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17.54 KB
- 文档页数:5
目录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1)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0)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23)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34)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46)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
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
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
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
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
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
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
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2015年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将“任性”进行到底2015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于1月20日拉开序幕,语文考试业已尘埃落定。
面对这份试卷的变化,相信所有家长和考生都会为之震撼。
分数也许不再重要,今后的备考复习才是正理。
希望大家能够沉下心来,耐心看完杨哥儿写下的这篇文章,如同看我那篇分析考试说明的文章一样。
最起码看了我文章的童鞋,在面对期末考这份考卷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
记得在所有的专家说着阅读延伸题不会再考的时候,我在文中大声疾呼:“只是有可能,不可置之不理。
方法要掌握,12分的题可能会变成6分左右的小题目。
“审题”加“谋篇布局”同时掌握,而此题在古诗文的概率最大。
”果然,这次海淀区考卷第5题、第15题分别以开放性试题的方式每小题6分考查,其要求之高与阅读延伸题相比尤为过之。
也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帮助。
先看图,回顾今年的试卷结构变化——下面我将从试卷结构变化、试卷考点剖析、复习建议三个方面来谈谈想法。
一、试卷结构变化:1、打破了14年考卷按知识板块组卷的模式,改变原来试卷分Ⅰ、Ⅱ卷的做法,整份试卷创造了阅读写作一体化的出题新模式。
2、试卷分值:古诗词阅读加默写共8个小题(1、2、3、4、5、10②、11、22)共计25分;文言文阅读加断句共5个小题(6、7、8、9、10①)共计18分;社科类自科类作品阅读两篇共8小题(12、13、14、15、16、17、18、19)共计33分;文学类作品阅读一篇(20、21、23)共计15分;写作共两题(24、25)分为微写作和大作文各一篇共计60分。
3、与14年高考真题相比,明显少了语基的考查,多了阅读理解的考查,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考查,完全体现出“高素养才能高成绩”的特征。
二、试卷考点剖析:(一)、古诗词阅读:1、春节习俗;2、诗词情感;3、对联知识;4、语言赏析;5、开放式写作;10②、文学常识;11、12、名句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6、断句7、实词8、虚词9、概括文中“此”指代内容10①、文意衔接(三)社科自科类作品阅读12、提取关键词13、文意衔接14、理解文意15、开放式写作16、文意理解和分析17、推理判断18、名词解释19、概括说明理由(四)文学类作品阅读20、近义词判断21、概括分析23、解释内涵(五)写作24、微写作:看图说话。
北京师大附中2015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P班)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加点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 笨拙.(zhuō)瓜葛.(gě)弥.补(mí)诤.言(zhēng)B. 便笺.(qiān)桂冠.(guàn)埋.怨(mán)札.记(zhá)C. 孱.弱(chán)和煦.(xù)木讷.(nâ)缜.密(zhěn)D. 谄.媚(chǎn)回溯.(shuó)娉.婷(pīng)佯.攻(xiáng)2. 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A. 谛.听(dì)痉.挛(jìng)悄.然(qiǎo)冗.长(rǒng)B. 跌.宕(diã)镌.刻(juān)牵掣.(zhì)湮.灭(yān)C. 渎.职(dú)攫.取(juã)蹊.跷(qī)熨.帖(yù)D. 港埠.(bù)隽.永(juàn)平仄.(zâ)逡.巡(qūn)3.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 斑斓对峙诀别遴选B. 砥励杜撰诀窍勉厉C. 玷辱幅射抉择呕歌D. 端祥钩玄联袂平吊4.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 食不果腹白璧微瑕百折不挠彪炳千古B. 别出心裁插科打诨当仁不让返朴归真C. 放荡不羁釜底抽薪甘之如饴泾渭分明D. 开门揖盗苦心孤诣流言蜚语题纲挈领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 20多年间,他翻山越岭、栉风沐雨....,收集资料、踏勘、现场指导钻探作业、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
B. 世界上热点问题真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C. 一些领导干部落马后,被挖出曾以道貌岸然....的正派形象示人,大讲特讲“廉洁反腐、为官之德”,以其行看其言,充满反讽。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5.1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短文,完成1~6题。
甲午元旦①孔尚任萧疏自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诗中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分)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尾联所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A.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饯岁梦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3分)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
C.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
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深,请以“竟”“催”“倾”中的一词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3分)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春节,100字左右。
(5分)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元旦应酬作苦且阅岁渐深韶光渐短添得一番甲子增得一番感慨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此之谓乎吾所取者淑气临门和风拂面;东郊农事,举趾有期。
江梅堤柳,装点春工;晴雪条风,消融腊气。
山居之士,负暄而坐,顿觉化日舒长,为人生一快耳。
(取材于卫泳《闲赏•元旦》)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
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
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记录片能够相对忠实地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发展变化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国家相册”。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纪录片体现了明显的家国叙事倾向。
《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
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涌现出了《大西南凯歌》《第一辆汽车》《征服世界最高峰》等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纪录片。
改革开放营造了自由、现代、多元的社会环境,纪录片创作者用更开放的视野,怀着对生命与生活、民族与世界、历史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掀开了纪录片制作的新篇章。
1983年,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向人们展示了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如何从远古走来,如何缔造出人类文明的奇迹。
中华民族“共饮一江水”的主题带给海内外赤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章回式结构、主持人串讲等制作手法的创新和突破,让人耳目一新。
中外合作拍摄的模式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开辟了道路,达到了极强的文化传播效果。
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既让世界了解了东方古国博大厚重的千年底蕴,又唤起国人对历史阵痛的深沉反思。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远方的家》,展示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
体现“工匠精神”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近年来,纪录片出现了更多元的现实表达和呈现方式,在主流化的国家表达的同时,也关注着个体命运的浅吟低唱:《平衡》讲述了守护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志愿者的故事;《俺爹俺娘》将摄影机对准父母,记录亲情与家庭生活……借力融媒体的联合发展,纪录片的播放渠道更为丰富,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手机、电视、电脑上都能观看,引起强烈反响。
2015届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15届海淀区期末语文试卷分析(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前言】《考试说明》中的“调整考试内容、试题类型和试卷结构,分别从增加现代文阅读量、加强长文本阅读能力考查”,就指的是这一部分内容,即大家熟悉的现代文的小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这一部分的内容考核,因为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品质方面的差距导致分数差距拉大。
它涉及客观题和主观题的信息筛选、整合、加工。
客观题的作答:1、浏览文本2、两分钟内准确把握文本思路。
3、大致步骤:筛选语段中关联性和概括性语句;筛选重要语句,加工出语段大意;筛选语段大意,加工出文本思路。
主观题的作答:1、题型总结:特征、原因题型;2、作答思路:筛选语段中关联性和概括性语句;筛选重要语句,加工出语段大意;筛选语段大意,加工出文本思路。
【语境提供】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
(A)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
(B)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
(C)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
(D)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
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要具有“长篇胸怀”。
“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
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
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
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要个个鲜活、千姿百态。
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三2011-01-19 19:2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决窍吊胃口摈(bìn)弃流水淙淙(zōnɡ)B.坐镇流线形跻(jǐ)身大发横(hènɡ)财C.贸然咏叹调勾(ɡòu)当前倨(jù)后恭D.凭添必需品瞭(liào)望按捺(nài)不住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中城市居民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万元左右的三口之家,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才有可能 2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②教师公寓火灾事件发生之后,上海市静安区消防处对辖区楼宇消防装置进行了反复,结果表明商住综合楼的消防安全状况堪忧。
③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李小鹏从小受父母自立自强思想的,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A.节余查看熏陶 B.结余查看熏染C.结余勘查熏陶 D.节余勘查熏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沙龙,大家在一起品香茗,说时事,论作家,谈作品,唱京戏,弹古筝……每个人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B.Google公司总裁为了让骨干员工在公司里工作得更加舒心,允许他们带孩子和宠物来上班,有人认为这种管理方式简直不可思议。
C.刘老师的古代诗歌选修课非常吸引人,他在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那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意境。
D.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杨秀丽对赛场观众的欢呼呐喊充耳不闻,始终保持平稳的心态,最终夺得该级别季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A.北师大今年的自主招生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着重对考生现有能力和未来潜质的考核,其中既包含智力因素,更包含非智力因素。
2015年海淀区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精华学校语文教研组
一、2015年考试说明变化
1、语基与现代文阅读两部分知识点深度融合。
已在2014年高考前4题中有所表现,2015年考试说明正式确认变化。
2、取消阅读延伸题型。
避免做题套路化,对此方面能力考查保留,放到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最后两条考点中进行考查。
2015年期末考试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中,已经进行了考查。
3、古诗文默写范围发生变化。
2015年考试说明取消“标星”篇目,全部45篇文章列入考试范围,重点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阅读的结合。
4、大作文变为二选一。
让考生有说可说,但一定注意做题时间,避免在选题过程中出现“选择焦虑”。
二、海淀期末考试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变化
1、语基语阅读融合:
(1)古诗词中出现对联的考查
(2)现代文阅读考查语句连贯
2、阅读篇幅增加
小阅读增加为两篇
3、阅读延伸取消
诗歌阅读后考查延伸
4、作文为二选一
两个选题均为材料作文,题干较为但一,发散点不多,难度相对较低。
三、应对2015高考变化如何复习
1、站稳脚,按照原有一轮复习进度,可以沿用往年题目进行练习,按模块进行复习,不要着急做综合,在二轮复习时,开始准备做综合题。
2、期末考试与高考还有一定差距,不要过于看重,高考试题与本次期末考试相比,还会有所调整和变化,仅做参考,复习进度不受此次考试影响。
3、寒假进行古诗词、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复习,迎合最新改革思路,适当做一些探索性新题型。
2015年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将“变脸”进行到底
2015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于1月20日拉开序幕,语文考试业已尘埃落定。
面对这份试卷的变化,相信所有家长和考生都会为之震撼。
分数也许变得不再重要,今后的复习怎么办才是正理。
希望大家能够沉下心来,耐心看完杨哥儿写下的这篇文章,如同看我那篇分析考试说明的文章一样。
最起码看了我文章的童鞋,在面对这份考卷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
在所有的专家说着阅读延伸题不会再考的时候,我在文中大声疾呼:“只是有可能,不可置之不理。
方法要掌握,12分的题可能会变成6分左右的小题目。
“审题”加“谋篇布局”同时掌握,而此题在古诗文的概率最大。
”果然,这次海淀区考卷第5题、第15题分别以开放性试题的方式每小题6分考查,其要求之高与阅读延伸题相比尤为过之。
下面我将从试卷结构变化、试卷考点剖析、复习建议三个方面来谈谈想法。
一、试卷结构变化:
1、打破了14年考卷按知识板块组卷的模式,改变原来试卷分Ⅰ、Ⅱ卷的做法,整份试卷创造了阅读写作一体化的出题新模式。
2、试卷分值:古诗词阅读加默写共8个小题(1、2、
3、
4、
5、10②、
11、22)共计25分;文言文阅读加断句共5个小题(6、7、8、9、10
①)共计18分;社科类自科类作品阅读两篇共8小题(12、13、14、
15、16、17、18、19)共计33分;文学类作品阅读一篇(20、21、23)共计15分;写作共两题(24、25)分为微写作和大作文各一篇共计60分。
3、与14年高考真题相比,明显少了语基的考查,多了阅读理解的考查,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考查,完全体现出“高素养才能高成绩”的特点。
二、试卷考点剖析:(一)、古诗词阅读:
1、春节习俗;
2、诗词情感;
3、对联知识;
4、语言赏析;
5、开放式写作;
10②、文学常识;
11、12、名句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
6、断句
7、实词
8、虚词
9、概括文中“此”指代内容10①、文意衔接
(三)社科自科类作品阅读
12、提取关键词
13、文意衔接
14、理解文意
15、开放式写作
16、文意理解和分析
17、推理判断
18、名词解释
19、概括说明理由
(四)文学类作品阅读
20、近义词判断
21、概括分析
23、解释内涵
(五)写作
24、微写作:看图说话。
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其考点分别为:(1)、描述类:描写图画内容
(2)、评论类:评语
(3)、应用类:倡议劝告
25、大作文:任选其一。
(1)“方寸之间”
(2)“…就是任性”
三、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
此份试卷看似弱化了字音字形等语基的考查,实则不然。
这次考题实则是将成语、近义词辨析、衔接连贯等考点分散在阅读中,童鞋们在平时复习中,仍要扎实基础。
最好将14年各城区的模拟卷中的语基部分认真刷一遍。
2、关注社会热点新闻。
在平常学着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落在笔头,形成有条理、观点鲜明突出的文段。
3、名著积累。
关注课本必修(1—5)后面的“名著导读”部分,必须做好开放性写作的准备。
从目前时间看,我们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大部头的书了,这些导读是个不错的选择。
4、掌握方法。
不仅要熟知考点,还要注意各考点的相应答题方法。
如文言文阅读中的“实词判断题”、“虚词判断题”要巧用语境;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概括题”学会从文中寻找相照应的关键词,“含义题”学会从字面意思结合文本解读深层含义,“作用题”要从“内容、结构、情感”等方面一一作答。
5、训练阅读的习惯。
“阅读”分“粗读、略读、通读、精读、跳读、再读”等,要懂得因文而异、因文而读。
6、积累素材,尤其是鲜活素材。
这点可以和2一起准备。
古代的素材可以适当准备,作为文中简用素材也是不错,如能写成200字左右夹叙夹议的文段更好了。
7、古诗词知识筹备。
在活学活用中理解记忆,情境化运用是备考方向。
要重视平日积累,建议抽时间看看古诗词鉴赏语段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8、分清文体。
微写作的三大类型一定要区分对待,平常训练要在着力其一的基础上留个备胎;大作文二选一,切忌纠结,易纠结的星座可要注意,不要在此浪费宝贵的时间。
着力提升快速审题迅速作文的能力。
总之:这份期末试题,可谓是真真将“变脸”进行到底了,15年高考究竟怎么考,还要看一模、二模样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的读书人,在平时做好备考准备,15年我们肯定可以获得一份优异的成绩。
“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
面对改革,小伙伴,你准备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