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广告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6
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1. Coca-Cola "Share a Coke"In 2014, Coca-Cola launched a marketing campaign titled "Share a Coke," where they replaced their traditional logo on bottles with popular names. The aim of the campaign wa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connect with others and share a Coca-Cola. This campaign incorporated the postmodern idea of personalization and individualism, as it allowed consumers to find their name or the name of their loved ones on the bottles, making the experience more unique and personal.2. Nike "Breaking2"Nike's "Breaking2" campaign in 2017 was centered around attempting to break the two-hour barrier for running a marathon. The campaign featured various stages, including PR stunts, documentary-style videos, and livestreamed events. It blurred the line between advertising and entertainment, as it engaged consumers through storytelling and showcased the brand's commitment to pushing boundaries. The campaign embraced postmodernism's concept of spectacle and the blurring of the boundaries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3. Old Spice "The Man Your Man Could Smell Like"Old Spice's advertising campaign in 2010 featured a series of humorous commercials that challenged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nd stereotypes. The campaign showcased a confident and suave protagonist who humorously presented the brand's products. This campaign used irony, parody, and self-referential humor, all of which are elements of postmodernism. It poked fun at traditional advertising conventions and aimed to engage with a younger, more cynical audience.4. Apple "Get a Mac"Apple's "Get a Mac" campaign in the mid-2000s featured a series of commercials that compared Mac computers with PCs. The campaign used a simple white background and two characters: a hip, young Mac and a nerdy, uncool PC. The commercials highlighted the superiority of Mac computers in a lighthearted and humorous way. This campaign embraced postmodernism by using satire and self-awareness to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advertising approach of solely focusing on product features. It targeted a younger, tech-savvy audience and emphasized the Mac brand's unique identity.5. Dos Equis "The Most Interesting Man in the World"Dos Equis' advertising campaign from 2006 to 2018 featured a fictional character, "The Most Interesting Man in the World," who was depicted as a charismatic and accomplished individual. The campaign utilized humor, exaggeration, and irony tocreate a larger-than-life persona for the character. It embraced postmodernism by satirizing traditional beer advertising tropes and creating an entertaining narrative that encouraged consumers to aspire to be like the character. The campaign became a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successfully differentiated Dos Equis from other beer brands.。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所谓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这个中间过程,是广告的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等五个要素构成的组合安排。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相关的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一、后现代广告设计的内涵后现代广告设计是相对于现代广告设计而言的一种广告设计方式。
现代广告设计崇尚现代主义审美,提倡在广告中用严肃的态度来表达广告的目的,注重强调广告产品的实际功能。
与现代广告设计不同,后现代广告设计强调的是广告本身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并且通过这种个性化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以此来达到广告的目的。
因而,后现代广告设计设计中广告产品有可能与广告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现代广告那样紧密。
总体来说,后现代广告设计代表着“吸引眼球”,荒诞、夸张、幽默甚至是丑态都在后现代广告设计的审美范畴之内。
它代表着与现代广告设计相区别的与众不同的设计模式。
二、后现代广告设计的优点后现代广告设计以不同于现代广告设计的姿态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当今的广告设计当中,其必然有自身的优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广告受众需求。
传统广告设计注重强调产品性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受众观看了越来越多的广告,自然会对那些一味强调产品功能的广告产生厌烦心理。
后现代广告设计则主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制作出广告受众愿意接受的广告产品。
正如,有一则日本索尼相机的广告内容设计就十分新颖别致。
广告设计者以索尼相机为主线来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在短片中叙述的是一名丧妻的老人回忆自己过去的时光,在回忆中他是他与妻子从少年时的'相知、到青年时的相恋、再到后来的结婚、生子和最后的生离死别的过程,整个过程中配合深情的音乐,让每一个观看广告的人深深为之感动。
而通过观看广告我们可以发现担任回忆中最主要的角色的是一台索尼相机,因为是它记录了这一过程中所有的一切。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受众及接受了广告中真正的主角——索尼相机。
什么是后现代广告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
现代主义强调核心化,即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核心,诸如风俗、习惯、道德等,似乎离开了核心,事情就无法办成。
而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就是对核心论的反驳,它反对中心性、体系性、整体性,张扬非理性、本能释放和个性自由。
后现代广告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想指引下的产物。
正是后现代高科技与传媒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促成后现代文化产业化的形成,广告、公关手段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新的消费意识形态,光彩夺目的广告营销环境,则创造了一个能够有力地刺激大众消费的象征符号世界,使广告在这个时代成为主导文化形式之一。
形成了广告产业并在迅猛地扩展。
由于这个时代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由传统工业社会追求产品的功能满足转变为对感觉、审美的追求。
在这种语境中,现代广告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技巧显得不合适宜,广告随之进入了后现代广告传播时期。
因此,后现代广告传播是相对于现代广告传播而引出的概念。
后现代广告改变了现代广告的风格,往往以晦涩的表述、冷傲的形象、模糊的意指;以荒诞、戏谑、嘲讽、自虐的形式表现。
后现代广告实践完全映证了后现代理论大师詹姆逊对后现代艺术所归纳的平面感受——深度模式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消失、复制性——距离感消失等审美特征。
后现代广告遵循浪潮化的时髦运作程序,采用大批量复制的传播手段,平面拼贴化的艺术制作方式,来实现广告的目的。
达到广泛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后现代广告的特征一、主题的观念化现代广告无论怎样为自己辩解或掩饰,它都难以脱离产品。
这样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在产品极端丰富,而且产品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要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USP,或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位置,已经非常不现实,而且也必将效果不佳。
“后工业社会中不再奉行一元论的产品政策,而以多样化、非集中化的方式制造产品。
后工业时代以它自身带来的文化更新为基础来更新自己。
而今,大市场上的那些标准产品,即那些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已不再走俏,因为综合市场本身遭到不同专业市场的冲击,这些专业市场组成不同的文化团体,保持着不同的传统和行为方式,广告不再是目标,而是一种攻克各种心理的手段。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有的传统和规则的怀疑,主张多元化、破碎化和混合化的审美风格。
这种观念对广告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广告设计变得更加不拘一格、多样化和富有创意。
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性和破碎性的思维,这反映在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和构图风格上。
与传统的广告设计追求单一主题和简洁明了的视觉信息不同,后现代主义倾向于将多个元素和视觉语言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式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广告背后隐藏的信息。
广告设计师通常会选择多个不同的视觉元素,如颜色、形状、图案和文字,将它们放在一个破碎的背景上,创造出一个多维的视觉效果。
此外,后现代主义还鼓励广告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符号和象征主义。
广告设计不再只是为了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而是通过隐喻和象征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符号和象征,如动物、自然元素、特定的色彩和形状,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意识形态。
这种方式在广告中创造了更深刻、更富有情感共鸣的信息,使观众对广告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共鸣。
最后,后现代主义还鼓励广告设计师将不同的样式和媒介进行混合和融合。
传统的广告设计通常使用一种特定的媒介,如平面设计、摄影或插画。
然而,后现代主义主张摒弃这种限制,将不同的媒介和样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广告形式。
广告设计师可以使用平面设计、摄影、绘画、数字艺术和雕塑等不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来创作广告,使其更具表现力和创意性。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突破了传统的设计规则和限制,创造出更加多样化、不拘一格和富有创意的广告作品。
通过运用多元化、破碎化和混合化的审美风格,后现代主义广告设计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对广告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82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广告作为拥有敏锐嗅觉的时代弄潮儿,自然不会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思想,已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等,促使了传统广告语境的消解、思想观念的转型,使广告进入了后现代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了颠覆传统的审美倾向和特征,亦呈现出了与传统广告迥异的气象。
传统广告遵循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注重表达的规范性、虚实的连贯性和逻辑的合理性,而后现代广告则不大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往往呈现的是模糊意义,它们荒诞、戏谑、嘲讽,注重解构。
要对后现代广告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研究。
因为,后现代的文化思潮给予了后现代广告成长发展的沃土。
在后现代社会,各种艺术都被消解为一种平面化的东西,即一切都在“平面”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没有主体、没有本原。
因此,后现代主义艺术都变成一种普遍模糊的观念,它们消解了传统精英艺术深刻的意义,加上大众传媒这个发达的无所不在的“帮凶”,更是消解了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距离感,使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仅从形象上就能来认识世界,使文化逻辑呈现为一种完全的平面化,由此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世界成为平面的。
现代主义强调理性的特点,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历史的、连续的发展,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事物是非理性的,是突变性的。
它告别传统、历史与连续性,强调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
它打破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拥有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认为所有事情都是纯粹、孤立的现后现代广告的生成及其意义阐释文/刘 丹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社会各方面的渗透,后现代广告亦随之兴起,成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
后现代主义思想,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等,促使了传统广告语境的消解,思想观念的转型,使广告进入了后现代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了颠覆传统的审美倾向和特征,亦呈现出了与传统广告迥异的气象。
在,即可以是一堆随意组合、解构、偶然拼凑的碎片。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在后现代时代背景下,广告作为商品的重要销售手段和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广告运用的是简单直白的语言和明确的解释,以便让受众清楚地理解广告的信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对广告的看法不断的深入认识,这种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后现代广告人主张创造新颖的广告语言,将广告看作一种流行文化符号,并将广告的本质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后现代广告人的本观和广告的新形态探讨后现代广告的特点。
一、后现代广告人的本观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拒绝现代的普遍性和崇拜宏大的理想,强调个体、文化差异和多元性。
在这种背景下,后现代广告人不再认为广告只是一种简单的销售手段,而是将广告看作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不仅注重产品的营销,更关注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和文化价值。
而广告作为一种库存文化符号,不仅可以逐步积累,还可以重新组合到新的文化符号中,成为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表达方式使广告将艺术与商品文化联系起来,为收视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有趣的体验。
因此,后现代广告人将广告看作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认为广告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
二、新形态广告的特点1.重视观念性后现代广告人认为广告是一种传播概念的手段,并且广告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概念基础上。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新形态广告常常运用具有启发性的简明字句或大量不同寻常的符号。
新的广告形式在传递产品的卖点的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信息,比如广告中所传递的主题、观点和文化背景。
2.强调艺术性广告经过重新设计和编排之后,就可以更好地传达广告主的信息和理念。
广告人在设计广告时不仅着重于内容和信息的表达,在形式和美学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广告不仅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更要让消费者感受到美的风采。
因此,广告的艺术性被彻底发扬。
3.弱化语言性传统广告主要依赖于语言来传达信息,但后现代广告弱化了语言的重要性,转而依靠视觉和符号来传达信息。
广告人用非言语的符号来代表产品的描述、功能、属性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既简化了广告信息的表达形式,又可以更好地传递出广告主的品牌价值和文化背景。
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回复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广告?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有哪些?请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写一篇1500-2000字文章,一步一步回答。
在当今广告行业中,后现代主义广告日益受到关注与追捧。
后现代主义广告是一种与现代主义广告截然不同的广告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手法引人注目。
下面将以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为主题,详细解析后现代主义广告的特点、方法以及一些经典案例。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广告?后现代主义广告是一种与前卫艺术和文化相结合的广告形式,他打破了传统广告的刻板形象,以及以往广告的情感唤起以及诱导消费者行为的方式。
后现代主义广告强调创新、自由与多样性,并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多层次的文化符号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广告也以自嘲、怀疑与讽刺潜在的消费主义文化以及广告本身。
二、后现代主义广告的特点与方法1. 强调视觉冲击:后现代主义广告通过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大胆的构图以及各种视觉元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绚丽多彩的广告背景图像以及激动人心的视觉效果让广告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众的记忆和辨识度。
2. 符号化和多义性:后现代主义广告以符号和多义性为特点,以便引起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通过巧妙地使用象征性图像、无限延伸的符号和模棱两可的语言,后现代主义广告在消费者心中引起共鸣,并保持了观众的兴趣。
3. 自嘲与讽刺:后现代主义广告往往采用自嘲和讽刺的手法,挑战传统广告的虚假和以套路为主导的行为。
通过自嘲和讽刺广告本身的方式,后现代主义广告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观感和思考角度,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4. 强调互动与参与:后现代主义广告鼓励观众的积极参与与互动,以此增强广告传递信息的效果。
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点击链接等方式与广告互动,从而获取更多与广告相关的信息,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三、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1. [Apple - Think Different]苹果公司的"Think Different"广告是后现代主义广告的经典案例之一。
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
后现代主义广告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Just Do It”广告:这则广告是最具代表性的广告之一,强调
个人主义和反叛精神,挑战权威和传统价值观。
它以简练的语言和动感的音乐为特点,展现了运动员们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反思。
2.“Think Different”广告:这则广告以黑白影像为主,展现了历
史上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创新者,如爱因斯坦、甘地、毕加索等。
广告强调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挑战了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符合后现代主义对个体自由和创造力的追求。
3.“生活就是变化”广告:这则广告通过一系列温馨的画面和文字,
展示了人们在家居生活中的不同阶段和变化。
它强调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呼吁人们接受和适应生活中的变化,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多元化和个体差异的重视。
4.“快乐就是简单”广告:这则广告以简单的画面和音乐为特点,
强调快乐就是简单,不需要过多的复杂和繁琐。
它呼吁人们回归简单、真实的生活,符合后现代主义对简单、自然和平等的追求。
这些广告案例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和精神,强调个体自由、多元化、差异性和反思传统观念。
它们通过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并传达了品牌的价值和理念。
浅析后现代广告的特点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首先在欧美流行开来。
不久以后,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广告创意。
国外对于后现代广告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性研究上,偏重于哲学类的研究。
而国内的研究则偏重于实用性的总结,以及对于国外一些广告作品的评论。
研究后现代广告,是对一种新兴的广告概念的探索。
在此之前,我们要明白后现代广告与现代广告的区别,换句话说:后现代广告有那些特点。
(一)主题的观念化(二)视觉的冲击力(三)风格的多样化(四)诉求的个性化(一)主题的观念化现代广告设计是一种以广告主为中心的广告模式,其广告内容大多是关于本身产品的功能,外观,价格等信息。
这是工业社会普遍的广告传播形式,它遵循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注重表达的规范性、虚实的连贯性和逻辑的合理性。
而面对众多类似的产品,消费者只能通过另一种方式将他们区别开来。
换而言之,广告设计者需要在产品信息之外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判断的依据。
后现代广告更多的体现了广告设计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与创新。
广告的重点不再是理性的传达商品信息,而侧重于与消费者之间感性的交流。
现在看来,这种类型的广告并不代表主流文化,而更多的倾向于表达边缘的、敏感的甚至是压抑的话题。
这种对内心深处的挑逗,更容易引起消费者选择性的注意,更容易激起一种反抗压力的共鸣。
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极大的降低了广告发布者与广告观看者之间的距离感。
在这个物质逐渐趋向于同质化的今天,很多品牌下的产品就其功能及其质量相比较,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这个时候,商家需要使消费者将自己的产品同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在提升品质的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唯一简便又高效的方法那就是赋予产品内涵与文化,增添产品的附加值,而在众多的广告形式中,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以其观念的开放性,似乎更容易为这个时代审美疲劳的受众所接受。
以此来引导一种消费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视觉的冲击力后现代广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引起消费者选择性注意的最直接的方式。
后现代主义对广告的推力广告王淑一2010014027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表现形态、文化发展新阶段的产物,为广告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而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符合当代人心理特征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一种流行观念,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一种新的生活姿态,是符合社会潮流的。
只要是符合现代消费者心理的,只要是有助于广告传播表现的都应该运用到广告的创作中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广告创作颠覆传统推力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思潮。
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引入中国,并迅速成为一门“显学”。
对于后现代主义,人们的理解不一,或认为是一种思想方法、或认为是一种理论观念、或认为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认为是一种艺术风格。
总之,后现代主义以其内涵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涉及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它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广告作为时代的忠实追随者,自然不会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促使传统广告语境消解、思想观念的转型,使广告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代,呈现出了颠覆传统的审美倾向和特征,突破了传统广告的平凡①。
关于后现代广告对传统广告的推力,有以下几点表现:(一)主题感性化。
传统广告往往遵循着向消费者传达产品外观、功能、价格等产品本身信息的原则进行宣传,注重商品的功能形象,这是工业社会普遍的广告传播方式,它符合了现代审美原则,注重表达的规范性、虚实的连贯性和逻辑的合理性②。
这种传播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也随之改变,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迫切的希望能尽快的从一堆相似的商品中挑出自己最中意的那个。
很显然,传统广告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于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后现代广告应运而生。
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意义所提倡的中心性、体系性,提倡非理性,个性和本能的解放,因此,后现代广告宣传的重点不再是商品本身,它侧重的是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性交流。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告已成为了现代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告的创意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而在广告创意的设计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显现。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文化与知识的批判和反思,强调创新与多元化,对于广告创意的设计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广告创意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体现、影响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广告创意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体现后现代主义思潮,经常会对以往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进行批判,对于传统的权威、理性、唯物主义等观念持怀疑态度。
这种思潮在广告创意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导向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多元发展,强调创新。
广告创意中采用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再墨守陈规,传统的思维和知识结构开始被打破,广告创意的制作开始更加多元化,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思维方式。
并且广告创意中开始注重“为了创意而创意”,引入全新或者抽象的视觉形象,通过独特的语言符号、视觉艺术设计等方式,为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
2、重视自我表达的设计思想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强调个人主义、娱乐和享乐,广告创意中将这一思想融入到设计中,让传递的信息更接近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广告创意的制作在设计上注重个性化,强调自我表达,突出广告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通过多样的设计元素、各种娱乐性的互动和流控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对广告产生感性共鸣和情感联系。
3、创意设计中的复合性和裂解性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在观念上追求多元和混沌,注重在对现实形象进行复合和裂解,广告创意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这种设计习惯的运用,可以使得广告中的信息受到了有效传达。
复合性和裂解性的手法注重的是对视觉形式的创新,让观众在看广告时能够慢慢理解广告所传递的信息,理解广告背后隐藏的意义。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广告创意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以下三方面:1、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后现代主义思潮宣扬了多元文化和思维,这种思想对广告创意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1概念的范畴这个运动即无宣言,又无纲领,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
其主要特征一是反对文学中的宗教性和教诲性,强调作品本身存在的价值,寻求新的文学形式。
在设计领域中的后现代与后现代主义,从观念到内容范畴是不尽相同的。
后现代是一个时间观念,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整个时期,也包含了现阶段,它的内容涵盖了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设计文化现象。
而现代主义仅是一种设计流派观念,是指在反现代主义过程中形成与20世纪60年代,进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西方当代设计潮流走向多元化方向进展,形成于美国,欧洲,日本也出现了这样的设计倾向的新流派。
在近30年的演变过程中,从建筑方面影响到了其他设计领域。
这样的设计趋势是生产从西方工业文明,工业社会进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定产物;在同一时间,它是从现代主义派生,在反思和现代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逐渐纠正和超越。
但在后现代主义设计30多年的进展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的核心,它不会出现明显的界限,而是各种设计拥有许多流派和风格的立足点。
现代主义是19世纪资产阶级的口味和自由主义者,包括社会和艺术方面的习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社会模式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世纪也需要各种新的形式反映出来。
现代主义设计特点,以减少风格的特点是在追求设计和社会工程的设计高度民主化,并正在探究一种理想主义;他们致力于非个人的,可以是新的工业设计的社会特征批量生产的工业方式的代表。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及欧洲现代城市商业的复兴和商业的成功,在整个西方社会中,充斥的是笔直的线条。
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初,在战争和商业之间来回的窜缩,使得这个年代既是希望的年代又是危险的年代。
持续的经济进展,战争把经济摧毁了,RM 生活在不断交替的希望和无望之中。
残酷和战争,极大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使他们更渴望建立和平的战后时代,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
经历战争的一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确信,想要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富裕社会。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信息流广告研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流广告已成为广告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为我们审视信息流广告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解构、不确定性和个体体验。
在信息流广告的世界里,这种多元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往传统广告往往遵循着较为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而信息流广告则打破了这种单一性。
它融合了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形式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从解构的角度来看,信息流广告打破了传统广告中明确的“产品宣传购买”的线性逻辑。
在信息流中,广告可能以一种看似随意的、融入用户浏览内容的方式出现。
它不再是生硬地推销产品,而是将产品信息巧妙地拆解、分散在各种看似无关的信息之中,让用户在不经意间接收到广告所传达的内容。
不确定性也是信息流广告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一个显著特征。
用户在浏览信息流时,无法准确预知下一条出现的是普通内容还是广告。
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用户对信息流的关注度,同时也对广告的创意和吸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一旦广告不能迅速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就可能被轻易地滑过。
在注重个体体验方面,信息流广告借助大数据和算法,能够实现对用户的精准画像。
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浏览历史等个性化数据,推送与之相关的广告内容。
这种个性化推送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与广告之间的相关性和契合度,使得每个用户所看到的信息流广告都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了对个体体验的尊重。
然而,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审视,信息流广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信息过载的问题。
由于信息流广告的数量众多且形式多样,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信息饱和,难以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这不仅可能导致用户对广告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对整个信息流平台的使用体验。
其次,个性化推送虽然能够满足个体需求,但也可能造成“信息茧房”效应。
用户长期接收到符合自己偏好的广告和信息,容易局限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忽略了其他可能有价值的信息和产品,从而限制了视野和思维的拓展。
后现代主义在广告中的运用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广告已经成为了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演变,以适应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和审美。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也逐渐渗透到了广告领域,为广告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不确定性、反传统和去中心化。
这些特点在广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后现代主义广告不再追求单一的、明确的信息传达,而是通过多元化的元素和表现手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比如,一则广告可能同时融合了音乐、动画、实景拍摄等多种形式,或者将不同的文化符号、艺术风格混搭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不确定性也是后现代主义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广告往往会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产品信息和购买理由,而后现代主义广告则常常故意制造模糊和悬念,让消费者自己去解读和探索。
这种不确定性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广告所营造的情境中。
例如,某些广告可能只展示一个神秘的场景或者一个引人遐想的片段,而不直接提及产品的名称和功能,让消费者在猜测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产品产生深刻的印象。
反传统是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精神之一,在广告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广告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套路,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而后现代主义广告则打破这些常规,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来展示产品或服务。
比如,一些广告可能会颠覆人们对产品的固有认知,将其与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或形象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去中心化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广告不再将品牌或产品置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个体感受和体验。
广告不再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而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通过社交媒体、互动广告等形式,消费者可以参与到广告的创作和传播中,成为广告的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广告在创意表现上具有很多独特之处。
其中,拼贴和戏仿是常见的手法。
拼贴是将各种不同的元素、图像、文字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浅析后现代主义广告
——以李维斯、迪赛尔为例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论学说,它己涉及到世界众多学科中文化和知识的活动领域。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文化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思维、知识、行为、变化的时代性文化思潮。
广告是一种利用知识、智慧来实现的创造型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作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无疑会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在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
后现代主义广告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和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种种文化特性,是具有创新风格的广告形式。
作为当代社会的独特文化景观和媒介的宠儿,广告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
另一方面,从广告发展本身来看,现代广告绝不会忽视一切极富创意的人类精神产品和文学艺术所提供的创意资源。
在形象过剩,信息冗余的时代,广告必须能够吸引消费者己经疲惫麻木的感知力,于是后现代主义思潮被以最快的速度吸纳到广告创意之中,后现代艺术的表现元素、人的后现代生存状态都对广告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现代主义特点如下:
一、表现方式的颠覆:
1、不合常理;打破逻辑关系;颠覆美学传统;采用大胆、性等方式,使人印象深刻,给人震撼感。
后现代广告更多的体现了广告设计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与创新。
广告的重点不再是理性的传达商品信息,而侧重于与消费者之间感性的交流。
现在看来,这种类型的广告并不代表主流文化,而更多的倾向于表达边缘的、敏感的甚至是压抑的话题。
这种对内心深处的挑逗,更容易引起消费者选择性的注意,更容易激起一种反抗压力的共鸣。
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极大的降低了广告发布者与广告观看者之间的距离感。
2、对政治、宗教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并不是意于创造一种新的秩序。
只是为了解构而解构,为了打破旧的法则法规。
出于其本质,这种不受约束的态度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地方政府以及宗教团体。
后现代广告所具有的破坏性,从一方面来说刺激了消费者的感官,产生购买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却鼓励着他们抗拒约束,以更加反叛的心理面对生活。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制定并修改着法律法规,为的是将民众管制成一个整体以达到社会的稳定,宗教则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达到同一目的。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意在打破这种稳定,再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拼凑起来。
但无论如何,广告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后现代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不一定会以广告的方式表现出来。
毕竟我们称之为后现代,是以为它并没有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潮。
而后现代广告所应用的,只是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思想而并非全部。
甚至,这可以看作商家为追求利益而制造的噱头。
/
二、诉求方式的改变
随着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法满足追求个体情感、释放欲望、精神拜物的后现代消费观,因此广告中传统的理性诉求反而不能得到太多消费者的认同,和传统广告相比,感性诉求成了更多广告人选择采用的方式。
1、诱发思考,而非灌输思想
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者试图对一切教条主义进行解构,他们很难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灌输的思想,哪怕知道那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比任何其他时候的消费者都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角度来思考,这使得他们的观点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以柔克刚”的太极式的诱发消费者主动思考的广告形式在面对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消费者时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以在1997年第44届戛纳广告节全场大奖“迪塞”(Diesel)牛仔裤《小镇篇》为例,电视广告中出现的是:清晨,在一个典型西部小镇,健壮英俊的年轻牛仔穿戴整齐,与妻子吻别。
出门后,他热心地帮助一位老妇人穿过马路。
而在小镇另一处,一个肮脏丑陋的莽汉吃力地把衣服套在自己肥大的身躯上,然后衣冠不整地走出房门。
他抢走一个小女孩手中的棒棒糖,朝威士忌酒瓶猛击一拳,将一只狗踢出门廊。
当两人在街上相遇时,一场生死决斗在所难免。
看到年轻英俊的牛仔一脸的正气和自信,你一定以为胜利是属于他的。
他们拔出枪对射,随着枪声响起,倒地的却是年轻英俊的牛仔,而丑陋笨拙的莽汉正在得意地狞笑。
这时出现品牌和广告语:“迪塞牛仔裤,为了成功的生活准则”迪塞的广告想告诉我们,成功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准则,真实的生活太多出乎意料和偶然。
消赞者在对这类广告进行解读时是很难达到完全一致的,至少没人可以轻松肯定地说出这广告想说明的是什么。
但关键的一点是,当你在看到这篇广告时,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广告提供的环境中并尝试用自己的思考来对这广告进行解读,然后得出自己认同的观点和结论。
2、诱发欲望,而非陈述商品价值
单纯地告诉消费者商品能带来的价值未必就能打动人心,诱发消费者对物质享受满足情感需求的欲望才是增强广告效果促进消费的最大动力。
3、诱发共鸣,而非提醒处境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情感是有点混乱无序的,消费者往往追求情感上的刺激来体现自我的存在,这是一种拜物主义,但却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物质,而是需要依靠物质来满足情感的寄托实现对自我的认识。
三、思想内容的革新诉求的个性化
后现代主义者试图打破所有的传统的或现代的观念建立起以人的情感和欲望为生活导向和中心的观念,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思想枷锁,主张思想的完全颠覆与革命,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重新思考生活该是怎么样的,并且希望对延续了千百年的各种吲定模式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夺。
后现代广告对个性化具有很强的诉求,不再把对象约束在某一个群体内。
消费文化强调回归自我,正符合人性的本质特征。
在马洛斯的需求理论中,最高一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满足了生理、安全、情感、尊重的需要之后,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寻找自我。
四、视觉的冲击力
后现代广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引起消费者选择性注意的
最直接的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被庞大的信息量所淹没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人们也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广告的内容。
也许只是擦身而过,一幅惊艳的画面足以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拥有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们不需要人们记得广告的内容,也就不需要担心自己想要传达给目标人群的信息是否已经传达到。
我们只需要让人记住一个商标和关键的广告词,就好像一枚炸弹,爆发,然后迅速留下痕迹。
对于受众,他们可以对广告内容进行思考,也可以不进行思考;可以当时进行思考,也可以事后进行思考。
我们所做的,只是将一个品牌的烙印深深地打在每个看过的人心里。
而从另一方面考虑,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于欣赏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在个性张扬的作品中,华丽的视觉效果可以为欣赏者带来情感上的宣泄,而这种宣泄也许就是我们与消费者沟通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