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
- 格式:docx
- 大小:30.66 KB
- 文档页数:4
【导语】《彩虹》是⼀篇富有情趣的散⽂。
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富有童趣的语⾔,写了“我”看到⾬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想象成⼀座桥,然后思维⼀路发散,联想到⾃⼰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壶浇⽔,拿着妈妈的圆镜⼦为妈妈照着⽉亮梳头,甚⾄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章呈现了⼀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童关爱家⼈的美好情感。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彩虹》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彩虹》原⽂ ⾬停了,天上有⼀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浇花⽤的⽔壶呢?如果我提着它,⾛到桥上,把⽔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吗?你就不⽤挑⽔去浇⽥了,你⾼兴吗? 妈妈,你梳头⽤的那⾯镜⼦呢?如果我拿着它,⾛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个⽉亮吗?我拿着圆圆的⽉亮照着你梳头,你⾼兴吗? 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飘啊飘的,不就成了⼀朵彩云吗?你看见了,⾼兴吗?【篇⼆】⼩学⼀年级语⽂《彩虹》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虹、座、浇、提、洒、挑、兴”7个⽣字,会写“那、到”两个字。
2、能借助拼⾳,正确朗读课⽂。
3、读好第2⾃然段中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
教学过程: ⼀、谜语导⼊,引出第⼀⾃然段。
(⼀)导⼊。
1、出⽰谜语:“⾬后⼀座桥,挂在半⼭腰,仔细看⼀看,颜⾊还不少。
”谜底是彩虹。
2、你看,⾬后⼀座桥,挂在半⼭腰,仔细看⼀看,颜⾊还不少。
3、你知道彩虹有哪些颜⾊吗? 4、请告诉⼤家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彩虹? (⼆)引出第⼀⾃然段。
预设⼀:这是海⽔中的彩虹,这是⽔雾中的彩虹,你看,⾬停了,太阳出来了,出⽰:⾬停了,天上有⼀座美丽的桥。
预设⼆:你在⽣活中观察得真仔细,出⽰:⾬停了,天上有⼀座美丽的桥。
1、请学⽣读句⼦ 2、学习“座”。
(1)全班拼读。
(2)这个“座”字,你有什么发现? (3)现在⽼师带你们去看美丽的图画,河⾯上架着⼀座(),草地上有(),出⽰房⼦图⽚,你能像刚刚那样试着说说这幅图吗?公园⾥有()。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10《彩虹》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彩虹》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人"主题的课文。
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向爸爸、妈妈和哥哥询问的口吻分别呈现这三个美好愿望。
文本以对话的语气,通过6个问句巧妙的串联,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语言生动,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同时也传递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方法识记“虹、座”等13个生字,会写“那、着、到”3个字。
2.借助读好短句、关注标点等方式读好长句子。
3.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气,体会“我”对爸爸的关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读好长句,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着”等7个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
四、说学情鉴于学生对文本已有初步的感知,课中采用朗诵、对比、语言训练等多种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孩子的纯真世界,体会到小女孩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课后以讲和画为主,深化主题,同时也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对他人的美好心愿。
五、说教法学法1.朗读教学第一,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比如:“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的那面镜子"。
朗读指导时,可以先从较短的短语朗读,读出事物的特点,再逐层展开读,比如:"树上的秋干"——"门前树上的秋干"——"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遂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第二,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1)巩固前一课学过的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的正确停顿。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如"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
【导语】《彩虹》是韦其麟写作的⼀篇短⽂。
本⽂讲述了⼀个⼩⼥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愿。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1课《彩虹》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1课《彩虹》原⽂ ⾬停了,天上有⼀座美丽的桥。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的⽔壶,⾛到桥上去,把⽔洒下来,不是我在下⾬了吗?我把⾬洒在⼭上的⽥地⾥,你就不⽤挑⽔浇了,你⾼兴吗?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的那⾯圆圆的镜⼦,⾛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个⽉亮吗?我拿着⽉亮照你梳头,你⾼兴吗? 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不就成了⼀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兴吗?【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11课《彩虹》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个⽣字,会写⽥字格⾥的“着、那、到、⾼、兴、千、成”等七个⽣字。
2、能⼒⽬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正确理解课⽂内容。
3、情感⽬标:通过本⽂孩⼦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学会关⼼⽗母、关⼼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在⽂章的学习中教育学⽣做⼀个关⼼⽗母、关⼼家⼈的孩⼦。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 ”12个⽣字,学会“着、那、到、⾼、兴、千、成”7个⽣字。
2、初读课⽂,整体感知课⽂内容。
教具准备:⽣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新课。
师:(出⽰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 ⽣:⾚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章。
(板书课题:彩虹)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同学们边听边想,课⽂讲了⼏件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讲了哪⼏件事情? ⽣:三件事情:⼀是我在彩虹桥上洒⽔为爸爸浇⼭上的⽥地;⼆是在彩虹桥上拿镜⼦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彩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彩虹》是韦其麟写作的一篇短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
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彩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彩虹》原文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你就不用挑水浇了,你高兴吗?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高兴吗?【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1课《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 ”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彩虹》知识点一、会写字及组词那(那样)(那里)(那个)(那么)着(看着)(笑着)(玩着)(着火)到(来到)(看到)(一年到头)(从早到晚) 高(高低)(高大)(高中)(高音)兴(高兴)(兴奋)(兴国)(兴许)千(秋干)(干米)(干千金)(万水干山)成(成为)(成长)(成果)(成天)二、会认字及组词虹hóng(彩虹)(虹桥)座zuò(座位)(入座)浇jiāo(浇花)(浇水)洒sǎ(洒水)(洒落)镜jìng(镜子)(镜面)拿ná(拿走)(拿笔)照zhào(照常)(照相)裙qún(裙子)(连衣裙)三、多音字挑 tiāo(挑水)tiǎo(挑事)提 tí(提水)dī(提防)四、易写错的字到: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千: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一”。
五、词语解释①彩虹: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
②挑水:扁担两头挂着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担着。
③梳头:梳理头发。
④秋干: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面拴上一块板子。
⑤荡来荡去:晃来晃去,不稳定。
六、近义词美丽——漂亮如果——假如高兴——快乐七、反义词美丽——丑陋高兴——难过八、积累词语摇啊摇、吹啊吹、飞呀飞、跳呀跳走呀走、跑呀跑、喝呀喝、拍呀拍打呀打、扫呀扫、想呀想、写呀写转来转去、直来直去、眉来眼去说来说去、你来我去、春来秋去过来过去、想来想去、左来右去南来北去、说来道去、飞来飞去九、课文解析1.整体概括本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短文,通过“我”丰富的想象,把彩虹想象成一座桥,想象自己会借助这座桥帮爸爸浇田,在妈妈梳头时帮妈妈照镜子,最后让哥哥看到彩云,展现了“我”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纯真的童心。
第1自然段写雨停后,彩虹出现了。
第2自然段写如果“我”提着水壶到彩虹上,就能帮助爸爸浇田了。
第3自然段写如果“我”拿着梳头用的镜子到彩虹上,就能让妈妈照着这个月亮似的镜子梳头。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10《彩虹》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彩虹》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人"主题的课文。
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向爸爸、妈妈和哥哥询问的口吻分别呈现这三个美好愿望。
文本以对话的语气,通过6个问句巧妙的串联,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语言生动,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同时也传递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方法识记“虹、座”等13个生字,会写“那、着、到”3个字。
2.借助读好短句、关注标点等方式读好长句子。
3.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气,体会“我”对爸爸的关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读好长句,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着”等7个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善良、美好的心愿。
四、说学情鉴于学生对文本已有初步的感知,课中采用朗诵、对比、语言训练等多种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孩子的纯真世界,体会到小女孩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课后以讲和画为主,深化主题,同时也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对他人的美好心愿。
五、说教法学法1.朗读教学第一,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比如:“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的那面镜子"。
朗读指导时,可以先从较短的短语朗读,读出事物的特点,再逐层展开读,比如:"树上的秋干"——"门前树上的秋干"——"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遂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第二,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1)巩固前一课学过的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的正确停顿。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如"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
《彩虹》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彩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分别描述了“我”的三个心愿,想象丰富,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明确课文内容,感受“我”的天真烂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准确识读“虹”、“座”、“浇”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那”、“着”、“到”等7个生字;
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诵读与自主合作探究,明确“我”的三个心愿,感受“我”的天真烂漫。
4.感受童真童趣,培养大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识读12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7个汉字。
【教学难点】
明确“我”的三个心愿,感受“我”的天真烂漫。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出示谜语:一座长桥架天空,太阳在西桥在东,数数颜色真不少,七彩灿烂真美妙。
)小朋友们,你们猜出了谜底是什么吗?(彩虹)有多少小朋友见过真正的彩虹?请举手!(预设:大多数没有见过,教师相机点评)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图片,一起感受彩虹的美丽与灿烂吧!(出示彩虹图片)
导入新课:是呀,看到美丽的彩虹,你联想到什么?你又会产生哪些美好的愿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先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她有哪些奇思妙想吧!(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启发思考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准自然段,齐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与情感。
2.过渡,出示相关问题:
(1)给生字注音。
(2)(3)品读,探究“我”的三个愿望。
(4)感受“我”的快乐,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1.给生字注音。
(1)出示生字: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
(2)学生结合课文注音,自主标注(指名说);
(3)出示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品读第1自然段,思考探究“美丽的桥”。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彩虹)
(3)出示问题2:为什么将彩虹说成是“美丽的桥”?(指名说,教师点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品读第2自然段,思考探究“第一个心愿”。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小朋友的第一个心愿是什么?(指名说,明确:“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
)
(3)出示问题2:小朋友为什么许下这个心愿?(指名说,明确:减轻爸爸的劳动负担,让爸爸高兴。
)
(4)齐读,读出“我”的天真烂漫。
4.品读第3自然段,思考探究“第二个心愿”。
(1)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小朋友的第二个心愿是什么?(指名说,明确:“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
)
(3)出示问题2:小朋友为什么许下这个心愿?(指名说,明确:帮妈妈照镜子梳头,让妈妈高兴。
)
(4)齐读,读出“我”的天真烂漫。
5.品读第4自然段,思考探究“第三个心愿”。
(1)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小朋友的第三个心愿是什么?
(指名说,明确:“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
)
(3)出示问题2:小朋友为什么许下这个心愿?
(指名说,明确:让哥哥看见美丽的彩云,让哥哥高兴。
)
(4)齐读,读出“我”的天真烂漫。
6.课文小结,整体探究。
(1)出示问题1:你觉得“我”的三个心愿能够实现吗?请说说为什么。
(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点评。
)
(2)出示问题2:如果心愿无法实现,你觉得爸爸、妈妈、哥哥还会高兴吗?
(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点评。
)
(3)出示问题3: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指名说,明确:天真、想象力丰富、富有童趣、懂事……)你愿意和她交朋友吗?
四、协作交流
1.齐读课文,感受“我”的童真童趣。
2.仿照例句,发挥想象,以其他自己熟悉的人(爷爷、奶奶、姐姐、弟弟、老师……)为对象,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例: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五、总结提高
1.教师总结,结束课文学习;
2.生字词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那、着、到、高、兴、千、成,学生辨识字形特征;(2)出示生字卡,教师点拨识读、组词,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