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跨国公司并购(新)2
- 格式:pptx
- 大小:574.08 KB
- 文档页数:57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跨境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BMA)已经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间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及文化差异的复杂性,跨国并购中法律问题往往成为制约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问题,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的现状与重要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并购活动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繁多复杂。
包括但不限于国内外投资政策、法律法规的遵守,不同国家的税法、劳动法、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方面的合规问题。
同时,还涉及交易过程中合同的拟定与执行、交易后企业的整合以及涉及国际争议的解决等问题。
因此,全面而细致地分析跨境并购中的法律问题对于跨国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三、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主要法律问题(一)国际投资法律问题国际投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东道国和投资来源国的投资政策、法规以及双边或多边投资协议等。
由于各国投资政策差异较大,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需对目标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投资活动的合法性。
(二)税法问题税法问题是跨境并购中最为重要的法律问题之一。
不同国家的税法制度差异较大,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对目标公司的税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确保并购交易的税务合规性。
此外,还需考虑国际税收协定、税收优惠政策等,以降低税务成本。
(三)劳动法问题劳动法问题主要涉及目标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资福利等。
在跨境并购中,企业需对目标公司的员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确保在并购过程中遵守当地的劳动法规定,避免因劳动法问题导致的法律风险。
(四)反垄断与竞争法问题反垄断与竞争法问题主要涉及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是否违反了当地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由于各国对市场竞争的监管政策存在差异,企业在并购时需关注当地的竞争法规定,避免触犯反垄断等相关法律法规。
跨国公司并购与战略联盟研讨跨国公司并购与战略联盟研讨引言:在当代全球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和战略联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
通过并购和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
在本文中,将讨论跨国公司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定义、目的、优势、挑战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定义:跨国公司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
而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公司为实现共同的业务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二、目的:1.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其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
2. 资源整合: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 技术创新: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获取对方的先进技术和专利,从而实现技术创新。
4. 降低成本: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三、优势:1. 资源整合: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2. 市场拓展: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
3. 技术创新: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获得对方的先进技术和专利,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4. 风险分担: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可以分担经营风险,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四、挑战: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会给并购或战略联盟带来困难,如沟通不畅、决策问题等。
2. 复杂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可能会对并购或战略联盟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合规性评估和法律尽职调查。
3. 组织整合问题:并购或战略联盟后,双方组织之间的整合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如管理层冲突、员工流失等。
4. 不确定性:并购或战略联盟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业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合作是否会成功等。
跨国并购的新特点及其动因和影响因素摘要:近年来跨国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以股本置换代替货币支付;跨国并购向第三产业集中;跨国并购实施的行为主体发生变化。
对跨国并购动因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包括速度经济性理论和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理论等。
影响跨国并购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产业层面的中观因素和企业层面的微观因素。
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贸易、税收与会计等政策差异等因素。
产业层面的中观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壁垒和市场结构等因素。
企业层面的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资产多样化和分散风险等因素。
关键词: 跨国并购;横向并购;市场结构;资产多样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并购特别是巨型跨国公司。
巨额资金的大规模收购、兼并和重组活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15.1%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9年,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国际直接投资更是占到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3%,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在跨国并购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讨跨国并购中呈现出的新特点、跨国并购行为发生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一、跨国并构的新特点跨国并购是在国内并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跨国收购或兼并的形式来控制东道国的企业的投资行为,是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跨国并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以股本置换代替货币支付与前些年相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间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明显标志进行横向并购,以降低成本达到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这种横向并购在银行、保险、航空、通信、汽车、医药等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如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公司克莱斯勒公司达成合并协议,涉及市场金额高达920亿美元;1999年英国沃达丰公司以2000亿美元收购德国曼内曼斯;美国在线公司以1600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公司等。
2010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主要案例2010-12-31 作者:来源:经济参考报【字号大中小】2月4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9.56亿美元收购英国Apax Partners LLP 2.3%股权。
3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4.53亿美元收购泰国ACL银行公众有限公司80.74%股权。
3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Bridas Corporation 50%股权。
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4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46.5亿美元收购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拥有的Syncrude Canada Ltd 9.03%股权。
4月18日,洪桥集团有限公司以3.9亿美元收购巴西Sul Americana deMetais S.A。
5月13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7.9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畔西能源信托公司(位于艾伯塔省德油砂资产)45%股权。
5月13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4.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畔西能源信托公司5.24%股权。
5月18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17.21亿美元收购巴西Plena TransmissorasSA旗下7家巴西输电公司。
7月13日,山东钢铁以15亿美元收购英国非洲矿业公司股份。
8月23日,中国石油与英荷皇家壳牌集团以31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的Arrow Energy股份。
10月7日,中金岭南以1.84亿加元收购加拿大Globe Star股份。
10月8日,中国石化以71.09亿美元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40%股份。
12月6日,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有限公司以4.2亿美元,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耐世特Nexteer100%股份。
12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以31亿巴西雷亚尔(约合17亿美元)收购Elecnor SA等七家巴西输电公司股权。
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耐世特为美国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沙基诺(Saginaw, Michigan),是在汽车转向领域具有100多年研究和生产经验的系统集成专家,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制造厂、客户服务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资源整合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然而,跨境并购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政策环境和文化差异,使得并购过程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概述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或多家在外国注册的公司,以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目标的行为。
这种并购方式有助于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实现资源共享。
然而,由于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跨境并购的法律问题尤为复杂。
三、跨境并购中的主要法律问题(一)法律体系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包括公司法、税法、劳动法、反垄断法等。
这些法律差异可能影响并购交易的合法性、税收筹划和运营效率。
(二)反垄断审查跨境并购可能引发反垄断审查问题。
不同国家的反垄断法规对市场集中度、企业规模等有不同的规定,可能导致并购交易受阻或被禁止。
(三)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跨境并购中的重要问题。
并购方需关注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状况,避免因侵权行为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同时,也要注意目标公司所在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确保自身知识产权得到充分保护。
(四)合同履行与争议解决跨境并购涉及大量合同的履行和争议解决。
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商业习惯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合同履行困难和争议频发。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和争议解决机制,确保并购交易的顺利进行。
四、解决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的策略(一)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进行跨境并购前,企业应充分了解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确保并购交易的合法性。
同时,要尊重当地商业习惯和文化,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二)寻求专业法律支持企业在进行跨境并购时,应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专业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尽职调查、合同起草和审查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跨境并购中的法律问题。
有关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的新趋势及法律规则【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以迅速地发展,其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等方面确实起着积极的作用。
但在跨国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与并购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缺失已对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以及民族产业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国外跨国公司并购的规制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相互配套,所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已刻不容缓。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正在迅速蔓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曾经说过:纵观世界上着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
?并购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并购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首选方式,并购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
跨国并购带动了国内企业的并购,同时国内企业的并购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国公司并购。
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并购投资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对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增强科技开发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利用不好,就会对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以及民族产业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规范国外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立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的新趋势综合中国从20世纪9O年代初开始的跨国公司并购情况,结合全球经济形势,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出现如下趋势:一)跨国公司并购境内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并购虽不能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相提并论,但对中国来说,发展规模和速度如此之快确实惊人。
2005年前个月,全球已经进行了24806宗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了2.06万亿美元;2005到2006年8月份止,并购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中国企业的并购金额达到了280亿美金的规模,从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上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跨国并购名词解释跨国并购指的是一家公司从一个国家购买或合并另一家公司,使其业务跨越国界。
这种交易可以在同一行业内进行,也可以涉及不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交易。
以下是一些与跨国并购相关的名词解释:1. 并购(M&A):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或合并另一家公司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
并购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跨国的。
2. 跨国公司(MNC):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拥有业务和子公司的公司。
通过并购,公司可以扩大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
3. 目标公司(target company):目标公司是指被并购或收购的公司。
被并购的公司的股权和资产将会转移到收购方。
4. 收购方(acquirer):收购方是指发起并购或收购的公司。
收购方一般具有较强的财务实力和资源,通过并购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5. 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是指在并购交易中可能受到影响或对交易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包括收购方、目标公司的股东、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等。
6. 股权收购(equity acquisition):股权收购是指收购方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或股权来完成并购交易。
7. 兼并(merger):兼并是指两家或多家公司合并成为一家新的公司。
在跨国并购中,兼并往往需要协调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监管要求。
8. 反垄断审查(antitrust review):反垄断审查是指政府部门对并购交易进行的调查和审查,以确保交易不会导致市场垄断或不正当竞争。
9. 并购财务顾问(M&A financial advisor):并购财务顾问是一家专业机构或个人,为并购交易提供财务建议和支持,包括估值、尽职调查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服务。
10. 跨国并购金融法律顾问(cross-border M&A legal advisor):跨国并购金融法律顾问是一家专业的法律事务所或个人,为并购交易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包括交易文件的起草、合规性审查和跨国法律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跨国并购经典案例跨国并购是指企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收购和合并活动。
这些交易通常涉及到巨额资金和复杂的法律程序。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的跨国并购案例,以展示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影响。
1. 辉瑞公司与威廉葛兰斯公司的合并(2009年):辉瑞公司是一家美国制药巨头,威廉葛兰斯公司是一个瑞士制药公司。
这次合并使得新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加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005年):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雅虎是美国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获得了雅虎中国的用户和技术资源。
3. 微软收购诺基亚移动设备部门(2014年):微软是美国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诺基亚是芬兰的一家著名手机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得微软进一步加强了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并获得了诺基亚的专利和技术。
4. 沃达丰收购曾经的AT&T无线业务(2014年):沃达丰是一家英国的电信公司,AT&T是美国的一家电信巨头。
这次收购使得沃达丰在美国市场扩大了业务规模,并获得了AT&T 的客户和网络资源。
5.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是中国的一家科技巨头,Supercell是一家芬兰的游戏开发公司。
这次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扩大了在游戏产业的布局,并获得了Supercell的知名游戏IP。
6.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是中国的一家知名电脑制造商,IBM是美国的一家科技巨头。
这次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获得了IBM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7. 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2018年):高通是美国一家知名的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是荷兰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得高通扩大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并获得了恩智浦的技术和客户资源。
8.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百度是中国的一家互联网巨头,91无线是一家中国的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即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
一、跨国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持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主要有7种:1.跨国公司协议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
在我国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况下,外资协议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并购活动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由于目前跨国公司尚不能直接从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场难以占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够交易的B股市场上,上市公司发起人持有多数股份,而这部分又多以国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并通过要约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转让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预见,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将大量地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国公司直接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权,即跨国公司参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达到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
如阿尔卡特(法国的世界著名电信跨国公司)通过从中方股东手中收购上海贝尔10%加1股的股份,同时买断比利时公司拥有的上海贝尔8.35%的股份,从而其对上海贝尔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权+1股)。
由于上海贝尔是由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贝岭25.64%股权,也转由合资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持有。
通过这种方式,阿尔卡特不仅打破了电信领域外资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实现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规避现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将成为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种主流模式。
3.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股票。
定向增发,是国际上通行的借壳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向收购方定向增发新股,以获得收购方的优质资产,而收购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同时,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而获得控制权的收购方式。
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策略分析现今,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跨国公司的兴起,早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走向全球化市场。
然而,为了适应这种全球化竞争的激烈环境,跨国公司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其中并购重组策略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策略的背景、动机及实施过程,从而深入了解并购重组策略的本质及效果。
1.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如今,跨国公司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市场准入难度的加大,要求跨国公司必须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否则就难以生存。
因此,跨国公司必须通过改变自身结构、资源整合、技术优化等手段来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动机原因在于,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策略相比较于新兴市场的扩张策略,其优点显然更为明显。
定向收购可以通过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缩小竞争对手的差距。
资源整合可以通过整合不同企业的资源,促进交叉营销并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在新兴市场的战略中,跨国公司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市场的开拓和销售推广,但是,这种投资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打破,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并购重组策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战略目标,并且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3.实施过程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正确的执行规划和实施策略。
在实施之前,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合并或重组的对象,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包括金融、人力资源等。
重要的是,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必须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会受到削弱和破坏。
这里,我们对企业在执行并购重组策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简单概括。
(1)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时应该考虑一些因素,如企业的市场地位、产品组合、财务状况、管理团队和合并预期的行业环境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还可以避免无谓的风险损失。
跨国公司并购详解概述跨国公司并购指的是一家跨越国界的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并购成为了企业扩张和增长的重要战略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跨国公司并购的背景、动机、影响因素和实施过程。
背景跨国公司并购的兴起离不开以下背景因素:1.全球化进程: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加速了世界各地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为跨国公司并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经济规模效应: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跨国公司资源整合:通过并购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业务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动机跨国公司并购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拓展和增长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并购进入新市场,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扩张。
并购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加快市场拓展进程。
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目标公司拥有的先进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这对于高科技产业和创新驱动型企业尤为重要。
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并购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业务,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可以加快实现战略目标的进程。
风险分散跨国公司并购也可以用来分散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收购多个具有不同市场地位和风险特征的公司,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影响因素跨国公司并购的成功与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1.政治因素:跨国公司并购往往涉及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
政治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并购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达成。
2.经济因素:经济环境、市场状况、行业竞争等都会对并购产生影响。
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是并购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文化差异:跨国公司并购往往伴随着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碰撞。
文化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并购的整合和运营,需要加以适当的管理和处理。
实施过程跨国公司并购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选择目标公司:企业需要认真筛选可能的目标公司,评估其战略价值和潜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