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控制板电路原理图
- 格式:pdf
- 大小:117.17 KB
- 文档页数:1
各类继电器原理和引脚图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采用时间继电器的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原理图解
按下SB2后,接触器KM1得电并自锁,同时KT、KM3也得电,KM1.KM3主触点同时闭合,电机以星形接法起动。
当电机转速接近正常转速时,到达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的整定时间,其延时动断触点断开,KM3线圈断电,延时动合触点闭合,KM2线圈得电,同时KT线圈也失电。
这时,KM1.KM2主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电动机绕组转换为三角形连接,电机全压运行。
图中把KM2.KM3的动断触点串联到对方线圈电路中,构成“互锁”电路,避免KM2与KM3同时闭合,引起电源短路。
在电机Y—Δ起动过程中,绕组的自动切换由时间继电器KT延时动作来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称为按时间原则控制,它在机床自动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KT延时的长短应根据起动过程所需时间来整定。
三相继电器工作原理接线图一、三相继电器简介三相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三相电路的电器设备,通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
它能够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来控制高压或高功率电路的开关,以实现电路的开关、保护和控制功能。
二、三相继电器的结构三相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线圈、触点组、辅助触点、插座等部分组成。
其中,电磁线圈通过施加电流产生磁场,在被吸引时引动触点的动作,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三、三相继电器的工作原理1.当施加在电磁线圈上的电流通过时,电磁线圈产生磁场,吸引触点吸合,闭合电路。
2.闭合的电路使得电流通过,驱动负载设备工作。
3.当从电磁线圈上断开电流时,磁场消失,触点弹开,断开电路,负载设备停止工作。
四、三相继电器的接线图根据不同的需要,三相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接线图示例:L1 L2 L3│ │ │└── Coil A └── Coil B └── Coil C│ │ ││ ┌──────────┘ ┌────────────┘│ │ │ │NC C C C│ │ │ ││ └─────────────┘ ││ │ ││ ─────────────────────────to Load五、三相继电器的应用三相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对三相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的场合,例如工业生产线、电机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等。
其可靠的工作原理和简单的接线方法使得其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三相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接线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脉冲继电器工作原理图
脉冲继电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脉冲继电器通常有两个输入端,一个是控制信号输入端,另一个是电源输入端。
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其他电路的控制信号,电源输入端接收电源电压。
2. 电源供电:当脉冲继电器接收到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后,内部的电源电路将开始工作。
这一步骤与普通继电器相似。
3. 触发电路:当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到来自其他电路的控制信号时,触发电路开始工作。
触发电路通常包括一个开关,当触发电路被触发时,开关将打开或关闭。
4. 控制信号传输:触发电路的状态通常会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其他电路中,用于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5. 输出控制:根据控制信号传输的结果,脉冲继电器会相应地控制其他电路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电路的控制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脉冲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能会因具体的型号和设计而有所差异,上述的工作原理仅作为一般情况的描述。
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相应型号的数据手册或说明书。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1.利用速度继电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原理:SB2按下→KM1有电且自锁→电机全压启动,转速很快达到120r/min,此时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为反接制动做好准备→当SB1按下→KM1失电,同时KM2得电并自锁保持,串接制动电阻R反接制动(将电流消耗到电阻R上)→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小于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复位→切断KM2,使其失电,制动过程结束。
2.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原理:SB1(起动按钮)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3得电→KM1,KM3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Y型起动→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使KM3失电,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2得电→此时KM1得电,KM2得电,KM3失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起动。
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原理:SB1按下→KM2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2得电,定子串接电阻R降压启动→当设定的时间到后,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1得电,并且自锁→KM1得电,在主电路中相当于短接了电阻R,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运行。
4.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带指示灯)原理:SB2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KT得电(开始计时)→KM1有电,在主电路中,自耦变压器抽头降压启动→当设定时间到后,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得电并自锁→使得KM1断电,KM2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工作。
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使指示灯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一般,交流36V)→HL3为上电指示灯(K和KM1均不得电);HL2为降压启动指示灯(K失电,但KM1得电);HL3为全压工作指示灯(KM2得电)。
5.转子绕组串电阻启动(针对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原理:合上QS,SB2按下→KM4得电,并自锁保持(此时,电动机转子串接全部电阻降压启动)→中间继电器KA4得电,为KM1,KM2,KM3的得电做好准备,由于刚启动时电流很大,KA1-KA3吸和电流相同,因此同时得电吸和,其常闭触点都断开,使KM1-KM3处于失电状态,转子电阻全部串入,达到限流和提高转矩的目的。
硬件部分一、电路原理图原理图说明:1.Q1:9013.NPN 低频放大 50V 0.5A 0.625W 。
2.D1:1N4148 . 75V 150mA钳位二极管(为增强可靠性,也可考虑用耐压值更高的IN4007),继电器的线圈和二极管并联连接,如果没有此二极管,则会发生大的反冲电压,耐压低的晶体管就会破损。
另外,此反冲电压会给周边的电子电路带来很大的电磁放射噪声。
3.R2:4.7K,R3:10K(指导阻值,R2与R3在也可用2.2K)。
4.RL1:继电器(常用的有欧姆龙,宏发10A 和5A的继电器),10A的继电器我们常用的较好品牌的继电器是欧姆龙 G5RL-1A 和宏发 JQX-14FF 。
5.R1:1W/120R C1:0.1Uf/AC安规电容。
R1,C1组成RC吸收电路。
当继电器输出控制压缩机这类220V感性负载的时候,电机起停时会产生瞬间较大电流串扰,此处增加RC吸收电路,放在继电器旁,可有效抑制这种干扰。
二、硬件电路端口说明及负载说明1. 硬件电路端口说明:控制电路连接芯片输出I/O口,由芯片给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输入回路,一旦继电器线圈两端有电压,线圈中流过电流,由于电磁效应,从而引起输出端吸合,输出导通,压缩机和加热器等负载通电开始运转。
2.负载说明:目前,冰箱上用继电器控制的大电流负载,主要有压缩机,加热器,以及制冰机上的电机等。
可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来选择继电器。
目前,冰箱上用压缩机功率不尽相同,但是10A继电器基本上能满足所有压缩机负载的需求,在应用压缩机这样的感性负载的时候,需增加RC吸收电路,其他例如加热器等可不加。
例如在应用加热器等较小负载时,可将RL1换成5A的继电器,RC吸收电路可不加,电路其余部分都相同。
三、电路工作原理说明1.电路作用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