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44.33 KB
- 文档页数:4
苏家坪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1目的明确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工艺标准,规范小导管作业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Ⅴ级围岩浅埋段:DK500+080~DK500+142、DK500+942~DK500+992段拱部设小导管注水泥浆超前支护;Ⅳ级围岩浅埋段:DK500+142~DK500+238、DK500+788~DK500+942段拱部设小导管注水泥浆超前支护。
3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3.1 超前小导管设计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1超前小导管规格:热轧无缝钢管。
外径42mm,厚度3.5mm。
在管身设注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15cm,呈梅花行布置,前段加工成锥形,尾部长度不小于1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L=3.5m, Ⅳ级围岩环向间距40cm, Ⅴ级围岩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5 º~10 º○2预注浆参数3.2工艺流程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注浆小导管结构图3.3.1小导管的安装1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沙石吹出。
2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洞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
3.3.2注浆进行注浆时,注浆前进行压水实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灌注浆 (每次3~5根)。
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
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3.3.3 注浆异常现象处理⑴串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⑵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⑶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4.安全、质量注意事项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交底作业包括制管、打孔、安管、封面、注浆五道工序。
1、制管:小导管用Φ50mm的无缝钢管,长5.0m,纵向水平搭接不小于1m,环向间距为35cm、40cm。
在洞外加工场按设计长度加工成一端为尖头、一端带丝扣,并带有Φ6~Φ8mm小孔的钢花管,花孔间距10~20cm布置。
2、打孔:首先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要求划出超前小导管的孔位,然后用风钻进行钻孔,钻孔时,向轮廓线外插角为20°,孔位偏差小于10cm,孔深不小于小导管长度。
成孔后,进行检查验收。
3、安管:将洞外制作好的小导管(花管)运到洞内,用风钻顶推打入孔中,将小导管尾部置于钢架腹部,以增加其共同支护能力。
小导管安装后用沾有塑胶泥的麻丝封堵导管外边的孔口空隙及围岩裂隙,并带好丝扣保护帽。
4、封面:注浆前,先对开挖面及洞壁5m范围内用喷砼封闭5~10cm厚。
以防注浆时漏浆。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见图。
图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5、注浆:注浆材料根据设计要求有水泥砂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两种,水泥浆液水灰比:W/C=0.6〜1.0;水玻璃双液浆配合比可现场试验确定,并满足以下要求:浆液的流动性好,易注入围岩,固结后收缩小,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高的早期强度,结石体透水性低,抗渗性能好等。
一般情况下采取水泥砂浆注浆,遇渗水较多或围岩裂隙较多的情况可采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
注浆压力为0.5~1Mpa,在孔口设置止浆塞,注浆时先注无水孔,后注有水孔,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顶逐管注浆,如遇窜浆或跑浆,则间隔一孔或几孔注浆。
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宜为4~8h。
开挖时应保留1.5~2.0m 的止浆墙,防止下一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注浆过程中设专人做好记录。
注浆结束后检查其效果,不合格者补注浆。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工程技术交底书----------------------------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编制:复核:接收:日期工程技术交底书----------------------------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编制:复核:接收:日期工程技术交底书----------------------------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编制:复核:接收:日期工程技术交底书----------------------------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编制:复核:接收:日期工程技术交底书----------------------------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编制:复核:接收:日期----------------------------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超前小导管的施工。
二、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三、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1.超前小导管设计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1)超前导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3)倾角:外插角1°~3°,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4)注浆材料:M20水泥浆或水泥砂浆;(5)设置范围:拱部135°范围。
2.超前小导管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1)制作钢花管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0~20cm 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小导管构造见下图。
(2)小导管安装a.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凿岩机或煤电钻钻孔,孔径较设计导设计导管管径大20mm以上。
b.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3)注浆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单液浆或双液浆。
按试验阶段确定的浆液配合比进行拌合,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
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浆液先稀后浓,由下至上顺序进行。
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注:1、本表一式五份,产权单位、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施工单位、档案馆保存。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工程名称技术交底记录表C2-4资料编号或二维码交底日期 2023年08月31日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交底内容: 1、施工工艺〔1〕施工流程分项工程名称 超前小导管马头门拱顶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交底竖井开挖临时封底后,马头门拱顶打设马头门拱顶180°范围打设双排小导管并注浆。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钻孔、打设小导管、注浆、效果检验等工序,初支背后注浆随施工预埋背后注浆管,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以以下图。
审核人交底人承受交底人注:1、本表一式五份,产权单位、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施工单位、档案馆保存。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工程名称技术交底记录表C2-4资料编号或二维码交底日期 2023年08月31日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交底内容: 2、预备工作(1) 浆液配置分项工程名称 超前小导管马头门拱顶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交底六~学区间初支支护土体注浆加固施工承受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小导管注浆材料及协作比依据地质不同状况和要求配制;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是分别配置的水泥浆和水玻璃浆,用双液注浆泵压注,在孔口进展混合。
①注浆原材料: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水玻璃:模数 2.2-2.8,浓度不低于 35Be”; ②协作比水泥浆:水灰比 1 :1; 水玻璃浆:35Be”;双液浆协作比:水泥浆:水玻璃=1∶1,依据地层条件添加调整浆液分散时间和可注性外加剂; 水泥浆配制在搅拌机内进展,其投料挨次为在放水的同时,待水加至设计量后连续搅拌 1min ,然 后投入水泥,再搅拌 3min ;水玻璃稀释承受边加水边搅拌边用波美计测量方法进展;配制浆液即用即配,剩余浆液倒掉,并清洗储浆桶配,严防杂物混入; 配制浆液操作工人戴胶手套、护目镜、防护帽,穿长筒胶鞋。
超前小导管技术交底—、交底范围XX岭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
二、设计情况:1、小导管用热轧无缝钢管加工制成,直径42mni,壁厚4nini o小导管管壁应钻注浆孔,孔径8mm,孔间距10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30cm不钻注浆孔作为止浆段。
2、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外插角分别为缓倾角10°〜14。
和陡倾角30°〜40。
,上下两层交错布置,V级围岩按拱部120o范围布置。
超前支护单根长 4.5米,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 0m o3、单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外插角分别为缓倾角10° -14。
, 按拱部120o范围布置。
超前支护单根长 4.5米,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 0m o4、钻孔直径45-47mm,顶入钢管并保证搭接长度,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把小导管插入孔内,带好丝扣保护帽,用风钻打入到设计深度,使麻丝柱塞与孔壁压紧。
5、小导管安装完成后,进行压水试验,技术人员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注浆参数。
6、注浆材料:水泥砂浆,注浆参数:(W/C二0. 8-1. 0), 注浆压力:0.5-IMPa,注浆水泥等级强度为42. 5o配置好的浆液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
7、注浆顺序为由下至上,隔孔注浆,即先注奇数孔,再注偶数孔,浆液先稀后浓、注浆量先大后小,注浆压力由小到大,并做好注浆记录。
8、当压力达到IMPa并稳定10-15秒,注浆量注满孔洞时,该孔结束注浆。
9、每次注浆抗压强度标准条件与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各做一组试块。
三、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设备:注浆机(ZG-200).空压机(MAM-880) >凿岩机(YT- 28),以上设备性能良好,验合格满足使用要求。
材料:中42 无缝热轧钢管,壁厚4哑,水泥,细砂、水,上述材料全部试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施工。
四、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1)钻孔小导管采用凿岩机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 将小导管前端从钢架腹部穿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保证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砂石吹出,导管就位后,后端应焊接在钢架上。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1.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为中铁大桥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1标第一项目分部袁家冲隧道工程初期支护超前小导管施工。
2.作业准备2.1超前小导管材料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材料试验检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2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3现场施工机械、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3.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对不同地段不同地质情况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
小导管采用Ф42热轧无缝钢管,壁厚3.5mm,环向布置间距0.3m,每环打入长度3.5m,纵向水平搭接≥1m。
沿拱部开挖轮廓线外缘布置,钢管外插角均为10~15°,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管内预注浆为水泥浆单液浆体。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点→布孔→钻机钻孔→清孔→导入小导管→注浆→检验验收→封孔。
4.2工艺流程图1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 注浆小导管结构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需对小导管的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允许使用。
注浆前对使用的注浆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5.2小导管的制作5.2.1小导管前端封闭并制作成锥形,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导管孔内,当围岩松软时,也可以直接打入,小导管尾端焊接φ8钢筋加劲箍,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
在前部钻注浆孔,孔径6~8 mm,孔距15~20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5.2.2为保证小导管的支护效果,减小小导管的外插角,型钢钢架支护地段,可以在型钢腹板穿孔以便小导管穿过,也可以采用一榀格珊钢架替代需开孔的型钢钢架,钢管尾部应于钢架焊接。
5.3小导管安设5.3.1用YT-28风钻钻孔,开孔直径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大于小导管的距离参数,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风压0.5-0.6Mpa),钻孔深度为4m。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隧道超前小导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范围本次超前小导管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隧道施工中的超前小导管支护工程。
三、施工人员要求1. 参与超前小导管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 施工人员应熟悉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要求,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四、施工材料及设备要求1. 超前小导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材质、规格、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注浆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较好的可注性、稳定性和抗渗性。
3. 施工设备:包括钻孔机、注浆泵、搅拌机、风动工具等,设备应完好,并定期检查、保养。
五、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及施工环境。
2.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深度和角度,使用钻孔机进行钻孔,确保钻孔质量。
3. 注浆:将注浆材料搅拌均匀后,通过注浆泵将浆液注入孔内,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小导管安装:将加工好的小导管插入孔内,确保其与隧道结构紧密贴合,焊接牢固。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3. 钻孔、注浆等作业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周边环境,防止发生坍塌、物体打击等事故。
4.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5. 严禁酒后作业,施工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七、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坍塌、物体打击等事故时,立即停止施工,迅速撤离现场。
2. 组织人员进行救援,拨打报警电话,请求专业救援队伍支援。
3.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交底人及日期交底人:________交底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九、接受人项目部管理人员:________施工负责人:________班组负责人:________十、附则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