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23.25 KB
- 文档页数:10
字词书写请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努力做到整洁、端正、清晰,展示书法之美。
【答案】眉开眼笑/见异思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
作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照样书写,不添加、不遗漏,规范格式,标点符号占一格,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每一个字符。
名句名篇默写用课文原句填空,体会古诗文之美。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6)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7)冬天到了,雪花飘了。
请仿照示例,分别写出两组含有“雪”字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静以修身(2)我言秋日胜春朝(3)铁马冰河入梦来(4)何当共剪西窗烛(5)终古高云簇此城(6)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能力。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长春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在卡塔尔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中,决赛场地卢赛尔体育场正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甲(A.承包 B.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远观卢塞尔体育场,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波浪形膜结构,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自豪地说:“卢塞尔体育场__丙。
”此外,在首都多哈街头,一辆辆满载球迷,乙(A.五彩斑斓B.五花八门)的大巴车不时驶过。
这些大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
世界杯结束后,从中国进口的这批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当地路网交通。
中企海外营销副总监彭旭说:“我们将在卡塔尔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卡塔尔的新能源技术专业人才,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
”1.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只填序号)(2分)甲:乙:2.结合语段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制造”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彰显”“服务”“培养”“满载”“合作”“转型”,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跑(bēn)静谧(mì)灵巧(qiǎo)B. 融化(róng)混沌(dùn)稀疏(shū)C. 琴瑟(sè)悠扬(yōu)美轮美奂(huàn)D. 翠绿(cuì)悠闲(xián)欣喜若狂(ruò)答案:A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B.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C. 他的画技高超,一幅画能卖出高价。
D. 这个小镇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我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
B. 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
C. 你去哪里?我正好要去那里。
D. 这个苹果真好吃,你尝一尝。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请问您能帮我找一下这本书吗?B. 你这个做法太不礼貌了,你应该向我道歉。
C. 请问您能帮我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D. 你这个人真自私,总是只顾自己。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购物(gòu)理发(lǐ)聊天(liáo)B. 轻松(qīng)美味(měi)领略(liè)C. 摘录(zhāi)义务(yì)轻快(kuài)D. 旅行(lǚ)美满(měi)赞美(zàn)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______。
”()答案:不亦说乎7. 《将进酒》中,李白写道:“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
”()答案:疑是银河落九天8. 《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______, ______。
”()答案: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9. 《庐山谣》中,白居易写道:“______, ______。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参考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16分)学校开展"青年强则国强"文化艺术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中华儿女的坚rèn精神,包含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青年可以是血.气方刚、力挽狂澜的革命英雄,亦可为严jǐn执着.、锋芒毕露.的科学巨匠,也可以是鞠躬尽cuì、无私奉献的基层工作者。
"优秀"在于个人能力,在于开创历史的宏大气pò,在于目空一切的思想格局,未来是青年人展示自我的舞台,昔日小舟闯江湖,未来乘风破前浪。
无论何时,时代都将我们紧密相连,青年要向世界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前浪翻腾,后浪奔涌,青年当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负砥.柱中流之责任,自请长缨,卓越向上,成为人类历史的星河里最灿烂的光!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坚韧执着.(zhuó)严瑾锋芒毕露.(lòu)B.气魄砥.柱(dǐ)鞠躬尽瘁血.气方刚(xuě)C.坚仞执着.(zháo)鞠躬尽粹锋芒毕露.(lù)D.严谨气魄砥.柱(dǐ)血.气方刚(xuè)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力挽狂澜B.目空一切C.中立不倚D.卓越向上3.下列关于文段的相关内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价值观是青年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动力所在和精神追求。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
C.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繁荣富强。
D.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4.班级开展"薪火相传担责任"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7分)"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每位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B. 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C. 鸡鸣狗盗(jī míng gǒu dào)D.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是个天才,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B.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失望。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孩子们喜爱。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3. 下列诗句的作者和出处对应正确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杜甫《登高》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非常好看,推荐给大家。
C.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
D.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音字的是:A. 财富B. 倍奋C. 鸡肉D. 放弗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是:A.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变换后: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本好书。
B. 原句: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变换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原句:他的成绩提高了。
变换后:他的成绩提高了,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
D. 原句:我喜欢唱歌。
变换后:我喜欢唱歌,唱歌让我感到快乐。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小说。
C.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请教老师。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班级开展主题为“人与动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9分)【任务一说文解字】1.(5分)同学制作了三张汉字卡并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语:早在远古时期,狗、马和猪这三种动物就被我们的祖先饲养,成为家畜,你看,在甲骨文中古人用线条把动物的外形特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了。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
小语:嗯,这两个字的区别在①。
小文:这可真形象!我还发现这三个字也都可用作偏旁,像这个“犬”字,用作偏旁就是“犭”,“反犬旁”,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猛”“狂”“②jiǎo huá”等。
小语:没错,以“马”字为偏旁的汉字也大多与马有关,如“驱”和“③chí”都是策马疾奔之意,“驯”字的意思是④。
小文:嗯,“豕”也是表意的偏旁,古时候人们通常在“宀”(屋子)里养猪,这就是“⑤”字的由来,【任务二故事启思】2.(6分)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话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一)两只狗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
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
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
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选自《伊索寓言》(二)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①,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注释】①家长: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1)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同步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伫立(zhù)恻隐(cè)尴尬(gān gà)锐不可当(dāng)B. 愧怍(zuò)繁衍(yǎn)吊唁(yàn)吹毛求疵(cī)C. 诘责(jié)匿名(nì)颓唐(tuí)长吁短叹(xū)D. 亵渎(xiè dú)箴言(zhēn)狡黠(xiá)一抔黄土(póu)答案:A解析:B项“吊唁”的“唁”应读yàn;C项“颓唐”的“颓”应读tuí;D项“一抔黄土”的“抔”应读póu。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 秋天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层林尽染、漫山红叶的好时候。
答案:C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搭配不当,应将“时候”改为“地方”。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B. 《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
B.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D. 他一回家就打开了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
C. 花园里的花朵五彩缤纷。
D. 小明长得高高的,像一棵树。
4.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塞翁失马C. 赶尽杀绝D. 多此一举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6.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了“草莽英雄”的故事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7.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京剧起源于宋代。
B. 书法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四种。
C. 诗歌的押韵规律是每两句为一韵。
D.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如春风般和煦。
B. 她的声音如泉水般清脆,如黄鹂般婉转。
C. 那条小河如丝带般蜿蜒,如镜子般清澈。
D. 那座山峰如巨兽般雄伟,如巨人般屹立。
9.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应届(yīng jiè)C. 徇私(xùn sī)D. 踌躇(chóu c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学习勤奋,所以成绩优异。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整整一天。
C. 他虽然学习勤奋,但是成绩优异。
D. 学习勤奋是他成绩优异的原因。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一曝十寒”。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一日千里”。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平平,真是“画蛇添足”。
D.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真是“鹤立鸡群”。
答案:B4-20. 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4-20. 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填空题)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材料)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4分)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中某个观点的看法。
(8分)(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古诗文阅读材料)1. 这首诗/文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生平。
(3分)2. 请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3. 这首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分)四、作文(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草原(yuán)B. 暴躁(zào)C. 神秘(mí)D. 精神(jīng)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炫耀(xuàn yào)B. 摧毁(cuī huǐ)C. 突破(tū pò)D. 欺骗(qī piàn)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可以丰富我的知识,也可以让我明白许多道理。
B.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它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感人,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4. 下列词语中,与“色彩斑斓”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五彩缤纷B. 青黄不接C. 灰心丧气D. 一帆风顺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那个男孩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宝藏。
6.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水滴石穿C. 班门弄斧D. 眼不见为净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去哪儿呀?我去看电影。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宝藏。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感人,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明天要考试,所以我今天晚上要多复习一下。
B.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优秀。
D. 尽管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努力,但他学习成绩不好。
B. 他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很努力。
C. 他很努力,学习成绩不好。
D. 学习成绩不好,他很努力。
10. 下列词语中,与“持之以恒”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步一个脚印B. 临时抱佛脚C. 随遇而安D. 一蹴而就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参考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参考一、积累整合:(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哺(bǔ)育攒(cuán)成候(hòu)鸟鲜(xiǎn)为人知B、泯(mǐn)然伫(zhù)立踌(chóu)躇气冲斗(dǒu)牛C、炽(zhì)痛谰(lán)语重荷(hé) 妇孺(rú)皆知D、哽咽(yè) 磐(pán)石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来势凶凶锲而不舍荒草萋萋家喻户晓B、九曲连环一泻千里奇趣横声亦复如是C、锋芒必露人声顶沸炯炯有神秩序井然D、当之无愧杂乱无章义愤填膺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2分)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5. 选出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2分)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如果我是春雨,。
7.综合性学习。
(6分)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6月19日是父亲节,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初一一班开展“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专习题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2)活动二:请你设计两个调查习题,了解大家过“父亲节”的情况。
(2分)(3)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
(2分)8.“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能默写出多少诗文。
(6分)(1)而那过去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鸟向檐上飞,(《山中杂诗》)(3)《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二、阅读理解:(共36分)(一)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回答9——12习题(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即更刮目相待( )(3)父异焉(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0.翻译以下两个句子。
(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甲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中哪句话点明方仲永由于不学习导致天赋消失?(2分)12.【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然而吕蒙跟方仲永的求学结果有什么区别,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习题。
(12分)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中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
③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④“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⑤我把中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⑥爸爸的花儿落了。
⑦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3.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14.着力表现“我”的成熟与长大,但为什么还写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竟然还在家里嬉戏,好像压根父亲病重与之毫无关系?(2分)15.试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⑥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16.文中写“我是小小的大人”,感到自己长大了。
你在家中感到自己长大了吗?请写出某段情景。
(不超过60字)(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习题。
(11分)风雪中的一课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
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走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
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
“到操场上去。
站好。
”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
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
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的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17.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第①一⑥段的主要内容。
(2分)18.第①段中“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19.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的用意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20.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
(3分)三、写作实践:(40分)任选一习题,按要求精选作文21.生活中总会有些场景、一些镜头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以“有一个镜头,让我刻骨铭心”为习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
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请以“学会”为习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习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精选作文习题目,并抄写在精选作文纸上。
(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整合:(共24分)1. C2. D3.D4..A5.B (每小习题2分)6.示例:吹绿田野里的庄稼(吹走世间的尘埃) 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7.综合性学习。
(6分,每小习题2分)(1)示例:开展感恩活动,播撒爱心种子。
(2)比如:你知道父亲节吗?父亲节时,你陪父亲过节了吗?你怎样陪父亲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的?……(3)示例:爸爸,是你使我拥有了更广阔的天空,是你给我注入无限的精神力量,是你让我看得更高更远。
谢谢你,我永远感谢你!8.(每句1分,共6分)(1)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2)云从窗里出(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二、阅读理解:(共36分)(一)(13分)9.(每小习题1分,共4分)(1)推脱(2)重新(3)对感到诧异(4)通“攀”,牵,拉10 .(每小习题2分,共4分)(1)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开始宴请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仲永提诗。
(2)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1.(对一问得1分,共2分)①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泯然众人矣12.(3)①一个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年幼不学,泯然众人(1分)。
②启示围绕课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来谈。
(2分)(二)(12分)13.(4分)答:自然环境描写(2分)。
侧面烘托爸爸身体不好,不久将要离开人世(2分)。
14.(2分)答: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
用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反衬“我”的长大与成熟,应当挑起家庭的重担。
15.(3分)答:在结构上是末尾点习题,总结归纳全文(1分);在内容上是“一语双关”:既写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又暗示“我”长大成人,理应挑起家庭的重担(2分)。
16.(3分)略(意对即可)(三)(11分)17.(2分)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同学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