业领域的认可,被评为该领域的创新成果,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这项成就不仅对我个人来说意义重大,也对整个团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鼓舞和认可。
除了学术领域,我还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
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支持。
我组织了一次暑期夏令营,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这次夏令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我也因此获得了社会公益奖。
我还在创业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我曾参与创办一个互联网初创公司,负责产品开发和运营。
在我任职期间,我们的产品获得了多个行业奖项,包括最具创新力奖和最佳用户体验奖。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我的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团队的肯定。
总的来说,我的主要成就和获奖情况涉及学术、社会实践和创业领域。
这些成就和奖项不仅是对我的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团队合作和努力的认可。
我将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在不同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情况简介2000年度获奖人吴文俊(1919.05~)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隆平(1930.09~) 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001年度获奖人黄昆(1919.09~2005.07) 男,物理学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王选(1937.02~2006.02) 男,计算机应用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02年度获奖人金怡濂(1929.09~) 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3年度获奖人刘东生(1917.11~2008.03) 男,地球环境科学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永志(1932.11~)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
2004年度获奖人空缺2005年度获奖人叶笃正(1916.02~) 男,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孟超(1922.08~) 男,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
2006年度获奖人李振声(1931.02~) 男,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7年度获奖人闵恩泽(1924.02~) 男,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吴征镒(1916.06~) 男,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8年度获奖人王忠诚(1925.12~2012.09) 男,神经外科专家,生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徐光宪(1920.11~) 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广西民族学院序号2004 年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形式 排名 项目出处及获奖情况项目(成果)名称(教授)周建新1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 2 广西各民族发展调查研究(京族) 3 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以 中国西南跨国民课题 课题 论文 获奖主持 第一 第一 独著香港社区伙伴项目 学校重大科研项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1 期 广西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4 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甘品元(副教授) 教材 教材 课题 合编 合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 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1 形势与政策 2 思想道德修养 3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主持 香港社区伙伴项目 子项目王柏中(副教授) 课题 论文集 论文 独立 主编 第二 学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民族出版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第1期 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 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7 月 三秦出版社,2004 年 7 月1 古代越南王朝祭祀研究 2 八桂田野--广西民族学院 01 级民族学专 业本科生田野研究论文集3 明朝内庙祭祀制度考述4 北魏国家宗庙祭祀制度考述论文第一5 《汉代庙制问题探讨》 “秦汉史论丛”第九辑李玉雄(讲师) 论文 独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增刊1 试论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的培育颜海云(助研) 课题 论文 独著 独著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广 西人民出版社1 广西民族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2 实行导师制培育青年教师欧世健(副教授) 论文 独著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年 12 期1 中日两国对观光农业的环境保护差异原因研究谢崇安(教授) 课题 主持子 国家社会基金项目 项目1 西南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序号22004 年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形式论文 论文 论文项目(成果)名称排名独著 第一 独著项目出处及获奖情况《四川文物》2004 第 6 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第 11 期 西江文化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略述石寨山文化艺术品中所见之早期中印 交通史迹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与民族地区科技人 3 才政策调整 略论西江中上游地区的青铜礼乐器及其艺 4 术审美特征何西湖(讲师) 论文 独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增刊1 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肖宏发(副教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 2004 第 10 期全文转载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6 期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1 月1 历史学与国情认识之关系的思索历程论文独著2 对史学人类自我认识功能的历史考察 3 两唐书辞典论文 工具书独著郑维宽(讲师)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独著 独著 独著 独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5 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4 第 4 期 成都大学学报 2004 第 4 期 广西社会科学 2004 第 9 期1 明代广西人口数量考证 2 明代万历时期云南人口数量考证 3 试论清代民国时期四川社会风气演变的过 程及特点4 宋体代广西人口数量考证廖建夏(讲师) 课题 论文 第一 独著 广西哲社“十五”规划课题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第 11 期1 近代广西社会的变迁 2 商会与近代梧州市场的发育赖莉云(讲师) 论文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第 12 期1 清末明初女权思想的演变胡小安1(讲师) 论文 独著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增刊从《三言》 《二拍》看明中后期社会意识形 态的变迁 (讲师)滕兰花1 广西各民族发展调查研究(瑶族) 2 近代广西社会的变迁 3 历史专业课程改革课题 课题 课题合作 合作 独著学校重大科研项目 广西哲社“十五”规划课题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广西民族学院序号2004 年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形式 排名 项目出处及获奖情况项目(成果)名称(副教授)覃主元1 广西各民族发展调查研究(瑶族) 2 近代梧州商贸中心地位的确立及其畸形繁 荣的原因课题 论文 论文第二 独著 独著学校重大科研项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5 期 桂海论丛 2004 第 6 期3 广西壮族习惯法探究谭正伟(助教) 课题 合作 香港社区伙伴项目1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王耿红(助教) 课题 合作 香港社区伙伴项目1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冯朝亮(助教) 课题 合作 香港社区伙伴项目1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蒋英菊1 南雄水西村人初探 苏村的互助-乡村互惠交换体系的人类学 分析 论文 第一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增刊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第 1、 2 期, 高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4 第 4 期转载2论文独著林琼芳(副教授) 课题 论文 独著 独著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增刊1 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 2 高校心理咨询中人性观的思考吴中任(副教授) 专著 文艺 作品 文艺 作品 文艺 作品 文艺 作品 合著 独著 独著 独著 独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6 月 女性天地 2004 第 9 期 女性天地 2004 第 10 期 女性天地 2004 第 11 期 女性天地 2004 第 12 期1 青年心理学 2 大我十三岁的男友和他的恋母情结 3 忧郁养虾女,赚了大钱失了梦乡 4 嫁老板不如自己当老板 5 卖石女,像彩石一样顽强活着韦克平(讲师) 论文 论文 独著 独著 中华教育研究 2004 第 7 期 社会心理科学 2004 第 4 期1 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 2 关于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 问题的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序号2004 年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形式 排名 项目出处及获奖情况项目(成果)名称(研究员)李富强1 壮学通论 2 让文化成为资本 3 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4 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多元文化 6 南昆八村 7 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课题 专著 专著 论文 论文 获奖 获奖第一 独著 合著 独著 独著 第一 第二学校壮学研究中心课题 民族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 民族出版社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4 第 1 期 广西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广西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张有隽1 2 3 4 5(研究员) 课题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合著 第一 独著 独著 独著 学校重大科研项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1 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4 期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广西民族研究 2004 第 4 期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 学研究所学术年刊》 民族出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6 期经济学人类学研究 东南亚区域经济与社会成果研究论纲 人类与环境及资源关系的人类学见解 《走出竹篱教室》序 瑶族远祖盘瓠传说再研究6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7 人类学与瑶族研究访谈录黎永励(讲师) 课题 论文 子课题 香港社区伙伴项目 主持人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 独著 究所学术年刊》民族出版社1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 2 神圣与世俗:从还“观音愿”仪式看盘瑶 社会诸特点 (讲师)李远龙1 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 2 重访六巷课题 论文第二 独著国家社会基金项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1 期玉时阶(研究员)1 瑶族通史 2 瑶学丛书 3 广西各民族发展调查研究(水族) 4 壮族民间节日文化 5 壮族民间宗教文化 6 壮族巫医初探 7 瑶族文化变迁 课题 课题 课题 课题 专著 论文 课题 第三 第三 第一 第一 独著 独著 论文集》 ,广西民族出版社 第一 华夏英才基金 广西区政府项目 广西区政府项目 学校重大科研项目 学校壮学中心课题 民族出版社 《壮族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民族学院2004 年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课题 第一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区“十五”规划8 瑶族社会文化变迁序号项目(成果)名称形式排名项目出处及获奖情况韦丹芳1 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 2 科技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 3 科技应用:科技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走向 4 广西壮、汉、瑶族民间造纸技术的调查研究 课题 论文 论文 论文 第三 独著 独著 独著 国家社会基金项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1 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2 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第 3 期李土玉(副教授) 论文 获奖 合著 合著 《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 北京 民族出版社 广西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 等奖1 边村壮族农商文化开发研究 2 南昆八村龚永辉(研究员) 课题 第一 学校重大科研项目 *广西民族研究 2004 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民族学》2004 第 8 期全文转载1 广西各民族发展调查研究(仡佬族) 可否引入分形思想-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 新与发展的一点思考2论文独著李美(讲师) 课题 合作 香港社区伙伴项目1 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发展罗树杰(副教授) 教材 论文 论文集 论文 论文 论文 课题 主编 独著 主编 第一 独著 合著 第一 广西民族出版社 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计会论 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 究所学术年刊》民族出版社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民族 出版社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民族 出版社 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小学 1-3 年级) 2 论壮族土民田地所有权的确认 3 民族学人类学 2003 卷 4 南宁市各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差异分析 5 湖南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6 西藏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7 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滕成达(助研) 论文 译文 独著 独著 中国穆斯林 2004 第 6 期 《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 民族 出版社1 伊斯兰教在越南 2 越南福莲安侬族传统文化作用考察广西民族学院2004 年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序号 项目(成果)名称 形式 排名 项目出处及获奖情况潘岳论文 独著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 学研究所学术年刊》 民族出版1 壮族与老挝佬族语言文化比较研究黄兴球(副教授) 论文 论文 独著 独著 中国民族报 2004 年 6 月 25 日 中国民族报 2004 年 7 月 6 日1 婚后男住女家的老挝普泰族 2 迁自我国云南的哈尼族 Historical connetion :A Discovery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3 kinship system of the Mulao in china with the ilpote in Laos 4 宗族与祭祀圈:以中村仫佬族银姓宗教为例研究 报告独著《亚洲学者基金》结题报告论文独著《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 学研究所学术年刊》 民族出版韦心援(副研究员) 论文 独著 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广 西人民出版社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略周光大(教授)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第一 独著 独著 独著 广西民族研究 2004 第 1 期 广西日报 2004 年 3 月 30 日第 8 版 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计会论 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国党政干部优秀论文选, 中 国文献出版社1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2 加强广西民族研究 3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4 认真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型 的民族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