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联想生动造语_3000字联想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联想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联想是一种从已知事物出发,通过类比、比喻、夸张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思考的方法。
联想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联想方法。
1. 类比联想: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或强调某种特点或情感。
例如: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3. 夸张联想: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他的能力无人能及,简直是神一般存在。
4. 联想场景: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画面,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自己的观点或情感。
例如: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温暖而宁静。
5. 想象联想:通过想象力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或理念。
例如:我想象着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战争和贫困的美好社会。
联想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情感真实: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不要过于虚构或夸张。
2. 适度使用:联想是一种手法,使用过多可能会让作文显得夸张或失真。
应该适度地运用,力求贴近主题和情感。
3. 形象生动:联想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要选择具有形象力和感染力的联想方式。
4. 切合主题:联想要与作文的主题紧密结合,不能脱离作文的内容而独立存在。
5. 逻辑清晰:联想要符合逻辑,不能随意联想,要通过逻辑的推理和比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联想是一种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联系和比较来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方法。
通过联想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和吸引人。
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合理运用,使其与主题和情感紧密结合,形成有力的表达。
【常见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作用】姓名【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4、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5、(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全文紧凑.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6、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8、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9、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0、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11、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2、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十分重要,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意境与深度,让作品更生动有趣。
如何有效地运用联想与想象呢?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一、联想1.抓住关键词在写作中,利用关键词联想可以极大地拓展思路。
比如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文章,如果只是单独讲解具体的环保细节,文章会相对枯燥,但如果利用“环境”这个关键词进行联想,例如联想到大自然、环球无垠、星空斑斓等词汇,可以让文章更加丰富。
2.合理运用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联想方式,可以将抽象或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具象且易理解的形象。
例如“她就像春天的阳光一般温暖”、“他的笑容就像夏日里的甜甜西瓜一般夺人心魄”,可以让作品愈加生动形象。
3.运用想象力利用想象来进行联想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可以通过构建虚拟情境、设想故事情节等方式让文章更加有趣。
比如联想到荒凉的沙漠,想象到一个人独自穿越在雪山冰川之中,然后将这些元素与文章主题进行关联,就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二、想象1.抓住人物特点在写作时,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可以通过对其性格特点加以想象来做到细致生动。
比如要描写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学生,可以想象他在学校中默默观察,独立思考,然后采取行动的场景。
2.创造奇幻世界利用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丰富奇幻的语境,将读者带入未知的世界。
比如描写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或梦幻飘渺的仙境,可以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3.将思维扩展到未来想象未来也是很好的写作方式,可以运用科技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联想。
比如可以想象天上有飞行汽车,可以随时出入飞行工具直达目的地,这样的景象。
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让文章富有科技感,展现对未来的想象。
综上所述,联想与想象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步骤。
在写作时,请根据文章主题或所欲传达的情感或信息,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式,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提升读者体验。
【高中语文】2021湖北高考作文指导:作文提分决窍之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摘要】语文考试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写好作文要讲究哪些方式方法呢?编辑整理了“2021湖北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希望考生在考试中能运用到这些方法,写好作文,提高成绩!2021湖北高考作文指导:作文提分决窍之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想象和联想是写作不可或缺的“双翼”!可以说,没有一篇文章不是想象和联想的产物;也可以说,没有想象与联想,是不可能写好文章的!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由某一人物、事物或概念而想起其它有关的人、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联想,是从此及彼的过程,其对象是客观实际。
想象的作用,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使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也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因为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想象,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
所以,要激发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想象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
联想的作用,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
不少考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只是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而运用积累,靠的就是联想。
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
这就是说,联想还有助于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
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实际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选料剪材,都离不开联想,高考场上许多奇篇佳作,最赖此法,如《谏屈原书》《赤兔之死》《鼠辈致人类的一封信》,都是联想生动的创新成果;仅从行文语言上来说,前面的“引用添辉法”、“修辞增色法”也可以说是联想的产物。
联想和想象指什么意思他们有什么区别范文区别是:1、想象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
联想产生的基础是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正因为客观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习的,所以能从以事物想到有关的事物。
联想要依靠记忆,是记忆活动的表现。
2、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
而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
3、联想和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想一定要牵涉到两件事,即从甲事想到乙事,而想象只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
但是联想对于想象的形成往往具有媒介作用,头脑种新形象的形成有时是由联想促成的。
4、联想的基本释义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我是一棵小草我是一棵小草,身上没有花花绿绿的衣服,头上也没有色彩鲜艳的帽子。
当春姑娘悄悄来临的时候,她把碧绿的裙子给了我,让我在这神话般的环境中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我是一棵小草,当太阳公公刚刚从东方露面的时候,我身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这时候,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唱着歌,飞到我身边,说:“你好啊,小草!”停了一会儿,美丽的小蝴蝶翩翩地跳着舞,也飞到我身边,说:“小草啊!你好。
”我是一棵小草,当大雨将要来临的时候,我闭着眼睛,耐心地等待着大雨给我洗一个痛快的澡。
大雨过后,我的身上一尘不染,多么轻松,多么舒服啊!这时候,一群顽皮的小孩儿走来了,他们在我身上乱踩,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在意。
只听见有个小孩子说:“走在这小草上不格脚,多美啊!”听了这句话,我心里乐滋滋的,高兴得直想笑。
一天,一位农民伯伯赶着一群羊,那群羊看见了我,就抢着吃起来。
联想想象对写作文的作用一、联想1、联想的特点: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
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反映在人脑中,有各种联系,包括反映事物外部关系的简单联系和低级联系,反映事物内部关系的复杂联系和高级联系事物的2、联想的作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外在特征和意义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都反映在人脑和已建立的联系中。
后来,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导致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出现在大脑中,这就是关联。
二、想象1、想象的特点: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想象与思维密切相关,属于高级认知过程。
它们都是从问题的情境中产生的,是由个体的需要驱动的,可以预见未来。
2、想象的作用:(1)补充作用:对人类认知活动的补充。
(2)预见作用:预测活动结果,指导活动方向。
(3)代替作用:满足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需求。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扩展资料:联想和想象的相关介绍:1、联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一种观念的产生必须伴随着另一种与之相似或相反的观念的产生,或者同时伴随着过去的经验。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首次引用了联想这个词,从那时起,联想就成为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
2、想象想象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想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想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
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
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
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
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
想象的写作手法作用有什么好处
2021-09-15
联想和想象运用效果: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性。
(谈散文中联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
想象的写作手法作用有什么好处
1想象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想象写法有什么作用
联想是指通过某个知识点,想到另外的知识点,而这两着有种潜在的联系.他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的作用.了解新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想象就是运用语文知识点,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出新的知识点,也是扩大知识面的一种方式.想象可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丰富语文知识.
举例:通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以联想到“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都是要我们珍惜时间.
通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想象到,如果我们珍惜了时间,以后就不会为浪费时间而遗憾.如果我们浪费了时间,到以后我们就一事无成,到以后就会为浪费时间而遗憾.
联想是通过某个知识点想到另一个已经存在的知识点;而想象是通过知识点读发现新的内容.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指导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作文中联想想象的运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意谓诗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
诗人“精”(神)能驰极远之地,“心”能游万仞之山,借助的正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即时创造的过程。
在写作中,联想和想象是拓展思路、丰富内容、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联想所谓联想,即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活动。
联想主要分为辐射联想、纵向联想和反向联想等。
辐射联想就是围绕一个事物进行多角度联想。
如由手的正面、反面和侧面各不相同,联想到“要全面看问题”或“不要片面看问题”;由手“攥起可凝聚力量”的作用,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等。
纵向联想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历史到现实、由现在到将来,层层揭示事物新矛盾的一种联想方法,其特点是层层递进。
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从“伟岸”“正直”“挺拔”的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联想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样一联想,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就有了鲜明的意义。
反向联想是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联想,其特点是逆向。
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中,由“车夫的高大”反向联想到“我”的渺小,以“我”的渺小来反衬车夫精神品质的高尚,突出了“一件小事”的意蕴。
反向联想,或形成对比,鲜明深刻;或反弹琵琶,避免立意浅薄,增加文章意蕴。
二、想象所谓想象,是人们在联想、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并重新组合成新的思想和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联想的高级阶段,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开拓和创造。
想象有许多种,在写作中,常常运用的有情境想象和扩展想象。
情境想象是指在一种特定的情景、氛围下,由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触动而产生的一种想象。
如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把“秋声”想象为“波涛”,想象为“赴敌之兵”。
阅读后感写作的想象与联想阅读是一种启迪思维、增长知识的重要方式,而写作则是将阅读中所得到的思考和感受转化为文字的过程。
阅读后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要求读者对所读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和思考,并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深入的阐述。
本文将探讨阅读后感写作中想象与联想的重要作用,并介绍如何充分利用这两种元素来丰富文章内容。
阅读后感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背景设置。
而通过想象,读者可以将所读内容中的情节和人物投射到自己的思维中,进一步拓宽对内容的理解。
想象力可以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亲身经历了书中的故事。
例如,在阅读一本小说后,读者可以想象自己成为书中的主人公,体验故事中的喜怒哀乐,进一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故事的内涵。
除了想象力,联想也在阅读后感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联想是指通过已知的事物或情感,来推测或联系相关的事物或情感。
在阅读后感中,通过联想可以将所读内容与自身经验或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形成新的感悟与见解。
通过联想,读者可以将书中的主题和思想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或类比,从而使文章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例如,在阅读一本关于自然生态的书籍后,读者可以联想到自己和自然的关系,进而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珍爱自然。
在阅读后感写作中,想象和联想两种元素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加丰富的文章内容。
通过想象和联想,读者可以深入挖掘书籍中的隐含意义,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想象和联想不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进一步深入阅读和思考的热情。
当然,在运用想象和联想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原则。
首先,要确保想象和联想的内容与所读书籍的主题相关,并能够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在运用联想时,要保持合理和准确,不夸张和离题。
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篇章结构的组织,使文章通顺、连贯,并能够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总之,阅读后感写作是一种将阅读中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转化为文字的过程。
作文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技法知识要点1、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生活是想象之源,想象是作文的翅膀。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考试说明:1、想象技法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1)编创法。
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
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
编制故事情节在文艺创作上叫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
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
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2)组合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人物的模样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讲的是文艺创作,对我们借助想象写好作文同样有指导意义。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
(3)扩展法。
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扩展法的过程是: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练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的描绘。
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
平时说的“添枝加叶”,就是扩展想象。
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
(4)梦幻法。
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例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联想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如下:
首先,联想可以打开记忆的仓库,突破话题材料的局限,让思维向纵深发展,联系多种材料,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联想的目的是拓展行文思路,从而有利于题旨的弘扬;从文章局部来看,联想的目的是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
其次,联想可以串联生活观察、感受、思考、感悟等,使写作思路得到拓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构思,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并大大地丰富了表现内容和手段。
此外,联想还可以使事物生动化,比如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
联想也可以升华主题、点明中心,比如通过将事物与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联系起来,使文章更有深度。
总的来说,联想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在写作过程中,将联想与想象结合起来运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有深度,给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者把后出现的事物想象成在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事物。
而想象是在人类思维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它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联想和想象的不同在于:联想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想象则是无限的,它可以超越时间、地点、国界,克服空间阻隔,甚至还能达到三维空间的穿越。
我们在写作时往往运用到联想,却又常常写错“联想”的概念。
其实,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再来看看联想和想象的区别吧!一次,我在写一篇作文《月球上真的有外星人吗》,灵光一闪,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当时诸葛亮巧借东风,大败曹操。
但我这时突然冒出个奇怪的想法——难道外星人真的也会使用诸葛亮那样神乎其技的计谋吗?一阵白光划过,我突然惊醒,怎么可能呢?诸葛亮的智慧,即使是现代人也无法超越,他怎么可能是外星人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实验:向老师请教。
老师说:“你呀,多看看书,好好学习,就什么都懂了。
”老师走后,我反复思考,渐渐得出结论:诸葛亮根本不是外星人,只是人们的猜测罢了。
因为外星人怎么可能有这样高深莫测的智慧呢?即使是外星人,也不可能有这样精密的仪器啊?可如果诸葛亮不是外星人,他又怎么会预料到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情呢?虽然诸葛亮没有直接提到外星人,但他很有可能是外星人。
既然诸葛亮不是外星人,那么外星人到底是谁呢?这下,我更迷惑了。
“难道真的是我自己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带着疑问,我继续看书,终于发现诸葛亮曾经跟司马懿打过赌。
那次,诸葛亮是以蜀军将领的身份参与战斗,司马懿对诸葛亮颇为忌惮,担心被诸葛亮设计杀害。
于是便送给诸葛亮两坛子酒,说:“如果你赢了,就给你3万升酒。
”诸葛亮欣然答应,回去立刻调兵遣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埋伏在渭水河边,将两坛子酒送到了司马懿面前。
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喝下酒,随即感到昏昏欲睡,等他醒来的时候,诸葛亮早已撤军了。
这才有了“空城计”的故事。
难道诸葛亮就是外星人?后来我查阅了资料,终于解开了谜团。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联想和想象就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过程。
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础,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文章插上联想和想象的双翼,就会在艺术天空中自由翱翔。
1.有助于独创。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独创,而任何一种创造性的产品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重新组合表象,以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这重新组合带有极大的自由性,因此有可能创造出独特性的形象。
如有一首《“0”拾零》的小诗是这样写的:有人喜欢把“0”放平/躺在上面像一叶舒适的游艇/有人喜欢斜靠的“0”/它像方向盘/我更喜欢竖起的“O”/它是飞转的前进的车轮。
这首诗从“0”横竖摆放的不同,运用想象来进行独创性的创造,并赋予它象征意义而写出来。
如果把作者的生活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感受多么丰富,倘若没有想象,也只不过是一座沉睡的金矿。
而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感受活化,创造出生动新颖的新形象。
没有想象,文章就缺乏灵气,缺乏生气,缺乏才气。
没有想象,艺术将失去光彩,失去魅力,失去魂魄。
2.有助于开拓思路。
想象是对表象的改组,可以突破直接经验的限制,表现广阔的生活领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要“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意思就是说作者不要受眼前的现实所限制,要跨越时空,让想象的翅膀随意飞翔。
例如,孙犁的散文《新年悬新照》,说的是自己一张1946年的旧照片,以寻常眼光看来,一张旧照片,有什么好说的?作者却由这张旧照片联想开去:自己的中学生生活;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妻子的一片情意……一张照片,引起了作者的万端思绪。
正是联想,开拓了作者的思路。
3.有助于强化感情。
在写作中,感情与想象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感情唤起想象。
一个痛苦的人,他的想象往往会显出无限悲惨的画面;一个快乐的人,则往往会想象出异常美好的画面。
另一方面,想象强化着感情。
莎土比亚的剧本《麦克白》中有句台词:“想象中的恐怖远过于实际上的。
”因此,一味地说悲、说乐,未必有多少人感动,而在感情推动之下,发挥想象,产生了新的形象,那么在新的形象中渗透的感情才能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红楼梦》中的想象,不是曾经使有的少女“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吗? 4.有助于增强形象性。
有时候,作者的感情特别强烈,只靠一般的描写不足于传达;或者所写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加以描写,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
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表象集中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能强烈地感染人。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通过作者的想象,抽象的不可触摸的时间形象,很自然地就会在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
在写作活动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想象,可以提高选材构思能力,使表达内容更丰富,思路更开阔,形象更生动。
训练想象力的方式很多,可以结合阅读训练,利用原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等。
可以写看图作文,写童话、寓言故事、科幻文章等,这些都是训练想象力的好方法。
写作时可根据需要,适当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