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13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学生)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13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学生)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13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学生)
(精品)初中数学讲义13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学生)

第13课时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法则.

知识精要

1.零指数 )0(10≠=a a

2.负整数指数 ).,0(1为正整数p a a

a p p ≠=- 注意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n n n mn n m n m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a a a a ==≠=÷=?-+)(,

)(),

0(,

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也就是上述等式中的m 、 n 可以是0或负整数.

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0而小于1的数的方法:

绝对值大于0而小于1的数可以表示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正整数) 热身练习

1. 当x ________时,2(42)x -+有意义?

2. 将代数式22

2332b a

----化成不含负指数的形式_______. 3. 将235()x y --+写成只含有正整数幂的形式是_______.

4. 计算:

(1)03211(0.5)()()22

---÷-+ (2)2574x x x x x ÷÷??

(3)2222()()a b a b -----÷+ (4) 32

3()xy -

(5)02140)21()31()101()21()2(?++------ (6) 52332()()y y y ---÷?

5.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1)610- (2)31.20810-? (3)59.0410--?

6.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34200 (2)0.0000543 (3)-0.000789

7. 计算:22(2)2----=_______.

8.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新学科,这就是“纳米技术”.已知52个纳米的长度为0.00000005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此数为_________米.

精解名题

1. 用负整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

(1)2335x y x y -+ (2)2

54m x y

+

(3)

51ax by - (4)2()()

mn m n m n -+

2. 将下列各式写成只含有正指数幂的形式

(1)2(5)(5)a b a b --+ (2)312)(--+cd ab

(3)321(6)xy x y -+ (4)111()x y ---+

(5)222(2)n n -+- (6)3222011111()()()()()23323

---?-?++-

(7) 2224()()x y x xy y ----++

巩固练习

1.化负整数指数幂为正整数指数幂:

(1)4a -=________. (2)21()n m a b a b --+=________.

(3) 2m n a b c --=________.

2.如果下列各式中不出现分母,那么: (1)2x y =________. (2)3

3()

b a a b =-________. (3)22()

n a b a a b -+=________.

3.科学记数法:(1)265000000=________.

(2)63.50510-?=________.

4. 计算:32m m --?=________.

2005200620072008(1)(1)(1)(1)-+-+-+-=________.

5.下列计算结果中, 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0808m m m ÷÷=

C. 5315()x x --=

D. 091y y ?=

6.下列各数中,是科学记数法的正确表示的是( )

A. 15910-?

B. 561.510-?

C. 20.588910-?

D. 5600--

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20050000000; (2)100700000; (3)-1946000;

(4)0.000001219 (5)0.00000000623 (6)-0.0000000168

8.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

(1)96.66610?; (2)69.20110-?

(3)16.43210-? (4)22.78310?

9.计算

(1)06(0.7)(1);-+-

(2)333(3)---+-

(3)02

21(4)(2)52-+-;

(4)22[(5)]---

(5)22()a b -+

(6)11()()x y x y --+-

(7)11(3)(4)a b a b --+-

(8)2224()()x y x xy y ----++

自我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 .x x +2

B .22+x

C .ππ+x

D .2

y x +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11--=b a b a

B .ab b a b 2=

C .()0,≠=a ma na m n

D .a

m a n m n ++= 3.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y x y x +-73

B .n m n m 27966+-

C .2222ab b a b a +-

D .222

22y

xy x y x +-- 4.化简2293m

m m --的结果是( ) A.3+m m B.3

+-m m C.3-m m D.m m -3 5.若把分式xy

y x 22

2+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2倍 B .不变 C .缩小2倍 D .缩小4倍

6.若分式方程x

a x a x +-=+-321有增根,则a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7.已知4

32c b a ==,则c b a +的值是( ) A .54 B. 47 C.1 D.4

5 8.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x x -=+306030100

B .30

6030100-=+x x

C .x x +=-306030100

D .30

6030100+=-x x 9.某农场开挖一条480米的渠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0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挖x 米,那么求x 时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448020480=--x x B .204

480480=+-x x C .420480480=+-x x D .204804480=--x x 10.计算()1222122-??

? ??---+-的正确结果是( ) A.2 B.-2 C.6 D.10

二、填空题

11.计算2323()a b a b --÷=____________.

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000 0314=____________.

13.计算

22142

a a a -=--____________. 14.方程3470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 15.已知a +b =5, ab =3,则=+b a 11____________. 16.如果b

a =2,则2222

b a b ab a ++-=____________. 17.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9162536,,,,5122132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秘的大门.请你尝试用含你n 的式子表示巴尔末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8.计算:

(1))2(216322b a a bc a b -?÷ ; (2)93234962

22-?+-÷-+-a a b a b

a a .

19.解方程求x :

(1)

0)1(213=-+--x x x x (2)13132=-+--x x x

(3)

2163524245--+=--x x x x (4)()22104611x x x x -=--

20.有一道题:

“先化简,再求值:22241()244

x x x x x -+÷+-- 其中,x =-3”. 小玲做题时把“x =-3”错抄成了“x =3”,但她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请你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21.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出发出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22.甲、乙两组学生去距学校4.5千米的敬老院打扫卫生,甲组学生步行出发半小时后,乙组学生骑自行车开始出发,结果两组学生同时到达敬老院,如果步行的速度是骑自行车的速度的3

1,求步行和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3.为加快西部大开发,某自治区决定新修一条公路,甲、乙两工程队承包此项 工程.如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则刚好如期完成;如果乙工程队单独施工就要超 过6个月才能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先共同施工4个月,剩下的由乙队单独施 工,则刚好如期完成.问原来规定修好这条公路需多长时间?

24.甲、乙两班学生植树,原计划6天完成任务,他们共同劳动了4天后,乙班另有任务调走,甲班又用6天才种完,求若甲、乙两班单独完成任务后各需多少天?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幂的运算》同步练习题.docx

2017-2018学年(新课标)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幂的运算性质 1、下列各式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x 3+x 3=x 3+3=x 6 (B )x 3·x 3=2x 3=x 6 (C )x ·x 3·x 5=x 0+3+5=x 8 (D )x 2·(-x )3=-x 2+3=-x 5 2、化简(-x )3·(-x )2,结果正确的是( ) (A )-x 6 (B )x 6 (C )x 5 (D )-x 5 3、下列计算:①(x 5)2=x 25;②(x 5)2=x 7;③(x 2)5=x 10;④x 5·y 2=(xy )7; ⑤x 5·y 2=(xy )10;⑥x 5y 5=(xy )5;其中错误.. 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4+a 5=a 9 (B )a 3·a 3·a 3=3a 3 (C )2a 4×3a 5=6a 9 (D )(-a 3)4=a 7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1)0=-1 (B )(-1)-1=+1 (C )2a -3=321 a (D )(-a 3)÷(-a )7=41a 6、下列计算中,运算错误的式子有( ) ⑴5a 3-a 3=4a 3;⑵x m +x m =x 2m ;⑶2m ·3n =6m +n ;⑷a m +1·a =a m +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计算(a -b )2(b -a )3的结果是( ) (A )(a -b )5 (B )-(a -b )5 (C )(a -b )6 (D ) -(a -b )6 8.计算9910022)()(-+-所得的结果是( ) A .-2 B 2 C .-992 D .992 9.当n 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22)(m m a a = (2)m m a a )(22= (3)22)(m m a a -= (4) m m a a )(22-=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若52=m ,62=n ,则n m 22+= . 11、(2m -n)3·(n -2m)2= ; 12、要使(x -1)0-(x +1)-2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13、如果等式() 1122=-+a a ,则a 的值为 14、232324)3()(9n m n m -+ 15、422432)(3)3(a ab b a ?-? 16、已知: ()1242 =--x x ,求x 的值.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及性质

初中数学公式:圆与弧的公式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紫涵 2013-03-13 14:13:0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 (R>r)⑤两圆内含d<R-r(R>r)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 180°/n=360°化为(n-2)(k-2)=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 +r) 初中数学公式:因式分解公式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紫涵 2013-03-13 14:29:05 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平方差公式:a平方-b平方=(a+b)(a-b) 完全平方和公式: (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完全平方差公式:(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两根式: ax^2+bx+c=a[x-(-b+√(b^2-4ac))/2a][x-(-b-√(b^2-4ac))/2a]两根式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 初中数学公式: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与判别式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紫涵 2013-03-13 14:33:2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初中数学公式:等差数列公式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紫涵 2013-03-13 14:50:37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 +2)/3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乘法公式

第 1 页 共 16 页 乘法公式 概念总汇 1、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 (a +b )(a -b )=a 2 -b 2 说明: (1)几何解释平方差公式 如右图所示:边长a 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 第一种: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a 2-b 2; 第二种:将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为(a +b ),宽为(a -b ), 它的面积是:(a +b )(a -b ) 结论:第一种和第二种相等,因为表示的是同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 所以:a 2-b 2=(a +b )(a -b )。 (2)在进行运算时,关键是要观察所给多项式的特点,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即只有当这两个多项式它们的一部分完全相同,而另一部分只有符合不同,才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的a 和b ,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还可以表示数。应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进行简便的多项式乘法运算,同时也可以简化一些数字乘法的运算 2、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两个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两倍,即 (a +b )2 =a 2 +2ab +b 2 ,(a -b )2 =a 2 -2ab +b 2 这两个公式叫做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也叫做乘法公式 说明: (1)几何解释完全平方(和)公式 如图用多种形式计算右图的面积 第一种:把图形当做一个正方形来看,所以 它的面积就是:(a +b )2 第二种:把图形分割成由2个正方形和2个相同的

第 2 页 共 16 页 长方形来看,其中大正方形的的边长是a ,小正方形 的边长是b ,长方形的长是a ,宽是b ,所以 它的面积就是:a 2+ab +ab +b 2=a 2+2ab +b 2 结论:第一种和第二种相等,因为表示的是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所以:(a +b )2=a 2+2ab +b 2 (2)几何解释完全平方(差)公式 如图用多种形式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一种:把阴影部分当做一个正方形来看,所以 它的面积就是:(a -b )2 第二种:把图形分割成由2个正方形和2个相同的 长方形来看,长方形小正方形大正方形阴影S S S S ?=2-- 其中大正方形的的边长是a ,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 ,长方形的长是(a -b ),宽是b ,所以 它的面积就是:()2 2 2 2 22b ab a b b a b a +-=?-?-- 结论:第一种和第二种相等,因为表示的是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所以:()222 2b ab a b a +-=- (3)在进行运算时,防止出现以下错误:(a +b )2=a 2+b 2,(a -b )2=a 2-b 2 。要注意符号的处理,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有不同的解法,注意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a 和b ,可以表示任意的数或代数式,因此公式的使用就不必限于两个二项式相乘,而可以扩大到两个多项式相乘,但要注意在表示成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才能运用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要注意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综合应用 方法引导 1、乘法公式的基本计算 例1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 +5y )(3x -5y ); (2)(0.5b +a )(-0.5b +a ) (3)(-m +n )(-m -n ) 难度等级:A

初一数学幂的运算

第1讲 幂的运算 专题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 基本公式: m n m n a a a += 二、应用公式: 1、顺用公式: 问题1、计算: (1)3 5aa a (2)3 5x x -? ⑶231m m b b +? ⑷m n p a a a ?? (5)()() 7 6 33-?- (6)()() 57 a a a --- 变形练习:(1)234 aa a a (2) ()()48x x x --- 2、常用等式: ()()b a a b -=-- ()() 2 2 b a a b -=- ()()33 b a a b -=-- ()() 44 b a a b -=- () () 21 21 n n b a a b ++-=-- () () 22n n b a a b -=- 问题2、(1)()()() 3 8 b a b a b a --- (2)()() () 21 221 222n n n x y y x x y +----

(3)()()() 4 8 x y y x y x --- (4)()()() 37 x y y x y x --- 3、逆用公式: 问题3、已知64,65m n == ,求6m n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7,6m n a a == ,求m n a +的值。 (2)已知21 29,5m m a a ++==,求33 m a +的值。 4、利用指数相等解题: 问题4、已知21 11m a a +=,求m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31 232m -=,求m 的值; (2)已知,146m n x x x --=,求n m 22-的值。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结论(史上最全 免费最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

《幕的运算》提高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 (4分)(2011春?江都市期末)计算(-2)100+ (- 2)99所得的结果是( ) A. - 299 B. - 2 C. 299 D. 2 2. (4分)(2014春?肥东县校级期中)当m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a2m= (a。2;(2)a2n= (a2)m;(3)a2m= (-a n)2;(4)a2m= (- a2)m.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 (4分)(2012春?化州市校级期末)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x+3y=5xy B. ( - 3x2y)3=- 9x6y3 C. 4 (-*护)二—心4y4 D. (x - y)3=x3- y3 4. (4分)a与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等于0, n为正整数,则下列各组中一定 互为相反数的是() A. a n与b n B. a2n与b2n C. a2n+1与b2n+1 D. a2n-1与-b2n-1 5. (4分)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5+a5=a10;②(-a)6? (- a)3?a=a10;③-a4? (- a)5=a20;④2 5+25=26.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2009秋?丹棱县期中)计算:x2?x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3 / 3、2 (-a)+ (-a ) = ________________ . 14. (5分)(2014春?临清市期中)若2m=5, 2n=6,则2m+2=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7小题,满分0分) 1 .已知3x (x n+5)=3x n+1+45,求x 的值. 2. (2011春?溧阳市校级月考)若1+2+3+…+n=a,求代数式(x n y)(x n- 1y2)(x n - 2y3)…(x2y n-1)(xy n)的值. 3. (2010春?高邮市月考)已知2x+5y=3,求4x?32y的值. 4. 已知25m?2?10n=57?24,求m n. 5. 已知a x=5,a x+y=25,求a x+a y的值. 6. 若x m+2=16, x n=2,求x m+n的值.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 完整版

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 1.乘法与因式分解 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 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2.幂的运算性质 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a b )n= n n a b ;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 3.二次根式 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 4.三角不等式 |a|-|b|≤|a±b|≤|a|+|b|(定理); 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 |a+b|≤|a|+|b|;|a-b|≤|a|+|b|;|a|≤b<=>-b≤a≤b ; |a-b|≥|a|-|b|;-|a|≤a≤|a|; 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24 b b ac -±-△=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则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最全的的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的的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教案

(一)幂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幂的意义: 我们把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2)3读作-2的3次幂。 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幂的底数可以任意的有理数,也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规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 m a n =a (m+n) m 和n 都是正整数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 2)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3)不能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 4)当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可以提取一个负号,让底数变得相同。 小练习: (1)()1258(8)-?-; (2)7x x ?; (3)36a a -?; (4)321m m a a -?(m 是正整数) 1. 一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是7.9310?m/s,求这颗卫星运行1h 的路程。

2. 已知a m =3, a n =21, 求a m+n 的值. 填空: (1)-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2) a 5·a 3·a 2= 10·102·104= (3)x 4·x2n-1= x m ·x ·x n-2= (4)(-2) ·(-2)2·(-2)3= (-x)·x 3·(-x)2·x 5= (x-y)·(y-x)2·(x-y)3= (5)若b m ·b n ·x=b m+n+1 (b ≠0且b ≠1),则x= . (6) -x ·( )=x 4 x m-3· ( )=x m+n 选择: 1.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 A. (-a)(-a)2=-a 3 B. –2x 2(-3x) = -6x 4 C. (-a)3 (-a)2=-a 5 D. (-a)3·(-a)3 =a 6 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 A. 3a 5-a 5=2a 5 B. 2m ·3n =6m+n C. (a-b)3 (b-a)4=(a-b) D. –a 3·(-a)5=a 8 3.a 14不可以写成 ( ) A.a 7+a 7 B. a 2·a 3·a 4·a 5 C.(-a)(-a)2·(-a)3·(-a)3 D. a 5·a 9 4.计算: (1)3x 3·x 9+x 2·x 10-2x ·x 3·x 8 (2)32 ×3×27-3×81×3 二、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1.计算: (1)62(10); (2)4()m a (m 是正整数); (3)32()y -; (4)33()x - 2.计算: (1)2432()x x x ?+; (2)3343()()a a ? 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a 5)2=a 7; (2)a 5·a 2=a 10;(3)(x 6)3=x 18; (4)(x n+1)2=x 2n+1.

初一数学幂的运算

第1讲 幂的运算 专题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 基本公式: m n m n a a a += 二、应用公式: 1、顺用公式: 问题1、计算: (1)3 5aa a (2)3 5x x -? ⑶231m m b b +? ⑷m n p a a a ?? (5)()() 7 6 33-?- (6)()() 57 a a a --- 变形练习:(1)234 aa a a (2) ()()48x x x --- 2、常用等式: ()()b a a b -=-- ()() 2 2 b a a b -=- ()() 3 3 b a a b -=-- ()() 44 b a a b -=- () () 21 21 n n b a a b ++-=-- () () 22n n b a a b -=- 问题2、(1)()()() 3 8 b a b a b a --- (2)()() () 21 221 222n n n x y y x x y +----

(3)()()() 4 8 x y y x y x --- (4)()() () 3 7 x y y x y x --- 3、逆用公式: 问题3、已知64,65m n == ,求6m n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7,6m n a a == ,求m n a +的值。 (2)已知21 29,5m m a a ++==,求33 m a +的值。 4、利用指数相等解题: 问题4、已知21 11m a a +=,求m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31 232m -=,求m 的值; (2)已知,146m n x x x --=,求n m 22-的值。

小学到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到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运算

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 运算 --------------------------------------------------------------------------作者: _____________

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 年 级: 七年级 教 师: 王 科 目: 数学 班 主 任: 日 期: 时 段: 课题 幂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熟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了解法则的推导过程. 2.能熟练地进行幂的乘法运算. 3.通过法则的习题教学,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感悟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思想. 4.会逆用公式 重难点透视 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幂的乘法计算;逆用公式 考点 幂的乘法运算;逆用公式 知识点剖析 序号 知识点 预估时间 掌握情况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30 2 幂的乘方 30 3 积的乘方 30 4 综合练习 30 教学内容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回顾:n a 表示 ,这种运算叫 做 , 这种运算的结果叫 ,其中a 叫做 ,n 是 。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210次运算,它工作310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学一学: =?4222 =?42a a =?m a a 2 议一议:通过上面的观察,你发现上述式子的指数和底数是怎样变化的? 【归纳总结】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填一填: 知识点一、 乘方的概念

(3)硬盘容量为10G的计算机,大约能容纳多少亿字节? 总结: (1)特点:这三个式子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 (2)一般性结论: a m·a n表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幂的意义可得: a m·a n=() a a a g gg g g 14243 m个a ·() a a a g gg g g 14243 n个a =a a a g gg g g 14243 (m+n)个a =a m+n 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 即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分析: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底数不相同时,不能用此法则。 二:幂的乘方 知识回顾 1.32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a n表示___________,那么29=________,(-2)9=________,52×53=________,32×34=________. 2.幂的乘方 (1)根据幂的意义解答: ①(32)3=____________________(幂的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 32×3; ②(a m)2=________ = ________(根据a n·a m=a n+m); ③(a m)n= (幂的意义)个 = ______________(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 ________(乘法的意义). (2)总结法则:(a m)n=________(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指数________. (1)(m2)m=________; (2)(a2)3=________. 探究点一幂的乘方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a2)3; (2)(-a3)2; (3)(-a3)4·a12; (4)(-a3)2+a6. 规律总结:运用幂的乘方计算时,找准底数和指数很重要,然后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跟踪训练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 一?代数: 1.1绝对值运算 2.1平面几何:角 1.2有理数的运算 2.2 三角形 1.3整式的乘法运算 2.3四边形 1.4整式乘法公式 2.4比例性质 1.5整式除法公式 2.5三角函数 1.6分式的运算公式 2.6与圆有关的公式1.7 一兀二次方程 2.7点与圆的位置1.8因式分解 2.8直线与圆的位置1.9不等式 2.9两圆的位置 1.10二次根式 1.1绝对值运算 1.2有理数的运算 1.3整式的乘法运算

1.4 整式乘法公式 1.5 整式除法公式 1.6 分式的运算公式 1.7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8 因式分解

1.9 不等式若,则 若,则 若,则 1.10 二次根式 2.1 角 1周角=360 ° 1 平角=180 ° 1 直角=90 ° 1°= 60 ;1 = 60”若,则/ A与/ B互为余角。 若,则/ A与/ B互为补角。 2.2 三角形 若,则 若,则 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2.3 四边形 (a为底边长,h为底边上的高)(ab 为两邻边长) (ab 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 2.4 比例性质 若,则 若,则 2.5 三角函数

2.6 与圆有关的公式 圆周长 圆面积 弧长 扇形面积 2.7 点与圆的位置 设P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长为r,则点P 在圆上 点P 在圆内 点P 在圆外 2.8 直线与圆的位置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半径长为r,则

直线与圆相切 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与圆相交 2.9 两圆的位置 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则 两圆外离 两圆外切 两圆相交 两圆内切 两圆内含

最新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经典习题

1 解题感想: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1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2 A .844m m m = B.25552m m m = 3 C.933m m m = D.66y y 122y = 4 2、102·107 = 5 3、()()( )34 5 -=-?-y x y x 6 4、若a m =2,a n =3,则a m+n 等于( ) 7 (A)5 (B)6 (C) 8 (D) 9 8 5、() 5 4 a a a =? 9 6、在等式a 3·a 2·( )=a 11中,括号里 10 面人代数式应当是( ). 11 (A)a 7 (B)a 8 (C)a 6 (D)a 3 12 83a a a a m =??,则m= 13 7、-t 3·(-t)4·(-t)5 14 8、已知n 是大于1的自然数,则()c -1 -n () 1 +-?n c 等于 15 ( ) 16 A. () 1 2--n c B.nc 2- 17 C.c -n 2 D.n c 2 18 9、已知x m-n ·x 2n+1=x 11,且y m-1·y 4-n =y 7,则m=____,19 n=____. 20 二、幂的乘方 21 1、() =-4 2 x 22 2、()()8 4 a a = 23 3、( )2=a 4b 2; 24 4、() 2 1--k x = 25 5、3 23221???? ??? ???? ??-z xy = 26 6、计算() 73 4 x x ?的结果是 ( ) 27 A. 12x B. 14x C. x 19 D.84x 28 7、()() =-?3 4 2 a a 29 8、n n 2)(-a 的结果是 30 9、()[] 5 2x --= 31 10、若2,x a =则3x a = 32 三、积的乘方 33 1)、(-5ab)2 34 2)、-(3x 2y)2 35 3)、332)3 1 1(c ab - 36 4)、(0.2x 4y 3)2 37

八年级数学幂的运算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 A .2a 2+3a 2=5a 4 B .(2ab 2)2=4a 2b 4 C .2a 6÷a 3=2a 2 D .(a 2)3=a 5 2.若a m =2,a n =3,则a m +n 的值为 ( ) A .5 B .6 C .8 D .9 3.在等式a 3·a 2·( )=a 11中,括号里填入的代数式应当是( ) A .a 7 B .a 8 C .a 6 D .a 3 4.计算25m ÷5m 的结果为 ( ) A .5 B .20 C .20m D .5m 5.下列算式:①(-a )4.(-a 3c 2)=-a 7c 2;②(-a 3)2=-a 6;③(-a 3)3÷a 4=a 2; ④(-a )6÷(-a )3=-a 3.其中,正确的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y y x 532=+ B .36329)3(y x y x -=- C .442232)2 1(4y x xy y x -=-? D .333)(y x y x -=- 7.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5510a a a += ②6310()()a a a -?-= ③4520()a a a -?-= ④55622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计算(a-b)n ·(b-a)n-1等于( ) A.(a-b)2n-1 B.(b-a)2n-1 C.+(a-b)2n-1 D.非以上答案 9.下列各式中计算错误的是( ) A .3422(231)462x x x x x x -+-=+- B . 232(1)b b b b b b -+=-+ C .x x x +-=-22)22(x 21- D .342232(31)232 3x x x x x x -+=-+ 10.如图14-2是L 形钢条截面,它的面积为( ) A .ac+bc B .ac+(b-c)c C .(a-c)c+(b-c)c D .a+b+2c+(a-c)+(b-c) 二、填空题(24分)

七年级数学8.1幂的运算讲解与例题

8.1 幂的运算 1.了解幂的运算性质,会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2.通过幂的运算性质的形成和应用,养成观察、归纳、猜想、论证的能力,提高计算和口算的能力. 3.了解和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体验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严谨性,做到步步有据,正确熟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同底数幂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意义 “同底数幂”顾名思义,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如32与35,(-5)2与(-5)6,(a+b)4与(a+b)3等表示的都是同底数的幂. (2)幂的运算性质1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 (3)性质的推广运用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 m·a n·a p=a m+n+p(m,n,p是正整数). (4)在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幂的底数a可以是任意的有理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底数是和、差或其他形式的幂相乘,应把这些和或差看作一个“整体”. ②底数必须相同才能使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若底数不同,则不能使用;注意:-a n 与(-a)n不是同底数的幂,不能直接用性质. ③不要忽视指数是1的因数或因式. 【例1-1】(1)计算x3·x2的结果是______; (2)a4·(-a3)·(-a)3=__________. 解析:(1)题中的底数都是x,是两个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式子,只需运用同底数幂相乘的性质进行运算,即x3·x2=x3+2=x5;(2)应先把底数分别是a,-a的幂化成同底数的幂,才能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原式=a4·(-a3)·(-a3)=a4·a3·a3=a4+3+3=a10. 答案:(1)x5(2)a10 正确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解题的前提是明确性质的条件和结论.例如同底数幂的乘法,条件是底数相同,且运算是乘法运算,结论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例1-2】计算: (1)(x+y)2·(x+y)3; (2)(a-2b)2·(2b-a)3. 分析:(1)把(x+y)看作底数,可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来解;(2)题中(a-2b)2可转化为(2b-a)2,或者把(2b-a)3转化为-(a-2b)3,就是两个同底数的幂相乘了.解:(1)原式=(x+y)2+3=(x+y)5;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资料-----幂的运算性质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资料-----幂的运算性质 【知识梳理】 1、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n m n m a a a +=?←→a m+n =a m ·a n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mn n m a a =←→a mn =(a m )n =(a n )m (3)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即()n n n b a ab =←→a n b n =(ab)n (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n m n m a a a -=÷←→a m-n =a m ÷a n (a ≠0) (5)零指数和负指数:规定10 =a ,p p a a 1 = -(其中a ≠0,p 为正整数)(其中,m 、n 均为整数) 3、中考预测 对于幂的运算性质的考查,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以考查对该性质的掌握,题目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该性质的理解,题目不会很难,但是会有一定的综合性,应准确把握和理解幂的运算性质,防止混淆。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题讲解-------基础训练】 【例1】 1、(-12)2×(-12 )3= 。2、(-b )2·(-b )4·(-b)= ,(m+n )5·(n+m )8 = 。 3、a 16 可以写成( ) A .a 8 +a 8 ; B .a 8 ·a 2 ; C .a 8 ·a 8 ; D .a 4 ·a 4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4 ·b 2 =b 8 B .x 3 +x 2 =x 6 C .a 4 +a 2 =a 6 D .m 3 ·m =m 4 【解题讲解-------能力提升】 【例2】1、下面的计算错误的是( ) A .x 4 ·x 3 =x 7 B .(-c )3 ·(-c )5 =c 8 C .2×210 =211 D .a 5 ·a 5 =2a 10 2、x 2m+2 可写成( ) A .2x m+2 Bx 2m +x 2 C .x 2·x m+1 D .x 2m ·x 2 3、若x ,y 为正整数,且2x ·2y =25 ,则x ,y 的值有( )对。A .4;B .3;C .2;D .1。 4、若a m =3,a n =4,则a m+n =( ) A .7 B .12 C .43 D .34 5、若102 ·10n =10 2010 ,则n = 。 幂的运算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相除

初一至初三的数学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