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三要素 曝光 对焦 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2
摄影比赛评分准则及具体规定(附评分表)摄影比赛评分准则及具体规定(附评分表)为了确保本次摄影比赛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特制定以下评分准则及具体规定。
所有参赛作品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判。
一、评分准则1.1 技术质量- 曝光:图像应表现出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避免过曝或欠曝。
曝光:图像应表现出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避免过曝或欠曝。
- 对焦:作品必须清晰对焦,主焦点应准确。
对焦:作品必须清晰对焦,主焦点应准确。
- 色彩:色彩应自然、真实,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色彩:色彩应自然、真实,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 构图:构图平衡且有吸引力,元素分布合理。
构图:构图平衡且有吸引力,元素分布合理。
1.2 创意和主题表达- 创意:作品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现手法。
创意:作品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现手法。
- 主题:作品需明确传达出一个中心主题,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
主题:作品需明确传达出一个中心主题,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
1.3 情感和故事性- 情感:作品应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情感:作品应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 故事性:作品应具有故事情节,使观众能够产生联想。
故事性:作品应具有故事情节,使观众能够产生联想。
1.4 技术难度和执行- 技术难度:作品所展现的技术难度应与成果相匹配。
技术难度:作品所展现的技术难度应与成果相匹配。
- 执行:作品应完美执行拍摄想法,技术运用得当。
执行:作品应完美执行拍摄想法,技术运用得当。
二、评分具体规定2.1 评委组成本次比赛评委由知名摄影师、摄影评论家和摄影专业人士组成,确保评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2 评分标准评分采用百分制,具体分配如下:- 技术质量:40分- 曝光:10分- 对焦:10分- 色彩:10分- 构图:10分- 创意和主题表达:30分- 创意:10分- 主题:10分- 情感和故事性:20分- 情感:10分- 故事性:10分- 技术难度和执行:10分2.3 评分流程- 初评: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作品进行初步评分。
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光线的捕捉和记录,传达出摄影师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摄影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进行摄影创作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原则。
这些原理包括构图、曝光、焦距和景深等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效果和质量。
构图是摄影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理之一。
构图是指通过选择和安排主体、背景、前景以及其他元素的位置和比例,使画面具有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
常见的构图原则有平衡、对称、三分法、黄金分割等。
平衡是指在画面中达到左右或上下的平衡感,使画面看起来稳定和谐。
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一致,呈现出对称的效果。
三分法是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将主体放在其中一个部分来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指将画面分为两部分,比例为1:1.618,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
曝光是摄影中另一个重要的原理。
曝光是指通过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和强度,使得画面中的主体和背景的亮度得到合理的分配。
曝光过度会导致画面过亮,丧失细节;曝光不足则会导致画面过暗,细节模糊。
常见的曝光控制方式有自动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手动曝光等。
自动曝光是相机根据场景的亮度自动调整曝光参数。
光圈优先是指摄影师通过设置光圈值,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达到合适的曝光。
快门优先则是摄影师通过设置快门速度,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值。
手动曝光是摄影师完全控制曝光参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
焦距是摄影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焦距是指摄像机镜头到成像面的距离。
焦距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视角和透视效果。
常见的焦距有广角、标准焦距和长焦距。
广角镜头具有大视角,能够捕捉更广阔的画面,适用于风景和建筑摄影。
标准焦距接近人眼的视角,适用于人物摄影。
长焦距具有较小的视角,能够聚焦在远处的细节上,适用于野生动物和体育运动摄影。
景深是摄影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景深是指摄像机镜头能够保持清晰的距离范围。
景深的大小与焦距、光圈和拍摄距离有关。
大光圈和长焦距会导致浅景深,只有少部分区域保持清晰。
摄影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的三要素包括曝光、对焦和什么?A. 色彩B. 构图C. 景深D. 快门速度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的基本构图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黄金分割法C. 对称平衡D. 随机拍摄3. 什么是快门速度?A. 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B. 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度C. 照片的清晰度D. 相机的存储速度4. 在摄影中,ISO值表示什么?A. 相机的分辨率B. 相机的感光度C. 相机的快门速度D. 相机的曝光量5. 什么是景深?A. 照片的深度B. 照片的亮度C. 照片的对比度D. 照片的饱和度6. 以下哪个是黑白摄影的特点?A. 色彩丰富B. 强调光影对比C. 强调色彩搭配D. 强调细节表现7. 什么是HDR摄影?A. 高动态范围摄影B. 高分辨率摄影C. 高对比度摄影D. 高速度摄影8. 摄影中,使用三脚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照片的亮度B. 减少照片的噪点C. 稳定相机,防止抖动D. 增加照片的景深9. 什么是长焦镜头?A. 用于拍摄远距离物体的镜头B. 用于拍摄微距的镜头C. 用于拍摄广角视角的镜头D. 用于拍摄肖像的镜头10. 在摄影中,什么是“白平衡”?A. 调整照片的亮度B. 调整照片的对比度C. 调整照片的色彩温度D. 调整照片的饱和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光圈、快门速度和ISO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摄影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规则三分法”构图,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
3. 描述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调整相机设置以获得最佳曝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在人像摄影中,如何通过构图、光线和色彩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2. 论述在风光摄影中,如何利用自然光线和时间(如黄金时刻)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分析以下摄影作品,并从构图、光线、色彩、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此处应附上一张摄影作品的图片,由于文本限制,无法展示图片,考生需根据实际考试情况分析]五、结束语本次摄影考试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构图是指在摄影作品中有意识地布局和组织图像元素的过程。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帮助摄影师有效地传达主题和表达意图,使图像更加有力和吸引人。
摄影构图的三要素是:对称,平衡和重点。
第一个要素是对称。
对称构图指的是将主体或元素放置在图像的中心位置,简洁、平衡和对称的构图方式。
通过对称构图,可以使图像更加稳定,简洁和和谐。
对称构图可以通过水平或垂直线条的对称性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重复的形状或颜色来实现。
对称构图可以传达出秩序、平衡和稳定的感觉,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定。
第二个要素是平衡。
平衡构图指的是在图像中合理地分配元素的重量和位置,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平衡和谐。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两种。
对称平衡指的是左右两边的元素根据重量和视觉效果相对平衡,使整个图像看起来平稳和谐。
非对称平衡指的是左右两边的元素虽然重量不同,但通过其他因素(如颜色、形状、纹理等)来实现平衡感。
平衡构图可以使观众的视觉焦点轻松转移,使整个图像的观感更加舒适和自然。
第三个要素是重点。
重点构图指的是在图像中明确地强调和突出一个元素或主题,使之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重点可以通过明暗对比、颜色的对比、对焦或景深来实现。
重点构图可以使观众更容易被主题吸引,使整个图像更加有层次感和张力。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还有一些其他的构图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构图,如线条的引导、景深的利用、前景与背景的关系等。
这些构图技巧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意图进行灵活运用,使摄影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有力。
总之,摄影构图的三要素对称、平衡和重点是帮助摄影师有效传达主题和意图的重要指导原则。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要素和其他构图技巧,摄影师可以创作出平衡、有力和吸引人的作品。
摄影的三要素是什么啊三要素是:曝光、对焦、构图。
一、曝光:曝光是指在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
也指事物暴露或被揭露。
二、对焦:对焦是指使用照相机时调整好焦点距离,英文学名为Focus,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三、构图:摄影构图,是人们根据成功摄影作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实践经验进而上升而成的“理论”,摄影构图可以帮忙摄影入门的人快速入门。
扩展资料:所用设备一般来讲,人们使用可见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机。
因场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机有着非常多的分类。
综合来讲,照相机都要有几个基本的部分以保证曝光过程,这包括:感光介质、成像透镜、曝光时间控制机构、胶卷暗盒、存储介质、电子感光器、电子存储介质。
摄影分类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景物摄影相对,以无生命(此无生命为相对概念,比如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虾、已摘掉的瓜果等)、人为可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
多以工业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无生命物体等为拍摄题材。
在真实反映被摄体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创意构思,并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
静物摄影在选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在择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些对象,因为被摄物体是无生命的,可以任凭摆布,多角度移动以达到创作意图。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照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
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
对焦、合焦、构图是什么意思1、对焦就是调整相机镜头,使要拍摄的影像清晰或模糊的动作过程。
2、合焦就是调整相机的镜头,当被拍摄的影像最清晰时,即为合焦。
3、构图就是拍摄的画面内的各个被摄物体间的关系表现方式,比如对称、三角、三分、对比等等。
4、“只要保持半按快门按钮,对焦将会锁定。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重新构图”这句话的意思是:快门的全过程有两步,第一步镜头对焦并合焦,第二步快门释放。
以中心点为对焦点为例:a将中心点对准被摄体,b轻轻按下快门,但不要按到底,就是全程的一半时,此时在对焦,如果合焦了(被摄体清晰了,相机会有声/光提示),c继续按下去,快门才能释放。
不合焦的话,快门是无法释放的(除非镜头为手动调焦模式)。
如果想要将被摄体安排在画面的非中心处,重复以上a,b,轻移动相机,使被摄体在你想要的画面位置处,c,得到一张被摄体不在中间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不会显得死板。
如果相机可以直接将对焦点调的被摄体在画面的位置上,就不需要以上过程,直接对焦、合焦、释放。
但这需要相机具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对焦点。
1、“如果想要将被摄体安排在画面的非中心处,重复以上a,b,轻移动相机,使被摄体在你想要的画面位置处,c,得到一张被摄体不在中间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不会显得死板” 半按着快门,已经合焦了,再移动不会有问题么?这是不是叫“跑焦”了?半按快门,已经合焦了,此时,!只要手指不抬起来,保持住不抬不按!,镜头对焦系统是锁定的(除非是在伺服跟焦模式下)。
再移动构图,是不会“跑焦”的。
2、那此时前后移动相机会不会照成画面模糊?平移相机才不会虚,前后移动就会虚的,尤其是使用大光圈时,景深很浅,前后移动一点就可能虚掉。
3、就是说半按下曝光键,定下的是一个焦平面,只要拍摄物-相机-拍摄者距离不变,也就是在这个焦平面内移动没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办按曝光键时,镜头里9个点只有其中几个会红闪一下,这是什么意思?1,没事2,你的相机设置的是全自动对焦,就是说相机会选择位于9个对焦点覆盖的距离被摄体最近的对焦。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在摄影的世界里,构图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
它就像是一位无声的指挥家,巧妙地安排着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使它们共同奏响一曲和谐美妙的视觉乐章。
而在众多的构图技巧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主体、陪体和背景。
主体,顾名思义,就是照片中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它是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整个画面的焦点所在。
一个明确而突出的主体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照片的主题和重点。
比如说,在拍摄人像时,人物的面部通常就是主体;拍摄风景时,可能是一座雄伟的山峰或者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主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主体不清晰或者不突出,观众可能会感到困惑,无法理解摄影师想要传达的信息。
那么如何突出主体呢?首先,可以通过大小对比来实现。
让主体在画面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从而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比如拍摄一朵小花时,将其放大特写,使其充满整个画面,这样观众的视线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花朵上。
其次,利用色彩对比也能有效地突出主体。
比如在一片绿色的森林中,拍摄一棵火红的枫叶树,鲜明的色彩差异会让枫叶树脱颖而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光影的运用来突出主体。
比如,让光线照亮主体,使其与周围较暗的环境形成对比,增强其立体感和层次感。
陪体,是辅助主体表达主题的元素。
它与主体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陪体的存在不仅能够丰富画面内容,还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体所处的环境和情境。
比如在拍摄一位农民劳作的场景中,旁边的农具就可以作为陪体,它们能够进一步说明农民的工作性质和状态。
陪体的作用虽然重要,但要注意不能过于抢眼,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削弱主体的地位。
在构图时,要合理安排陪体的位置、大小和色彩,使其与主体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陪体应该是为主体服务的,起到补充和衬托的作用。
比如在拍摄一朵美丽的花朵时,旁边的一只蝴蝶可以作为陪体,它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又不会抢走花朵的风头。
背景,是照片中位于主体和陪体后面的部分。
一、相机的历史第一台相机的发明者:法国的达盖尔1839年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曝光时间:30分钟相机发展史: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
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
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
1930年制成彩色胶卷;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
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二、相机的种类单镜头反光相机(单反):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
摄影的三要素曝光对焦构图
将照片拍的更漂亮的三个要素「曝光、对焦、构图」。
曝光是指照射到胶片或者CCD 上的光的强弱。
如果不将照射到胶片或者CCD上的光线调节到适当的强度,则无法记录和识别。
通过「对焦」及「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强度,从而获得正确的画面。
1.曝光
通过对焦和调节快门速度,控制适当的曝光度。
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可通过自动对焦及调节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度。
这就是自动曝光摄影的功能(AE)。
虽然叫自动曝光但是并非每一次都能调节到最适当的曝光度,有时也会出现画面过暗(曝光不足),过亮(曝光过渡)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进行修正的功能就是曝光补正。
2.对焦
人眼会自动对想看的物体进行对焦,从而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切。
而相机的镜头会对向要拍摄的物体通过对焦拍摄得更加鲜明。
对焦是通过镜头来调节的,而数码相机则具备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
这就是自动对焦(AF)功能。
虽然说可以自动对焦,但对准哪一点进行对焦则必需由拍摄者自己来决定。
3.构图
人眼可以连续观看上下左右。
但是照片只能从长方形的范围内去观察和记录。
通过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器在较大的范围内选取极小的一部分,作为拍摄的画面,这就是取景。
最近,照相机逐渐向自动曝光和对焦的方向发展。
但是取景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无法成为全自动的。
因此构图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摄影的三个要点
1. 光线: 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影响照片的色彩、对比度和氛围。
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质量,在不同的光线下拍摄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2. 构图: 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要注意构图中的元素包括主题的位置、比例、对称性、前景和背景等,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 对焦与景深: 对焦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术,它决定了照片中哪些元素是清晰的。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对焦点和景深,使得主题清晰而背景模糊,或者保持整个画面都清晰,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摄影的基本要求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指在进行摄影活动时必须注意和遵守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摄影的基本要求:1. 构图:一个好的构图是成功照片的关键。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具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摄影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构图规则,如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等,以提高照片的视觉效果。
2. 光线: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摄影师应该学会观察和利用光线的变化和效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拍摄。
清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摄影的时段。
3. 对焦:焦点的准确性能够使照片更加清晰和锐利。
摄影师应该学会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来控制焦点,确保主题得到清晰的呈现。
4. 曝光:正确的曝光是摄影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摄影师应该学会使用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等设置来控制曝光量,确保照片的亮度和细节得到合理呈现。
5. 合理利用构图元素:摄影师应该注意利用具有吸引力和引导视线作用的构图元素,如对比、线条、形状等,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动感。
6. 背景和景深:一个合适的背景和适当的景深可以营造照片的氛围和深度感。
摄影师应该注意选择背景和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以突出主题或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7. 主题和故事:摄影师在拍摄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来表达。
照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焦点或故事线,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产生共鸣。
8. 合理选取装备:摄影师应该选择适当的相机、镜头和其他摄影配件来满足自己的拍摄需求。
合适的装备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总之,摄影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图、光线、对焦、曝光、利用构图元素、背景和景深、主题和故事,以及合理选取装备等。
遵循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有艺术性和表现力的照片。
继续写入1500字的相关内容如下:9. 角度和视角:摄影师应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拍摄照片,以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有时候,改变拍摄的角度或者采用特殊的视角可以使平凡的主题变得引人注目。
10. 瞬间捕捉:摄影师应该善于捕捉瞬间,拍摄出令人难忘的瞬间。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有关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构图的三要素是什么呢?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需要创必须精通摄影技术,同时要善于掌握运用摄影造型的法则。
这造型法则包含摄影用光、摄影构图、色彩、影调等。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构图,即对图片的画面进行合理的经营布局,处理好图片有限空间内的人、景、物之间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大千世界混乱的场景中找出秩序;构图又是组织过程,把大量凌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一个可以欣赏品味的整体;构图是摄影者设法组织这些要素的过程。
目的是向人们传达摄影者要表达的美的信息。
构图决定照片的效果。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或减淡。
摄影构图包含的内容:对画面长宽比例及景别的处理;对画面中点、线、面及影调的处理;色彩的对比处理;摄影者位置、空间透视关系的处理,对被摄体图像清晰与模糊的处理,以及对画面气氛的宣染处理等。
一、摄影构图的三要素即:线条、形状、明暗(色调)。
1、线条“线条〃是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线条是构成一幅画面形态的基本视觉要素,线条包含人或物可呈现形态的被摄体,它在构图中可以分割画面,体现面积,产生节奏,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线条的多种象征性的功能:粗线强劲,细线纤弱;曲线柔情,直线刚直;浓线重,淡线轻;实线静,虚线动。
垂直的线条,给我们的感觉是坚强、庄严、高大;横线却给人以宁静、宽广、博大;斜线预示着动感和一种纵深效果;曲线则象征着温柔、浪漫、优雅,会给我们一种非常优美的感觉。
2、形状在构图三要素中,形状是最基本的要素。
很多摄影佳作之所以获得成功,或是凭它单个被摄体的形状具有戏剧性效果,或是依靠几个被摄体的形状相互对比、衬映而引人瞩目。
但也有部分优秀作品中,物体的形状却又无关紧要。
所以艺无定法,无固定标准。
一图一表一分钟带你了解摄影曝光三元素的关系(光圈快门ISO)曝光三元素曝光三元素即光圈、快门和感光度1、光圈(三角形左边)光圈用f值表示,f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浅,主体背景虚化越弱;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深,主体背景虚化越强。
2、快门(三角形底边)快门速度用s(秒)表示,s越大,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大,运动物体越模糊;s越小,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小,运动物体越清晰。
3、感光度(三角形右边)感光度用ISO表示,ISO越大,感光速度越快,噪点越大,丧失细节越大;ISO越小,感光速度越慢,噪点越小,丧失细节越小。
曝光三元素之间关系曝光三元素之间关系互易律:在保障整体曝光量不变的前提下,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有1个或2个参数调节N档,相应另外2个或者1个参数要向反方向调节N档。
(快门速度大于1秒或小于1/1000秒会导致互易律失效)什么意思?结合表,举例说明:当快门速度为1/60,光圈值为8,感光度为100时,如要保证曝光量不变,快门速度现在调节为1/30(降1挡),光圈值调整为5.6(降1挡),那么感光度调整为400(升2挡)。
当快门速度为1/60,光圈值为8,感光度为100时,如要保证曝光量不变,快门速度现在调节为1/30(降1挡),可以保持光圈值不变,感光度调整为200(升1挡);或者感光度保持不变,光圈值调整为11(升1挡)。
一句话,要保证曝光量不变,那么曝光三要素不管怎么样组合调整,升降档位值之和要为0。
了解曝光三元素的意义曝光三元素是摄影的基础,相辅相成。
现有相机大多可以设置快门优先、速度优先,ISO自动等,可以说相机的操作也越来越方便、简单。
但是如果不了三元素,就不能根据具体拍摄环境,选择适合的模式和参数正确曝光,得到画质清晰的照片。
所有需要我们了解曝光三元素,然后拿着相机多拍多练,尝试三者不同的参数搭配,感受拍出来的不同效果。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摄影是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需要实践技巧的艺术。
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一、摄影器材:1.相机:选择一台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非常重要。
常见的相机类型包括数码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和手机。
数码单反相机具有高像素和更好的对焦速度,适合拍摄运动和追踪拍摄。
微单相机小巧轻便,适合街拍和旅行拍摄。
手机相机则便于随时随地的拍摄。
2.镜头: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和特点。
常见的镜头有广角、标准、长焦和微距。
广角镜头适用于拍摄景物和大场景,标准镜头适用于日常拍摄,长焦镜头用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微距镜头适合拍摄极近距离的细节。
3.三脚架:三脚架可以帮助稳定相机,避免图像模糊。
在拍摄夜景、长曝光或需要精确对焦的场景下,使用三脚架非常重要。
二、曝光三要素:1.光圈:光圈控制相机镜头的光线进入量。
光圈越大,光线进入相机的量越多,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拍摄肖像时可以选择较大光圈来模糊背景,拍摄景物时可以选择较小光圈使整个画面保持清晰。
2.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间。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动态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物体的轨迹。
在选择快门速度时要考虑到摄像主体的运动状态。
3.ISO感光度:ISO控制相机感光元件的灵敏度。
较高的ISO值可以在弱光条件下拍摄,但会产生噪点。
选择合适的ISO值可以在保持画质的同时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三、构图技巧:1.第三定律: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等分,然后将主体放在交叉点上,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2.线条引导:通过线条来引导观察者的目光,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和动感。
3.前景元素:在构图中加入前景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拍摄技巧:1.利用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关键。
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2.注意对焦:选择正确的对焦点,确保关键部分清晰。
使用连拍模式可以提高成功率。
摄影常识和构图方法一、关于摄影(一)摄影是什么?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静态图片摄影,静态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
而摄影机(摄像放像机)则可以动态摄影(录像),例如电视、电影。
目前部分数码相机、数位摄影机,同时具有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的两种功能。
在摄影中,通常使用照相机或者照相暗盒作为照相设备,利用光学胶卷或者数码存储卡作为记录介质。
但也有例外。
多数照相是用一系列的透镜组成的镜头,将光线折射聚焦后在胶片或者光学感应介质,胶片本身也是储存介质,以化学变化储存讯号。
而则会将光转换为电子讯号后,以数码存储卡(闪存卡。
CF、SM、MMC、SD、TF卡和MS—记忆棒等)储存。
储存的讯号可透过某些方式,还原成光学信息后,用相片或显示器观赏。
除了透镜构成的镜头,少数镜头是用反射镜或反射镜搭配透镜所构成。
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
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
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
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处理器(读卡器)对数据进行计算,再通过电子设备输出。
数码后期,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使用,使用电脑图片软件处理拍摄好的数码文件,并进行二次创作,得到作者想要的图像,数码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带来了质的飞跃。
一一记录(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
一一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成像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同样原光学系统,部分胶片相机,直接把后背换成数码的,就要以共用成像部分了。
但是两者的成像,还是有差异的。
但胶片依然未消亡有它的不可替代性,至少在现代数码工艺上还无法做到于光学化学变化相媲美。
(二)几点摄影知识对初学摄影者来说,面对很多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拍摄模式的选择,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
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摄影的体会,对前期拍摄应该了解的几点基础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供初学者参考。
1、摄影三要素光圈、快门、ISO(常称感光度),这三个要素可以说是摄影里的重中之重。
掌握曝光三要素,扼住摄影的喉咙展开全文对于刚接触单反的新人来说,玩摄影第一步要攻克的难关就是曝光三要素,快门、光圈、感光度被称为曝光三要素,三个参数需要相互配合设置,从而保证照片的曝光正常,不会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情况。
不会设置参数,就算有单反也是摆设,今天就教大家认识曝光三要素以及如何均衡设置曝光三要素。
什么是曝光三要素快门速度、光圈系数、感光度这三个参数都控制着一张照片的曝光量,决定一张照片的亮度是否正常,准确来说,就是帮助我们获得准确的曝光,所以这三个参数统称为曝光三要素。
下面就从三个参数逐一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三个参数具体是如何影响曝光量。
曝光三要素①——光圈系数大,曝光越少,光圈系数小,曝光越多光圈是镜头内的一个装置,光圈装置可以自由收缩开合孔径,通过控制镜头内部的光圈孔径的大小就可以控制进光量(进入相机内部的光量)的多少,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
简单来说,可以将水管比喻为光圈,水管孔径就是光圈孔径,水管口径越大,水流量越大,所以光圈孔径决定进光量的多少。
实际拍摄时光圈孔径的大小由光圈系数(F数值)控制。
下面这张照片是设置不同的光圈系数拍摄出来的曝光情况。
可以看到数字越小,照片越明亮。
所以直接记住:光圈系数(F数值)越大,光圈孔径就开合越小,进光量越少,曝光圈系数(F数值)越小,光圈孔径就开合越大,进光量越多,曝光越多。
增加曝光的第一个办法是:设置小一点的光圈系数,F值数字越小,光圈就越大(成反比)。
减少曝光的第一个办法是:设置大一点的光圈系数,F值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成反比)。
光圈还有一个功能是控制景深,也就是背景虚化程度。
这一篇章就不详细讲解,详细内容可以看这篇文章简单实用三大招,照片秒有层次感曝光三要素②——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少,快门速度越慢,进光快门速度就是在速控面板上的一个参数数值,指的是拍摄一张照片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控制快门帘的打开时长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
快门速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想象成我们打开窗帘,当我们快速打开窗帘时,使用比较快的速度完成打开窗帘的动作,时间短,进光量比较少;当我们慢慢打开窗帘时,使用比较慢的速度将窗帘打开,时间长,进光量比较多。
摄影与摄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的基本元素是?A. 光线、构图、主题B. 色彩、曝光、对焦C. 快门、光圈、ISOD. 角度、景深、焦距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B. 黄金比例C. 动态平衡D. 静态构图答案:D3. 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与拍摄角度无关?A. 低角度B. 高角度C. 长焦距D. 广角答案:C4. 在摄影中,什么是“曝光三要素”?A. 光圈、快门、焦距B. 光圈、快门、ISOC. 焦距、ISO、白平衡D. 快门、白平衡、对焦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摄影中“景深”的概念?A. 照片的清晰度B. 照片的对比度C. 照片的饱和度D. 照片的色调答案:A6. 摄像中,什么是“跟踪镜头”?A. 镜头跟随移动的主体B. 镜头固定不动C. 镜头上下移动D. 镜头左右移动答案:A7. 以下哪个是摄影中“黑白摄影”的特点?A. 色彩鲜明B. 强调光影对比C. 强调色彩搭配D. 强调构图平衡答案:B8. 在摄影中,什么是“HDR”?A. 高动态范围B. 高分辨率C. 高对比度D. 高速度答案:A9. 摄像中,什么是“静态镜头”?A. 镜头始终跟随主体B. 镜头固定不动C. 镜头快速移动D. 镜头缓慢移动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摄影中“肖像摄影”的特点?A. 强调背景B. 强调主体C. 强调动作D. 强调环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摄影中的“______”是指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进光量。
答案:光圈12. 在摄像中,通过调整“______”可以改变画面的亮度。
答案:曝光13. “______”是摄影中用来控制光线进入镜头时间的装置。
答案:快门14. 摄影中的“______”是指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
答案:焦距15. 在摄影中,使用“______”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感。
答案:景深16. 摄像中的“______”是指通过后期制作,将多个镜头组合在一起。
摄影的三要素曝光对焦构图
将照片拍的更漂亮的三个要素「曝光、对焦、构图」。
曝光是指照射到胶片或者CCD 上的光的强弱。
如果不将照射到胶片或者CCD上的光线调节到适当的强度,则无法记录和识别。
通过「对焦」及「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强度,从而获得正确的画面。
1.曝光
通过对焦和调节快门速度,控制适当的曝光度。
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可通过自动对焦及调节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度。
这就是自动曝光摄影的功能(AE)。
虽然叫自动曝光但是并非每一次都能调节到最适当的曝光度,有时也会出现画面过暗(曝光不足),过亮(曝光过渡)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进行修正的功能就是曝光补正。
2.对焦
人眼会自动对想看的物体进行对焦,从而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切。
而相机的镜头会对向要拍摄的物体通过对焦拍摄得更加鲜明。
对焦是通过镜头来调节的,而数码相机则具备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
这就是自动对焦(AF)功能。
虽然说可以自动对焦,但对准哪一点进行对焦则必需由拍摄者自己来决定。
3.构图
人眼可以连续观看上下左右。
但是照片只能从长方形的范围内去观察和记录。
通过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器在较大的范围内选取极小的一部分,作为拍摄的画面,这就是取景。
最近,照相机逐渐向自动曝光和对焦的方向发展。
但是取景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无法成为全自动的。
因此构图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