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案第11课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师必备教案:政治中的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作为一名政治教育的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的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
而在学生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板块。
如何在国际政治教育中有效地传达有关这些主题的知识和信息,成了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篇文章将为广大教师提供最实用的教案模板,为如何传递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知识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教案目标1. 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其和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
3. 了解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主要的国家利益冲突,以及造成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
4. 能够分析和解释国际事件,并对国际政治问题做出独立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在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同的国家由于区域、人口、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复杂多变的政治关系。
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 概念:国际关系是指在国家之间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往关系。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都是独立的主体,但之间也存在着分工合作和竞争斗争的关系。
- 原则: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互利、和平、合作和发展。
这些原则是国际政治生活的基础,为各国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2. 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其和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国家利益是指各国政府所追求的对本国安全、繁荣和进步等方面的利益。
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其和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分析国际政治事件中各国政策的背景和动因。
- 概念:国家利益是指国家为保护本国的独立、安全和繁荣而追求的利益。
- 国际关系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国际关系是由各国之间不同利益的交错而产生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由于国家利益的多样性和不同层次,不同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利益,导致了国际政治生活的复杂和多变。
第十一课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11.1了解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 B )是指一个国家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A.经济利益B.国家利益C.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2.2018年3月23日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
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宣布美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对该事件发表了声明表示: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
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分聚离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只要是由各国的( B )决定的。
A.经济利益B.国家利益C.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3.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因素有许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A.国家力量B.国家利益C.国家性质D.国家意志4.“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这一论断表明( B )A.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正当利益B.维护本国利益与尊重他国利益是可以统一的C.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考虑他国的利益D.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5.为期一周的中俄“海上联演”军事演习于在上海落幕。
中俄海军舰艇进行了海上联合防卫行动演习,其战术科目包括舰艇锚地防御、海上联合防空、联合护航、通过敌潜艇威胁区、打击海上目标等11项。
从上述材料可知,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A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二、是非题1.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可能一致。
( B )2.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 B )3.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A )4.在当代国际社会,努力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但不予要尊重别国合理的国家利益。
( B )三、多项选择题1.任何国家在对外交往中,都必须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这主要包括( ABCD )A.国家的经济利益B.国家的政治利益C.国家的文化利益D.国家的国家安全2.美国公布了以违犯《防止向伊朗、朝鲜和叙利亚扩散法》为由对多国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的声明,其中包括深圳市倍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和个人。
第二框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作用: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教材P 95“探究问题”提示 (1)可围绕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等积极发言。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可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认识。
从总体上看,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利大于弊。
1.(1)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着决定作用。
( )(2)我国加入WTO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 )(3)入世后任何外国商品都可自由进入中国市场。
()提示(1)×(2)√(3)×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1)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③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④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我国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1)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2)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1)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理解国家利益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国家利益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1.2 主体内容:讲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包括国家的安全、稳定、发展等方面,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1.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国内外案例,让学生看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
1.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利益的理解,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第二章:认识国家利益的体现2.1 导入:讲解国家利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2.2 主体内容:讲解国家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体现,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利益。
2.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国家利益体现案例,让学生看到国家利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利益体现的认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国家利益。
第三章: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3.1 导入:讲解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3.2 主体内容:讲解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内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发展、和平发展等方面,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具体要求。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坚持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重要性。
3.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正确的国家利益观的认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第四章:培养国家利益意识4.1 导入:讲解国家利益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国家利益意识。
4.2 主体内容:讲解如何培养国家利益意识,包括提高自我意识、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国家认同等方面,让学生明白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具体方法。
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培养国家利益意识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利益意识的认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国家利益意识。
《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课堂教学设计V3学科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内容(课名)《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该内容总课时2课时翻转课时2课时(90分钟)《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一、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是北师大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十一课《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本单元前两课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本课又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本课包含两框内容,两框内容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形象,坚定了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信念,更有助于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应更多地联系时政,把握时势。
教学重点: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二、学习目标分析1,记忆:国家利益及内容,外交政策的含义,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
2,理解:感悟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3,应用.: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学会运用国际眼光认识世界问题,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4,分析:能够针对一些外交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5,反思:针对一些外交热点问题有无自己正确的判断和主张。
6,创新:关注中国的核心利益判断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前任务反馈了解记忆、理解目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辩论、教师引导反馈学生其他目标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水平不高,明辨是非能力比较弱,另一方面学生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积极的态度。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引起共鸣,改变对国际事务的关心程度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浓厚的问题。
四、课前任务设计1,认真学习教材p102-109,,每学习小组准备“时政热点播报”,要有书面资料(有关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列出一个加1分,最多不超过10分)2,认真完成小调查,在班级网络平台上交流,小组讨论并在纸上概括知识要点,根据E可形成正反观点(完成任务好10分,不完成不得分)a你平时经常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时政?b你关心外交事件吗?c你对中国和哪个国家关系最感兴趣?为什么?d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上,有学生认为中国外交太软了,你认为呢?E国强必霸吗?3 ,观看教师自制微课视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5分39秒,找出并记住视频中提示的5个知识点,(本任务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