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74 KB
- 文档页数:9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词义的理解,应结合所在语句来理解。
“可汗大点兵”的意思是“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所以对“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B。
2.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 pèi头()扑shuò()雄 chí()【答案】zhùjiān qí tuòxūn cì鬓辔朔雌【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拼音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这些字词都是《木兰诗》中的重点字词,要求重点掌握。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答案】D【解析】十二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4.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喷涌珠丝马迹缠绕红熟B.谰语班谰亘古申吟C.丰绕飘扬过海泛烂桨液D.镐头土穰蚱蜢原野【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
A中“珠”应为“蛛”,“熟”应为“薯”。
B中“班谰”应为“斑斓”,“申”应为“呻”。
C中“绕”应为“饶”,“飘扬”应为“漂洋”,“烂”应为“滥”,“桨”应为“浆”。
D中“穰”应为“壤”。
C项错误最多,所以选C。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
【答案】D【解析】A、“无时无刻”用词不正确;B、缺主语;C、“闻到”与“鸟语”矛盾;2.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斜”现读“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答案】xia【解析】古诗讲究押韵,为了和“家”押韵,因此“斜”在这里读作xi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答案】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解析】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静谧、优美、和谐的山村风景。
【考点】【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3】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答案】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解析】雨中的山村,唯有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
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
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
3.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初一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惩罚(chéng)D. 载重(zà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知识。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风景如画。
D.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确定。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B. 小猫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
C. 老师严肃地批评了我们。
D. 她高兴地接受了礼物。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令人叹为观止。
B. 这篇文章的结尾真是画龙点睛。
C. 他总是夸夸其谈,不干实事。
D.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格外鲜艳。
B. 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她的笑容很甜美。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样。
C. 他总是勤奋工作,从不偷懒。
D. 这个地区的物产非常丰富。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他喜欢在海边散步。
B. 我喜欢在图书馆阅读。
C. 他喜欢在花园里画画。
D. 我喜欢在公园里跑步。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
B. 他的脸色看起来很苍白。
C. 这个苹果看起来很新鲜。
D.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美。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
B. 这本书的第一版是在五年前出版的。
C. 他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
D. 这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选手。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精选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轻轻yín 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 举目tiào 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 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一泓沙漠中的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4.填空:(9分)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
” 《山中杂诗》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论诗》③《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滁州西涧》一诗中,被称为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潺潺(chán)的溪水,清澈见底。
B. 他总是磨磨唧唧(jī),做事一点也不干脆。
C. 这幅画真是惟妙惟肖(xiào),让人叹为观止。
D. 他对这个结果表示疑疑惑惑(huò),不敢相信。
答案:C2. 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是:尽管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不________,总是坚持到底。
A. 放弃B. 抛弃C. 放弃治疗D. 抛锚答案:A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一种美德。
B.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C. 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吸引了我。
D. 他的演讲很有感染力,让听众们都感动了。
答案:A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7题。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花儿们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新衣。
小鸟们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这个春天增添了无限活力。
4. 文段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特点?答案:春天的特点是大地生机勃勃,小草嫩绿,花儿五彩斑斓,小鸟欢快歌唱。
5. 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答案:作者想要传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春天带来的活力和希望。
6. 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文段中使用了拟人手法,如“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鸟们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还使用了比喻手法,如“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新衣”。
7. 如果要你为这段文字配上一幅插图,你会如何构思?答案:我会构思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画中有嫩绿的小草、五彩斑斓的花朵、欢快歌唱的小鸟,以及明媚的阳光。
三、作文请你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我的梦想梦想是人生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B. 倔强(jiàng)C. 迸溅(bèng)D.应接不暇(yī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因为年轻,所以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D. 他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女C. 长寿D. 团圆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是其著名的开头。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10.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________》中的名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景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根据节选内容,渔人最初发现桃花林时,他的感受是什么?12. 文中“豁然开朗”一词,描述了渔人进入山洞后的感受,这里的“豁然开朗”具体指的是什么?13.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的人有什么不同?14. 作者通过这段描写,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四、作文(共30分)15.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蹒跚(pán)咫尺(zhǐ)踌躇(chú)B. 镌刻(juān)缄默(jiān)翩跹(xiān)诘难(jié)C. 踌躇(chú)咫尺(zhǐ)缄默(jiān)镌刻(juān)D. 倔强(jué)蹒跚(pán)翩跹(xiān)诘难(ji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人品却很好。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因此获得了老师的表扬。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马到成功,从不拖泥带水。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人品却很好。
C. 他总是喜欢唱反调,真是不可理喻。
D.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从不精益求精。
5. 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B.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著。
D.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所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的《______》中的名句。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______》。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出自曹操的《______》。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颗明星。
B. 昨天我乘公交车去了南山公园。
C. 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很好。
D. 外面下着雨,我们只好取消了郊游计划。
2. 下面哪个词语是错别字?A. 飘扬B. 打躬作揖C. 鬪晕D. 笑逐颜开3. 下列解释中,对成语“七上八下”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形容人感到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B. 形容人因为高兴或紧张而手脚不自然。
C. 形容人因为气愤而动手打架。
D. 形容人迷茫不解,不知所措。
4. 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A. 拟人B. 比喻C. 倒装D. 排比5.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别在水池边摔倒。
B. 他挺忙的,没工夫看那个电影。
C. 我们班有很多好同学。
D.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慎重考虑。
二、填空题6. 现在是2022年,再过_____________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
7. 别___________你忘了带上课教材。
8. 他成绩非常好,是一个非常___________的学生。
9. 听到这个消息,小明忍不住___________大笑起来。
10. 这座城市的风景优美,___________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三、解答题11.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
12. 举一个你生活中常见的“比喻”的例子,并解释其意义。
13. 什么是“排比”,用一句话解释。
14. 在阅读时,我们常常需要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通过细节推测人物的内心想法。
15. 解读下面这句话:“他眼睛一亮,收起了怀疑的眼神。
”答案:1. B2. C3. A4. D5. C6. 3年7. 别忘记8. 出色9. 大笑10. 吸引11.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事物。
12.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我生活中的太阳”,这是用阳光明亮的形象来比喻某人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初一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瞠目结舌(chēng)B. 揠苗助长(yà)C. 囫囵吞枣(hú) D. 蹑手蹑脚(n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左传》C. 《史记》D. 《诗经》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B.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厌恶之情。
C.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之情。
D.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冷漠之情。
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
这句话的含义是()。
A. 没有规矩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
B. 没有规矩就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
C. 没有规矩就无法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
D. 没有规矩就无法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7. “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一天之内就看完了长安的所有花朵。
B. 一天之内就欣赏完了长安的所有美景。
C. 一天之内就体验完了长安的所有繁华。
D. 一天之内就感受到了长安的所有变化。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站在山顶上,可以看到所有的山都显得小了。
初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4分)我在《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感k ǎi 万千:沃雪千里,地老天荒, 只有一只孤影,一叶蓬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惊ch à 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屈r ǔ ,相反,却是挺b á 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说,“快迟到了。
”B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
D .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次发生,我市各检查站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活动。
D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四川雅安芦山地区发生7.0级地震后,中央领导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灾工作,确保灾区人民安居乐业....。
B .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C .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D .星期一国旗下讲话介绍了初二薛亦伟同学在六次考试中五次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这在全校引起了轩然大波....。
5.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1) 桃李不言, 。
(2) ,吾将上下而求索。
(3) 亡羊补牢, 。
(4) 长袖善舞, 。
(5) ,禅房花木深。
(6) 吴楚东南坼, 。
6.名著阅读(7分)那妖精两次没得手,心想:“再往西四十里,就不是我的地盘了。
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精选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轻轻yín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举目tiào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一泓沙漠中的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4.填空:(9分)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
”《山中杂诗》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论诗》③《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滁州西涧》一诗中,被称为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⑥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5.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①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②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样说:二、现代文阅读:(18分)(一)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8分)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6、第⑥自然段与上文那句话相照应?(2分)7、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原文回答)(2分)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的理解。
(2分)9、“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2分)(二)阅读《疼痛,是青春必须的一步》(10分)之前,我并不看好他。
他看起来有几分轻浮,也太虚夸。
之前,我并不看好他。
认为他太浮夸,而且带着80后的那种放浪。
他是谢霆锋,一个正如日中天的歌手、演员。
可是那天,他感动了我。
看完那个访谈,我知道,他,应该如此成功。
①17岁,他出道,为替父亲还债,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他和300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受伤了,血顿时流了出来。
导演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
他知道,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人,那他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
于是,17岁的他对导演说:“300多人找来不容易,耽误一天就是好多钱,我能坚持。
”于是,他将酒精直接倒在伤口上,再用塑料袋包脚然后穿上鞋子继续拍摄。
换了四个塑料袋,倒出四袋血,戏拍完时,他几乎晕倒。
②送到医院,大夫说,再晚来—会儿,人就完了。
给他缝针之前大夫让他签生死状。
在大夫给他缝针时,他就那样看着,不喊、不叫、不哭,没有打麻药,就那样一针一针地缝着。
一个17岁的少年,知道自己面对的会是怎样的人生。
他说,哭是没有用的。
最后一针,他对大夫说:“我来缝!”大夫看着他,他居然笑了,“没有尝试过的人生,我都想尝试一下。
”这句话多么豪迈,在场的人震惊了。
因为大夫说,如果熬不过去,他也只有四天的生命了,所以,他愿意尝试生命中不曾尝试的痛,他要给自已缝一针。
那是他拍的第一部电影,他得了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后来,他一直努力,不停地得奖。
当他得了百花奖,当主持人问他想对家人或朋友说什么话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
多少年来,他没有哭过。
被臭鸡蛋砸下台没有哭过,折断胳膊和腿也没有哭,可是这次他哭了。
从给自己缝那一针开始,他知道,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拼,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看到彩虹,而他,也由一个少年成为香港杰出的艺人,历经十年,终成大器。
没有人会轻轻松松就成功,即便是名人的儿子。
他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都得到了回报。
自已缝的那一针让他明白,疼痛,是青春必须的一步!(选自《读者》,有改动)10、选文共叙述了谢霆锋演艺生涯中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11、画线句①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12、画线句②交代具体的数字“四”有何作用?(1分)13、作者在开头说自己对谢霆锋印象并不好,到后文又开始赞扬他。
这是什么写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3分)14、你怎样理解标题中的“疼痛”二字?(2分)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古诗赏析(4分)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5、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怎样的特点。
(2分)答:16、“一雁度南楼”一句是表现诗人怎样情感?(2分)答:(二)《伤仲永》(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①未尝()识书具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8、下列句中的划线词古代和现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B.泯然众人矣。
C.稍稍宾客其父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9、翻译下列句子(2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0、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答:(三)良狗捕鼠(8分)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贤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
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
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2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4分)善:乃:畜:以:22、下列“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A其邻假以贤取鼠之狗B期年乃得之C其邻畜之数年D欲其取鼠也,则桎之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四.附加题(赏析古诗《画眉鸟》)?4分?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4、诗中最能表现林中画眉自由生存状态的是哪两个词?(2分)25、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好处。
(2分)五、作文(40分)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学习的革命》请你以《我生活在___之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抒写真情。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1.(1)吟(2)桨(3)眺(4)浸(4分)2.DBAC(2分)3.B(2分)4.略(9分)5、略(2分)二、(一)6、“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7、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8、闻一多专研古代典籍正处于初级阶段。
9、比喻。
突出了纸上的字写得密,写字下的功夫之深。
(二)10.拍戏受伤时忍着痛坚持把戏拍完;要求医生让自己来缝最后一针;得百花奖时控制不住自己哭起来。
(3分)11.在结构上起承上起下作用。
(1分)12.交代具体的数字“四”,表明了谢霆锋忍受过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具体形象地诠释了“疼痛,是青春必须的一步”的主旨。
(1分)13.欲扬先抑的写法。
好处:这样写,既为后文写作者对谢霆锋的印象转变作了铺垫,又和后文对谢霆锋的肯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他的赞扬之情。
(3分)14.“疼痛”有双重含义:既指身体受到伤害时感官上的疼痛;又指为了追求成功,心灵上受到的煎熬。
(2分)三、古诗文阅读?21分?(一)(4分)15、清、寒(冷、凉)(2分)16、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分)(二)(9分)17.①尝:曾经②异:对……感到诧异③扳:通“攀”,拉(牵)(3分)18.(2分)D19.翻译(2分)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对他的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
有的人用钱财求取仲永写诗。
20.天资不可恃,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学习。
启发我们要不懈地努力,不能以为聪明就可以不努力;要是这样就比普通人差远了。
(2分)(三)21、善于才养把22、A23、这是一条好狗。
四.附加题10分24、随意、自在。
25、更突出了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林中鸟与陷入囚笼、失去自由的笼中鸟的不同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