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智能化与智能化控制1228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智能化得到了迅猛的推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传统机械工程领域,智能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领域,智能化的生产设备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机器人领域,智能化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导航、智能化操作,广泛应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仓储物流等领域。
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领域,智能化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机械运行状态,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智能化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智能化设计软件能够辅助工程师进行机械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制造技术能够实现数字化、柔性化的制造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
智能化制造系统能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
机械工程智能化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正在迅速发展。
智能交互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人们可以与机械设备进行自然交流,实现智能化的人机交互。
智能系统集成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将多种智能技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能够实现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
未来,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化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传统机械工程领域。
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更精确和可靠的监测和控制;智能化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和灵活,能够实现更复杂和多样化的任务。
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新兴领域。
在智能交互技术方面,人机交互将更加自然和智能化,能够理解人类的意图和情感,并进行更精确和人性化的响应;在智能系统集成技术方面,智能系统将更加集成和智能化,能够实现自主决策和执行。
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未来,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传统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深化应用、以及新兴领域的拓展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首先,智能控制技术可以使工程机械实现自动化操作。
通过搭载传感器和电脑控制系统,工程机械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提高了施工效率。
例如,智能挖掘机可以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和GPS定位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挖掘深度和方向,提高了挖掘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提升工程机械的安全性。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智能监控系统可以监测工程机械的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当这些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停机,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外,智能控制技术还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工程机械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避免因机械故障导致的停工
和延误。
同时,智能控制技术还能够动态调整工程机械的工作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和施工要求,提高了工程机械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为工程施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优势。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开始在控制系统中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从而提高了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以挖掘机为例,详细分析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智能控制技术是“3S”技术(传感器、智能系统、执行机构)的核心,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驱动执行机构实现机械的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是指机械根据环境信息和工作条件的变化,自主调节控制参数以适应环境和工作条件变化的能力。
自适应控制技术使机械具备更高的智能化程度,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不确定的工作条件,提高了挖掘机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2、智能诊断控制:智能诊断控制是指用智能技术对机械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和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的能力。
智能诊断控制技术大大降低了机械故障率,提高了机械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3、智能防护控制:智能防护控制是指通过智能技术对机械的安全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保障机械运行时的安全性。
比如,为了避免挖掘机和人员产生事故,安装了智能红外线探测器和智能距离传感器,及时发现危险并进行报警和自动停车。
1、自适应控制提高了挖掘机的控制精度挖掘机在进行开挖作业时,受到地形起伏、土质硬度、斗齿磨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精确控制斗杆和斗齿的操作。
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工作状态,自主调节控制参数,提高了挖掘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智能诊断控制降低了机械的故障率挖掘机在长期使用中,由于部件的磨损和老化等原因,容易出现各种故障。
传统的诊断方法需要等待机械出现故障后进行故障排除,大大降低了机械的可用性和维修效率。
而智能诊断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感知机械状态和运行数据,及时发现疑似故障,避免机械出现真正故障,提高了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智能防护控制保障了挖掘机的安全性挖掘机在使用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机械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机械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同样也受到了智能化技术的影响和推动。
本文将从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研究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研究主要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方面。
其中,机器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模型,让机器能够通过数据获取新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方法。
在机械工程中,机器学习可以用于物体识别、运动控制、故障诊断等方面。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机器可以从中总结出规律和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人工智能是机械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可使机器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胜任日常的重复性工作,还能够进行创新性的工作任务。
在机械工程中,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控制系统的优化、自适应参数调节等方面。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可以根据实时的环境变化和工作需求,自主调整控制策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机器视觉技术也是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机器视觉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使机械系统能够感知和理解环境中的图像信息。
在机械工程中,机器视觉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件定位、对象跟踪等方面。
通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机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检测和判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
二、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生产制造、机器人技术、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在生产制造领域,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机器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反馈,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计划和调度的优化,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又一重要应用方向。
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还可以进行复杂的操作和决策。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应用的进展综述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是近年来工程机械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机械的不断更新换代,智能控制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各类工程机械,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更高效、精确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智能控制技术在挖掘机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传统的挖掘机需要人工操作,操作难度大且效率低下。
而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挖掘机的自动化操作。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感知,挖掘机可以自动识别工作环境、障碍物等,并根据预设的工作模式进行自主作业。
这不仅提高了挖掘机的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事故风险。
智能控制技术在起重机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起重机作为重要的施工机械,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起重机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起重机可以实时监测各项参数,如载荷、倾斜度等,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自动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起重机的作业效率,还增强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智能控制技术在混凝土泵车、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混凝土泵车需要人工操作控制泵送混凝土的速度和流量,而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混凝土泵车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整泵送速度和流量,从而实现混凝土的高效泵送。
类似地,智能控制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路面机械,实现自动化的路面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无论是挖掘机、起重机还是混凝土泵车等工程机械,都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与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事故风险,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相信工程机械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机械工程中的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在当今的机械工程领域,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得机械工程领域更加高效、可靠和成本效益更高。
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是什么?智能制造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工厂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生产制造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智能制造不仅包括传输、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技术,还包括产生、监控和传输数据的技术。
而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配合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生产流程自动控制的技术。
它们如何改变机械工程领域?在以前的机械工程制造中,生产过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机械设备,这种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浪费、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当然,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于许多小型企业和手工业中。
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大规模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
首先,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制造,可以快速生产大批量的零部件和组件。
而智能化设备则可以自动监测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为工厂提供精准和实时的反馈信息,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它们可以节约人力资源。
自动化生产线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减少人力投入,从而节约劳动力资源。
而机器人的应用也能够减少危险和繁琐的工作,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再者,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瑕疵和失误,保障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准性。
同时,智能化设备可以自动监测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给出建议,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
还有,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成本效益。
虽然在初期,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线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资金,但是长期来看,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都会大幅下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缺陷和损失的数量。
未来机械工程领域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机械工程领域正在向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高效的手段。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工程机械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智能控制技术的定义、工程机械控制的现状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控制技术的定义智能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设备、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以及自动化调整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二、工程机械控制的现状工程机械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
传统的工程机械控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着操作复杂、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传统的机械控制还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2. 智能化操作:智能控制技术可以使工程机械的操作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对机械的远程操控和智能交互。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多台机械设备的远程操控,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手机实时监控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机械的智能交互,当机械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技术自动进行诊断和处理,减少故障的发生和损坏。
3. 精准化调整: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机械的精准化调整,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机械的运行数据和环境信息,可以自动调整机械的运行参数,提高机械的运行效率和精度。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装载机的负荷和速度的精准调整,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材料,自动调整机械的负荷和速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1. 引言1.1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重要性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机械操作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实时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提高了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工程机械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决策,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2. 人机交互:未来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人机交互的设计和优化,通过人性化的界面和交互方式,使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地掌握和控制工程机械,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 自主学习: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将具备自主学习和优化的能力。
工程机械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和分析经验数据,实现自主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智能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4. 多元化应用:未来智能控制技术将会在工程机械的不同领域和场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挖掘机、推土机还是起重机等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工程施工和生产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2. 正文2.1 智能控制技术在挖掘机的应用挖掘机是土方工程中常用的重型机械设备,其操作复杂,需要精准的控制才能完成各种挖掘作业。
智能控制技术在挖掘机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其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挖掘机的自动化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1. 引言1.1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正在成为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中,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控制手段。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工程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智能控制技术的引入使得工程机械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施工环境和任务要求,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作业。
在现代工程中,挖掘机、起重机、输送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已经逐渐成熟。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机械可以更好地协同作业,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 正文2.1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控制系统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智能控制技术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提出为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和需求不断增加,智能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工程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
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对工程机械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它为工程机械的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2.2 智能控制技术在挖掘机控制中的应用挖掘机是一种重型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矿山开采、道路施工等领域。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装备被应用于挖掘机控制系统中,为挖掘机的性能提升和效率提高提供了强大支持。
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工程机械;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随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作业方式,作业效率低,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在工程机械控制过程中,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机械作业效率,而且能显著减少工程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1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被称作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环节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明显减少人工作业量。
同时,在智能控制条件下,机械可以快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情况,并获得有效信息,实施动态化控制,确保机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在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环节,系统需要快速收集外部信息,由于系统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能快速感知、收集信息。
针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数据,系统能进行思维判断,找到有用信息,快速存储到系统当中进行处理。
信息处理完毕后,系统做出决策并执行,获得良好的智能化控制效果。
例如,在大型挖掘机中,通过合理安装液压系统,针对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准确识别,系统通过识别各项参数,严格控制运行压力,包括泵输油压力等,并对导手柄位移与系统流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故障,可以及时暂停运行,系统做出正确决策之后,控制器能控制驱动发动机油门,确保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转速满足规定要求。
2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具体运用2.1在挖掘机中的运用基于挖掘机的特点,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加大智能化控制力度,不仅能调整负载形式,而且可以加强动力控制,确保挖掘机输出功率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而其内部负载系统能自动调节发动机动力输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通过运用动力控制模式,挖掘机可以结合外部施工情况,包括工程施工难度,加强动力输出控制,体现按需分配的特点,不断提高挖掘机整体运行效率。
在挖掘机中采取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对机械设备操作程序进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相关控制参数如表1所示。
没有应用智能技术之前,需要在挖掘机内部安装发动机,加强系统功率控制,同时对其液压功率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挖掘机能安全运行。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智能控制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设备、系统或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工程机械控制便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可以起到调控、安全保障等作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大方面:1. 全自动化控制在工程机械方面,如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操作。
如果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便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这样就可以省去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而在控制方面,全自动化还可以通过自主导航,实现对于设备自主运行,避免设备出现危险。
2. 故障检测与自动报警在建筑工程运行中,设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故障检测,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及时处理故障,避免出现问题。
3. 精度提升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高精度控制,可以控制设备的轴线、裁切精度及其它参数,避免了传统机械制造过程中人工干预造成误差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数据管理通过智能控制技术的数据管理,可以对设备及其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对于设备的节能降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综上所述,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方面的应用,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是设备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因为设备误操作或故障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降低用工成本。
因此,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机械工程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智能控制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中,为生产和制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提升。
一、智能控制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智能控制技术是将人工智能算法和机械工程相结合,通过对系统进行监测、分析和决策,实现精确的控制和优化。
它能够使机械设备和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自动调节和适应,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智能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广泛,如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等。
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过去的机器人只能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但现在的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感知环境、学习和适应,具备更高级的功能。
它们可以自主进行路径规划、障碍物避开及操作调整,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任务要求。
此外,智能控制技术还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自主性和智能化,还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
三、智能控制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智能控制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同行业内的关键技术突破。
其中,人工智能算法是智能控制的核心。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算法,机器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和实时数据来做出决策和调整控制参数。
此外,智能传感器和反馈系统也是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和设备状态,反馈系统将传感器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机器的自动调节和判定。
四、智能控制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尽管智能控制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分析。
其次,要解决智能控制算法的升级和优化问题,以提高机器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
最后,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复杂系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等。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设备的自主性和智能化将进一步提高,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带来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智能化已成为当前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
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实现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
一、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分析工程机械智能化的目标,确定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例如,该系统是否支持自动化控制、是否能实时反馈数据等。
2. 硬件设计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还需要包括硬件设计。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取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相关电路设计。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可以在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
3. 软件设计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软件设计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算法。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可以实时响应用户的指令并进行准确的控制。
4. 界面设计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界面设计是重要的一部分。
界面设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合理的界面设计,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状态和参数,轻松操作系统。
二、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1. 传感器应用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借助传感器来获取各种环境参数的数据。
例如,通过安装重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机械的负载情况;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机械的温度情况等。
传感器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为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依据。
2. 控制算法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设计和优化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灵活性。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进行实现。
3. 数据处理与决策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与决策。
数据处理的目标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研究与开发工程机械是指专门用于土地开发、建筑施工、交通运输、采矿等领域的机械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机械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工程机械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将从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研究与开发做一综述。
一、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智能化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通讯、控制技术将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使之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分析、自主决策、自主操作等能力。
以工程机械为例,将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就能使其更精准、更高效地运作,同时还能提高工程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
二、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现状1. 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是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基础,其中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等多种组件。
这些组件通过互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精确控制。
以挖掘机为例,相关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开发出了可远程控制的挖掘机。
通过移动终端操纵挖掘机的控制器,就可以对远程挖掘机进行实时操控。
该技术可以让挖掘机在一些环境复杂的场合下进行作业,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智慧物联网的应用工程机械作为移动式设备,每次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因此,在工程机械智能化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能源的节约。
以拖拉机为例,相关研究人员曾经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实现自动化驾驶,预测作物生长环境,合理分配资源等。
该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效率。
3.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目前智能化技术当中较为新兴的一类,该技术不仅得到了科技公司、大型企业的广泛应用,同时也逐渐出现在了工程机械领域。
以土地平整机为例,相关研究人员曾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了自主学习、自主辨别等能力。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控制,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1. 智能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关键部件,可以实时感知和掌握各种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和环境信息。
通过安装在挖掘机上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液压油路的压力,从而实现工程机械的稳定控制。
智能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将传感器与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2. 智能控制算法:智能控制算法是智能控制技术的核心。
通过对工程机械的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的分析,设计出适应不同工况的控制算法,提高工程机械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智能控制算法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控制参数,提高工程机械的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
利用智能控制算法控制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可以实现挖掘机的平稳控制,避免液压系统的波动,提高挖掘机的稳定性。
3. 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操作。
通过在工程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利用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控制。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挖掘机的自动挖掘功能,通过预设的控制程序和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实现挖掘机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精度。
4. 人机交互界面: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人机的良好交流和互动。
通过在工程机械上设置显示屏、按键和触摸屏等界面设备,实现人机的信息交流和指令传递。
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显示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方便操作人员对工程机械的监控和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提供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更加方便和智能的工程机械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应用的进展综述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程机械的智能化需求不断增加,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综述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对工程机械性能、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
一、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概述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得以实现。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感知与识别、决策与规划以及执行与控制三个方面。
感知与识别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识别。
决策与规划是指根据感知与识别获得的信息,进行决策和规划,确定工程机械的工作策略和路径规划。
执行与控制是指根据决策与规划的结果,控制工程机械的执行机构,实现工程操作。
二、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具体应用1. 智能导航系统智能导航系统是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等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机械的自主导航。
工程机械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路径或者实时生成的路径,自动规划行进路线,并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周围环境,避免障碍物和危险区域。
2.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核心应用。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自动控制。
传感器可以感知工程机械的状态和周围环境信息,执行器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自动调整工程机械的工作参数和运动轨迹,实现对工程机械的智能控制。
3. 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是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维护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对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当发现异常或者故障时,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预测故障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避免故障对工程机械的影响。
三、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优势和挑战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智能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概况智能控制是在控制论、信息论、人工智能、仿生学、神经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类高级信息与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运筹学3个主要学科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具有记忆、学习、处理信息、形式语言、启发式推理等功能。
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技术已普遍应用在工程机械中,工程机械的先进程度主要体现在电液控制系统的性能上。
纵观工程机械发展史,在技术上大致经历了3次飞跃,第一次是柴油机的出现,使机械设备有了较理想的动力装置;第二次是液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设备的传动装置更趋合理;第三次是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机械设备有了较完善的控制系统,并提高了机械的性能。
机械智能化要求机械能有“意识”的计算和推理,能有“记忆”地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选择,同时要求其具有自动学习能力。
智能控制突破了传统控制理论中必须基于数学模型的框架,它基本上按实际效果进行控制,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同时又继承了人类思维的非线性特性。
近十几年来,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迅速,科研人员已提出了许多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分层递阶控制、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拟人智能控制和基因控制等。
可以预见到,将来智能控制的发展趋势将会从单学科向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战略举措,重点都是要把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近几年,施工质量信息化管控系统在国内一些路面施工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路面施工质量信息化管控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架构的传感技术和GPRS的信息传输技术,实时采集路面施工过程数据信息,包括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通过通信模块及时上传到中心服务器。
中心服务器依托设计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工程质量控制语言,动态、真实的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并根据设定的控制限值,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动态控制。
从过去几十年来信息革命的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来看,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巨大变革,正在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这个变革和飞跃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所引起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发明后开始形成,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
2000年5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部长宣言指出“: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其影响均可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拟。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上并不乏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因辨识和抓住了信息革命的机遇而彻底或重大地改变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面貌的例子,如芬兰、韩国、马来西亚、哥斯达黎加、爱尔兰、印度等等。
芬兰的NOKIA手机、EPEC嵌入式车载控制器和显示器,印度的软件产业,都是闻名世界的信息化产业,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用户。
从控制历史上,人类社会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3个阶段。
机械本身是执行机构,每一个步骤都是人操作的,机械化是人手脚的延伸、力量的放大;自动化则是在机械化基础上,让机械按照人的预定方案,以固定的模式实现重复的、自动的劳动功能;智能化即赋予设备以灵气,具有多种信息快速处理、推理分析和决策功能,可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修改控制策略,不仅可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可局部代替人的思考。
从控制手段上看,其本质就是模仿人脑和感官的工作,凡是能建立数学模型的对象就采取经典控制(调节原理、现代控制论),凡是无法建立数学模型的对象就模仿人的经验采取模糊控制。
计算机作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其所处理的唯一对象是“信息”。
利用计算机的记忆功能,可以将人的知识、经验等处理问题的能力用程序和数据固化下来,由计算机去执行。
换句话说,采用计算机作载体的信息化技术具有“复制能力”的能力,专家系统不就是将各种专家的知识储存并复制吗?信息化、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使被控设备或系统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像人类的活动,就是最大限度地把人从繁琐的、重复的体力、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当然也包括解决非常规(即尚未输入计算机)的偶然性事件。
信息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信息化技术用于工程机械的目的主要有:高性能、高效率;节能环保,降低油耗;人性化、操作简单化、可视化、全自动;减振、降噪,人机工程、舒适性设计;高可靠性、安全性;信息传送、集中控制调度为目的的机群信息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销售与售后服务、维修的快速反应;多能源混合动力等。
高效率就要求节能环保,高质量就要求高可靠性和人性化(人机工程)设计(减振、降噪、舒适性、通风、大视野),而维修的高效反应则要求可跟踪、可追溯性。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来完成或加强的。
本文仅就信息技术在工程机械单机产品上的应用,以应用目的为主线进行汇总和探讨。
1自动化、智能化实现高性能、高效率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微型化,特别是嵌入式技术的兴起,工程机械整机及其零部件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越来越普及。
只要有控制目标,只要能采集到信号,就能实现控制。
用于工程机械的高性能、高效率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案例不胜枚举。
下面是一些典型产品。
(1)高技术含量的带变速控制系统的电控静液压传动装置(HST)。
日本小松W A320-5 ATOM装载机采用此装置。
(2)自动称量系统(W eighingsystem)。
自动称量并显示铲斗的净装载量,测量误差小于3%。
同样的方案可用于叉车称重(Forklift weighing)和装载机、铲运机的称重。
日本川崎装载机自动称重系统、国产T2000型称重仪都是成功范例。
(3)推土机生产率自动计算。
卡特彼勒的DOZSIM1.5是一种推土机作业生产率的计算机程序。
该软件包与WINDOWS兼容,采用3D模拟技术分析推土机距离、坡度、工场设计参数,并可输出土方量(压实或松散)(每次移走的土方量、每小时移走的土方量)、耗时、成本、系统生产率等大量信息。
(4)德国MOBA摊铺机作业控制系统。
包括:MOBA-matic数字找平系统;非接触式平衡梁找平系统,通过CAN总线将超声波滑靴组合起来,通过检测路面的不同位置,取得平均值并以此进行控制;摊铺机输分料系统;摊铺机熨平板点火加热控制系统及跟边控制系统。
其找平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跟随基准值,摊铺机熨平板与基准之间产生的高度偏差将引起控制器传感轴的转动并计算相应的高度偏差。
控制器根据偏差值调节相应液压缸电磁阀,以驱动熨平板回到正确的位置。
Topcon也有类似产品,国内也有多家厂商研制。
(5)摊铺机行走控制系统。
有德国力士乐MC6微控制器系统、美国萨澳S11微控制器系统等。
可实现恒速控制、故障诊断功能;双泵、双马达左右独立驱动,液压调速闭式回路,低速行走平稳,转向圆滑。
典型机型为西筑WT750型摊铺机。
(6)平地机和推土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MOBA GS506 Grader leveling control system)。
以平地机为例,可对铲刀纵向高度、横向坡度进行控制。
既可采用声波滑靴方式,也可采取激光接受仪方式,根据需要交换使用。
(7)德国MOBA旋挖钻机双向水平检测系统(MOBADriller duo-level indicator system)。
将坡度传感器安装在机器合适的位置上,进而监测与设定零位产生的任何坡度变化。
(8)铣刨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MOBA Milling machine leveling system)。
机械拉绳作为基准,控制器与传感器之间采用CAN总线协议。
控制器将采集到的信号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分析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给铣刨机液压执行机构实现调节控制。
扩充应用可采取平衡梁代替机械拉绳作为基准。
(9)大型工程机械安装有闭路监视系统以及超声波后障碍探测系统,为司机安全作业提供音频和视频信号。
微机监控和自动报警的集中润滑系统,大大简化了机器的维修程序,缩短了维修时间。
(10)冷再生拌和机自动找平系统与功率自动分配行走系统。
自动找平系统有MOBA自动找平控制仪,同时控制铣削深度与平整度。
行走系统可进行功率自动分配,可根据发动机负荷自动调节行走速度,从而保证整机始终处于最大生产率状态。
西筑CR2500型冷再生拌和机采用此配置。
(11)高精度GPS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利用GPS差分技术,结合激光、全站仪、超声波及多传感器技术,通过软件界面的设计,可以在系统的虚拟仪表中提供施工工地的三维图形、机器的三维坐标等信息,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该项技术在大型的施工现场,尤其在多种机型的工程机械进行机群作业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不仅有利于施工管理方进行有序调度,而且能够提高机群的工作效率。
在该技术方面,做的比较领先的几家企业分别为:Trimble、拓普康(Topcon)和Leica。
2实现节能环保,降低油耗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的节能环保,是当今内外工程机械的又一主攻方向。
中国科学院2006年2月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提出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应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4倍跃进。
国外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对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自动变速操纵、液压控制等节能环保控制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具有代表性的自动变速控制系统、负荷传感变量液压控制系统、工作装置运动精确控制、发动机燃油计量与燃烧控制、用于整机功率适应外负荷的自动匹配控制等项技术。
下面是一些典型节能环保控制系统。
(1)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系统。
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当装载机处于非作业工况时,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直至怠速运行,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噪声。
VOLVOL220F型装载机有一项技术是怠速最小化(Toautomaticallyturned offtominimize idlingwith maintained productivity),可保证主机在超低速情况下运行而不停机,此时由蓄电池对照明和空调供电,最多可供电1 h。
燃油/空气比例控制系统———燃油喷射控制及维护发动机最佳性能的电子控制,优化燃料与空气的配比,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保要求。
(2)变速器自动换挡控制———根据工程机械(如装载机)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研究和开发新的换挡规律,使其能根据不同的负载和路况来确定当前的挡位,以保证变矩器在高效区范围内工作。
节能型换挡规律以提高传动系统效率为目标,通过变速器换挡,使液力变矩器经常保持在高效区工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随着速比的增大,效率η呈类似抛物线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对于工程车辆,通常认为变矩器的图1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示意图效率高于75%为高效区,设变矩器效率曲线与高效区最低槛值75%的两个交点所对应的传动比值分别为i1、i2,则理论上i1、i2就是换挡点。
从物理概念上讲,如欲使变矩器工作在高效区,必须想办法让液压油真正地工作着,即要让泵轮带着涡轮走,它们之间要有一个转速差,这个差值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但是,泵轮的转速是由发动机决定的,无法控制;而涡轮转速却可由其下一环节———变速器自动换挡来实现。
于是就出现了用变速器自动换挡来调整涡轮转速“,迁就”泵轮的转速,以使变矩器的速比i总保持在高效区(i1≤i≤i2)。
当速比高于i2时,说明车辆的负载减轻了,此时可以升高挡位,以使工作速度加快;当速比低于i1时,说明外负载重,此时可以执行降挡操作,以提高装载机的铲掘力。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研制的节能装载机自动换挡系统如图2所示。
(3)发动机功率模式设定系统。
根据负载情况可(自动/手动)选择不同的发动机功率模式,如动力模式/标准模式/经济模式,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提高燃油经济性。
电控(或电喷)发动机是可编程的,它可以通过程序控制作为大、中、小3个发动机使用,分别对应高、中、低3条曲线,如图3所示。
以装载机为例,在铲装轻型物料时按“经济模式”设定为低功率,在铲装标准物料时按“标准模式”设定为中功率,在铲装重型物料时按“动力模式”设定为高功率,这样就避免了大马拉小车所造成的功率浪费。
采用电液比例技术控制的挖掘机,相应地以电比例手柄取代液压先导手柄。
其基本原理是首先采集电手柄的动作信号,然后利用控制器进行运算,最后输出相应的PWM值控制比例阀。
如日本川崎ESS电子控制系统。
使挖掘机液压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提高作业效率,节省燃油。
机器可以在H———快速模式、S———经济模式、L———精细模式下工作,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