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兰索拉唑_江苏奥赛康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
注射用右兰索拉理[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右兰索拉哗。
化学名称:(R)2[I[3-甲基4(222-三氟氧基)2此基]:甲基]:亚硫酷基]:-IH-苯并咪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6H14F3N3O2S ,分子量:369.36。
辅料:葡甲胺、甘露醇、氢氧化钠。
[规格]:20mg o[用法用量]:静脉滴注:通常成年人一次20mg ,一日2次,疗程不超过5天。
一旦患者可以口服药物,应改为口服用药。
临用前将瓶中内容物用5mL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再用IOOLO.9%氧化钠注射液释,一日2次,静脉滴注,推荐给药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使用时注意:1.经本品治疗的前3日内达到止血效果的,应改用口服用药,不可无限制静脉给药。
临床试验中,本品目前尚无超过6天的用药经验。
2.本品临床试验中未入选Forrestla级喷射样出血者。
对于内镜下见喷射样出血、活动性渗血、血管裸露等高危人群,建议参考临床诊治指南首先考虑进行内镜止血。
3.本品仅用于静脉滴注。
溶解后应尽快使用,勿保存。
避免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外的液体和其他药物混合静滴。
4.使用本品时应使用专用的输液器,不得与其他药物共用。
万不得已需要通过其他药物的输液器侧管给予本品时应停止输注其他药物,并在本品给药之前和之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5.本品静消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um的过滤器,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
[适应症]: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6禁忌症]:1.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2.正在使用硫酸阿扎那韦、盐酸利匹韦林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L以下患者慎重用药。
(1)有药物过敏症既往史的患者。
(2)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因本药的代谢、排泄延迟)。
2 .本品治疗可能会掩盖消化道肿瘤的症状,应排除恶性肿瘤后方可用药。
3 .本品治疗时密切观察病情,治疗无效时应改用其它疗法。
兰索拉唑注射剂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张璐璐;谭欣;宋雪诗【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注射剂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兰索拉唑30mg静脉滴注,每12h1次,5d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62例(86.1%),有效5例(6.9%),好转3例(4.2%),无效2例(2.8%),不良反应约占2.8%.结论兰索拉唑注射剂是一种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作用迅速、有效、不良反应少、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药物.【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18)005【总页数】1页(P62)【关键词】兰索拉唑注射剂;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作者】张璐璐;谭欣;宋雪诗【作者单位】110024,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110024,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110024,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老年人内科重要急症之一,近年虽然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1]。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多见,迅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和基本措施。
兰索拉唑是一苯并咪唑衍生物,是继奥美拉唑后又一强有效的质子泵抑制剂。
为观察兰索拉唑注射剂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间72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恶性肿瘤引起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注射剂(商品名:奥维加)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观察对象和方法1.1 观察对象①男39例,女33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9.5岁;②出血部位为上消化道,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③出血病因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其中: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5例,复合性溃疡10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1例。
④近期内未用过质子泵抑制剂;⑤治疗期间未用其他可能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及抗酸剂。
奥维加(注射用兰索拉唑)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兰索拉唑商品名称:奥维加英文名:lansoprazoleforInjection【参考价格】98元【成分】兰索拉唑。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用于各种类型的腐蚀性食道炎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包装规格】30mg【药理毒理】本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s),抑制胃酸的分泌,它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去,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为减少。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1小时左右可在血中检出,达峰时间为3.6小时,吸收相半衰期为1.3小时,消除相半衰期为2.1小时。
该药从小肠吸收经门脉而广泛分布于以胃壁和小肠壁为中心的各组织中。
该药主要在肝脏被代谢,大多经胆汁于粪中排泄。
原型药及其代谢物在体内无蓄积。
【用法用量】腐蚀性食道炎患者不易经口服给药时,使用本品。
成人剂量,每天30m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疗程7天。
一旦发现有沉淀物,使用线性过滤器过滤后使用。
一旦病情许可,应迅速将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给药。
【不良反应】本品副作用轻微,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恶心。
不良反应:国内临床研究中,本品一日2次,每次30mg静脉滴注,5天疗程。
127例受试者中发生4例(3.64%)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1.82%),转氨酶轻度升高(0.91%)和皮疹(0.91%)。
白细胞减少者一周后复查正常,转氨酶轻度升高者十天后复查正常。
国外上市后超过1000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后有较好的耐受性。
在美国4个临床试验中有161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超过1%的不良反应有恶心(1.3%)、头痛(1%)、注射部位痛感(1%);低于1%的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呕吐、头晕、感觉异常、味觉异常、皮疹和血管扩张。
未见和口服给药不同的不良反应。
日本221例受试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临床研究资料报道,发生31例(14.0%)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异常,主要为ALT升高(6.2%)、AST升高(5. 7%)、LDH升高(2.0%)、γ-GTP升高(1.5%)等检查值异常变化。
兰索拉唑疾病与药物基础知识测试一、填空题: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
2.胃的结构分为:喷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
3.胃小弯、幽门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
4.胃壁由里到外分别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5.粘膜层结构分别为;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
6.胃底腺是产生胃液的主要腺体,主要位于胃底、胃体的固有层内。
7.胃底腺主要由壁细胞、主细胞等多种腺细胞组成。
其主要功能分别为:壁细胞合成和分泌胃酸,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作用,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为胃蛋白酶,对食物中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8.胃液是胃内分泌物的总称,纯净胃液为无色透明酸性液体,PH值为0.9-1.5 ,基础胃液量为:10ml-100ml。
胃液中胃酸的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酸性环境、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有益钙铁的吸收。
9.胃壁细胞上H+,K+-ATP酶将H+主动转运入分泌小管,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被形象的称为:质子泵。
10.胰管和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它介于胃和空肠之间,是胃液、胆汁、胰液、自胃内排出食糜的汇集处,具有重要的消化功能。
11.常见的酸相关疾病有:消化性溃疡、应激性粘膜病变、胃食管反流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性溃疡、卓-艾氏综合症。
12.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HP)、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病因。
13.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发生率20%-25% ,同时出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10% - 15%的患者以大出血为消化性溃疡的首发症状。
14.应激性粘膜病变(SRMD)也称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遭受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情况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
质子泵抑制剂致痛风复发2例李媛;高玉强;姜志;曲海霞;张巍巍;马晓莹;战淑慧【摘要】病例1:患者,男性,48岁,因黑便、呕血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WBC8.6×109·L-1,HGB 78 g·L-1,PLT124×109·L-1.尿酸562 μmol·L-1.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用埃索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用药2d后出现双足关节红肿热痛,即刻停药,肌肉注射倍他米松后关节疼痛缓解.病例2: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上腹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行胃镜检查:胃窦溃疡.给予兰索拉唑30 mg,bid,ivgtt.入院5d后突然出现双侧腕关节疼痛,查尿酸825 μmol·L-1.考虑为痛风,给予停用兰索拉唑,口服秋水仙碱片及碳酸氢钠片,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2d后疼痛缓解.【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6(013)001【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痛风;药品不良反应【作者】李媛;高玉强;姜志;曲海霞;张巍巍;马晓莹;战淑慧【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山东青岛266000;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2病例1:患者,男性,48岁,因“黑便1周,呕血2 d”于2015年4月8日入院,1周前患者进食冷饮后出现黑便,每天1次,量约250 g,未在意,2 d前出现呕吐咖啡样物,量约300 mL,仍未在意,1 d前出现头晕、心慌,并再次呕吐咖啡样物约200 mL,来我院急诊并收入病房。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有痛风病史,但近10年未出现症状。
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及安全性发表时间:2016-10-12T16:48:18.0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6期作者:刘成吾[导读]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
(洛宁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南洛宁 471700)【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
方法:自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共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法对患者作分组处理。
观察组50例患者,以注射液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以注射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
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止血时间: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7.2±2.3)h、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38.3±1.8)h。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3)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注射液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兰索拉唑;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58-02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
若不加以重视,还可诱发出血,加重病情[1]。
而胃酸腐蚀是导致患者出血的重要因素,因此抑制胃酸是该病治疗的关键[2]。
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均是临床上用于抑制胃酸的药物。
传统治疗中,一直以奥美拉唑为主,但效果较为一般,患者溃疡面愈合较慢。
兰索拉唑为一苯并咪唑衍生物,可获得更强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注射液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作下述报道: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至12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通用名称:注射用兰索拉唑英文名称:Lansoprazol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ansuolazuo【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兰索拉唑,化学名称为2-[[[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硫酰基]苯并咪唑。
分子式:C16H14F3N3O2S分子量:369.37辅料为:甘露醇、聚乙二醇400、氢氧化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
【规格】30m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通常成年人每次30mg,一日2次,疗程不超过7天。
一旦患者可以口服药物,应改换为兰索拉唑口服剂型。
临用前将瓶中内容物用5毫升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用10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推荐给药时间不少于30min。
使用时注意:(1)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
(2)在喷出性或涌出性大量出血、血管暴露等危险性大的情况下,应先采用内窥镜下止血措施。
(3)本品仅用于静脉滴注。
溶解后应尽快使用,勿保存。
避免与0.9% 氯化钠注射液以外的液体和其他药物混合静滴。
(4)经本品治疗的前3日内达到止血效果的,应改用口服用药,不可无限制静脉给药。
【不良反应】国内临床研究中,本品一日2次,每次30mg静脉滴注,5天疗程。
109例受试者中发生7例(6.25%)不良反应,分别是白细胞减少、过敏、药疹和头晕。
国外上市后超过1000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后有较好的耐受性。
在美国4个临床试验中有161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超过1% 的不良反应有恶心(1.3%)、头痛(1%)、注射部位痛感(1%);低于1% 的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呕吐、头晕、感觉异常、味觉异常、皮疹和血管扩张。
未见与口服给药不同的不良反应。
日本221例受试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临床研究资料报道,发生31例(14.0%)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异常,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氨酶(ALT)升高(6.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5.7%)、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0%)、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升高(1.5%)等。
上消化道出血在内科中非常常见,病情变化较快,病因复杂,极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必须及时止血[1]。
兰索拉唑对胃壁细胞的H+/K+ ATP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进而减少胃酸分泌,在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疗效[2]。
但是因为患者个差异不同,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所以应寻找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本文选择了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详细分析了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参照组(31例)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42.06±3.96)岁;胃肠肿瘤2例,应激性溃疡3例,吻合口溃疡3例,复合型溃疡3例,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
观察组(31例)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6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2.61±3.88)岁;胃肠肿瘤2例,应激性溃疡4例,吻合口溃疡3例,复合型溃疡5例,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②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对兰索拉唑、奥曲肽以及其他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⑤可独立完成相关量表调查。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合并语言、交流、认知障碍;③其他重要器官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④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2 方法 所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血容量、禁食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与凝血酶治疗:予以1kU凝血酶静脉注射,2次/d,连续治疗3d;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30mg兰索拉唑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d。
观察组患者予以奥曲肽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在20mL生理盐水中溶入100μg奥曲肽(厂家: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91)进行缓慢静脉注射,之后保持每小时25μg速度进行静脉滴注,时间为72h;在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30mg兰索拉唑(厂家: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130003)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30min,2次/d,连续治疗7d。
学科专业评审组: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项目名称:抗消化道溃疡新药兰索拉唑注射剂的研发和应用推荐单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第一完成人在纸质推荐书签名):主要完成人: 1. 姓名:陈庆财排名:1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创新点1、2、4的主要贡献者。
本项目总负责人,主导了所有研发技术方案、产品市场推广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为注射剂型处方及工艺的创新设计了具体方案、创新性提出临床研究适应症,对本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2. 姓名:赵俊排名:2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创新点1和2的主要贡献者与参与者。
本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和决策者,参与了所有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审核,并提出了注射级别原料药的技术研发方案,开发的相关技术已申请了专利并获得授权(ZL201110119367.1;ZL200810024534.2;ZL200810122760.4;ZL200810122761.9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3. 姓名:陈祥峰排名:3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创新点1和2的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
负责注射用兰索拉唑的处方筛选工作,开发出新的处方工艺,进行了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解决了产品澄清度差和不溶性微粒超标等问题,主持制定了质量标准;相关技术已获得专利授权(ZL200810024534.2)。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4. 姓名:林国强排名:4技术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是创新点2和3的主要贡献者,为开发注射级别原料药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并对注射级别原料药的合成新工艺,尤其是硫醚氧化成亚砜方法及开发拉唑类光学活性化合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研究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及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铝碳酸镁治疗。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75.9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7.69%,对照组为21.5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结论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标签:兰索拉唑;铝碳酸镁;胃溃疡胃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性溃疡,发生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胃酸分泌异常及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1]。
上述原因造成胃黏膜受损,进而损伤黏膜肌层,出现溃疡性病变[2]。
临床目前治疗胃溃疡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兰索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有较好的抗胃酸作用。
铝碳酸镁是一种新型抗酸药,对胃酸有中和作用,有利于修复溃疡面。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观察组54例中,男31例,女性23例,年龄21~68岁,平均(43.12±2.64)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2.03±0.95)年,溃疡直径3.8~12.8mm,平均(7.4±2.9)mm;对照组54例中,男32例,女性22例,年龄19~67岁,平均(42.87±2.47)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12±0.87)年,溃疡直径4.1~12.8mm,平均(7.2±2.7)mm。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80336)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w,同时给予甲硝唑(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69)0.4g及克拉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094218)0.5g口服,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铝碳酸镁(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1 000 mg,3次/d,4w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