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 欧洲风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5
欧洲风情--教案音乐课《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2、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3、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的感觉,其情绪色彩是开朗奔放,热情洋溢的。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把这首歌唱好有一点难度。
因为整首歌曲旋律多级进和小跳,有时出现大跳,旋律中有几个变化音,在副歌部分又分两声部。
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这节课中都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准备中要注意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引导学生唱好歌曲。
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2、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3、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索、创造、审美的无穷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用有感情的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
?? 难点:唱准变化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船歌的素材2、教学器材:电刚琴3、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礼仪2、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听过唱过许多的民歌,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意大利----多媒体展示欧洲意大利的版图)二、新课学习《桑塔.露琪亚》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观赏意大利的名城罗马、威尼斯等城市的图片。
(通过影像资料)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意大利。
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第一篇: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初一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欧洲民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一)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二)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及《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小提琴、西班牙吉他的音色,初步了解有关吉他的音乐知识。
3、情感目标(三)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为聆听到的音乐画旋律线或图形谱。
感受欧洲的音乐及所表达的情感。
(四)学唱一段《伏尔加船夫曲》【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聆听、歌唱、感受、欣赏、讨论等音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感受浓郁的欧洲音乐作品的美,从而对富有欧洲风格音乐特点的歌曲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2、难点: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在歌唱及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教材分析】(一)《伏尔加船夫曲》2010年10月18日潘国恒1、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
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
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
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
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为b小调调性,适合男低音演唱。
《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
因此,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二)《伦敦德里小调》伦敦德里又名“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
《伦敦德里小调》又名《伦敦德里之歌》或《爱尔兰民歌》。
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改编而成的。
原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写成,大调式、4/4拍。
第四单元欧洲风情实践与创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欧洲风情实践与创造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上册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4.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欧洲风情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通过实践与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欧洲各国国旗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2. 音乐欣赏:播放欧洲各国代表性音乐作品,如法国的《马赛曲》、德国的《欢乐颂》等,让学生感受欧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3. 音乐分析: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4. 实践与创造: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模仿欧洲音乐风格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反思自己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二、核心素养目标1. 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
2. 增强音乐实践能力,能够模仿和创作具有欧洲特色的音乐作品。
3. 培养音乐创新精神,能够通过音乐创作活动展现个人的创意和想象力。
4. 增进跨文化理解,能够认识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能够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欧洲各国音乐风格的识别和欣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特点。
2. 音乐创作的实践,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难点:1. 学生对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
2. 音乐创作的创新性,需要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欧洲风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学习《桑塔·露琪亚》2.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二、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曲《桑塔·露琪亚》和《伏尔加船夫曲》中,学生逐步喜爱欧洲丰富多彩的音乐,产生了解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兴趣与愿望。
2.欣赏、演唱《桑塔·露琪亚》和聆听,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在体验中掌握船歌体裁的基本特点。
通过感受《伏尔加船夫曲》的力度变化,体验纤夫们沉重的脚步和抗争之声。
3.了解威尼斯船歌的音乐特点,知道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
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用声音和手势表现《伏尔加船夫曲》的力度变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桑塔·露琪亚》,在充分的体验中掌握船歌体裁的基本特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引导学生体验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掌握威尼斯船歌的特点和音乐力度的表现。
四、教材分析《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
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
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陶醉,令人忘怀。
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
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词曲有机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
歌曲力度变化层次丰富,采用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形象的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至消失在远方的情景。
五、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欣赏《桑塔·露琪亚》3.了解船歌的起源及特点。
4.感受威尼斯风光及贡多拉小船。
5.教唱《桑塔·露琪亚》,从音乐的感受、理解中挖掘船歌的基本特点。
6.欣赏意大利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桑塔·露琪亚》。
7.欣赏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
8.小结船歌特点:(1)常为三拍子或六拍子,但不排除其他拍子;(2)曲调流畅;(3)强弱起伏,犹如小船晃动。
音乐教案《桑塔露琪亚》一、本节课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看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是高级能力,不是普通的能力。
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活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做一个阳光向上快乐的人。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当今的教育不再是过去了,而是把教育变的更为艺术,把学生的学变的更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的学,在课堂中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表现能力,这也正符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同时把课堂教学变的灵活多样,把教学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点滴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对思维课堂的理解和看法结合课标的相关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要有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将其它一切可以用上的形式有选择的用于音乐教学中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音乐课虽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但是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音乐素养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歌曲教学可以把乐理知识的教学融入其中,避免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带来的枯燥乏味;2.歌曲教学不光培养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的情感及审美体验。
3.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题名称:《桑塔露琪亚》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民族、时代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并直接表现为音乐作品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等多方面的差异。
《欧洲风情》音乐教案《欧洲风情》音乐教案《欧洲风情》音乐教案1课题:欣赏《伦敦德里小调》、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1、能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七年级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案。
2、能够感受、体验《伦敦德里小调》的音乐情绪及风格,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并能够总结出乐曲所揭示的音乐主题。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欧洲的民间音乐。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小提琴?(学生回答)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下小提琴的声音,请同学起来说一下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音域跨度大不大?(音色非常明亮、清脆、音域跨度很大。
)二、欣赏《伦敦德里小调》1、下面我们来一块儿欣赏一首爱尔兰的民歌《伦敦德里小调》。
爱尔兰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伦敦德里是爱尔兰北部的一个小城,《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同学们看着课本的19页,乐曲一共有4个乐句,欣赏时同学们考虑这几个问题: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回答)(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流畅、动人,充满了一种温柔平和的气氛) 乐曲的旋律一共重复了几遍?(一共完整的重复了两遍,第3、4乐句又重复了一遍,最后是尾声)2、再次欣赏乐曲提问:每次音乐出现时音区有什么变化?(第一遍在低音区,第二遍在中音区,第三遍在高音区上,教案《七年级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教案》。
)对这种变化你有什么感受?(感觉情绪是一步一步在高涨,越来越激动)前两乐句与后两乐句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前两乐句旋律淳朴动人,充满了温柔平和的气氛,后两乐句旋律显得高昂,色彩较为明亮、带有明显的颂扬性。
)3、完整欣赏乐曲闭上眼睛听乐曲,边欣赏边想象伦敦德里的景色是怎样的?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你觉得最有激情的是那一句?(可以想象出伦敦德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城市里充满了温柔平和的气氛。
第二单元《欧洲风情》年级七学科音乐备课人节次 4 时间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欧洲风情》(一)学唱歌曲《美丽的村庄》教学目标1、学会《美丽的村庄》,进一步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正确的音高唱简单的两声部。
2、通过聆听、模唱、演唱等活动,让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等,感受音乐风格,学会简单的分析音乐、处理音乐的技巧和方法。
3、能够感受、体验歌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难点1、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现力的来演唱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
2、附点及弱起节奏的演唱,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
3、二声部合唱的准确演唱。
教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快乐而愉悦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出国门,去到一个美丽而陌生国度,首先让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师:如此美丽的风光到底是哪一方乐土呢?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活动目的简介意大利,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够喜学环节设计生:。
师: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和我们中国一样它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意大利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经典的歌剧艺术,还是美妙的美声唱法都是从这里发源的。
这里的人们热情奔放,这里的音乐美妙动听。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板书:《美丽的村庄》)三、学唱新歌《美丽的村庄》1、聆听歌曲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请大家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各音乐要素的特点,比如:速度、力度、旋律、节奏。
播放歌曲录音展示美丽村庄的图片,让学生融入情景整体感受歌曲的整体音乐风格,以及各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的特点。
然后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纠正总结并形成板书。
2、再听歌曲①观察歌曲的节奏,找出你认为最具有特色的节奏,谈谈你的理解。
③采用怎样的曲式结构?(二段式(AB式)师补充:附点节奏很多,好像是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村里玩儿,唱着跳着跑着叫着闹着,有朝气、有活力。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__欧洲风情》单元教案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并能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三、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四、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重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难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具:钢琴、多媒体平台教材分析:1.歌曲《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
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而成的。
《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
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
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或12/8拍,给人以摇晃感觉。
其情绪色彩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导语2.展示欧洲、意大利版图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了解其文化艺术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2、回答有关问题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1、欣赏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唱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2、辨别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声音特点五、练声:4/4 1 2 3 3 4 5 | 5 6 5 4 3 2 1 ||li la li la li la li la六、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1、听范唱录音:注意歌曲的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与拍号2、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3、讨论:分析歌曲的表现内容及歌曲的演唱情绪4、观看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获取有关问题的答案5.学生对歌曲《桑塔露琪亚》表演的再创造(1)练习划船动作与3拍子节奏配合(2)处理歌曲的表现(3)设计演唱形式6.按设计方案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七、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1、学生用形体创设意大利古建筑景区2、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八、小结与布置作业1、背唱歌曲《桑塔露琪亚》2、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文化《友谊地久天长》教案(第二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2/4拍的节奏、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欧洲风情一、导入:展示意大利地图(图):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大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
意大利在北方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接壤。
首都罗马。
提起文明古国意大利,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的庞贝古城、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意大利著名景点:罗马: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历史遗迹处处可见:君士坦丁门古竞技场(图)、四河喷泉(图1、2)、梵蒂冈(天主教宗教地,图1、2、3)……庞贝古城(图):庞贝古城遗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遗产之一。
公元79年,庞贝古城被附近的维苏威火山喷发后淹没,后来经过意大利考古学家挖掘,人们从庞贝古城遗址可以看出古罗马时代的社会生活。
佛罗伦萨(图1、2、3):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鲜花之城”,又被誉为文化首都,文艺复兴的概念在这里产生。
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珍品,如米开朗基罗广场(图1、2)和比萨斜塔(图)等。
威尼斯(图1、2、3):位于意大利东北部,150多条运河和400座桥梁纵横交错。
威尼斯的美离不开碧绿碧绿的水和摇摇晃晃的小船,更离不开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物。
科洛塞竞技场(又译罗马斗兽场,图1、2、3):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罗马帝国的象征,是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圆形竞技场。
有着相当于一座19层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容纳10.7万观众。
像所有罗马建筑一样,其基本结构是拱券结构,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当安排的椭圆形建筑构件使整座建筑极为坚固。
这是当年用作斗兽、竞技、赛马、戏剧和歌舞表演的场地。
米兰大教堂(图1、2、3):亦称圣母降生教堂,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
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西西里(图1、2):从地图上看,西西里岛是意大利那只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没有到过意大利:因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丽之源”这是格斯(欧洲历史学家)在1787年4月13日到达巴勒莫(西西里首府)时写下的句子。
二、歌唱知识的学习:1、歌唱的表现:第一,歌唱时要有自信心,要敢于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积极参与歌咏活动。
唱歌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歌咏活动中来,要有信心地、大胆地唱歌。
第二,要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努力做到有感情地唱歌。
歌唱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在整个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从听范唱开始,教歌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歌曲的艺术处理,都要注意正确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
第三,集体唱歌时,要注意看指挥,要使自己的声音与集体的声音融为一体,协调一致。
这是集体唱歌的基本要求。
课堂唱歌教学基本上都是集体唱歌,无论是合唱还是齐唱,都要强调歌唱活动的整体性、一致性。
注意听指挥是保证这种一致性的起点。
第四,学习唱歌的基本技能,使自己的歌声越来越动听。
唱歌教学中结合学习唱歌,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的练习,提高唱歌表现力。
要求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
歌唱的基本技能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以上四方面要求,主要通过歌唱实践活动逐步培养。
2、歌唱的姿势:“坐立要直,肩颈放松;两眼平视,面部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这里实际上不仅是对歌唱姿势的要求,而且包含了歌唱时精神状态方面的要求。
3、歌唱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的意义。
歌唱的呼吸是歌唱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
歌唱中良好的呼吸直接影响歌唱的音准、节奏、音色、力度和速度等,可以说歌唱的呼吸是体验、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条件之一。
歌唱呼吸的基本要领。
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
小腹收缩,腹部和腰部均有扩张的感觉。
呼气时,腹腔、胸腔及两肋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气流从口腔呼出。
从歌唱技巧角度来看,歌唱的呼吸应根据歌唱发声和艺术表现的要求进行,随着歌唱的速度、力度、节奏、表情,以及旋律的分句与声音的长短、强弱、顿挫、抑扬等,调节呼吸的缓急、时机、次数、深浅,恰当地运用与控制气息。
吸气的方法:用口鼻同时轻柔、平稳地吸气,要深而自然舒展,身体各部位应自然协调(不要僵持);使气息深入到肺部(但不可饱满),膈肌下沉,胸腔两肋张大,胸廓下部稍感膨胀,并注意保持。
呼气的方法:呼气时两肩、颈部、下颌及口腔各部位要绝对松弛自然,用胸、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使气息的运用控制自如,注意保持气息,使声音获得气息的支持(不可一泄无余)。
对学生歌唱呼吸指导方法。
学生正确的歌唱呼吸习惯,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指导的方法主要是在歌唱实践中,采用示范、模仿的方法,逐步加以引导。
在结合歌唱实践进行模仿、对比的同时,采用形象的练习方法,例如让学生把手放在肚子上去感觉、体验呼吸的动作,还可以采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体会歌唱呼吸的要领,例如用闻花香、跳皮筋、抽泣、咳嗽、打哈欠、隔河喊人等。
4、发声练习:三、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1、欣赏歌曲(意大利语演唱版),思考该曲曲名:(1)世界三大男高音简介:帕瓦罗蒂(1935~2007):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其音色晶莹、明亮、富有穿透力。
多明戈(1941~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
卡雷拉斯(1946~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其音色流畅抒情、清峻柔美。
(2)歌曲介绍:《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又称“那波里”,图)的一首著名船歌。
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
那不勒斯是个很美丽的海港。
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桑塔·露琪亚(图)和玛莱卡莱。
桑塔·露琪亚海滩前是一片绿色的平静海洋。
风和日丽的时候,人们会驾着小船在这里荡漾,或许还高唱着这里的船歌。
至于“桑塔·露琪亚”这一名字的由来,有人说她是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女神的名字;也有人说她是当地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
总之,这名字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
2、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1)欣赏歌曲(中文演唱版), 思考演唱形式、歌曲结构是怎样的?A:演唱形式:齐唱、合唱B:歌曲结构:二段体(又称单二部曲式,由两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或段落构成。
通常,第一部分为呈示,第二部分为对比展开。
如:A+B或A+A’)(2)学唱歌曲:A:歌曲中的变化音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困难,可以采用先直接唱歌词、而后再唱歌谱的方法或伴随琴声歌唱的方法予以解决。
B:附点节奏:听辨两种旋律有什么不同?a、有附点节奏b、没有附点节奏(附点节奏推出了音乐的起伏)a、有十六分节奏b、没有十六分节奏(十六分节奏加强了音乐的荡漾感)(3)讨论、分析歌曲的表现内容及演唱情绪:歌词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
它使人陶醉,令人难以忘怀。
歌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是一首雅欲共赏的、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演唱情绪:第一乐段婉转而平稳;第二乐段明朗豪放、充满激情。
(4)艺术处理歌曲:A:随琴哼唱第一乐段,体味这一乐段中有几个起伏?4个找出4个顶点的位置,想想有什么奥妙?2小节一个起伏,顶点出现很有规律,都出现在2小节中间。
B:旋律线:C:随旋律线的起伏演唱第一乐段(如小船在海面上轻轻飘荡):D:海面上的小船是一直随着波浪轻轻荡漾的吗?在哪里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在第二乐段开始时变化。
因为是邀请朋友来船上,所以情绪是热情的(第二乐段特点:高,强)。
(结合力度)E:边哼唱第二乐段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想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像山形;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像山谷形。
在音乐中,山形的旋律线与山谷形的旋律线会给人什么不同的感觉呢?(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6)设计演唱形式(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演唱形式并试验其演唱效果):3、学生对歌曲《桑塔·露琪亚》表演的再创造:练习划船动作与3拍子节奏配合: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产生与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图1、2)有重要的关系。
贡都拉的船身狭长,首尾均都翘起,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航行。
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
艄公喜欢穿黑白相间的服装,头上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用单桨划船。
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这就是威尼斯船歌。
这种歌曲的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或12/8拍,给人以摇晃的感觉。
其情感色彩也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
现代意义的船歌,也包括与威尼斯船歌相类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如:舒伯特的歌曲《在水上歌唱》;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船歌》;肖邦的钢琴曲(Op.60);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六月》等。
演唱中要有一些摇荡的律动感。
必要时,可鼓励学生将身体随着歌曲的节拍自然地活动起来。
4、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1)学生用形体创设意大利古建筑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