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34
《中国人史纲》评价柏杨的著作特殊突出“人”的地位,《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出版〕带着***写出了过去两三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没有尊严的这种状态。
评价历史究竟以什么为主?是以国家强盛、金瓯一统和皇权强固为主,还是以人民的生活美好、人民生活得有尊严为主?由于在历史上两者往往是不同步的。
中国历史算起来有两三千年,事实上只是暴君与人民在轮回。
新建朝代里第一、二代君王可能好一些,然后再像前一个王朝那样再轮回一次。
第一二代君主时代,社会安定,生产有些进展,经济繁华,但由于统治者没有也不行能有把社会引上长期安定进展的政策,再加上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没有任何监督与限制,早晚还要乱。
《中国人史纲》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数次改革,对“变法”极为推崇,这点可以再商榷。
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有五次:商鞅改革是一次,其他是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
商鞅改革应当说是比较胜利的,但它建立的只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强盛了,但老百姓的问题没有解决。
中国历史上改革只有商鞅改革胜利,张居正改革等于是半胜利,其他三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读《中国人史纲》,有一点让我觉得别扭,就是人物的称呼,特殊是春秋以前的称呼。
春秋以前男子不称姓,女子不称氏,所以周文王虽然姓“姬”名“昌”,但不能叫“姬昌”,周公旦,虽然也姓“姬”,但不能叫“姬旦”。
我们惯用的称呼一般都是文王昌、武王发、周公旦等。
另外,不称帝王年号而称名字的做法,有点奇怪。
柏杨先生说,看到帝王年号就反感,就别扭。
这有一个习惯问题。
比方不称道光,非要称名字旻宁,这也不算错,但大家都不熟识,特殊是一般读者就会觉得有阅读障碍。
柏杨是一个特别有使命感的作家,特别关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史,这既是我们宝贵的遗产,也是我们前行的包袱。
如今创作历史文学作品蔚成风气,写历史剧可以,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专题报告也可以,但要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基本的历史史实应当是正确的,评价历史要有人民观点,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中国人史纲每章概括
摘要:
一、中国人史纲概述
1.内容简介
2.结构安排
正文:
一、中国人史纲概述
1.内容简介
《中国人史纲》是一部阐述中国历史脉络的著作,全书共分为五十章,从史前时期直至20世纪末,全面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生动活泼的笔触,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2.结构安排
《中国人史纲》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
(1)史前时期:从人类起源至夏商周三代;
(2)封建时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夏;
(3)封建制度巩固时期:元、明、清三朝;
(4)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5)20世纪下半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
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本书在阐述历史事件时,不仅关注政治、军事斗争,还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同时,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既揭示了他们的贡献,也指出其不足之处,使读者能够更加立体地认识历史人物。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关于中国人民的历史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智慧充满了敬意。
首先,这本书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
从古代的夏、商、周三代,到近代的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而这些变革常常伴随着战乱、困苦和牺牲,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时代搏斗,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
例如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进行了血战一年多。
不管是在壮烈的战场上,还是在艰苦的生活中,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了坚毅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
其次,这本书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文化名人和科学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孔子到墨子,从陆王心学到现代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所追求的智慧和思想。
这些人的思想和努力,对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人民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这本书还强调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和谐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众多民族和文化的大国,而中国人民始终注重团结和合作。
无论是在夏朝的兼并过程中,还是在近代的民族独立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保持着团结和和谐的精神。
这种团结和和谐不仅体现在各族人民之间,也体现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中。
中国人民一直强调和谐共处,尊重个体差异,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读完《中国人史纲》这本书,我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向我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团结和和谐的精神。
这些特质让我对中国人民充满了敬意,也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人史纲第六章中国人史纲第六章:中国经济崛起和改革开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国家。
本章将重点探讨中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经济崛起和改革开放政策。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走向全球舞台的关键时刻。
第一节:改革开放的动因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科技水平低下等因素制约了中国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领导层决定采取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起步通过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逐渐引入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
农村经济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外贸开放等重要改革措施相继推出。
中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乡村和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节: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向世界输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第四节:城市化和内外资产阶级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
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同时,中国的私营企业家和外资企业成为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
他们的崛起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节:经济发展的挑战和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随之出现。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能源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提出。
第六节: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积极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总结: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迅速站在了世界舞台之上。
中国的发展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中国人史纲第六章中国人史纲第六章:开放与改革的时代第一节: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契机中国人史纲的第六章,聚焦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改革开放时代。
这一时期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正是在这个时刻,中国迎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背后的背景是中国长期的封闭与落后,而契机则来自于国际上的风起云涌以及国内迫切需要转型的现实压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显现无遗。
同时,国际社会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各种新思潮、新技术不断涌入。
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领导层深感改革的紧迫性。
于是,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踏上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改革开放的核心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步放开了对市场的控制,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开设了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村改革也在这一时期展开,农村经济得到极大的解放,农民开始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国有企业也进行了改革,实行股份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企业效益。
这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使得中国的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逐渐跻身世界经济的前列,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
第三节: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逐渐融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城市则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量的人才涌入各行各业,为国家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观念日益开放,对外部文化的接纳度也大大提高。
第四节:科技创新的崛起改革开放时代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腾飞。
中国逐渐从技术引进者转变为创新者,大量的科研机构涌现,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声望。
中国人史纲读书心得篇一:《中国人史纲》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这本书。
这本书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
它以中国人的特定活动为对象,让历史成为一部电影,人民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而中国大地则是这部电影的演出场地。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
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
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
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
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
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唯物史观无疑是科学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长河迂回蜿蜒的转弯处,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
某一个个体可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使它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方向,而将其余诸般可能性留给了后人遐想与感叹的空间。
历史上最热闹的地方,往往是占少数的权贵们明争暗夺,而最冷清的地方,却充斥着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
李唐赵宋复朱明,历史的姓氏不断更迭,历史中人声鼎沸,却不知有一双冷眼在历史的边缘静静旁观,它叫做权利。
历史只有一个,但面孔却有多种。
某个角度上它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换个角度,即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屠夫。
本书的内容精彩绝伦,并且很有特点。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
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中国人史纲关于变法的内容
中国历史上,变法是指一种政治体制改革,旨在通过改变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福利。
下面是中国人史纲关于变法的内容:
1. 商代变法: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但由于地方诸侯权力过大,导致中央集权不足,国家不能有效统治。
商朝后期,商纣王狂暴无道,社会动荡不安,周武王趁机发动革命,建立了周朝。
周朝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变法,打破了封建制的局面,建立了以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2. 春秋变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疲弱不堪。
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国的贵族开始进行变法,以期重振国家。
这些变法主要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军队改革、税收改革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基础。
3. 秦朝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以巩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实力。
其中最著名的是实行郡县制度和推行法家思想,使得国家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地方,推进了中国的统一和发展。
4. 清朝变法:清朝的变法主要发生在晚清时期,以自强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代表。
这些变法主要包括废除科举制度、推进教育改革、建立新式军队等,旨在加强国家实力,实现现代化。
5. 民国变法: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开始进行一系列变法,如废除科举、建立宪政、推进工商业发展、推进文化教育等,以
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强大。
但由于民国政府内部政治斗争和外部的战争干扰,变法的成果十分有限。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变法都旨在强化国家实力和提高国民福利,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国人史纲
《中国人史纲》(以下称《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著
作。
此书有如下优点:
首先是文字生动,语言优美,富于文采,引人入胜。
其次,在
章节安排上富于创造。
全书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给人以
明快的感觉。
这种明快来于使史事的时间变得比较醒目,而
分节的问题又多把握得比较适当。
第三,在史料运用上也有独到
之处。
这就是既忠于史实,又不受史书具体叙述的限制,是充分
理解史料精神实质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表述。
读其文,多少容易使
人联想到徐志摩译宋词。
这样,处处显示了对史料的深入钻
研,和运用史料的高度技巧。
第四,列了大量表格,简明扼要
地列举史事,既避免了繁冗的叙述,使史事显得明瞭,又大大增
加了史事的含量,使内容显得丰富。
第五,每章最后设“东西方世
界”一节,可使人们对当时的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概
略的了解,使人感到真正是从天空从其他星球上看中国历史,而
不是只从中国从地球上看中国历史。
这既给人一种新鲜感,又给
人一种整体史观。
这对读者是十分有益的。
读者会明白,不限于
只从中国看中国历史,是多么重要。
以后中国历史的研究若要取
得大的进步,对整个世界史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中国人史纲》是一部以中国人为主角,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宏大史诗。
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不屈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和变迁。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深受感动,也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部作品让我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和伟大事件,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岳飞保卫国家,捍卫了中国的疆土;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
其次,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衰和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起和衰落。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如春秋战国、秦汉盛世、唐宋鼎盛、明清王朝等,让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次的衰落都会迎来新的兴起,这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最后,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人历来注重家国情怀,崇尚孝道忠义,尊重师长,勤劳勇敢。
这些传统美德和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中,始终坚守着这些传统美德和精神,这让我对中国人民的品质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通过阅读《中国人史纲》,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对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对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部作品让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