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对孔子评价
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
为“万世师表”,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影响
深远。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他提倡仁爱之道,强
调道德修养,并建立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需要以仁为依托,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孔子的学说深受后世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主张“教学相长”,提倡以德育为先,以智育为辅,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倡
导思考、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
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具
有重要的启示。
孔子也是古代中国政治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完成了反秦
复汉的壮举,在政治上建立了仁政和分封制度,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
展奠定了基石。
孔子对于管理伦理问题的思考,对于现代治理也有着
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思想、学说和行事
风格极具中国特色和真理普适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具有重大的
意义。
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文化历程中发扬光大、传承不息,并在东
亚文化圈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孔子的精神和学说,将其贯彻于生活和工作之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全球和平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修身齐国平天下小朋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谢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85;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篇郭:一位中国老人在2500年前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音乐:高山流水)郭:他告诉我们: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男:不知礼,无以立。
郭:他警示我们: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男: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郭: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女: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男2: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
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治国篇李:2500年前的华夏大地,是一个被权力和武力笼罩的世界。
黑暗中,人类文明的执灯者。
发出了惊雷般的呼唤,呼唤为政者:政者,正也。
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女:其身正,不令而行。
男: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李:呼唤为臣者男4:在其位,谋其政。
女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男合:道不同,不相为谋男:欲速则不达,女: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郭:欲而不贪,李:泰而不骄男:贫而无谄,女:富而无骄李文军:他把对自己的坚守,对世人的警训,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声呐喊:秦:为政以德。
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平天下郭:我们如此景仰这位远去的逝者,只缘于,他为我们勾画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国度。
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秦:四海之内皆兄弟郭:大道之行李:天下为公女:和而不同齐:天下大同”郭:这就是孔子。
一个仁者的责任,仁者的情怀。
他的《论语》承载过2500年仰视的目光,他的思想还将承载人类的未来,创造一个合:和而不同的世界。
(音乐:高山流水。
结束)万世师表程:走过苍莽的华夏大地(音乐:英雄的黎明)再仰望苍穹在中国的文化天空中星辰无数吴:有大风起兮的帝皇横槊赋诗的枭雄有壮志未酬的名相心忧天下的大夫还有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怒发冲冠的壮士女:所有这些闪亮的星辰都曾在你的面前俯首礼敬自居学生男:因为你是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秦:仁者爱人你在九州唱起了仁义忠诚和秩序的歌谣构造了整个东方民族的心灵谢:为政以德你在道德沦丧诸侯争霸的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为千百年来的执政者铭刻下遵循与典范程:有教无类你把被贵族垄断的教育之门打开创立了平民教育把愚昧和茫然从中华民族的心灵上拂去吴:你从未远离流逝的江水承载着你的千年一叹历史的天空翱翔着你的思想闪电程:我们的生命里澎湃着你的文化血脉谢:你和论语就镌刻在每个华夏儿女的生命里,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万世师表)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万世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名人长廊
孔子
(万世师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
教具打算: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
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
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绩。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
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
描写人成就高的词语1.形容一个人成就很高的成语登高一呼、万世师表、奉为楷模、轨物范世、垂范百世一、登高一呼白话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朝代:清作者:李宝嘉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
”翻译:一个省内,只有他权力最大,自然是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群众呼应二、万世师表白话释义: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 ... 榜样。
朝代:西晋作者:陈寿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翻译: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大圣人,亿万年的表率的人了三、奉为楷模白话释义:楷:法式;模:模范。
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朝代:近代作者:鲁迅出处:《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翻译:听着刚勇的拳师,决不能再打那倒地的对手,这是足以让我们奉为楷模四、轨物范世白话释义: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朝代:北齐作者:颜之推出处:《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
”翻译:我今天敢重复的为止付出,却不敢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五、垂范百世白话释义:垂:流传。
范:典范。
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朝代:宋作者:陆游出处:《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翻译:虽然流放海外,气不减弱,嘱咐训诫的话,都足以让其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2.形容一个人成就很高的成语有哪些飞黄腾踏、达官贵人、阿尊事贵、北斗之尊、举足轻重。
一、飞黄腾踏白话释义:形容马的飞驰。
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朝代:唐作者:韩愈出处:·《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翻译:飞黄腾踏去,不能只是癞蛤蟆二、达官贵人白话释义:达官:大官。
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朝代:宋作者:释惟白出处:·《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
万世师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wan shi shi biao,意思是永远
作为学生的榜样。
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主要指孔子、孟子等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万世师表出自《汉书·孔安国传》:“言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臣请言其所以然。
夫以孔子之圣,犹且月不忘者,而况万世之师表乎!”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关于孔子是不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之一,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从春秋时期直到现在的两千五百年间,只提及过六七位关于先秦或更早前受业弟子如何评价孔丘、尊奉孔丘的话题却并未涉及过去谁比孔氏兄弟本身地位还崇隆;对他俩影响深长至巨…甚至包括苏格拉底老爷子都没给予与首席门徒相匹配待遇
"“转述伦常焉尔耳。
”
n我们的老师就像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您又好似园丁辛
勤耕耘着每一棵花朵;你做事公正严明……;”当讲起优良校风优秀班集体模范团员为社会服务原则社会责任心,感恩回报情怀等这些字眼总能让整场静默几秒钟后充满雷鸣般掌声,当今有太少需啊呵护环境
保持清洁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水电资源勿随手乱扔垃圾毕竟小朋友细致观察力和分析问题逻辑性很强每次晚读9:20- 10:00全部收拾完,平均速度接近0。
洛阳成语:万世师表妄自尊大望尘而拜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洛阳作为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
领略古都传奇,感悟河洛文化,追寻历史遗迹,成语是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源于洛阳的成语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万世师表万世师表,wàn shìshībiǎo,意思是值得世代永远学习的榜样。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儒家尊称孔、孟为万世师表。
【原文】《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诏曰:“昔仲尼贵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孔子万世表大哉孔子,博闻精思。
任重道远,格物致知。
十五志学,发愤忘食。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见贤思齐,闻过则喜。
敏而好学,三十而立。
首创私学,传授六艺。
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有教无类,不偏不倚。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诲人不倦,苦心孤诣。
循循善诱,发蒙启蔽。
温故知新,日省月试。
不耻下问,学无常师。
周游列国,颠沛造次。
君子固穷,蹈仁履义。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删诗定礼,垂范百世。
述而不作,知人论世。
煌煌论语,一言穷理。
安贫乐道,朝闻夕死。
川流不息,逝者如斯。
无冕素王,百世之师。
金声玉振,高山仰止。
孟母三迁,善择邻里。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断机训子,郑重其事。
教子有方,尽心竭力。
亚圣盂子,反求诸己。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得道多助,天时地利。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舍生取义。
平治天下,鸿鹄之志。
舍我其谁,浩然之气。
【典故】三国时魏都洛阳,有一天,魏文帝下诏说:“古代的孔子有圣人的才华,有帝王的器度,真是世上的大圣人,万世的师表啊。
”宋时洛阳伊川的程颢、程颐在《二程全书》中记载:孟子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万世之师。
妄自尊大妄自尊大,wàng zìzūn dà,过高地看待自己。
意思是形容人过分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此。
万世师表——孔子提要: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是华夏上古文化集大成者;他穷其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一位诲人不倦、实事求是的导师,更是一位善于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智者。
他是谁?他就是至圣孔子。
关键字:孔子实事求是教育老师从小学到现在,课本里一直都有一位良师——孔子。
小学的时候只觉得课本中的《论语》八则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慢慢的长大了,已经步入大学校门的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孔子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心中的崇敬与敬仰也更加强烈了起来。
在对于《论语》的学习过程中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一个教育家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入仕”的思想,他要求我们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 主张“以礼治国”。
孔子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他始终坚持着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培养了无数弟子,为着以“仁”和“礼”为核心的的政治主张服务。
《论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为政》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认为这也是对孔子教学态度的最好的体现。
孔子也确确实实做到了实事求是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自己不确定的问题也不会随意乱说。
孔子实事求是的品格也使得他的学生拥有了诚实,不欺诈的品性。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
为此他强调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
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这里,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
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
万世师表的成语解释
万世师表的成语解释
【成语】:万世师表
【拼音】:wàn shì shī biǎo
【简拼】:wssb
【解释】: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
【近义词】:一代楷模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学习的榜样
【顺接】:表情见意表情达意表而出之表里一致表里不一表里为奸表里受敌表里如一
【顺接】:车无退表出乎意表出于意表出人意表出尘之表风尘物表高出云表光被四表
【逆接】:成千上万成千成万成千累万成千论万伏尸百万挂一漏万论千论万千千万万
【逆接】:万万千千万丈光芒万丈深渊万不一失万不失一万不得已万不耐一万世一时。
感谢老师的四字成语感谢老师的四字成语:“感恩老师”的四字词语有:感恩戴德、感恩图报、良师益友、万世师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人师表、率马以骥、感激不尽、恩深似海、恩重如山、玉成之恩、良师益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呕心沥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桃李满门先圣先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勤勤恳恳、春风化雨有教无类平易近人古道热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育英才高山昂止、教导有方桃李不言虚怀若谷阳春白雪满腹经纶德高望重语重心长字字珠玑呕心沥血形容感谢老师的成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呕心沥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桃李满门先圣先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感恩老师的词语:孜孜不倦诲人不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感激不尽知恩图报投桃报李饮水思源部分成语解释1:1、感恩戴德【解释】: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2、感恩图报【解释】:图:设法。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3、良师益友【解释】:良:好;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4、万世师表【解释】: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解释】: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6、为人师表【解释】:师表:榜样,表率。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7、率马以骥【解释】:用好马带领马群。
比喻能者居先。
8、感激不尽【解释】: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
形容非常感激。
9、恩深似海【解释】: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10、恩重如山【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11、玉成之恩【解释】: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
成全某件事情的恩德。
多用于对某人的帮助的感激之辞。
部分成语解释2:1、感恩戴德【解释】: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2、感恩怀德【解释】:感激别人的恩德。
3、感激涕零【解释】:涕:眼泪;零:落。
因感激而流泪。
形容极度感激。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孔子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yì)(现在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儒家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遍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读音:论(lún)语十则(《论语》四书五经之一》)作者: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书、礼、邑、春秋。
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整体结构:语录体散文内容:主要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本课来自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万世师表孔子读后感孔子,这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尽光辉的人物,读完关于他的故事后,真的是感慨颇多啊。
首先得说,孔子这人可太有毅力了。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传道士,到处宣扬他的学说。
那个时候又没有高铁飞机啥的,全靠两条腿,到处奔波。
他的那股子劲头,就像是现在的快递小哥风雨无阻地送快递,不过他送的可是智慧的包裹。
他一心想把自己关于“仁”“礼”的想法传播出去,这种执着,一般人还真比不上。
孔子还是个超级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念在当时那可太前卫了。
他主张“有教无类”,就像现在的义务教育一样,不管你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还是穷得叮当响的平民,只要你想学习,他就愿意教。
这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厨,不管你是住在豪华别墅的客人,还是街边小破屋的居民,只要你来他的饭馆,他都给你上菜。
他的弟子三千,啥样的人都有,有聪明得像开了挂的颜回,也有莽撞得像没头苍蝇的子路。
孔子就像一个老园丁,精心地修剪着每一棵幼苗,让他们茁壮成长。
再说他的那些思想。
“仁”这个字,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难了。
孔子说要爱人,要善良,要宽容。
这就像是给大家开了一副道德的药方。
现在社会上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要是大家都能按照孔子的这个药方抓药吃,那得多和谐啊。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吵和矛盾了。
而“礼”呢,感觉就像是社会的一套规范动作。
就像跳舞要有舞步一样,大家在社会里生活,遵循“礼”就能跳得好看,不会乱了套。
不过呢,孔子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的。
他在推行自己学说的时候,那也是四处碰壁。
有时候感觉他就像一个推销员,推销着世界上最棒的产品,可是很多人却不买账。
诸侯们都忙着争地盘、抢资源,觉得孔子的那一套太文绉绉,不实用。
但孔子可没有放弃,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这种在逆境中不低头的精神,也是很让人钦佩的。
总的来说,孔子就像一座灯塔,在历史的黑暗海洋里,一直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能从他那里汲取到智慧的营养。
孔子犹江海导言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孔子犹江海”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孔子的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背景孔子,名丘,字仲,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
相传孔子的家族是周朝的宗室后裔,因其祖上有泰山气象的传说,所以被称为“孔氏”。
由于家族的显赫地位,孔子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孔子的父亲早逝,他的母亲单独抚养他长大。
在孔子幼年时,母亲尽心尽力地教育他,培养他的品行和学识。
孔子自小聪明好学,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熟悉经、史等典籍。
这些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为孔子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提倡的教育理念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注重道德伦理的教育,另一方面主张实用主义教育。
首先,孔子非常重视道德伦理的教育。
他认为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言行举止,注重修身养性,强调仁爱和正直的道德原则。
他主张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来对社会作出积极的示范作用。
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即“己所欲,施于人”的仁德观念。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心与帮助,倡导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其次,孔子主张实用主义教育。
他强调注重实践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实用,追求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孔子将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倡导“学以致用”。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提倡要有广泛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人的实践活动。
孔子的影响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
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的人文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道德、实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万世师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提供的卡片读懂课文的原文.
二教学重点:
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三教学难点:
背诵《万世师表》,并理解故事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1.讲讲自己了解的孔子,互相交流对孔子的认识。
2.结合“温馨点击”中的材料,教师简介孔子生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结合译文自读,理解大意。
问:说说看读原文以及诗歌,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这是司马迁说的一段话,他写了读了孔子的著作及参观孔庙的事,称赞孔子的伟大。
)
说说司马迁是怎样称赞孔子的?
4.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5.背诵司马迁的这段话。
6.对照诗歌来理解原文的意思.
五教学拓展
读了司马迁的这段话,你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万世师表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也子》——万世师表。
同学们已经熟读了原文,了解了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领略到孔子的伟大。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故事。
二、检查朗读:
齐声朗诵《万世师表》原文。
教师导语:课下大家搜集了哪些故事?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故事:
1、学生交流:
(1)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到齐国游历。
一日,齐国宠臣高昭子正陪孔子闲游,忽然,一支悠扬的乐曲越过华丽府第高墙,震击着孔子的耳鼓。
孔子急忙上前,驻足谛听。
那乐曲描绘了一幅和风细雨、鸟语花香、鸡鸣犬吠、劳力男耕女织、尊老爱幼、怡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太平盛世图景,塑造了一位敦厚大度、谦恭有冖让的慈祥老者形象。
孔子听得入迷,连连赞叹道:“没料到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音乐!”高昭子告诉他说,这是齐国太师(乐官)的府第,定是太师在弹琴。
孔子请高昭子引荐,拜师学琴。
孔子与齐太师一见如故,谈论音乐,太师有问必答。
太师告诉孔子,方才弹的曲子名《韶》,乃歌颂虞舜之作。
自此以后,孔子专心学习《韶》乐,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他常常是边吃饭边弹琴,或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又练,至于吃的是什么,滋味如何,全然不知,甚至连他最喜欢吃的肉的香味,浑然不觉。
如是者三月有余,直至达到理想境界为止。
连孔子也感叹道:“想不到音乐感人到深到了这种程度。
(2)孔子拜师
……
2、教师补充故事
(1)杏坛讲学
(2)堕三都
四、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1、故事中蕴涵着学习、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