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0.82 MB
- 文档页数:4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术语定义
第二章特种设备监察机构
第四条设立和职责
第五条权力和职责范围
第六条人员要求和培训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标准
第七条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
第八条安全标准适用范围
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标志
第四章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第十条设计与制造许可
第十一条设计与制造条件
第十二条材料和部件质量控制
第五章特种设备安装与调试
第十三条安装与调试许可
第十四条安装与调试程序
第十五条安全保护措施
第六章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
第十六条使用与维护许可
第十七条使用与维护程序
第十八条定期检查与维护记录
第七章特种设备监督与检查
第十九条监督与检查权限
第二十条监督与检查程序
第二十一条违规处理和罚则
第八章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
第二十二条事故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三条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法行为和处罚
第二十六条相关行政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争议解决和申诉途径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法律适用
第二十九条条例解释权
第三十条生效和施行
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实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当根据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编写。
建议您咨询当地的法律专家或政府机构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条文和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知识竞赛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属于特种设备范畴?(D)A. 锅炉B. 压力容器C. 起重机械D. 电梯内的照明设备答案:D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实施部门是?(A)A.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B.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 国家质检总局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主要任务?(D)A.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规章B. 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进行监督检查C. 处理特种设备事故D. 指导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答案:D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B)。
A. 自检B. 定期检验C. 监督检验D. 抽查答案:B5. 以下哪个不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C)A. 组织制定并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B.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C. 负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D.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答案:C二、判断题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活动。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特种设备作业。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向使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可以自行决定停止使用。
(√)三、简答题1. 简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2)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等各方主体的职责;(4)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和法律责任;(5)其他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的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本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制定的,旨在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基本原则、监察机构和职责、监察程序、违法和行政处罚、监察工作的协作与监管等相关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机构与职责第二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机构主要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组成。
第三条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贯彻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制度,制定特种设备的监察规定和监察细则,协调各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
第四条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地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依法开展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活动。
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协作,共同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程序第五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程序包括特种设备的备案、鉴定、检验、监督检查、评定及事故调查等环节。
第六条特种设备的备案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向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递交备案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鉴定由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向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申请,经鉴定合格后方可市场销售。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检验由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违法和行政处罚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发生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第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在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时,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五章】监察工作的协作与监管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工作,共同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升特种设备监察员的监督管理能力而设立的培训项目。
特种设备监察员是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中,首先需要对特种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讲解,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监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让学员了解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要求和责任义务。
同时,还需要对特种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员了解各类特种设备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为后续的监督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还需要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维护和保养等技术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员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技能和操作技巧。
特种设备监察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敏锐的工作意识,能够及时发现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除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训,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员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升监督管理的实际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特种设备监察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特种设备监察员的专业水平和监督管理能力,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监察员是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
特种设备监察员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特种设备监察员是特种设备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督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主讲人2009.04.23•特种设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本身就是与经济密切关联的,锅炉是我们工农业生产的心脏,管道是城市的命脉,起重机械是工业生产的骨干,特种设备本身就是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必要的支撑。
特种设备运行的的安全质量高不高,发挥的作用大不大,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2008年4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了《2007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
•经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登记注册在用特种设备共计443.32万台(套、辆),其中:•锅炉54.3万台;锅炉13900台•压力容器175.62万台;压力容器27250台•电梯81.74万台;电梯8689台•起重机械82.36万辆;起重机械15015台•压力管道90.75万公里(r);2万公里•客运索道863条;17条•游乐设施1.84万台;游乐设施349台•场(厂)内机动车辆28.52万辆;5196台全国另有气瓶1.32亿只;与2006年相比,全国特种设备增长率为9.8%。
我国现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瓶充装)单位4.03万家,比2006年增加6%。
其中,设计单位2609家,制造单位11034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13705家,气瓶充装单位12934家。
•2007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56起,死亡325人,受伤285人,直接经济损失3337.03万元,比2006年分别下降14%、2.7%、18%、4%。
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21起,一般事故233起。
2007年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为0.81起,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人数0.92人以下、死亡327人以下的控制指标。
通过分析,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违规使用,因违规使用造成的事故202起,占事故总数的79%。
表现为使用非法设备、安全附件检修维护不当、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
附件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考核大纲( B 类)1 安全监察基础知识1.1 特种设备的概念及特种设备事故分类方法特种设备的定义、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概念,我国特种设备种类、类别和品种;特种设备事故的概念、事故分类方法以及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基本情况。
1.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知识安全监察的定义及作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体制有工作分工方法。
1.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管理知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概念、资格分类方法,安全监察员的条件、职责与义务,安全监察员证申请程序及证件管理要求,安全监察员考核基本内容,对安全监察员的监督管理要求,安全监察员执行工作时具有的权力,对安全监察员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与廉政建设的要求。
1.4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知识1.4.1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概念,各层次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安全监察工作主要应用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1.4.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监督检查制度的基本内容;1.4.3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节能、行政管理等法律知识。
1.5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与法律责任知识1.5.1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概念、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特点;1.5.2 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责任的概念、法律特征与民事责任的形式,行政责任概念及行政责任的分类、行政处分的概念及行政处分的从分的形式、行政处罚概念及行政处罚的种类、常见的几种行政处罚的特点(责令停业整顿、责令改正、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许可、取消作业资格等),刑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1.5.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针对具体条款分析违法行为和相应法律责任);1.5.4 刑法所规定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1.5.5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律责任。
1.5.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业、科研等领域中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运而生。
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范围。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全过程的安全监察;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察;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培训情况的监察;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情况的监察等。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体。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体包括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及特种设备相关从业人员等。
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政策和法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监察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检查和评估工作;加强特种设备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等。
四、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责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
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政策和法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