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皮毛鞣制加工比较复杂,如铬鞣法等。简单的土法加工以狗皮为例:
- 格式:docx
- 大小:21.56 KB
- 文档页数:2
简单家庭鞣制兽皮的方法野生动物如貂、貉、水獭、松鼠等,一般是在冬季毛皮成熟时取皮。
各种鼠类,如麝鼠、海狸鼠等,则要求在冬春季节取皮。
1.剥皮方法:剥皮前,先将动物用棍击、绞杀、折颈、药物、心脏注射空气等方法处死,然后剥皮。
常用的剥皮方法有3种;①圆筒式。
是将尸体的四肢和尾部挑开,抽掉尾骨,从后裆开始剥皮。
两后肢剥离后,用两手抓住皮张,向头部方向翻剥,使之成圆筒状。
剥离头部时,左手握紧皮,右手用挑刀在耳根基部和眼眶基部,贴着骨膜和眼睑小心地割断皮与肉的连接处,要使耳、眼、鼻保持完好无损。
②袜筒式。
是由头向后剥离,操作者用钩子钩住兽上颚,挂在较高处,用快刀沿着唇齿连接处切开,使皮肉分离,以退套方法逐渐由头部向臀部倒剥。
眼和耳根部处理如同圆筒式剥皮法。
四肢也采用退套法往下脱,当脱至爪处,将最后一节趾骨剪断,使爪连于皮上,最后割断肛门与直肠的连接处,抽出尾骨,将尾从肛门翻出,即剥成毛朝里,板朝外的圆筒皮。
要求保持眼、腿、尾、爪和胡须完整。
此法适用于张幅较小,价值较高的毛皮动物,如黄鼬、水貂、香鼠等。
③片状式。
剥皮时,先沿腹部中线,从鄂下开口直至尾根,然后切开前肢和后肢,最后剥离整个皮张。
如兔、猫、狗、旱獭等张幅较大的皮张常用此法。
2.熟制技术:①整理兽皮。
将生皮放在清水中浸泡5~6小时,使其柔软,然后刮去附在肉皮上的残肉和污物,再放在温碱水中洗涤,洗去污物、油脂至皮洁白为止。
②鞣制。
先用明矾3份、食盐1份、水6份,配成鞣制原液(皮厚多加碱)。
使用时以1份原液对7份水,浸泡兽皮,每天加一次原液,使浸泡液逐渐变浓,并常翻动兽皮,使兽皮浸渍均匀。
一般经3~5天,用手绞拧兽皮一角,若呈不透明白色,说明兽皮已经浸泡好。
③整理。
将熟制好的兽皮捞出,用框架绷好,放在通风处阴干。
待8成干时取下,用手揉搓直至兽皮柔软为止。
再用铁器磨擦兽皮的光面,随磨随放碳酸镁粉,兽皮的毛和皮板面会变得洁净又柔软。
再用梳子轻轻梳匀,便可以贮存和制作衣物了。
狗皮的制作方法引言狗皮制作是一项古老而精细的工艺,用于制作各种皮革制品。
狗皮不仅具有高弹性和耐磨损的特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柔软度和舒适度,因此在服装、鞋类、配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狗皮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鞣制过程和后续处理等内容。
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狗皮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新鲜的狗皮:狗皮应该是新鲜的,最好在动物刚被宰杀后立即处理。
- 温水:用于清洗狗皮和鞣制过程中的处理。
-纯碱和盐:用于脱毛和杀菌。
- 鞣制剂:可以使用植物鞣酸、铬鞣剂或合成鞣剂等。
- 酒精:用于脱脂和消毒。
- 镀铬剂:用于增加狗皮的强度和耐久性。
制作过程第一步:清洗狗皮1.将新鲜的狗皮放入温水中,用手轻轻按摩,使其完全浸湿。
2.将狗皮放入清水中漂洗,直到水变清澈为止。
3.取出狗皮,将其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第二步:脱毛和杀菌1.将温水倒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纯碱和盐。
2.将狗皮放入容器中,浸泡约30分钟,确保完全浸透。
3.使用刮毛刀轻轻刮去狗皮上的毛发。
4.再次将狗皮放入清水中洗净,确保洗净残留的毛发和杂质。
5.将狗皮放入温水中,加入适量的酒精,浸泡约30分钟,以杀灭细菌和消毒。
第三步:鞣制1.准备适量的鞣制剂,根据鞣制剂的说明书进行配比。
2.将鞣制剂溶解在温水中,搅拌均匀。
3.将狗皮放入鞣制液中,保证完全浸泡。
4.根据鞣制剂的不同,鞣制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需要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
5.在鞣制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搅拌一下鞣制液,以确保鞣制剂能够均匀渗透到狗皮内部。
第四步:后续处理1.将鞣制好的狗皮取出,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
2.使用木槌将狗皮敲打,使其变得柔软。
3.使用砂纸或砂轮机械打磨狗皮的表面,使其光滑和均匀。
4.准备镀铬剂,按照说明进行使用,以增加狗皮的强度和耐久性。
5.最后,将狗皮裁剪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即可用于制作各种皮革制品。
结论狗皮的制作方法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就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狗皮。
手工皮具制作原料大观「植鞣革与铬鞣革篇」这一期我们介绍手工皮具制作的原料,让小伙伴们能活用这些原料,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满意作品。
既然是手工皮具,最基础的原材料当然是皮革,皮革时包裹在动物身体之外的毛皮,经过鞣制的加工后便成为了皮革。
因为皮革时相当易于操作的原料,所以可用于皮革的加工方式很多。
本教程中所说到的皮革,依植物鞣法与铬鞣法来分类,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在了解了基本的技巧之后,便可以依照皮革的特性来选择,制作出创意满点的作品来。
皮革的尺寸是按照DS来计算,1DS=10×10cm,牛皮由背部对半裁开称为半裁(大约200-300DS)。
而猪,羊,山羊,鹿等皮革,可以买到的最大尺寸是整匹(大约50-150DS)。
选购皮革时最重要的依据便是触感,因此选购时,请选择触感佳的皮革。
皮革面积计算方式大致有:1:㎡=1m×1m以欧洲为多2:SF2=1尺×1尺=12寸×12寸;此为国际上较常用的计算单位3:10寸×10寸统称台尺或港尺4:1DS=10cm×10cm以日本为主植物鞣皮:简称植鞣革,以植物的单宁酸所鞣制的皮革。
原来颜色多为茶褐色,但颜色会随时间逐渐变深,与铬鞣皮相比较,植鞣革比较硬,吸水性与可塑性高,越用越能展现皮革的风味;马鞍皮:自然原皮经打磨后呈现出光泽感,具有植鞣革特有的茶褐色。
德制Nano皮:淡淡的乳黄色皮革,传递出温柔恬静的气息,经过特殊加工过的皮革,让你使用时不必担心水渍与脏污。
雕刻皮(USA):带有油脂的柔软厚实皮革,略带潮湿的质感,越用越能展现柔软的亲肤性。
透染雕刻皮:活用牛皮原有的质地制成的皮革,具有光感,颜色与光泽也相当出色,皮革本身具有良好的伸展性,是款品质优良的皮革。
美亚雕刻皮:属于厚实沉稳的皮革,因为原始厚度便有4mm,因此多半用来制作活用厚实质地的做皮,比如皮带。
镜面革:属于颜色鲜艳,具光泽感,质地偏薄的皮革,质地柔软湿润,拥有令人玩味的深度质感。
怎么加工动物毛皮点击量:2692 来源:互联网 2011-12-17 【大中小】【打印】【关闭】一、鲜皮的加工畜皮剥下后,一般不可能及时加工,因为需要有收购和集中过程。
鲜皮的预先处理,是防止皮腐烂变质,保证熟制质量的项关键工作。
首先,剥下的鲜皮要及时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粪便、血液等脏物。
刮残肉时用力不要过猛,防止刮伤皮板,另外,由于毛绒在皮板上是向后倾斜生长的,在刮削时要由皮的头部向臀部顺毛根刮,以减轻皮板的伤残。
鲜皮清理后,将其肉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阳光下干燥,并经常翻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压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
中特养的饲料保存剂也可使用于皮张保存。
二、干皮的软化及清理将经初加工过的干皮淹浸在常温清水中16~18小时,使毛皮变软恢复鲜皮状态。
然后肜清水初步冲洗脏污,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涤液浸泡洗涤10分钟左右,用清水漂净,捞出沥干。
用洗衣粉浸泡时,要一边将毛上的污物洗耳恭听掉,一边取掉皮板上的结缔组织。
脂肪多的皮板可将其在35℃的温水中加洗衣粉洗涤二三次,但动作要快。
晾晒时注意将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的熟制加工毛皮的熟制又称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转变为熟皮加工。
下面介绍三种熟制方法。
1、硝面熟制法这是一种我国传统的毛皮熟制方法。
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柔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的抗张强度较高。
但产品耐水和耐温热性差,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和均匀即成。
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
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
在春秋季,空温在15~20℃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时,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皮草工艺」远古时期毛皮鞣制方法人类对动物毛皮的利用和加工始于远古。
众所周知,现代人类的毛皮服装已经变得相当轻盈、柔软、华丽典雅。
然而,用于服装制作之前的动物毛皮,却远不是如此的舒适柔和状态。
它带有油脂,且僵硬,并具有动物气味。
这类未经硝制处理的动物毛皮称为“生皮”。
为了获得光滑而柔软的服装毛皮,必须将“生皮”进行“硝皮”处理,使之成为皮质柔软、皮毛无味,富有光泽和弹性的“熟皮”。
这一过程就是“硝皮”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鞣制过程。
硝制好的毛皮手感爽滑、轻盈柔软,皮质牢固,毛色如缎,是制作成衣的上乘之选。
当然,如果鞣制技术不过关,那么相同级别的毛皮原料,结果也可能皮板沉重,手感不滑。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条件极为艰苦,自然环境相对窘迫,生产力发展极其低下。
出于生存和生理本能,为了抵御严寒及防护伪装的需要,人类开始对兽皮进行下意识的本能利用。
开始,只是将毛皮用来简单披挂,后来,为了披挂更加舒服合体,而产生了把动物毛皮变软的愿望。
因为动物毛皮是远古人类用来抵御严寒的主要物品之一,也是他们的第一件衣裳。
而不经过处理的动物毛皮披挂起来硬如木板,极为不便。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周围一切资源和条件,千方百计地解决生存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不断地进行试验和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不断会有新的发现。
于是,开始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动物毛皮的加工鞣制历史。
据研究考证,远古时期,人类对动物毛皮的鞣制方法应该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油鞣法和烟熏法。
这是被考古界专家一致认可的两种毛皮鞣制方法,也是毛皮界较为权威的说法。
油鞣法和烟熏法的鞣制方法及原理如下:1、油鞣法。
远古时期的早期人类基本过着“茹毛饮血”、“食肉寝皮”的生活。
而当他们意识到动物毛皮有着御寒保暖等作用时,就将其披挂于身体上或铺盖于身。
后来为了更便于披挂铺盖,他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发现动物的脂肪、脑浆皆具有使动物毛皮软化的作用。
羊皮的处理方法一、屠宰。
在羊的颈部,将皮肤纵向切开,切口7-10厘米长,将刀子伸入切口内挑断气管和血管,或用手拉出咽喉部的血管切断放血。
宰杀放血时,要注意对羊的固定,防止羊血污染毛皮,放血完毕接着剥皮。
二、剥皮。
将羊的四肢朝上放在洁净板子上或地面上,用刀尖在腹中线先挑开皮层,继续向前沿着胸部中线挑至下腭的唇边,然后回手沿中线向后挑至肛门外,再从两前肢和两后肢内侧切开两横线,直达际间,垂直于胸腹部的纵线。
接着用刀沿着胸腹部挑开的皮层向里剥开5-10厘米,然后用拳揣方法将整个羊皮剥下,在剥皮过程中要随时用刀将残留在羊皮上的肉屑和油脂刮掉。
剥下的毛皮,必须形状完整,不能缺少任何一个部分。
特别是羔皮,要求保持全头、全耳。
全腿,并去掉耳骨、腿骨和尾骨,公羔的阴囊皮要尽可能留在羔皮上。
剥皮时要尽量避免人为伤残。
三、晾晒。
把剥好的羊皮钉在墙上或放在洁净地面上晾干,但不能曝晒。
鲜皮干燥的最适温度为20-30℃。
温度低于20℃,水分蒸发缓慢,干燥时间长而腐烂。
温度超过30℃皮板表面水分蒸发快,造成皮表面收缩或使胶原胶化、高温干燥,还可能使胶原发生不可逆变性,干燥不均匀,会使生皮浸水不均匀,而不便以后的熟制。
当生皮的水分含量降低到15%时,细菌就不易繁殖,达到防腐目的。
四、熟制。
工序:检查皮张-浸泡-刮肉里-清洗-下缸-水闷-第二次刮肉里1.检查皮张:把要熟制的皮张展开,看度板有无裂口,皱褶处是否腐烂掉毛,并除掉羊皮上粘有的杂物。
如皮板有裂口,在熟制过程中会使裂口加大,影响皮张质量,因此在浸泡前要把裂口缝好。
皮张如有腐烂,应把腐烂处剪掉,缝好后再浸泡熟制。
2.浸泡:将羊皮放入大缸内,加清水浸泡。
夏季浸1天,冬季需浸2-3天。
3.刮肉里:将皮张里面朝上,横铺在木杆上,用刀刮除剥皮时带的残肉和油脂。
4.清洗:肉里刮完以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加碱、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搓洗皮毛,直到全部洗干净为止。
5,下缸:在缸内加盐、芒硝、面粉和水,将皮张浸泡在缸中。
羊皮的熟制方法羊皮熟制方法绵羊皮、羊羔皮、兔皮、牛皮、狗皮等经熟制后得到的各种丰厚柔软毛皮,是高级防寒保暖的制品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是家庭致富的一条好门路。
本文介绍家庭熟制毛皮的方法。
一、鲜皮的加工畜皮剥下后,一般不可能及时加工,因为需要有收购和集中过程。
鲜皮的预先处理,是防止皮腐烂变质,保证熟制质量的项关键工作。
首先,剥下的鲜皮要及时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粪便、血液等脏物。
刮残肉时用力不要过猛,防止刮伤皮板,另外,由于毛绒在皮板上是向后倾斜生长的,在刮削时要由皮的头部向臀部顺毛根刮,以减轻皮板的伤残。
鲜皮清理后,将其肉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阳光下干燥,并经常翻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压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
二、干皮的软化及清理将经初加工过的干皮淹浸在常温清水中16~18小时,使毛皮变软恢复鲜皮状态。
然后肜清水初步冲洗脏污,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涤液浸泡洗涤10分钟左右,用清水漂净,捞出沥干。
用洗衣粉浸泡时,要一边将毛上的污物洗掉,一边去掉皮板上的结缔组织。
脂肪多的皮板可将其在35℃的温水中加洗衣粉洗涤二三次,但动作要快。
晾晒时注意将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的熟制加工毛皮的熟制又称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转变为熟皮加工。
下面介绍三种熟制方法。
1、硝面熟制法这是一种我国传统的毛皮熟制方法。
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柔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的抗张强度较高。
但产品耐水和耐温热性差,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和均匀即成。
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
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
在春秋季,空温在15~20℃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时,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毛皮鞣制方法西北留村毛皮的鞣制方法为明矾鞣,甲醛鞣等等,其工艺过程一般分为准备工序,鞣制工序,整理工序,下面就讲讲各工序的操作方法:一.准备工序:鞣制毛皮时,首先要将原料软化,恢复鲜皮状态,除去皮毛加工中不需要的成分(皮下组织,结缔组织,肉渣,肌膜等)。
包括如下过程:⑴浸水: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必须严格执行操作方法。
浸水目的就是使原料皮恢复到鲜皮状态,除去部分可容性蛋白质,并除去血污,粪便等杂物。
浸水的温度随原料皮的种类而定,一般以15-18C为宜,如在18C以下皮的软化慢,20C以上细菌容易繁殖。
浸水的时间,一般盐皮或盐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6小时即可,若存放时间很长的干皮或盐干皮,应在浸泡时再加以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其软化。
浸泡时间可在20-24小时。
要求皮张不得露出水面,浸软,浸透,均匀一致。
浸水要特别注意掌握温度以及浸水时间。
利用生皮在碱性水中膨胀的原理,减少生皮浸水时间,抑制细菌繁殖。
⑵削里:将浸水软化后的毛皮。
里面向上铺在半圆木上,用弓形刀刮去附着在肉面上的脂肪,残肉等,为了不伤害毛根,在刮时可在圆木上先铺一层厚布。
削里与下一步的脱脂有密切的关系。
若残留脂肪多不利脱脂。
用弓型刀刮里面的作用还在于通过挤压,使皮里面的残存脂肪升到皮表面,利于脱脂。
⑶脱脂及水洗:毛皮成品的好坏决定于脱脂是否彻底。
在脱脂过程中,应当脱掉脂肪,又不损伤毛皮。
采用皂化法较为缓和,其原理就是利用碱与油脂生成肥皂的性能,除去被毛上的油脂。
若碱液过浓或利用强碱,能使毛皮的角质蛋白受到破坏,使毛失去光泽变脆。
一般使用纯碱,它的碱性软弱,既能除去油脂对毛又无损害。
但在配置碱液的浓度也要掌握好,浓度过低也达不到脱脂的目的,产品变硬,并留有动物原有的臭味,对下步鞣制也会带来影响,使皮僵硬而不耐用.脱脂方法:首先配置脱脂液,肥皂3份,皂角1份,水10份,先将肥皂切片,投入水中煮开溶解,然后加入皂角,溶解后放凉待用。
在容器中加入湿皮重4-5倍温水(38-40C),在加入上述脱脂液5-10%(兔皮,羊皮5%,狗皮10%),然后投入削里的毛皮,充分搅拌,5-10分钟后重新换一次液,再搅拌,直至脱去毛皮特有的油脂气味,同时脱脂液泡沫不消失为止。
教你熟制各种小兽皮在内蒙古草原上一种古老的工艺,意思就是把刚剥下的牛羊皮子鞣制通常人们也说成“硝皮子”,很早的时候人们用草灰泡水后,把晒干的皮子“烧”熟,这再把皮子阴干后皮子就软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较结实了。
现在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工艺和这也大同小异。
硝皮子又称熟皮子,鼠皮、狗皮、羊皮、狼皮、猫皮、兔皮、黄鼠狼皮、狐狸皮、狗子皮等各种生皮经过硝制后,洁白、柔软、美观富有弹性,保温好,可长期存放,是人们冬季使用的很好皮料,材料、药品和用具5 R8 X& T9 z3 D% u; g1、鲜或干的生皮或生皮。
艺术作品《熟皮子(之二)2、药品:工业用甲醛(福尔马林)、硫酸、食盐、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钠(白碱)、洗衣粉、渗透剂JFC、软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剂、甲酸、硫酸铵、硫代硫酸钠。
' H. X, @ E* [- h5 y9 Z3、用具:温度计、酸碱试纸、刮刀、半圆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烧杯、粗天秤等。
+ R. J6 L5 k$ _- y加工方法和步骤+ k; p! P# f" m F* |9 V9 z1.生皮分批和称量将生皮按厚薄、面积大小、鲜或干生皮及干燥程度、保存时间等进行分批,尽量把性质相似的生皮组成一个生产批次,手工cao作以20—30张一批为宜,并称重,生皮重量作为用水量的依据。
6 A+ r0 l# w: ^6 S+ F |2.浸水 8 j2 L6 x E n, a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鲜皮状态,改善其软度,加水量以干重的20倍或鲜皮的10倍,水温为常温以不低于20度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
浸水时间24—36小时,在浸水过程中要间歇地翻动毛皮,并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3.脱脂 8 }0 u2 W% F! B i& n$ W1 y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迹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温35—40度,水中加适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时。
毛皮加工工艺流程鞣制毛皮加工工艺流程鞣制是一种将动物毛皮转化为皮革的工艺过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毛皮加工工艺流程鞣制的步骤。
第一步是剥皮。
剥皮是将动物的毛皮剥下来的过程。
剥皮通常是在屠宰后进行,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刀具将毛皮从动物体表剥离。
第二步是腐蚀。
腐蚀是为了去除毛发和若干不需要的物质,如脂肪和肉渣。
腐蚀时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如酸腐蚀剂,或者物理方法,如剪刀或机械研磨。
第三步是浸泡。
在浸泡过程中,将腐蚀后的毛皮浸泡在水中,以便进一步去除残留的腐蚀物质,并软化皮肤纤维。
浸泡时间可以根据毛皮的种类和大小来调整。
第四步是除毛。
除毛是将浸泡后的毛皮放入脱毛机进行处理。
脱毛机会在高温和湿润的条件下,用刮板或刀片将毛发从皮肤上刮下,使得皮肤变得光滑。
第五步是鞣制。
鞣制是将除毛后的毛皮进行处理,使其具有可操控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目前常用的鞣制方法有植鞣和化学鞣制。
植鞣通常使用植物提取物,如栲胶和栲木鞣剂。
化学鞣制使用化学品,如铬鞣剂。
鞣制的目的是把皮毛纤维与鞣剂结合在一起,使毛皮保持柔软和耐久。
第六步是上染。
上染是对鞣制后的毛皮进行染色。
染色可以使用天然染料,如植物染料,也可以使用合成染料。
染色可以为毛皮增加色彩和装饰效果。
第七步是整理。
整理将染色后的毛皮进行整理,例如修剪边缘、烫平、修补和点缀等。
整理的目的是使毛皮看起来更美观、整洁。
最后一步是包装和贮存。
将经过所有工艺处理的毛皮进行包装,并存放在适当的条件下,以保持其质量和保存期。
以上就是毛皮加工工艺流程鞣制的主要步骤。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毛皮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因此,在进行毛皮加工时,需要注意使用环保的方法和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确保毛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家庭熟制毛皮得方法一、鲜皮得加工畜皮剥下后,一般不可能及时加工,因为需要有收购与集中过程。
鲜皮得预先处理,就是防止皮腐烂变质,保证熟制质量得项关键工作。
首先,剥下得鲜皮要及时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得残肉与脂肪,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得泥沙、粪便、血液等脏物。
刮残肉时用力不要过猛,防止刮伤皮板,另外,由于毛绒在皮板上就是向后倾斜生长得,在刮削时要由皮得头部向臀部顺毛根刮,以减轻皮板得伤残。
鲜皮清理后,将其肉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阳光下干燥,并经常翻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及与理物压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
二、干皮得软化及清理将经初加工过得干皮淹浸在常温清水中16~18小时,使毛皮变软恢复鲜皮状态。
然后肜清水初步冲洗脏污,再以3克/升得洗衣粉洗涤液浸泡洗涤10分钟左右,用清水漂净,捞出沥干。
用洗衣粉浸泡时,要一边将毛上得污物洗耳恭听掉,一边取掉皮板上得结缔组织。
脂肪多得皮板可将其在35℃得温水中加洗衣粉洗涤二三次,但动作要快。
晾晒时注意将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得熟制加工毛皮得熟制又称硝制或鞣制,就是把生皮转变为熟皮加工。
下面介绍三种熟制方法。
1、硝面熟制法这就是一种我国传统得毛皮熟制方法。
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柔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得抗张强度较高。
但产品耐水与耐温热性差,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得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与均匀即成。
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得10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得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
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
在春秋季,空温在15~20℃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时,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成品得检查方法就是将皮板对折或手捍强挤硝液。
如果皮板呈现白色,脱水良好,说明已硝好。
成品从缸内捞出后不要沾生水,随即晾干及铲软处理以得至成品。
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第39卷浅谈毛皮鞣制的技术张广智王全(山东省招远市张星畜牧兽医站 265400)玛依拉·斯塔力汗(新疆阿勒泰地区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中图分类号:S87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3-0032-02据测定,毛皮富有包藏空气的间隙,能防止空气对流和热的传导,为最好的防寒衣料,但是原料皮干燥以后,皮质坚硬,容易吸潮和腐烂,有臭味,不便保存,同时也不美观,为此,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后才能应用,所以毛皮鞣制的目的,就是使皮质柔软,蛋白质固定,不致吸潮和腐烂、坚固耐用,使其适用于制造各种生活用品。
毛皮鞣制方法很多,主要有铬鞣、明矾鞣、福尔马林鞣和混合鞣等。
但以明矾鞣和混合鞣比较简单实用,无论采用那种鞣制方法,整个过程都可分成三个工序:1 准备工序就是鞣制毛皮时,首先需将原料皮软化,恢复鲜皮状态,然后将不需要的皮下组织、结缔组织、脂肪和部分蛋白质等除去,其工序包括:1.1 浸水即补足原料皮中失去的水分,使其含水量达到鲜皮相同的程度,同时将附在皮上的血液、粪便灯污物和食盐(指盐皮及盐干皮)完全除去。
浸水的温度随原料皮的种类而异,一般以15~18℃为宜,如在18℃以上时,皮的软化缓慢;20℃以上则细菌易繁殖,浸水的时间,一般盐皮或盐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6h即可;如果是干皮单靠浸泡不能达到目的,需增加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促进其软化,即用砖鼓的机械作用使皮张伸展开来,或者加酸或者加碱促进其软化,即用砖鼓的机械作用使皮张伸展开来,或者加酸或者加碱促进其软化。
通常1~2昼夜可达到浸水的目的。
1.2 削里将浸水软化后的毛皮,肉面向上平铺在圆木上(木马),用弓形刀刮去附着于肉面的残肉、脂肪等。
削里与下一步的脱脂有密切关系,因脱脂时,仅靠脱脂剂的化学作用不易把皮质内的脂肪脱尽,如果皮质中残留脂肪过多,则妨碍鞣剂渗入皮内,即不容易使鞣剂与蛋白纤维起作用,以至影响成品质量,所以即使皮下组织已除尽,为了使脱脂操作顺利进行,仍需用弓形刀挤压一次,以便使皮质内的脂肪挤压到皮的表面。
毛皮鞣制工艺技术毛皮鞣制工艺技术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手工艺,它将动物的皮毛变成柔软光滑的毛皮产品。
毛皮鞣制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鞣制过程和技术。
毛皮鞣制工艺技术的第一步是剥皮,这是最基本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剥皮过程中,工匠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将动物的皮毛从身上剥下来,而且要保持皮毛的完整性。
这需要工匠具备准确的触觉和熟练的剥皮技巧。
剥皮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清洗。
清洗是为了去除毛皮上的污垢和油脂等杂质,使其变得干净和卫生。
清洗过程需要用温水和专用清洁剂进行,同时还要轻柔地按摩和揉搓毛皮,使其彻底清洁。
清洗完毕后,就是鞣制的步骤了。
鞣制是将动物皮毛中的胶原蛋白纤维变为不溶于水的胶原纤维,以使皮毛柔软耐久。
传统的鞣制方法有干燥鞣制和湿鞣制两种。
干燥鞣制是将皮毛悬挂起来,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使用鞣剂对皮毛进行处理。
湿鞣制是将皮毛放入含有鞣剂的溶液中浸泡,使鞣剂渗透到皮毛内部。
鞣制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鞣制剂配方和比例,以及恰当的时间和温度。
鞣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主要是对鞣制后的毛皮进行整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包括修剪、拉伸、烘干、上浆等一系列操作。
修剪是将过长或不规则的毛发修整齐,使其外观整洁美观;拉伸是将鞣制后的毛皮进行拉伸,使其变得更加柔软和顺滑;烘干是将毛皮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以去除余水和溶剂;上浆是将含有染料和润饰剂的液体涂覆在毛皮上,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和手感。
毛皮鞣制工艺技术涉及到很多环节和技术要点。
工匠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准确判断每个步骤的效果,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此外,工匠还需要具备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保证每一个细节的完美。
毛皮鞣制工艺技术是一门独特而传统的手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鞣制过程和技术。
它不仅可以使动物的皮毛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毛皮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时尚和装饰等领域。
家庭熟制毛皮的方法一、鲜皮的加工畜皮剥下后,一般不可能及时加工,因为需要有收购和集中过程。
鲜皮的预先处理,是防止皮腐烂变质,保证熟制质量的项关键工作。
首先,剥下的鲜皮要及时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粪便、血液等脏物。
刮残肉时用力不要过猛,防止刮伤皮板,另外,由于毛绒在皮板上是向后倾斜生长的,在刮削时要由皮的头部向臀部顺毛根刮,以减轻皮板的伤残。
鲜皮清理后,将其肉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阳光下干燥,并经常翻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压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
二、干皮的软化及清理将经初加工过的干皮淹浸在常温清水中16~18小时,使毛皮变软恢复鲜皮状态。
然后肜清水初步冲洗脏污,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涤液浸泡洗涤10分钟左右,用清水漂净,捞出沥干。
用洗衣粉浸泡时,要一边将毛上的污物洗耳恭听掉,一边取掉皮板上的结缔组织。
脂肪多的皮板可将其在35℃的温水中加洗衣粉洗涤二三次,但动作要快。
晾晒时注意将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的熟制加工毛皮的熟制又称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转变为熟皮加工。
下面介绍三种熟制方法。
1、硝面熟制法这是一种我国传统的毛皮熟制方法。
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柔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的抗张强度较高。
但产品耐水和耐温热性差,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和均匀即成。
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
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
在春秋季,空温在15~20℃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时,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
成品的检查方法是将皮板对折或手捍强挤硝液。
如果皮板呈现白色,脱水良好,说明已硝好。
成品从缸内捞出后不要沾生水,随即晾干及铲软处理以得至成品。
I皮毛鞣制加工比较复杂,如铬鞣法等。
简单的土法加工以狗皮为例:
1.先将皮上的肉油粪污泥血液等清除干净,平放在木板上用粗铁砂巿或砖块磨至略见粗毛的根为止
2.然后用明矾500g,加水5000ml,煮沸后到入盆里,冷却后将皮完全浸入其中,约24小时后取出,毛朝下放在木板上張开绷紧,用铁钉固定。
3.用50度的皮硝水(皮硝250g,水250ml,煮沸后剰150ml)反复均匀地涂在皮板上,稍干后犬皮会起泡,如个别地方不起泡,可再次涂上,直至起泡为止。
芒硝:又叫朴硝、皮硝。
其化学成分为含水硫酸钠(Na
2SO
4·10H
2O)。
II毛皮的鞣制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加工技术。
一、生皮铲油:大部分家畜、野兽宰杀后的鲜皮需要经过清理与防腐,并经一段时间后才能供制革厂加工。
清理的方法:割去蹄、耳、唇、尾、骨等,再用削刀除去皮下的残肉和脂肪,洗去沾在皮上的泥、粪、淤血等,然后把鲜皮肉面向外,挂在通风处晾干,防止强光曝晒。
也可以采用盐酸腌法,即将皮张肉面撒盐,用盐量约为皮重的25%,盐腌6天左右,即要堆集。
二、浸水洗皮:将经过处理的鲜皮,置于缸内用清水浸泡,水温以15—18℃为宜,时间需6—10小时。
浸泡的目的是使原料皮吸水软化。
每百张羊皮用纯碱3—4斤或肥皂5—6连;每百张狗皮用纯碱2.5—3斤或肥皂2—3连。
然后将浸过的皮张放入稀碱液内搓洗,除去油污,再放入清水漂洗后,拧干。
碱水洗皮约需4—6分钟,洗皮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造成绒毛脱落,影响裘皮外观。
三、下缸鞣制:按明矾4—5份,食盐3—5份、清水100份的比例配制鞣制液。
先用温水妥明矾,再加入食盐和清水,混合均匀。
温度15℃时,应少加
些食盐,超过20℃时则多加些食盐,水温以30℃左右为宜。
把毛皮投入浸泡7—10天后取出,将毛皮用清水漂洗,肉面不必举不胜举,最后用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的比例配成溶液,涂于半干状态的毛皮肉面,并适当喷此水使其回潮,再用塑料薄膜包扎好,用石块压平。
四、晒皮刮软:经过下缸鞣制压平的皮张,放在草地上或穿绳子挂晒,先晒皮板,后晒毛面,并用手顺着毛势梳理,使其恢复毛势原状。
然后用钝刀刮除皮下残存的脂肪。
操作时,左手紧握皮张,右手提钝刀从上而下,一下一下地在皮板上来回刮,刮至皮板软而松弛为止。
刮皮后的皮张要钉在木板上,使其伸展开来,并放在通风处晾干。
五、整理毛型:待皮张干燥后,用浮石或砂纸将肉面磨平,取下修整边缘。
最后用梳子梳毛,过长的部位可以适当修剪,使毛形整齐美观。
4.凉吹犬皮,待干透后,用细砂布仔细磨平即成。
5.鞣制好的犬皮,用手将皮抓成团,放开后应能慢慢自然张开,即表明为鞣制好了的毛皮,柔软而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