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329.78 KB
- 文档页数:29
机械课程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机械课程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传输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化工、电力、粮食等各个行业。
带式输送机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量大、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成为各种生产线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在带式输送机的运转过程中,传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的角度,介绍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构成、计算方法及优化措施。
1.传动系统构成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机构、电动机、传动带轮、输送带等组成。
其中,传动机构由主减速机和辅助减速机组成。
在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电动机将机械能输出给主减速机,主减速机再将转速降低,并通过轴承输出给传动带轮,最终带动输送带的转动。
2.计算方法2.1 功率计算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功率计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根据输送量、输送高度、输送距离和输送带速等参数计算所需的最小功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 = (Q × H × L × γ) / (η × 3.6), 式中:P --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功率(kW);Q -- 输送量(t/h);H -- 输送高度(m);L -- 输送距离(m);γ -- 物料密度(t/m³);η -- 传动效率;3.6 -- 将m/s转换为km/h的换算系数。
2.2 传动比的计算在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时,传动比的选择至关重要。
传动比的选取需综合考虑输送带速、电动机转速及带轮的直径等因素。
传动比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i = (n2 / n1) × (d1 / d2),式中:i -- 传动比;n2 -- 带轮转速(Hz);n1 -- 电动机转速(Hz);d1 -- 电动机主轴上的齿轮直径(mm);d2 -- 输送带轮直径(mm)。
3.优化措施3.1 选用功率合适的电动机带式输送机所需的功率较大,因此选用功率合适的电动机对于提高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效率至关重要。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带式输送机及其传动装置的理解,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对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进行设计,并采用实物模型进行实验验证。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1.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2.了解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3.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基本参数、运行原理以及传动装置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4.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类型的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5.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市场调研结果,进行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6.制作带式输送机的实物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
7.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8.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课程设计过程和经验1.团队分工: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兴趣,合理分配任务,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实物模型制作:在实物模型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
3.实验验证:在进行实验验证时,要严格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报告撰写:在撰写报告书时,要按照规范的格式,清晰地叙述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课程设计成果和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对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撰写和展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时间紧张,设计深度不够。
为了提高后续课程设计的质量,可以增加课程设计的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和市场调研的深度,提高实物模型的制作工艺和实验验证的精度。
六、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入学习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目录封面 (01)目录 (02)一设计任务书 (03)1.设计任务书 (03)二传动系统总体设计 (03)1.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03)2.电动机的选择 (04)3.传动比的分配 (05)4.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05)三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07)1.高速级斜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07)2.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3)四减速器轴和轴承装置设计 (19)1.轴的设计 (19)(1)绘制轴的布局图和初定跨距 (19)(2)高速轴(1轴)的设计 (20)(3)中间轴(2轴)的设计 (25)(4)低速轴(3轴)的设计 (29)2.滚动轴承的选择 (32)3.键连接和联轴器的选择 (34)五减速器润滑方式,润滑剂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36)1.齿轮的润滑方式及润滑剂的选择 (36)(1)、齿轮润滑方式的选择 (36)(2)、齿轮润滑剂的选择 (37)2.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 (37)3.密封方式的选择 (37)六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设计 (38)七课程体会与小结 (39)八参考文献 (39)计算及说明结果一. 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机构,采用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开式圆柱齿轮传动。
(2) 原始数据输送带有效拉力 F =5000N输送带工作速度 v =0.6m/s (允许误差%5 ) 输送带滚筒直径 d =375mm 减速器设计寿命 5年。
(3) 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启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二. 传动系统总体设计1. 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2-1 带式传动系统方案带式输送机的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两级圆柱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及开式齿轮5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6,带动输送带7工作。
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正文共27页,5411字。
目录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任务书 3一选择电动机 4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4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5二、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5(1)总传动比 5(2)分配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5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各轴的转速 6各轴的输入功率 6各轴的输出功率7各轴的输入转矩7各轴的输出转矩7四、圆锥齿轮的设计81.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82.按齿面弯曲强度设计8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计算104.计算105.几何尺寸11五.圆柱斜齿轮的设计111.选择材料、精度等级和齿数11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11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135)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小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14 计算几何尺寸15六.轴的设计16【1】I轴的设计161.求轴I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162求作用在轴上的载荷16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164轴的设计175求轴上的载荷18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该轴的强度18【2】轴II的设计181.求轴I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192.求作用在大锥齿轮和小斜齿轮上的力19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和初步选择滚动轴承194、求轴上载荷19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该轴的强度20【3】轴III的设计201.求轴III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202求作用在轴上的载荷21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214轴的结构设计215求轴上载荷22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该轴的强度22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22七、轴承的校核23第一对轴承23第二对轴承23第三对轴承24第八章键的校核25第一根轴上的键的校核25第二根轴上的键的校核25第三根轴上的键的校核25第九章箱体结构的设计计算26结束语27。
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湘潭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设一班学号 2011500629姓名袁奕贤指导教师刘思思完成日期 2015 年 1 月 17日一、设计任务书下图为狭小井巷道中带式运输机的传动布置方案,设计该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
1. 设计数据与要求狭小矿井巷道中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工作条件:该运输机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用于输送煤矿等散粒物料。
该输送机每日三班制工作,载荷平稳,滚筒有效圆周力F(N)运输带传送速度(m s)滚筒直径D(mm)1700 3.6 4502. 设计任务1)选择(或由教师指定)一种方案,进行传动系统设计。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并进行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3)进行传动零部件的强度计算,确定其主要参数(如模数等)。
4)对齿轮减速器进行结构设计。
5)对低速轴上的轴承以及轴等进行寿命计算和强度校核计算。
6)对主要零件如轴、齿轮、箱体等进行结构设计。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8)要求采用三维软件(UG,PRO/E等)建立其三维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录制运动仿真视频。
(选做一目录一、方案的总体评价 (4)二、电动机的选择 (4)2.1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4)2.2电动机的容量 (4)2.2.1工作所需功率 (4)2.2.2电动机输出功率Pd (4)2.3电动机的转速 (5)三、传动比分配和传动参数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5)3.1传动比分配 (5)3.2传动参数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6)四、齿轮传动的设计 (7)4.1直齿圆锥齿轮 (7)4.1.1 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 (7)4.1.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8)4.1.2.1确定公式中的各计算值 (8)4.1.2.2设计计算 (9)4.1.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0)4.1.4齿轮尺寸计算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直齿圆柱齿轮 (18)4.2.1 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 (18)4.2.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8)4.2.2.1确定公式中的各计算值错误!未定义书签4.2.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错误!未定义书签4.2.4齿轮尺寸计算确定 (19)4.2.5 齿轮参数 (19)五、链传动的设计 (20)5.1确定链轮齿数 (20)5.2确定计算功率 (20)5.3选择链条型号和节距 (21)5.4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21)5.5计算链速,确定润滑方式 (21)5.6计算压轴力 (22)六、轴的设计计算 (27)6.1 轴I(输入轴轴)的结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6.1.1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前言........................................................ - 1 - 1 设计任务................................................... - 2 -1.1 设计题目............................................... - 2 -1.2 传动系统参考方案....................................... - 2 -1.3 原始数据............................................... - 2 -1.4 工作条件............................................... - 3 -2 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1 电动机的选择........................................... - 3 -2.1.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 3 -2.1.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 3 -2.1.3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 4 -2.1.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5 -3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6 -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9 -4.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 9 -4.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 9 -4.3 主要尺寸计算.......................................... - 10 -4.4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 11 -4.5 齿轮的圆周速度v....................................... - 11 -5 轴及键的设计计算.......................................... - 11 -5.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 11 -5.2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径.................................... - 12 -5.2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 16 -5.3 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 - 17 -6 联轴器的选择.............................................. - 17 -6.1 计算转矩.............................................. - 18 -6.2 选择型号及尺寸........................................ - 18 -7 润滑、密封装置的选择...................................... - 18 -7.1 润滑油的选择.......................................... - 18 -7.2 密封形式.............................................. - 19 -7.3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 21 -设计小结..................................................... - 22 - 参考资料..................................................... - 23 -前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一重要内容,也是一重要环节,目的有三:1)使学生运用所学,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综合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技能,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2)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掌握一般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3)通过该环节教学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学会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史德俐学号:101309139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班级:C10机械1班指导教师:胡晓珍2012年12月 20 日目录前言 (6)第1章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7)1.1 设计任务 (7)1.2 传动系统参考方案 (7)1.3 原始数据 (7)1.4 工作条件 (8)第2章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8)2.1 电动机的选择 (8)2.1.1 选择电动机类型 (9)2.1.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9)2.1.3 确定电动机转速 (10)2.2 计算传动比 (12)2.2.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12)2.2.2 分配各级传动比: (12)2.2.3 分配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 (12)2.3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12)2.3.1 各轴转速 (12)2.3.2 各轴输入功率 (13)2.3.3 各轴输出功率 (13)2.3.4 各轴输入转矩 (13)2.3.5 各轴输出转矩 (14)第3章传动带的设计计算 (15)3.1 带传动的类型 (15)3.2 参考计算 (16)P (16)3.2.1 确定计算ca3.2.2 选择V带的带型 (16)3.2.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并验算带速V (16)3.2.4 确定V 带的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d L ..................16 3.2.5 验算小带轮的包角 (17)3.2.6 计算带的根数z................................... 17 3.2.7 计算单根V 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min )(0F............. 18 3.2.8 计算压轴力p F.................................... 18 3.2.9 带轮的设计结构.. (18)第4章 齿轮的设计计算 (19)4.1 高速轴齿轮的设计 (19)4.1.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9)4.1.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9)4.1.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22)4.1.4 几何尺寸计算 (24)4.1.5 高速轴齿轮的主要尺寸: (24)4.2 低速轴的齿轮设计 (25)4.2.1 选定齿轮的材料及齿数 (25)4.2.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5)4.2.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27)4.2.4 几何尺寸计算 (29)4.2.5 低速轴齿轮的主要尺寸: (30)第5章 轴的设计及计算 (31)5.1 高速轴I 的设计计算 (31)5.1.1 初算轴的最小直径 (31)5.1.2 高速轴工作简图 (32)5.1.3 确定各段直径 (32)5.1.4 确定各段轴长度 (33)5.2 低速轴II 的设计计算 (33)5.2.1 初算轴的最小直径 (33)5.2.2 高速轴工作简图如图(5-2)所示: (34)5.2.3 确定各段直径 (34)5.2.4 确定各段轴长度 (34)5.3 轴III的设计计算 (35)5.3.1 联轴器的选择 (35)5.3.2 初算轴的最小直径 (35)5.3.3 高速轴工作简图如图(5-3)所示: (36)5.3.4 确定各段直径 (36)5.3.5 确定各段轴长度 (36)5.3.6 轴的校核计算 (37)第6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42)6.1 轴轴承计算 (42)6.1.1 计算轴承的径向载荷: (42)6.1.2 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 (42)6.1.3 计算轴承1、2的当量载荷 (42)6.1.4 计算轴承应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值 (43)6.1.5 校核轴承寿命 (43)6.2 II轴轴承计算 (43)6.2.1 计算轴承的径向载荷: (43)6.2.2 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 (43)6.2.3 计算轴承1、2的当量载荷 (44)6.2.4 计算轴承应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值 (44)6.2.5 校核轴承寿命 (44)6.3 III轴轴承计算 (45)6.3.1 计算轴承的径向载荷: (45)6.3.2 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 (45)6.3.3 计算轴承1、2的当量载荷 (45)6.3.4 计算轴承应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值 (46)6.3.5 校核轴承寿命 (46)第7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47)7.1 轴I上与带轮相联处键的校核 (47)7.2 轴II上大齿轮处键 (47)7.3 III轴上联轴器和联接齿轮处的校核 (47)7.3.1 联轴器处 (47)7.3.2 联接齿轮处 (48)第8章高速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49)8.1 判断危险截面 (49)8.2 校核E段截面右侧应力强度 (49)8.3 校核E段截面左侧应力强度 (51)第9章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及附件的选择 (53)9.1 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 (53)9.2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 (55)第10章润滑与密封 (56)10.1 润滑的选择确定 (56)10.1.1 润滑方式 (56)10.1.2 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56)10.2 密封形式 (56)结束语 (57)参考文献: (58)前言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机电信息学院课程机械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任务书机架或箱体的设计。
(9)润滑设计。
(A0或A1图纸),组件或参考文献【1】王之栎,王大康.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宁霞. 机械设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吴宗泽,高志,罗圣国,李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何凡,席本强,曲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目录1、拟定传动方案 (1)2、选择电动机 (3)3、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5)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5、传动零件的设计 (8)6、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7、轴的设计与计算 (16)8、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3)9、键的选择与校核 (25)10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26)11、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27)12、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8)13、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33)课程设计总结 (34)参考文献 (35)图1.1 带式运输机传动方案比较图1-2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垂直面的支反力:)(18182363621N F R R t BHAH ==== 垂直面的弯矩:)(m N L R M BH CH⋅≈⨯⨯=⋅=.315610002172181821)、作主动轴受力简图(如图7-2所示)图7-2 主动轴受力简图2)、合成弯矩计算把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的弯矩按矢量和合成起来,其大小为 2222.956.3156+=+=VCHCD M MM mm N mm N ⋅=⋅⨯.91663341033)、校核轴的强度轴在AB 间齿轮处的弯矩和扭矩最大,故为轴的危险截面。
轴单向转动,扭矩可认为按脉动循环变化,故取折合系数6.0=α。
轴的材料为45钢,正火处理,查参考资料[1]表15-1得 许用弯曲应力[σ]=55MPa ,由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条件22)2(4)(W T W M caασ+==222)(WT M α+][σ≤,式中:M 为轴所受的弯矩;水平面弯矩 合成弯矩 垂直弯矩扭矩危险截面当量弯矩 56.9m N ⋅156.3m N ⋅181.8m N ⋅166.3m N ⋅ 166.3m N ⋅46.98N.m129.08N.m176.06N.658.3N.m137.4N.m图13-1 窥视孔及视孔盖结构。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械设计指导教师江湘颜职称教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4 年12 月20 日~2014年12 月31 日目录清单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205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完成期限:自2014 年12 月20 日至2014 年12 月31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签字):江湘颜2014 年12 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银金光2014 年12 月日机械设计设计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起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0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学生姓名吴升俊班级机工1205学号12405701306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部)2014年12月31日目录1 设计任务书 (3)2传动方案的拟定 (4)3 原动机的选择 (6)4 传动比的分配 (8)5 传动装置运动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9)6 传动件的设计及计算 (12)7 轴的设计及计算 (20)8 轴承的寿命计算及校核 (36)9 键联接强度的计算及校核 (38)10 润滑方式、润滑剂以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40)11 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设计 (42)12 设计小结 (46)13 参考文献 (47)1.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其传动转动装置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1—电动机;2—联轴器;3—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滚筒;6—输送带1.2 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动力及传动装置已知条件:①运输带最大有效拉力:F=8000N;②运输带的工作速度:v=0.6m/s;③输送机滚筒直径:D=400mm;④使用寿命10年。
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带式输送机地传动系统”起止日期: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8日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12月28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传动方案拟定 (2)二、电动机地选择 (2)三、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 (4)四、传动零件地设计计算 (5)五、轴地设计 (13)六、轴承地寿命校核 (26)七、键联接强度校核计算 (28)八、润滑方式,润滑剂以及密封方式地选择 (29)九、减速箱体结构尺寸 (30)十、设计小结 (31)十一、参考文献 (32)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一、传动方案拟定设计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空载启动,工作载荷较平稳;输送带工作速度v 地允许误差为±5%;二班制(每班工作8h ),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大修为2~3年,大批生产;三相交流电源地电压为380/220 V .(1) 原始数据:运输机工作周转矩F=3100N ;带速n=45r/min滚筒直径D=340mm二、电动机选择1、电动机类型地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电动机功率选择: (1)工作机所需功率:P W =FV/1000因为60/D V n π=,把数据带入式子中得n=45r/min,所以 P W =3100×0.8/1000=2.48kW (2)1)传动装置地总效率:η总=0.99×0.9405×0.9603×0.9801×0.9504≈0.832)电动机地输出功率: Pd= P W /η总 =2.48/0.83 =2.99kWM=Mv ×61−2461=51179×61−2461=31043 N·mmσB =3104321600=1.43 Mpa扭矩3T 及扭矩切应力为 T3=566630 N·mmτT =T3Wt =56663043200=13.11 MPa过盈配合处由手册查得过盈配合处地89.1,63.2≈≈τσK K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目录前言........................................................ - 1 - 1 设计任务................................................... - 2 -1.1 设计题目 .......................................... - 2 -1.2 传动系统参考方案................................... - 2 -1.3 原始数据 .......................................... - 3 -1.4 工作条件 .......................................... - 3 -2 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1 电动机的选择 ...................................... - 3 -2.1.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 3 -2.1.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 3 -2.1.3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 - 5 -2.1.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5 -3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7 -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10 -4.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 10 -4.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 10 -4.3 主要尺寸计算 ..................................... - 12 -4.4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 12 -4.5 齿轮的圆周速度v.................................. - 12 -5 轴及键的设计计算.......................................... - 13 -5.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 13 -5.2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径................................ - 13 -5.2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 18 -5.3 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 - 18 -6 联轴器的选择.............................................. - 18 -6.1 计算转矩 ......................................... - 19 -6.2 选择型号及尺寸.................................... - 19 -7 润滑、密封装置的选择...................................... - 19 -7.1 润滑油的选择 ..................................... - 19 -7.2 密封形式 ......................................... - 20 -7.3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 22 - 设计小结..................................................... - 23 - 参考资料..................................................... - 24 -前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一重要内容,也是一重要环节,目的有三:1)使学生运用所学,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综合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技能,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2)通过该环节,使学生掌握一般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3)通过该环节教学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学会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动装置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其传动装置的设计对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加深学生对于传动装置的理解和应用。
二、设计要求1.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实现物料平稳、连续地运输;(2)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3)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2.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带式输送机所需的功率和转速;(2)选用合适的传动方式和传动比;(3)选择合适的轴承和密封件;(4)考虑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因素。
三、设计步骤及方法1. 确定带式输送机所需功率和转速。
根据所需运输物料质量、运输距离等参数,计算出带式输送机所需的功率和转速。
同时,需要考虑到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负载和阻力等因素,以确保传动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2. 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传动比。
根据带式输送机所需的功率、转速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传动比。
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不同的传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传动比,以确保带式输送机能够平稳运行。
3. 选择合适的轴承和密封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轴承和密封件对于传动装置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轴承可以减少摩擦损失、提高转速和降低噪音;而选择合适的密封件可以防止灰尘、水分等外界物质进入轴承内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4. 考虑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因素。
例如,需要考虑到传动装置的结构是否合理、易于维护;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等问题。
四、设计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设计步骤和方法,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基于链条传动的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该传动装置采用双链轮结构,能够实现物料平稳、连续地运输,并且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机械传动系统在生产和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采矿等行业中。
带式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能够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因此,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课程目标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中的一个重点课题。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电机、减速机、转动轴、传动带等,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合理传动和稳定运行。
三、设计内容1.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主要由输送带、输送机架、输送辊、张紧装置、减速机、电机、传动轴等部分组成。
通过逐一分解和分析这些部分的功能,理解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传动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2.电机和减速机的选择与设计电机和减速机是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最关键的两部分。
电机的选型需要考虑输出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以确保其符合带式输送机的工作要求。
减速机的选型则需要根据电机的输出轴转速、输出功率、传动比等参数来确定。
3.传动带、转动轴等部件的选择与设计传动带、转动轴等部件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传动带、转动轴等部件,并通过设计优化来提高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4.张紧装置的设计张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使输送带保持一定的张力,确保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对张紧装置进行设计,考虑张紧力大小、张紧机构的型式、张紧绳的材料和数量等因素。
5.整体装配与调试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将各个部分进行整体装配,通过调试和测试确保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具有合理的传动效率和稳定的运行状态。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一、引言带式输送机是一种重要的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化工等领域。
传动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其传动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将结合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和实际制作,研究和设计一种适用于特定工况的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二、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通常由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驱动辊和托辊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电动机: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工作。
2.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带式输送机所需的低速高扭矩输出。
3.联轴器:将电动机和减速器连接,实现二者之间的传递动力和转矩。
4.驱动辊和托辊:由传动装置驱动,带动输送带运动,实现物料的输送。
三、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要求为了确保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以下是其设计要求:1.高效性:传动装置应具有高传动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2.稳定性:传动装置要能够承受输送机的工作负载,保持运行稳定。
3.可靠性:传动装置的设计应考虑到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4.维护性:传动装置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检修,提高设备的可用性。
5.安全性:传动装置应具备安全保护装置,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步骤为了满足上述设计要求,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步骤如下:1. 确定工况参数根据实际工况要求,确定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输送长度、传动功率和输送速度等参数。
2. 计算传动比和电机功率根据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和输送速度等参数,计算所需的传动比和电机功率。
3. 选型减速器和电机根据传动比和电机功率,选型合适的减速器和电机,确保其能够适应带式输送机的工作要求。
4. 设计联轴器和传动轴根据减速器和电机的轴径及轴向间隔等参数,设计联轴器和传动轴,保证其传递动力和转矩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