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训练题: 特色专项考前增分集训 小题提速练9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4.41 KB
- 文档页数:5
小题提速练(八)(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合题目要求的。
7.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
该物质是( )A.生石灰B.草木灰C.明矾D.漂白粉C[生石灰的成分为CaO,呈碱性,不会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A项不符合题意;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其水溶液呈碱性,不会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B项不符合题意;明矾的成分为KAl(SO4)2·12H2O,其水溶液呈酸性,会使纸张发生酸性腐蚀,C项符合题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其水溶液呈碱性,不会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D项不符合题意。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8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碳碳共价键数目为N AB.1 mol Na2O和Na2O2混合固体中,所含Na+数目为2N AC.1 mol N2与3 mol H2于密闭容器中合成NH3,电子转移数目为6N AD.2.24 L CH4和CH3OH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4N AB[乙烯和丙烯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但其最简式均为CH2,1 mol乙烯(28 g)含有2 mol 碳碳键,1 mol丙烯(42 g)含有3 mol碳碳键,所以28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含有的碳碳共价键数目为2N A,A项错误;1 mol Na2O和Na2O2混合固体中,Na+数目为2N A,B项正确;N2和H2合成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与3 mol H2于密闭容器中合成NH3,电子转移数目小于6N A,C项错误;未知温度和压强,无法准确计算氢原子数目,D项错误。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11O5B.可以分别与乙醇、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D.含有苯环的酯类同分异构体有4种B[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及有机物中C、H、O原子成键特点可得,其分子式为C9H12O5,A错误;该有机物含有—COOH和—OH,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 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褪色原理不同,C错误;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4,故不存在含有苯环的酯类同分异构体,D错误。
小题提速练(十四)(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硫酸可以洗去锅炉水垢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死流感病毒C.食盐既可作调味品,也可以作防腐剂D.洗涤棉制品可以使用弱碱性洗涤剂或者肥皂A[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CaCO3与硫酸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水垢表面不能将水垢除尽,A项错误;流感病毒为蛋白质,加热可以使其变性达到杀死病毒的目的,B项正确;食盐既可作调味品,也常用作防腐剂,C项正确;棉制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使用弱碱性洗涤剂或者肥皂洗涤,防止其水解,D项正确。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0 g 4%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 AC.1 mol N 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数为2N AD.1 L 0.2 mo l·L-1 NaHCO3溶液中含HCO-3和CO2-3的离子数之和为0.2N AA[100 g 4%的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n(Na+)=100 g×4%÷40 g·mol-1=0.1 mol,其数目为0.1N 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对共用电子对(C===C间2对、C—H间4对),故1 mol 乙烯含共用电子对数为6N A,B项错误;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Na+和HSO-4,1 mol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Na+)的数目为N A,C项错误;HCO-3在水溶液中既发生电离又发生水解,同时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1 L 0.2 mol·L-1 NaH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有:n(HCO-3)+n(CO2-3)+n(H2CO3)=0.2 mol,D项错误。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考前增分集训小题提速练9新人教(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选择题:本题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买的衣服先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有防皱作用的甲醛整理剂B.硅胶是一种无毒无味、吸水能力强的物质,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纤维的应用很广,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合金的生成常会改善金属单质的性质,日常生活中合金的使用范围远大于纯金属C [甲醛具有防皱作用,常用作衣服的防皱整理剂,由于易溶于水,新买的衣服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甲醛,A正确;硅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且无毒无味,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B正确;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合金具有某些金属单质所不具有的性质,如硬度大、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故日常生活中合金的使用范围远大于纯金属,D正确。
]8.25 ℃时,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Fe2+、ClO-、Na+、SO2-4B.溶有少量NaOH的溶液中:NH、Mg2+、HCO、NO-3C.溶有大量FeCl3的溶液中:NH、Na+、Cl-、SCN-D.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S2-、SO2-3D [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强酸性,H+、ClO-生成弱电解质HClO,Fe2+、ClO-(或ClO-、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溶有少量NaOH的溶液中,NH、Mg2+、HCO均能与O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溶有大量FeCl3的溶液中,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25 ℃时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若为强碱性溶液,K+、Na+、S2-、SO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小题提速练(六)(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B.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C.天然存在的动植物油脂,大多属于单甘油酯D.乙烯可作水果催熟剂,能促进水果成熟C[糖类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A项不符合题意;作为调味剂的食盐在较高浓度下能够使细菌脱水死亡,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故可作食品防腐剂,B项不符合题意;天然存在的动植物油脂,大多属于混甘油酯,C项符合题意;乙烯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生长激素,对人体无害,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D项不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6和C4H8互为同系物B.CH2Cl2有2种同分异构体C.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D[同系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符合通式C n H2n的物质除了单烯烃,还有环烷烃,A错误;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无论哪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经过旋转后,它们的结构依然相同,所以C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B错误;苯乙烯可以看成是一个苯基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或一个乙烯基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乙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所以通过单键旋转,苯乙烯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错误;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反应一般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 正确。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1.9N AC.室温下,28.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2N AD.足量Fe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B [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A 正确;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不是气体,2.24 L 己烷液体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0.1 mol ,B 错误;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 2,28.0 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CH 2”的物质的量为28.0 g 14 g·mol-1=2 mol ,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 A ,C 正确;足量Fe 与1 mol Cl 2充分反应,应按照Cl 2的量来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 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①2NO2―2NO+2O;②2NO+O2―③O+O2―O3。
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
A.NO2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D.O3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反应过程①+②得O2―2O,③O+O2―O3,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正确,B、C项错误;O3与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答案 A3.铵盐是一类重要的氮的化合物,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NH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B.NH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氧化剂C.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等于0.6NAD.硫酸铵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而氯化铵中只含有离子键解析 1个NH中含有10个电子,A错;NH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化合价最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B错误;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6 NA;C 正确;铵根离子中,氮与氢原子之间为共价键,D错。
答案 C4.有a、b、c、d、e五种气体,现进行下列实验:(1)a和b混合气体变红棕色 (2)c和d混合产生白烟 (3)c 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4)b 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则a、b、c、d、e依次可能是()A.O2、NO、HCl、NH3、CO2B.O2、NO、NH3、HCl、SO3C.NO、O2、NH3、HCl、SO2D.HCl、CO2、NH3、H2S、CH4解析由a和b混合,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a和b分别为NO 和O2中的一种;b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b为氧气,a为NO;c和d混合产生白烟,则c和d分别为NH3和HCl中的一种;c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则c为NH3,d为HCl;e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e可能为SO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考前增分集训小题提速练1新人教(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C.高纯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D [A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项,去皮苹果在空气中因氧化变黄,纸张久置变黄是因为无色物质分解恢复原色,二者的原理不同,错误;C项,高纯硅用于制造芯片,二氧化硅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错误;D项,NO、NO2等氮的氧化物会引起硝酸型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正确。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 mol NO和2 mol O2混合,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总数为8NAB.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C.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4NAA [根据质量守恒,将2 mol NO和2 mol O2混合,无论如何反应,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总数为8NA,A项正确;胶体粒子是多个微粒形成的聚合体,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少于0.01NA,B项错误;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项错误;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水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氧原子数目大于0.4NA,D项错误。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丙烷也称异丁烷B.蔗糖和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D.C3H6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A [2甲基丙烷也称异丁烷,A项正确;蔗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较大,发生了萃取,C项错误;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小题提速练(十二)(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22剂,而不是利用其还原性,B错误。
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焙制糕点,使糕点蓬松口感好,C正确。
Al(OH)3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可降温,同时有高熔点的Al2O3生成覆盖在材料表面,可用作阻燃剂,D正确。
]8.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 ( )A.硫B.铜C.铁D.金A[液态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汞挥发,“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黄,故选A。
]9.香叶醛(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在硫酸的作用下能生成对异丙基甲苯()。
下列有关香叶醛与对异丙基甲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两者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香叶醛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芳香醇D .对异丙基甲苯的分子式为C 10H 14D [香叶醛分子中含有O 元素,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 错误。
对异丙基甲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 错误。
香叶醛分子中含有1个醛基和2个C===C 键,不饱和度为3,与苯环的不饱和度不同,与芳香醇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 错误。
由结构简式可知对异丙基甲苯的分子式为C 10H 14,D 正确。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胶体C>Si 33得到Fe(OH )3胶体,A 错误。
直接加热蒸干MgCl 2溶液,因Mg 2+发生水解产生Mg(OH)2,最后分解得到MgO ,制备无水MgCl 2应在氯化氢的氛围中加热MgCl 2溶液,B 错误。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盐酸中氯元素不是最高价态,不能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C 错误。
Cu 与稀硫酸不反应,CuO 和稀硫酸反应,通过加入稀硫酸可以除去Cu 中的CuO ,D 正确。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热点提速练命题角度1化学与STSE1.(2023·湖北荆州5月冲刺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醋酸钠结晶析出放热,可制作市场“热袋”B.头发主要由角蛋白构成,频繁烫发会对头发造成一定伤害C.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现在主要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发酵法生产D.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属于合金,其深埋于地下生锈是发生了析氢腐蚀2.(2023·北京朝阳区二模)中国“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很多高新技术材料。
下列对涉及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心舱的离子推进器使用氙气作为推进剂,氙位于元素周期表0族B.被誉为“百变金刚”的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强度大于纯铝C.“问天”实验舱使用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砷和镓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D.太阳能电池翼基板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两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3.(2023·广东大湾区二模)近年来我国科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离不开化学。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新型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的硬度大、熔点低B.战斗机的隐形涂层含石墨烯(石墨的单层结构),12g石墨烯中含有1.5molσ键C.潜水器抗压材料含新型钛合金,基态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D.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为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葡萄糖是多羟基醛4.(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近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
对相关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种多糖B.中国“深海一号”平台成功实现从深海中开采石油等,石油是纯净物C.我国实现了高性能纤维离子电池的制备,离子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以硅树脂为基体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硅树脂是一种合金材料5.(2023·山西运城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小题提速练(二)(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11求的。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C3A项正确;FeCl3溶液与Cu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可用于蚀刻铜制印刷电路板,B项正确;SO2可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C项错误;铝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项正确。
]8.下列有机物中符合所属类别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不含立体异构)( )12A[A分析,第一种碳骨架二氯取代物有6种结构,第二种碳骨架二氯取代物有3种结构,共9种结构。
B项,分子式为C5H10O2的羧酸可写为C4H9—COOH,丁基有4种结构,共4种结构。
C项,采用分类法,甲酸丙酯有2种结构、乙酸乙酯有1种结构、丙酸甲酯有1种结构,共4种结构。
D 项,当苯环上含有一个侧链(即—C3H7)时,丙基有2种结构;含有两个侧链(甲基和乙基)时,有邻、间、对3种结构;含有三个侧链(三个甲基)时,有连、均、偏3种结构,共8种结构。
]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C2H6O分子中含C—H键数目为0.5N AB.1 L 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NH+4数目为0.1N AC.8.4 g NaHCO3和MgCO3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数目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A项,C2H6O分子可能存在两种结构:CH3CH2OH或CH3OCH3,若是前者,1个分子中C—H键数目为5,若是后者,则1个分子中C—H键数目为6,错误;B项,NH+4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 A,错误;C项,NaHCO3、Mg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4,则8.4 g(即0.1 mol)混合物中含阴离子数目为0.1N A,正确;D项,0.1 mol Cl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电子,错误。
小题提速练(五)(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生活污水的富营养化B.用未经处理的电镀厂废水灌溉农田,易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C.臭氧-生物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深度处理,利用了活性炭的还原性D.纳米铁粉可将地下水中的NO-3转化为N2,是因为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C[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生活污水的富营养化,引起水中藻类植物“疯长”,降低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使大量鱼类死亡,水质变坏,A正确;未经处理的电镀厂废水中含有铜、镍、铬等重金属元素,用于灌溉农田,易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B正确;臭氧-生物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深度处理,是利用了臭氧的消毒杀菌作用和活性炭的吸附性,C错误;纳米铁粉可将地下水中的NO-3转化为N2,NO-3被还原,是利用了纳米铁粉的还原性,D正确。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为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可加足量生石灰后再蒸馏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乙烯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D.粮食酿造的酒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储存会变得更醇香,是因为生成了酯类物质A[葡萄糖溶液为溶液,不是胶体,故无丁达尔效应,A错误;乙酸能和生石灰反应生成乙酸钙和水,而水又能和过量的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酸钙和氢氧化钙均不能挥发,故蒸馏时只有乙醇挥发出来,故可以用加过量的生石灰的方法来除去乙醇中的乙酸,B正确;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故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C正确;乙醇在储存的过程中会部分被氧化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故使酒更醇香,D正确。
]9.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 g重水(D2O)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0N AB.100 ℃时,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0.2N A个H+C.71 g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 A个电子D.室温下,14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常温常压下,18 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物质的量为18 g20 g/mol×10=9mol,中子数为9N A,A项错误;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0.1N A个H+,B项错误;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失去2N A个电子,例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1 mol电子,C项错误;N2和CO均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因此室温下,14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项正确。
小题提速练(九)
(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买的衣服先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有防皱作用的甲醛整理剂B.硅胶是一种无毒无味、吸水能力强的物质,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纤维的应用很广,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合金的生成常会改善金属单质的性质,日常生活中合金的使用范围远大于纯金属
C[甲醛具有防皱作用,常用作衣服的防皱整理剂,由于易溶于水,新买的衣服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甲醛,A正确;硅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且无毒无味,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B正确;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合金具有某些金属单质所不具有的性质,如硬度大、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故日常生活中合金的使用范围远大于纯金属,D正确。
]
8.25 ℃时,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Fe2+、ClO-、Na+、SO2-4
B.溶有少量NaOH的溶液中:NH+4、Mg2+、HCO-3、NO-3
C.溶有大量FeCl3的溶液中:NH+4、Na+、Cl-、SCN-
D.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S2-、SO2-3 D[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呈强酸性,H+、ClO-生成弱电解质HClO,
Fe2+、ClO-(或ClO-、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溶有少量NaOH的溶液中,NH+4、Mg2+、HCO-3均能与O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
量共存,B错误;溶有大量FeCl3的溶液中,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Fe(SCN)3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25 ℃时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若为强碱性溶液,K+、Na+、S2-、SO2-3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
9.由2个—CH3、2个—CH2—、1个和1个—Cl构成的有机物分子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B.5种
C.6种D.9种
A[由题意可知,该卤代烃为含5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卤代烃,可按下列思路解答: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和
;CH3CH2CH2CH2CH3的一氯代物有CH3CH2CH2CH2CH2Cl、
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其中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符合条件;的一氯代物有
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其中CH3CH(CH3)CH2CH2Cl、CH2ClCH(CH3)CH2CH3
符合条件;的一氯代物有(CH3)3CCH2Cl,不符合条件;故
符合条件的有机物共4种,故选A。
]
10.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B
锥形瓶、漏斗、双孔塞、导
管、带火星的木条、药匙
检验MnO2对H2O2分解速率
的影响
C
5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
棒、天平
配制5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D
三脚架、坩埚、酒精灯、坩埚
钳
钠在空气中燃烧
A 错误;检验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需要使用锥形瓶、漏斗、双孔塞、导管、带火星的木条、药匙,故B正确;用固体NaCl配制溶液,还需要用胶头滴管定容,故C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需要使用泥三角,故D 错误。
]
11.某化学小组拟设计微生物燃料电池将污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成环境友好的物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电极发生反应:H2NCH2CH2NH2+16e-+4H2O===2CO2↑+N2↑+16H+
B.质子交换膜处H+由右向左移动
C.该电池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开始放电时b极附近溶液pH不变
C[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a是负极,b是正极。
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H2N(CH2)2N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N(CH2)2NH2+4H2O -16e-===2CO2↑+N2↑+16H+,故A错误;a是负极,b是正极,
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a极移向b极,即由左向右移动,故B错误;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故C正确;开始放电时b电极消耗氧气,电
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溶液pH增大,故D错误。
]
12.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W同主族。
物质A、B、C均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且为中学常见强电解质,可发生反应A +2B===C+2H2O。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Y与Z位于同一周期
B.单质氧化性:Y<W
C.W的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
D.1 mol C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2N A
C[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W同主族,则Y 与W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物质A、B、C均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且为中学常见强电解质,可发生反应A+2B===C+2H2O,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从反应的计量数可知,A为二元强酸,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酸中只有硫酸是二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碱中只有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C应为硫酸钠,故X、Y、Z、W分别为H、O、Na、S元素。
O、Na不位于同一周期,故A错误;O2的氧化性强于S,故B错误;W为S元素,H2S具有强还原性,故C正确;C应为硫酸钠,则1 mol Na2SO4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3N A,故D错误。
]
13.用AG表示溶液酸度:AG=lg
c(H+)
c(OH-)。
在室温下,用0.1 mol/L HCl溶液滴
定20.00 mL 0.1 mol/L氨水。
滴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 mol/L氨水pH=10.2
B.A点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0.00 mL
C.若a=7,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B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Cl-)>c(NH+4)>c(H+)>c(OH-)
D[0.1 mol/L氨水的AG=-7.4,则c(H+)为10-10.7 mol/L,pH=10.7,故A 错误;根据图像可知,A点的AG=0,则c(H+)=c(OH-),溶液显中性,由于
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生成盐时,溶液应显酸性,只有当氨水稍过量,溶液才能显中性,故所加盐酸的体积应小于20.00 mL,故B错误;若a=7,
c(H+)=10-3.5 mol/L,即溶液呈酸性,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氨水继续被中和,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铵,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达到最大,随后继续加入盐酸,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即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故C错误;B点表示氯化铵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故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存在c(Cl-)>c(NH+4)>c(H+)>c(OH-),故D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