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基站
- 格式:docx
- 大小:215.20 KB
- 文档页数:4
基站定位原理
基站定位是一种利用移动通信基站来确定移动设备位置的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移动通信基站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传输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一般会覆盖一个特定的区域,当移动设备接入基站时,基站会与设备进行信号通信。
通过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等参数,可以推测出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和距离推测结果,可以利用三角定位法或其他定位算法进行计算,进一步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置。
基站定位具有以下特点:
1. 精确度:基站定位的精确度受到基站密度、信号传输环境、遮挡物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
2. 实时性:基站定位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的位置信息。
3. 覆盖范围广:基站覆盖范围通常较大,可以覆盖城市、乡村等不同地域。
基站定位常被应用于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紧急定位服务、导航服务等领域。
例如,当用户启用位置服务并打开移动设备的无线网络时,基站定位可以通过与周围的基站进行通信,定位用户的位置,并提供导航、位置共享等功能。
⽹元的概念基站:在LTE上讲,叫做E-NodeB,LTE⽐3G更加扁平化了,去掉了原来的RNC。
⽹元:对于LTE架构来说,⽹元包含的很多,其中,基站也是其中的⼀个⽹元,除此外还有MME、SGW、PDN等等。
基站就是⼀个⽹元,基站和⽹元的关系类似苹果和⽔果的关系⽹元划分的粒度很多,看⽤途了,有物理⽹元,逻辑⽹元,等效⽹元数等⽹元,不能不提⽹元管理系统。
⽹元管理系统(EMS)是管理特定类型的⼀个或多个电信⽹络单元(NE)的系统。
⼀般来说,EMS管理着每个NE的功能和容量,但并不理会⽹络中不同NE之间的交流。
为了⽀持NE间的交流,EMS需要与更⾼⼀级的(NMS)进⾏通信,NMS也是电信管理⽹络(TMN)中的⼀元。
EMS是基于TMN层次模型的运作⽀持系统(OSS)构架的基础,这个构架使得服务提供商(SP)能够满⾜客户对⾼速发展着的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能满⾜严厉的服务质量(QOS)要求。
⽹元管理层(Network Element Management Layer)提供的管理功能服务实现对⼀个或多个的操作,如、、传输设备等的远程操作,对设备的硬软件的管理。
该层管理功能通常就是对⽹络设备的远程操作和维护。
性能管理功能性能管理主要提供有关通信设备状况、⽹络或⽹元效能的报告和评估。
主要作⽤是收集通信⽹络中有关设备实际运⾏的质量数据,形成统计数据⽤于监视或校正⽹络、⽹元或设备的状况和效能,为管理⼈员提供评价、分析、预测和规划的⼿段。
[2]故障管理功能故障管理是对电信⽹设备及⽹络通道的异常运⾏情况进⾏实时监视,完成对告警信号的监视、报告、存储以及故障的诊断、定位和处理等任务,并给出告警显⽰,使⽤户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故障进⾏隔离和校正,恢复由故障⽽影响的业务。
[2]配置管理功能配置管理负责监控⽹络及⽹元设备的配置信息。
⽹络配置涉及⽹络的物理安排,负责建⽴、修改或删除通道,当⽹络出现故幛时,进⾏通道和设备的重新配置和路由恢复。
学习蜂窝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现代社会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蜂窝网络技术就是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蜂窝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领域。
一、蜂窝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蜂窝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将通信区域划分为许多小区,每个小区由一座无线基站覆盖。
这些小区像蜂窝一样排列组成网络,因此得名蜂窝网络。
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将无线频谱分割成若干频道,从而实现同时多用户通信,提高网络容量。
蜂窝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等领域。
二、蜂窝网络技术的关键术语1. 小区(Cell):蜂窝网络中的基本通信单元,由一个无线基站提供覆盖。
小区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可以是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
一个小区可以覆盖一定的面积和用户数量。
2. 基站(Base Station):也叫基站站点,是蜂窝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负责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提供通信服务。
基站通常包括天线、无线传输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3. 扇区(Sector):每个小区通常会分成若干扇区,每个扇区由一个或多个天线组成,覆盖一定的方向和距离。
扇区的划分可以根据用户密度和信号覆盖需求进行调整。
4. 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是蜂窝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管理和控制一组基站。
BSC通过与基站的无线接口与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5. 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是蜂窝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处理用户鉴权、呼叫控制、信令交换等功能。
MSC是蜂窝网络与其他网络(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进行连接的关键节点。
6. 移动台(Mobile Station):也叫用户终端,指参与蜂窝网络通信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台通过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进行语音、数据等信息的传输。
三、蜂窝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蜂窝网络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集群通信原理嘿,朋友!你有没有想过,当一群人需要高效地沟通,就像一个超级紧密的团队那样,他们是怎么做到信息快速又准确地传递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集群通信啦。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个大型活动的组织团队里工作。
这个团队有负责场地布置的,有负责嘉宾接待的,还有负责节目安排的。
活动当天那叫一个忙乱,大家跑来跑去的。
可是你猜怎么着?他们之间的沟通却非常顺畅。
这就是集群通信的魅力所在。
那集群通信到底是啥原理呢?咱就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的电话网络,不过这个网络可不像咱们平时打电话那么简单。
它是专门为一群有特定通信需求的人打造的。
比如说,像小李他们这种大型活动的组织团队,或者是警察执行任务的团队,消防队员灭火时的团队等等。
在这个集群通信系统里啊,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基站。
基站就像是一个超级信息管理员,站在高高的地方,俯瞰着整个通信的小世界。
它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
就好像是一个大喇叭,每个人的对讲机或者通信设备就像是一个个小喇叭。
当一个人对着自己的小喇叭说话,也就是发送信号的时候,这个信号就会被基站这个大喇叭接收到。
我再给你打个比方。
你看过那种蜂巢吧?一个蜂巢里有好多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住着一只小蜜蜂。
基站就像是蜂巢的中心,而那些小蜜蜂就像是一个个通信设备。
小蜜蜂在蜂巢里飞来飞去,但是它们都和蜂巢中心有着紧密的联系。
基站也是这样,不管通信设备在这个区域里怎么移动,只要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就能进行通信。
那这个信号是怎么准确地找到要接收的设备呢?这就涉及到信道啦。
信道就像是一条条小管道,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小管道里跑。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咱们城市里的交通道路一样,有的道路是给小汽车走的,有的是给大卡车走的。
在集群通信里,不同的通话内容就在不同的信道里传输,这样就不会乱套了。
我记得有一次和小李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事儿。
在活动现场,有个负责灯光的工作人员发现一盏大灯有点问题,他马上用对讲机呼叫负责设备维修的同事。
他就像在一个专属的小管道里发送了这个信息,这个信息通过基站这个大管理员,迅速地到达了维修同事的对讲机里。
移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移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移动通信网络是一种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网络,主要用于移动方式、无线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等。
它由一系列的基站和相应的控制设备组成,以便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它负责接收和发送数据、控制移动方式的呼叫和文字消息,并确保用户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
基站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和相应的设备组成,可以覆盖特定区域内的移动用户。
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通常使用蜂窝网络的拓扑结构。
蜂窝网络将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都由一个或多个基站覆盖。
每个小区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定位和识别。
网络控制中心网络控制中心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中央管理和控制部分。
它负责管理所有基站的运行和维护,处理用户的呼叫和数据请求,并确保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顺畅运行。
网络控制中心通常包括呼叫控制、位置注册、鉴权和计费等功能。
国际网关国际网关是移动通信网络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点。
它负责处理跨国或跨地区的移动通信流量,并确保通信的顺畅和安全。
国际网关通常由国际运营商或通信服务提供商维护和管理。
感知网络感知网络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新兴概念,旨在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实现智能化的通信和服务。
感知网络可以通过感知用户的位置、环境和行为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基站、蜂窝网络、网络控制中心、国际网关和感知网络等组成部分。
它们共同协作,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和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基站信令间隔摘要:1.基站的概念与功能2.信令的定义及其在通信中的作用3.信令间隔的含义及其对通信质量的影响4.信令间隔的调整与优化正文:1.基站的概念与功能基站,全称为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
基站通常包括无线收发信机、信令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完成信号的调制、解调、传输等功能。
2.信令的定义及其在通信中的作用信令,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用于控制和协调通信双方设备之间操作的信号。
简单来说,信令是用于告诉设备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指令。
在移动通信中,信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呼叫建立信令、呼叫保持信令、呼叫终止信令等。
通过这些信令的交互,通信设备可以了解对方的状态,从而实现有效的通信。
3.信令间隔的含义及其对通信质量的影响信令间隔,是指信令传输过程中的时间间隔。
在移动通信中,为了保证信令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通常会在信令传输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就是信令间隔。
信令间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通信设备的响应速度和通信质量。
如果信令间隔过长,会导致通信设备响应速度慢,从而降低通信效率;反之,如果信令间隔过短,会增加信令传输的复杂性,降低通信的可靠性。
4.信令间隔的调整与优化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需要对信令间隔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信令间隔的优化:(1)根据通信网络的负载情况,合理设置信令间隔。
在网络负载较轻时,可以适当缩短信令间隔,提高通信效率;在网络负载较重时,可以适当延长信令间隔,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2)采用高效的信令传输技术和协议,降低信令传输的时延,从而缩短信令间隔。
(3)通过对通信网络的优化和调整,提高信令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缩短信令间隔。
总之,基站、信令和信令间隔在移动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19讲GSMR通信系统基站与手机的通信流程GSM-R通信系统(GSM-Railway)是一种专门为铁路通信而设计的移动通信系统,用于铁路运输领域,以提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通信服务。
该系统由基站和手机组成,通过特定的通信流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GSMR基站主要负责管理和控制与之连接的手机的通信,同时还与其他基站进行通信,以实现不同区域的覆盖和无缝切换。
手机则负责与基站进行通信,同时处理和传输其他用户的呼叫和数据。
通信流程如下:1.手机开机和注册:当手机开机时,它将周围的基站,并选择信号最强的基站进行注册。
手机将发送注册请求给基站,包括手机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
基站收到请求后,将验证手机的身份信息,并将其注册到系统中。
手机在成功注册后,将收到一个临时标识符(TMSI)和一个临时网络识别码(TIN)。
3.呼叫信令交换:当呼叫请求被接受后,基站将与被叫终端进行信令交换,包括呼叫的接受和建立。
一旦建立呼叫,通话双方就可以开始进行语音通信。
4.通话过程:基站会维护通话期间的连接,并提供相关的通话管理功能,如通话的转移、保持和终止。
基站负责将语音数据传输到目标终端,并确保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5.呼叫终止:当通话结束时,一方或双方可以发送呼叫释放请求给基站。
基站将处理释放请求,并通知对方终端呼叫已经结束。
之后,基站将释放与这次通话相关的资源,并将手机的状态从“通话中”改为“待机”。
除了语音通话,GSM-R系统还支持数据传输和短信功能。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进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短信功能则类似于常规移动通信系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和接收短信。
总之,GSM-R通信系统的通信流程包括手机的开机和注册、呼叫发起、呼叫信令交换、通话过程和呼叫终止等步骤。
该系统通过基站和手机之间的信令和数据交换,提供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通信服务,满足铁路运输领域的通信需求。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 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 、 CDMA2000、TD-SCDMA 。
5、什么是基站?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
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8、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就是向个人移动通信系统(PCS)发展: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基站和信号塔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信号塔信号塔,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网络运营商所建立的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外型像塔,所以叫做信号塔。
又是一种公用的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无线城市普及以来,信号塔又做为了城市WIFI的信号发射基点。
有些人将信号塔称为基站,如电信基站,连接固定部分与无线部分,并通过空中的无线传输与移动台相连的设备。
什么是基站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
广义的基站
是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的简称。
以GSM网络为例,包括基站收发信机(BST)和基站控制器(BSC)。
一个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几以至数十个基站收发信机。
而在WCDMA等系统中,类似的概念称为NodeB和RNC。
狭义的基站
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基站由移动通信经营者申请设置。
组成构成
一个基站的选择,需从性能、配套、兼容性及使用要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其中特别注意。
基站简史本文来源:网优雇佣军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移动通信网络诞生以来,移动基站已经陪伴人类40年了,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变革,但你知道它的故事吗?1G:基站的由来移动通信网络部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称之为1G时代,当时基站的英文全称叫Base Station,简称BS,直译过来就是“基站”,这一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1G时代多种标准林立,但主要有两大主流制式AMPS和TACS。
TACS基站(爱立信1G模拟基站RBS883)1987年,我国在河北秦皇岛和广东建立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拉开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序幕。
从图片对比看,当时的1G基站采用的就是爱立信的TACS系统。
AMPS基站和天线1G是模拟系统,不但容量低、通话质量差,而且保密性极差,本人当年在维护基站时就曾不小心清楚地听到用户间的对话,今天的你可能简直无法相信。
2G:一体化的BTS2G时代的基站并不叫“Base Station“,而是叫BTS,全称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即基站收发信机。
GSM网络构架相较于1G基站叫Base Station,BTS在Base Station的中间加了一个“Transceiver”,这一命名更加精准。
因为,Transceiver即收发单元,是BTS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来看看2G基站的组成…爱立信RBS2206BTS主要包括公共单元、收发单元、合分路单元,其中,公共单元包括供电单元、传输接口单元、时钟分配单元等。
收发单元,全称Transmission Receiver Unit,简称TRX或TRU,指收信器和发信器的合称,我们通信人通常叫它“载频”。
曾经的Motorola和北电2G基站,如今已随风消逝2G基站体积很大,且笨重,扩容和运维很麻烦。
每个收发单元只能处理一个载波信号,一个载频最多能同时容量8个用户,每次遇到基站拥塞扩容都要增加载频和合路器等,运维工程师不得不提着笨重的载频,每天上下穿梭于楼顶的基站。
1GSM无线系统基础知识
1.BSS系统概述
GSM系统可以归纳为三个子系统: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及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其中基站子系统与移动终端又可以并称为无线子系统。
图1-1 GSM系统原理图
BSS在GSM网络的固定部分和无线部分之间提供中继,一方面BSS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实现通信连接,另一方面BSS又连接到网络端的移动交换机。
BSS一般可分为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相连的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另一侧与交换机相连的基站控制器(BSC)两部分,BTS负责无线传输、BSC负责控制与管理。
3码型变换器(TC):一般置于BSC和MSC之间,所起的作用是GSM系统采用的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线性预测编码(16Kbit/s RPE—LTP-LPC)和A律的脉冲编码(64Kbit/s PCM)之间的码型转换;
4基站控制器(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主要实现对BTS间切换的智能控制以及对地面信道管理和无线电信道管理,其中包括信道配置、跳频管理、信道选择、链路监视、信道释放和功率控制;
⏹ 基站收发信机(BTS):由BSC控制,⏹ 包括1至多个向移动台提供空中Um接口的收发
信机,⏹ 是为小区服⏹ 务的信道设备⏹ 。
BTS具有无线资源指⏹ 示、定时超前、加密和测量等功能。
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机BTS之间的接口称为无线接口,又称Um接口,基站收发信机BTS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接口称为Abis 接口;BSC与码型变换器TC之间的接口称为Ater接口;码型变换器TC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称为A接口。
这当中Abis和Ater 接口为非公共接口。
2.基站收发信台(BTS)
基站收发信台(BTS)是由基站控制器(BSC)控制,服务于蜂窝小区中的某个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完成BSC信道与无线信道之间的切换,实现BTS与MS之间通过空中接口的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
BTS具有无线资源指示、定时超前、加密和测量等功能。
当BTS与BSC为远端配置方式时,采用的是Abis接口,这时,BTS与BSC两侧都需配置BIE 设备;而当BSC与BTS之间的间隔不超过10米时,可将BSC与BTS直接相连,不需要基站接口设备(BIE)。
如图1-1。
一般情况下,BTS主要由公共单元、收发信系统单元、天馈系统单元等功能模块构成。
如下图1-2所示。
其中公共模块还可以细分为一些其它的功能模块,如电源管理、传输接口等。
不同厂家设备各个模块有不同的名称和特性,就功能来讲大致相同。
图1-2:基站系统的功能结构框图
TRX:收发信机模块
CDU:合分路模块
SCU:四合一合路模块
TMU:公共模块
PSU:电源模块
PMU:电源管理模块
传输可选件:
TEU:传输扩展模块
TES:传输供电模块
图1-3:例:华为BTS312基站面板图
1)收发信系统单元
收发信系统是BTS的无线电电路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BTS内帧单元发出的TDMA帧基带信号调制到载频上,并发射出去,以及从收信前端电路接收高频信号并解调出基带信号。
一般包括基带处理器、TX(发信机)、RX(收信机)、PA(功率放大器)等功能模块。
2)耦合系统单元
耦合系统包括耦合器、分路器、双工器等功能模块,其中耦合器的功能是把几个发信机的输出耦合到一付天线上;分路器的功能是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分解,并送至相应接收机;
双工器的功能则是收发共用一付天线,目前有不少双工器附带耦合功能。
不同厂家基站的耦合系统各个模块具有不同名称,如北电基站中的H2D、H4D,SPLITTER;阿尔卡特基站的ANX、ANY、ANC;华为基站中的CDU;中兴基站中的HYC、MUL等。
大致上功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