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小导管注浆(建筑助手)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3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1.施工工艺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⑴小导管结构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
小导管中间部位钻φ10mm的注浆孔,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为15mm,尾部1m范围内不钻孔以防漏浆,末端焊直径为6mm的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⑵小导管布置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 4.5m(5.0m);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为1.0(1.5)m,外插角为10°,环向间距40cm。
⑶钻孔先将小导管的孔位用红漆标出,钻孔的方向垂直于开挖面,仰角10°~15°。
采用风枪或凿岩台车成孔。
钻孔钻进避免钻杆摆动,保证孔位顺直。
钻至设计孔深之后,用吹管将碎渣吹出,避免塌孔。
⑷顶管在钻孔内插入钢花管,在管尾后段30cm处,将麻丝缠绕在管壁上呈纺锥状,并用胶带缠紧。
开动钻机,利用钻机的冲击力将钢花管顶入围岩中,钢管顶进长度不小于90%管长。
⑸固定顶管至设计孔深后,将孔口用水泥-水玻璃胶泥将钢花管与孔壁之间的缝隙封堵。
孔口露出喷射混凝土面15cm,安装钢拱架后与拱架焊接在一期。
⑹压水管路连接完成后进行压水试验,检查管路及工作面有无渗漏现象。
⑺小导管注浆小导管注浆使用不低于42.5强度的水泥。
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③注浆量为了获得良好的固结效果,必须注入足够的浆液量,确保一定的有效扩散范围。
注浆范围按开挖轮廓线外0.3~0.5m设计并且浆液在地层中均匀扩散。
③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为0.5~1.0Mpa,施工中根据施工现场试验确定较合理的注浆参数。
④止浆盘由于采用低压加固注浆,止浆盘为5~10cm厚喷射混凝土封闭,防止跑浆。
⑤注浆注意事项注浆前检查注浆泵、管路及接头牢固程度,防止浆液冲出伤人。
注浆时密切监视压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注浆时注意防止串浆和跑浆,若发生串浆和跑浆要停止注浆,分析原因随时解决。
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法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它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空洞、土壤沉降和基坑围护墙的支护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法的具体内容和优势。
一、小导管超前注浆的概念和原理小导管超前注浆是一种采用钻孔机在地下作业区域内对注浆材料进行注入的施工工法。
其原理是通过在地下进行钻孔,然后通过注浆管将浆液注入,以达到加固、加强地层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注浆施工,小导管超前注浆工法具有以下优势:1.施工效率高:小导管超前注浆采用机械化操作,施工速度较快,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2.施工精度高:通过精确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注浆作业,保证施工质量。
3.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法采用密闭式施工,可以避免注浆材料的泄露,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的步骤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开展勘测和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施工地点和施工方案。
2.准备工作:确定施工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准备。
包括准备注浆机、钻孔机、注浆管和注浆材料等。
3.钻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作业区域内进行钻孔施工。
钻孔的深度和位置要根据地层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精确控制。
4.设置导管和注浆:将导管安装在钻孔孔道内,并连接好注浆机。
然后,使用注浆机将注浆材料注入导管中,同时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5.巩固地层和喷涂渗透剂:在注浆完成后,需要进行地层的巩固和喷涂渗透剂,以增强地层的承载能力和防水效果。
6.施工验收和监测:完成施工后,进行施工验收和监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法的优势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法相比传统的注浆施工工法具有以下优势:1.施工速度快:采用机械化作业,施工速度较快,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2.施工质量好:通过精确的注浆控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施工过程中,采用密闭式施工,减少注浆材料的泄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流程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呀,这可挺有趣的呢。
一、施工准备阶段。
咱得先把材料准备好呀。
小导管的材料可不能马虎,要选择质量好的。
小导管的长度、直径都得符合要求呢。
就像我们选衣服,尺寸不对可不行。
还有注浆的材料,那也得精挑细选。
水泥呀、水玻璃呀之类的,都得是质量靠谱的。
而且这些材料还得放在合适的地方保管,不能被雨淋了,也不能被弄脏了,就像照顾小宝贝一样。
二、小导管制作。
小导管的制作也是有讲究的。
导管的前端呀,要做成尖锥形的,就像笔尖一样。
这样方便它能顺利地插入到地层里面去。
在导管的管壁上,还得钻出一些注浆孔呢。
这些注浆孔就像是小导管的嘴巴,用来把浆液吐出去。
钻孔的间距、大小都得按照规定来。
可不能随心所欲地乱钻,不然浆液喷出不均匀,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三、小导管安装。
把小导管安装到地层里可是个技术活。
要先测量好位置,就像我们找宝藏要先确定位置一样。
然后慢慢地把小导管插入到地层里。
这个过程要小心翼翼的,不能太用力,不然小导管要是弯了或者断了,那就得重新来。
插入的角度也很重要哦,要按照设计的角度来。
就像射箭要瞄准一样,小导管插入的角度不对,那它的加固效果就不能达到最好。
四、注浆施工。
注浆可是整个施工的核心环节呢。
在注浆之前,要先把注浆机调试好。
就像厨师做菜前要先把炉灶调好一样。
然后把注浆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就像调鸡尾酒一样,比例不对味道就不对啦。
开始注浆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压力的变化。
如果压力突然升高或者降低,那可能就是有问题了。
也许是小导管堵住了,也许是地层有什么特殊情况。
这个时候就得停下来检查检查。
注浆的速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太快了可能会导致浆液分布不均匀,太慢了又会耽误施工进度。
五、施工后的检查。
注浆施工完了,可不能就这么不管了。
要对施工的效果进行检查。
看看地层有没有被加固好,小导管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像做完作业要检查对错一样。
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还得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工艺方法
1)小导管制作
小导管采用φ42mm的钢管制成,沿杆体每20cm钻前φ8mm孔,四周梅花型布置出浆孔,端封闭并制成尖状,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的导管孔内,当围岩松软时,用锤击直接打入。
2)注浆材料
双浆液:水灰比:0.8:1~1:1,水玻璃浓度35Be',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0.6~1:1,在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现场试验调整参数。
3)小导管安设步骤
用风钻开孔,开孔直径为42~50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
用带冲击的风钻将小导管顶入孔中,也可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
用塑胶泥(35Be'水玻璃拌合MC型超细水泥或R42.5水泥即可)封堵导管周围及孔口,工作面上的裂缝也同时封堵。
导管外露20cm,以安装注浆管路。
4)注浆施工时注意事项
注浆口最高压力严格控制在0.5MPa以内,以防压裂工作面。
控制进浆速度,一般每根导管双液总进量控制在30L/min以内。
每根导管内注浆量由计算确定,若压力上升,流量减少,虽然注浆量未达到计算值,但孔口压力已达到0.5MPa也应结束注浆。
超前小导管注浆方法(1)、喷射砼封闭开挖轮廓面和掌子面:(2)、钻孔并安设小导管。
钻孔直径大于钢管直径20mm以上,超前小导管按环向间距40cm,每排布置34根,辅射角为5°~7°,纵向留1.46m的搭接,导管用直径42mm,壁厚4mm的钢管制作,每根长5.5m,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焊接加劲箍,钢管围壁钻四排φ6mm 压浆孔。
(3)、注浆。
注浆采用水泥浆;其浆液的水灰比为:1~1:1,水泥标号为425。
注浆压力为~1Mpa,为防压裂工作面,同时还需控制注入量,当每根导管的注浆达到设计量时即可停止。
当孔口压力达到规定但注入量不足时也应停止。
(4)、检查注浆效果。
注浆结束后,必须钻孔检查注浆效果,如未达到要求时补孔注浆。
(5)、超前小导管全部焊接于型钢支撑上。
5)出碴爆破完成后,进行通风除尘,恢复照明,并立即进行清危排险,然后利用简易台车或爆出来的碴堆,进行锚喷封闭,然后进行出碴作业。
为提高运输效率,加快车辆周转,保证施工连续不间断,隧道的出碴运输采用机械化无轨运输方案,采用WA-380装载机装碴,20T VOLVO 和15T铁马自卸汽车运输。
施工中,加强车辆调度,避免相互干扰。
施工注意事项:①装碴作业按秩序进行,禁止抢装抢运。
②车辆装载禁止超限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石碴坠落,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
③车辆在同方向行驶时,两辆车的间距不得小于15m。
④车辆行驶过程中应派专人指挥,保证施工安全。
⑤卸碴外线路应设置大于1%的上坡道。
卸碴码头应搭设牢固,并设有挂钩、栏杆、车挡装置,注意防止溜车。
6)、锚喷一次支护施工方法本隧道设计一次支护为YF1506径向锚杆,25号喷射钢纤维砼。
为保证施工人员和隧道结构物的安全,必须加强临时支护,及时喷射砼封闭开挖面,尤其是在基岩裂隙水较多处,更应及早施作锚喷砼支护,防止水对围岩的软化作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为保证喷射砼的质量,减少粉尘和回弹量,拟采用湿喷法,即首先将骨料预加水,浸润成潮湿状,再加水泥和水拌合机拌合。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设计在隧道隧道拱部采用旋喷桩、大管棚超前支护,随开挖施工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有可能扰动已加固的地层,引起渗漏水。
是否还需要套打小导管注浆,视开挖掌子面围岩稳定性及止水效果确定。
超前小导管32912米,采用长4.0m,壁厚4mm,042热轧无缝钢管制作,环向间距350mm,纵向间距1m。
注浆材料为1:1:2水泥水玻璃和MC超细水泥浆,注浆加固半径为200mm,单管注浆量为0・18m3o1.1施工工艺流程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2o图6-1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1.2施工方法(1)钻孔、插小导管小导管钻孔前,进行孔位测量放样,孔位测量做到位置准确。
按放样位置钻孔,并设方向架控制钻孔方向,使孔位外插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或水)清孔。
经检验后安装小导管。
(2)注浆注浆前,认真做好机具设备的检修工作,并用清水进行试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和修复,使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对注浆管路系统,包括接头、阀门等,认真检查,如有破损,予以更换。
以免注浆时在较高压力下发生脱扣的危险事故。
注浆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测浆液的凝结时间,是否与要求相一致,否则,要及时检查,找出原因,予以排除,以符合要求。
施工时配备专业电工,防止电路、电器设备发生问题,中途停电,造成意外事故。
注浆管的止浆和固定:在注浆管口预定的位置,焊接带有阀门的套丝管头,注浆时,将注浆管和套丝管口连接,并用铁丝扎紧。
注浆时,打开阀门;注浆完成后,关闭阀门。
结束注浆后,尽快卸开孔口接头,开清水泵冲洗管路,以免造成管路中的剩余浆液凝结、堵塞管路。
阶段性注浆完成后,对机具设备,特别是搅拌机、注浆管、接头、阀门、贮浆桶等,认真清洗干净,收好后撤出洞外,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下段注浆使用。
1.3掌子面注浆加固止水施工掌子面注浆加固止水设计采用小导管注浆47388m,小导管采用壁厚4mm,长6m,042无缝钢管制作,钢管孔口段2m范围不设注浆孔,其余4m范围设置注浆孔。
新建铁酪和州至帝辖金客货#钱岛空佝趨道超前注浆小导管及径向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偏制人/审枇人,, 編制单儘,,屮铁十二局制帝铁跆參S鬱・彳标第三项內部偏制时间』二00九年三月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超前注浆小导管1、施工准备:超前小导管施工前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然后施做小导管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圈后,进行开挖等作业。
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2、设计参数:超前小导管,采用①42热压无缝钢管,壁厚3. 5mm,环向每米3图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框图根长度L=3.0m,搭接长度1.5m,开挖之前沿开挖轮廓线外10cm施作,外插角为10°〜15°,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后安装超前小导管并与钢架焊接固定。
采用KBY50/70 双液注浆泵进行注浆作业,无水地段注水泥单液浆,有水地段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双液浆水泥与水玻璃的体积比1:0.6,水泥浆水灰比(重量比)1:1,水玻璃波美度35, 缓凝剂掺量为2〜2. 5%o注浆压力一般为0. 8MPa,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验确定较合理的注浆参数。
3、加工制作:小导管在构件加工厂制作,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舫川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6〜8m叽小导管加工见图2。
4、安装:风动凿岩机钻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围岩软弱地段用游锤或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沿格栅钢架中部打入,尾部与钢架焊接到一起,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图2注浆小导管加工图5、注浆:设备采用KBY-50/70注浆泵,注浆参数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
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封闭掌子面作止浆墙,当单孔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时,结束注浆。
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注浆作业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工作面的状态。
小导管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工艺流程见图3o开挖之前试挖掌子而,无明显渗水时,即可进行开挖作业。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1)施工方法:采用现场加工小钢管,喷射砼封闭岩面,用凿岩机钻孔再装钢管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钢管打入岩层,按设计要求注浆。
注浆顺序为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从拱顶顺序向下进行。
工艺流程见下图: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工艺流程图(2)施工参数: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φ50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加工制成,长500cm,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焊接钢筋加固箍,管壁四周每10-15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φ8mm(梅花形布置)。
钢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外插角5-70打入围岩,环向间距0.5m,纵向前后两排小钢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参数选择参考:注浆压力0.5~1.0Mpa,水泥浆水灰比1∶1,水泥标号为425号。
施工中每孔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时,或注浆压力达到在1.0Mpa时,可以结束注浆。
超前小导管尾端焊于型钢支架腹部。
(3)施工注意事项:导管应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位置及角度打入,孔位误差不得大于10cm,角度误差不得大于3°,超过允许误差时,应在距离偏大的孔间补管后再注浆。
钢管每根实际打入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否则开挖1米后补管、注浆。
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应画出草图,以孔位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
单孔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值的80%,超过偏差必须补管注浆。
在注浆过程中,如发生串浆现象时,则安装止浆塞或采用多台注浆机同时注浆。
水泥浆压力突然升高,则可能发生堵塞,应停机检查,泵压正常后再进行注浆。
进浆量很大,但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结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注浆或间歇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
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明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生情况及时处理。
固结效果检查宜在搭接范围内进行,主要检查注浆量偏少和有怀疑的钢管,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采用撬棍或小锤轻轻敲击钢管附近,判断固结情况,并配合风钻钻速测试,检查注浆范围,固结不良或厚度不够时要补管注浆。
2.软弱地层中隧道围岩预加固之超前小导管加固一、加固原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是沿开挖隧道或地下工程外轮廓线,以一定角度打入管壁带孔的小导管,并以一定的压力向管内压注浆液的施工措施。
它既能将洞室周围岩土体预加固,又能起超前预支护作用。
适用于自稳时间很短或无自稳能力的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浅埋和处理塌方等地段。
小导管预注浆施工简单,且注浆时间短,达到加固、防渗、堵漏的目的,所以广为利用。
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围岩是对表土下风化破碎岩石及构造裂隙发育难以支护的破碎岩面,预先向其裂隙通道内注入固化材料(通常是水泥浆、水玻璃或聚氨酯等)充填裂隙,封堵涌水,胶结岩石,改善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岩体自身整体强度,改变围岩支护状态。
主要作用是提高管体周围岩体的抗剪强度,达到加固围岩并扩散围岩压力的作用。
二、小导管注浆优点在软弱地层隧道围岩中采用小导管注浆具有许多优点:(1)形成了小导管与固结联合的超前支护体系,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抑制围岩松弛变形,增加了施工安全性。
(2)加固效果稳妥可靠,注浆质量易于控制。
(3)采用超前支护手段,通过调整浆液凝固时间,可大大缩短暗挖工序时间。
(4)采用小型机械施作,无需配备专用设备,工艺操作简单,一般工地都可施做。
三、适用范围(1)隧道洞口浅埋地段或软弱破碎围岩地段进洞施工。
(2)富水软弱破碎地质、砂砾地层、岩溶地质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辅助措施。
(3)隧道坍方的处理。
四、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1.超前小导管直径一般采用φ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
超前小导管单节长度通常为3.5m或4.0m,超前小导管壁加工注浆花孔,孔径为φ6mm,间距为15cm呈梅花形排列,前端20cm制作成蒜瓣状锥形,尾端30cm范围内不钻孔作为止浆段。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的超前小导管位置,用全站仪进行小导管位置的测量放样工作,并用红油漆在作业掌子面上作好小导管位置的标记。
钻孔直径应大于设计导管直径3~5mm,一般钻孔φ50mm,孔深大于设计长度10cm。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小导管注浆浆液选用原则:暗挖段拱部均为粉细砂层,所以均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注浆量、配比、注浆压力具体情况须由现场对各土层进行注浆试验确定,并根据土层变化作相应调整。
要求加固体半径不得小于0.25m。
若小导管注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或其它注浆工艺,保证在开挖顶部形成加固土体。
1、注浆材料及配合比选择暗挖段拱部均为粉细砂层,所以均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注浆量、配比、注浆压力具体情况须由现场对各土层进行注浆试验确定,并根据土层变化作相应调整。
要求加固体半径不得小于0.25m。
若小导管注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或其它注浆工艺,保证在开挖顶部形成加固土体。
2、注浆结束标准每一个注浆段的结束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看注入量,二是看注浆压力,二者兼顾。
为此,要根据地层的孔隙率,估算每一个孔、每一段的吸浆量,作为施工时的参考标准,注浆过程中如果达到或接近预计值,并且压力也有所升高,即可以结束该段注浆。
如果进浆量虽没有达到预计值,检查压力已接近上限,可能因为该段已被上一段注浆时串浆或地层有变化注不进,也可以结束该段的注浆。
一个孔的每一段都注好了,就可以结束该孔的注浆。
3、小导管加工小导管采用φ32mm,马头门处L=2.5m,其他处L=2m,壁厚3.25mm的水煤气管,一端封闭并制成尖状,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的导管孔内,当围岩松软时,也可以直接打入,小导管尾端采用φ8钢筋焊一圈加强箍,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
为了便于注浆,在小导管中部钻φ6@100、梅花形布置的小孔。
小导管加工前,需要给加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或岗前培训。
对加工好的成品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保证注浆质量。
为了能与注浆协调进行,可提前安排加工。
4、注浆技术的工艺流程超前预注浆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见超前预注浆工艺流程图。
5、超前预注浆的主要机具设备5.1注浆管加工设备:金属材料切割机、电焊机、钻头、等;5.2钻孔设备:风钻及配套工具等;5.3制浆机具:搅拌机、储浆桶、滤网、波美比重计等;5.4注浆机具:注浆泵及其管路、混合器、球阀、专用管接头等;5.5其他工具:管路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钢丝钳等。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施工要求
1、小导管采用Φ32或Φ40焊接钢管制作,长度宜为5米。
管
壁每隔10—20厘米交错钻眼,眼孔直径宜为Φ6—8毫米。
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以外以10--30°的外插角钻孔,将
小导管打入地层,宜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小导管环向间距宜为20—50厘米。
2、灌注浆液的配合比应由现场试验确定。
建议值:当采用水
泥浆液时,水泥浆的水灰比可采用0.8:1~2:1,需要缩短
时间,可加入相应规格外加剂;当采用水玻璃浆液时,水
泥与水玻璃体积比亦为1:0.3~1:1。
3、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米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
度为5—10厘米砼或用模筑砼封闭,并检查注浆机具是否
完好,备足注浆材料。
4、沿隧道纵向两组小导管间应有不小于1米的水平搭接长
度,环向间距为30-50厘米,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5、为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加快注浆进度,在小导管前安设分
浆器,一次可注入3—5根小导管,注浆压力应为
0.5—1.0Mp。
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止浆塞应能
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力或水压。
6、注浆顺序: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从拱顶对称向下进
行。
如遇串浆或跑浆,则可间隔一孔或数孔灌注。
注浆结
束后,应采取措施封端,保持孔内压力,直至浆液完全凝
固。
7、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宜为4—8h。
开
挖时应保留1.5—2.0m的止浆墙,防止下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
在地下工程中,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用于加固地下结构或填充空隙。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
在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
1.勘测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设计,确定注浆的
位置和深度。
2.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注浆材料,包括水泥、砂浆、注浆管等。
3.设备检查:确保注浆设备和工具完好,能够正常使用。
4.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进行布置,确保施工区域通风良好、安全有
保障。
二、施工步骤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导管安装:首先,在待注浆位置钻孔安装导管,导管需要插入到设
计要求的深度。
2.注浆准备:混合适量的水泥和砂浆,调配成注浆材料。
3.注浆施工:通过注浆设备将准备好的注浆材料注入导管,直至填满
空隙。
4.导管拆除:待注浆材料凝固后,拆除导管,完成注浆作业。
5.清理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干净整洁。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注浆材料的比例要按照要求进行调配,确保注浆效果。
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混入注浆材料中。
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完成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达到加固地下结构或填充空隙的目的。
管棚、超前小导管、止水等注浆施工方案讲解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3)1、工程地质 (3)2、水文地质 (3)三、超前管棚注浆施工 (3)1、注浆工艺 (3)2.机具设备 (5)3.劳动力组织 (5)4.质量要求 (6)5.安全措施 (6)四、超前小导管施工 (7)1.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7)2.施工方法 (8)3.施工机具设备: (11)4.劳动组织 (11)5.质量要求 (12)五.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及方法 (12)1、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12)2、施工方法 (13)3、施工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 (13)4.施工机具设备 (14)六、全封闭预注浆 (15)1.全封闭预注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5)2.钻孔及注浆 (16)3.施工机具设备 (16)七、开挖后径向注浆 (18)1.径向注浆的适用范围 (18)2.判断采用径向注浆方案的依据 (18)3.施工工艺流程 (18)4.钻孔和注浆 (19)5.机具设备 (20)6.劳动组织 (20)八、注浆作业 (21)九.安全措施 (21)隧道注浆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管段起止里程DK324+220.72~DK331+612.2,其中隧道4座(坨沙隧道4722米、田冲隧道165米、油麻湾隧道701米、板木湾1号隧道1370米),隧道总长6958米,该地段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山体植被较发育。
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1、工程地质①、地表覆盖第四系残坡积,粉质黏土,褐黄,黑褐色,硬塑,夹杂约10-15%的岩质角砾,覆盖层约1m;细角砾土,褐黄色稍密,稍湿,砾石以尖棱状为主,②震旦系中统南沱冰岩组,含砾砂岩,灰绿色,强风化~弱风化,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③震旦系中统江口组,含砾砂质板岩,灰绿色,紫红色等,强风化~弱风化,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2、水文地质隧道洞身穿越地层富水性若,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春夏时节水量最为丰富。
word2.软弱地层中隧道围岩预加固之超前小导管加固一、加固原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是沿开挖隧道或地下工程外轮廓线,以一定角度打入管壁带孔的小导管,并以一定的压力向管内压注浆液的施工措施。
它既能将洞室周围岩土体预加固,又能起超前预支护作用。
适用于自稳时间很短或无自稳能力的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浅埋和处理塌方等地段。
小导管预注浆施工简单,且注浆时间短,达到加固、防渗、堵漏的目的,所以广为利用。
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围岩是对表土下风化破碎岩石及构造裂隙发育难以支护的破碎岩面,预先向其裂隙通道内注入固化材料(通常是水泥浆、水玻璃或聚氨酯等)充填裂隙,封堵涌水,胶结岩石,改善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岩体自身整体强度,改变围岩支护状态。
主要作用是提高管体周围岩体的抗剪强度,达到加固围岩并扩散围岩压力的作用。
二、小导管注浆优点在软弱地层隧道围岩中采用小导管注浆具有许多优点:(1)形成了小导管与固结联合的超前支护体系,提高围岩的稳定性,抑制围岩松弛变形,增加了施工安全性。
(2)加固效果稳妥可靠,注浆质量易于控制。
(3)采用超前支护手段,通过调整浆液凝固时间,可大大缩短暗挖工序时间。
(4)采用小型机械施作,无需配备专用设备,工艺操作简单,一般工地都可施做。
三、适用范围(1)隧道洞口浅埋地段或软弱破碎围岩地段进洞施工。
(2)富水软弱破碎地质、砂砾地层、岩溶地质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辅助措施。
(3)隧道坍方的处理。
四、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1.超前小导管直径一般采用φ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
超前小导管单节长度通常为3.5m或4.0m,超前小导管壁加工注浆花孔,孔径为φ6mm,间距为15cm呈梅花形排列,前端20cm 制作成蒜瓣状锥形,尾端30cm范围内不钻孔作为止浆段。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的超前小导管位置,用全站仪进行小导管位置的测量放样工作,并用红油漆在作业掌子面上作好小导管位置的标记。
钻孔直径应大于设计导管直径3~5mm,一般钻孔φ50mm,孔深大于设计长度10cm。
第三节 超前小导管注浆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封闭工作面、钻孔、安设小导管、注浆、效果检验等工序。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3-1。
图6.3-1小导管施工工艺
1、注浆加固范围及小导管布设
隧道拱部双排超前小导管,采用DN25小导管@300(L=2m ),预注改性水玻璃,外插角10~15°,环向间距0.3m ,纵向每榀格栅打设一环。
2、小导管加工制作
小导管采用DN25水煤气管加工成花管,以便注浆。
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
小导管中间部位钻Ф8mm 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15cm ,尾部0.5m 范围内不钻孔以防漏浆,末端焊φ6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小导管加工成形见图6.3 -2。
是
是
否 注 浆
压力流量达到要求
否 拌浆 结 束
封闭工作面
准备工作
钻设小导管
联接管路及密封孔口
压水检查达到要求
制造小导管 机具设备检修 是
图6.3-2注浆花管示意图
3、小导管安装
小导管采用电钻钻孔,钻孔成形后用高压风清孔,然后插孔,插孔时用气动锤振入。
4、浆液选择、配制及注浆
(1)浆液及注浆参数的选择
根据地下工程注浆施工经验,在砾砂层、中粗砂层、圆砾层中宜选用注水泥—水玻璃浆液,粉质粘性土及砂质粘性土中宜选用注水泥浆或改性水玻璃浆液。
改性水玻璃浆液为硫酸与水玻璃配制而成。
首先将98%的工业浓硫酸稀释成18%~20%的稀硫酸,盛放在带标签的容器内待用。
将35Be°的水玻璃稀释成
20Be°,水玻璃模数为2.0~2.4,盛放在带标签的容器内待用。
根据现场地质经试验后按一定比例将稀硫酸与水玻璃配制成水玻璃溶液,通过双液注浆泵将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入土层,PH=3-4。
水泥浆水灰比为1.25:1~0.5: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试验具体确定。
浆液配比根据现场试验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水泥:水玻璃:水泥浆=1:1~1:0.8(体积比)。
注浆初压0.3Mpa,终压为0.6Mpa。
注浆压力不超过0.6Mpa,否则浆液损失过大,造成浪费。
凝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通过加入少量的磷酸氢钠来控制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8~10min左右。
(2)注浆工艺及设备
注浆管连接好后,注浆前先压水,试验管路是否畅通,然后将配制好的水泥浆倒入贮浆桶内,开动注浆泵通过小导管压入周边土体。
5、注浆关键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配合比与凝胶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凝胶时间控制调节配合比,并测定注浆结实体的强度,选定最佳配合比。
(2)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终压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压,保证浆液的渗透范围,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串浆、危及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的异常现象。
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宜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a.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
b.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
c.调整注浆实施方案。
d.当出现浆液从其它孔内流出的串浆现象时,可采取用多台注浆机同时注浆或将串浆孔击实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清除管内杂物,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拔管后向外流浆不必进行此工序),然后再注浆。
e.水泥浆注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
(3)注浆效果检查:因为注浆方法为周边单排固结注浆,开挖竖井后检查砾砂固结厚度,如达不到要求,要调整配合比,改善注浆工艺。
(4)为防止孔口漏浆,在花管尾端用麻绳及胶泥(水泥+少许水玻璃)封堵钻孔与花管间的空隙。
(5)注浆管与花管采用活接头联结,保证快速装拆。
(6)注浆的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
(7)注浆过程应有专人记录,完成后检验注浆效果,不合格者进行补注。
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