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4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8课国家利益至上第1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8.63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2.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辨证思维能力;2.概括什么是国家利益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提高概况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2.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国家利益;增强对国家利益内容的认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难点:认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片段。
从视频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引导:只有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才幸福安康;只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有“我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预习提纲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最深厚、最纯洁、、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受到任何亵渎和。
2.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都涉及哪些领域?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领土、和政权等。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核心利益包含哪些内容?国家、国家安全、领土、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是什么关系?(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的。
5.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一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材第86页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提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我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保障,所以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教材第87页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需要具备国土、人口和主权等。
教材第88页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提示:我国在南海设立三沙市政府有助于进一步维护南海的海洋权益,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利益;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促使人们坚持科学发展、科学用地,使各地从存量土地中挖潜力;保卫祖国领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
教材第89页(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2)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1)示例:我希望假期可以外出旅游,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案具有开放性,依据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2)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个人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教材第90页(1)搜集或者自己创作一首爱国诗歌,组织一次朗诵比赛,交流朗诵感受。
(2)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出一期板报。
提示:(1)搜集的爱国诗歌,如唐代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叙利亚战乱的图片)观看图片,谈谈感受。
教师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曾饱受帝国主义的蹂躏。
青年学生曾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他们不怕寒风凛冽,不怕被捕坐牢,甚至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私的、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
学生的呐喊发出了所有同时代人的共同心声,激发了民众对山河沦陷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帮助民众意识到覆巢无完卵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认识国家利益(一)爱国情感材料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1.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提示: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不自觉地怀有爱国情感。
材料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2.结合诗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这一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因为没有了国家,就没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国家利益与我们个人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名言。
(多媒体展示材料)提示: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
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叙利亚战乱的图片)观看图片,谈谈感受。
教师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曾饱受帝国主义的蹂躏。
青年学生曾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他们不怕寒风凛冽,不怕被捕坐牢,甚至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私的、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
学生的呐喊发出了所有同时代人的共同心声,激发了民众对山河沦陷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帮助民众意识到覆巢无完卵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认识国家利益(一)爱国情感材料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1.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提示: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不自觉地怀有爱国情感。
材料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2.结合诗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这一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因为没有了国家,就没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国家利益与我们个人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名言。
(多媒体展示材料)提示: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说课稿一、说教材《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是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等方面形成对国家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是为了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的知识的展开奠定认识基础。
二、说学情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八年级的学生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
但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因此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明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独立自主的预习,小组探究案例题目,教师进行点拨的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增强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国家利益,知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懂得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五、说教法在进行本节课爱国情感教育时多数使用多媒体,制作PPT的方式形象直观的展示相关图片,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结合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所学内容。
六、说学法学生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采用的是自主预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思考的能力,通过自主预习之后对本课的知识先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小组合作对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负责适时地引导以及点拨讲解。
七、说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叙利亚战争的场景,灾难纪实图片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战争严重威胁到人民的安全利益,并对比我国的现况,引入本课内容。
(二)明确目标,自主预习齐读本课教学目标,有目的的学习才是有效率的学习.自主预习新课,朗读课本P86-90页的正文部分内容并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问题,完成后自行订正。
(三)小组互学,探究讨论预习了新课之后,小组谈论导学案上设置的相应题目,并在课本上做上相应的笔记。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哪些内容?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5.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1。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4单元第8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 教材分析《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第4单元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缺乏深入理解,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明白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4.讨论题目:制定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