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与答案 第十二章-人格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与答案 第十二章-人格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与答案 第十二章-人格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与答案 第十二章-人格

第十一章-能力

一、单选题

1.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

2.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需要D.动机

3.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人格物质理论将人格分成儿层,下面哪一个不包括在其中()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C.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4.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

5.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其中()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B.自我C.超我D.三者都是

6.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

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

7.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A.共同特质B.+心特质C.首要特质D.动力特质

8.对人格的生物遗传因素进行研究时,心理学家认为()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A.族谱分析B.双生子研究C.归因溯源法D.临床病理分析9."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物理因素D.早期童年经验10.当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时,是强调了人格中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

11.下面对认知风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问题思考速度上的差异可以区分出冲动与沉思两种认知风格

B.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原因可能是因为女孩多采用继时性的加工风格

C.因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的人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因此场独立性要优于场依存性

D.认知风格是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代表的是人们的典型行为

12.徇私与秉公,勤劳与懒惰,自负与自卑等,是对人性格的什么特征的描述()

A.态度B.情绪C.意志C.理智

13.塔佩斯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中,具有信任、谦虚,直率等特质的人格因素是()

A.开放性B.责任心C.宜人性D.外倾性

14.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兴奋性B.强度C.灵活性D.平衡性。

15、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A操作性条件性反射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C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D动力定型

16. 最早提出气质体液说的学者是()

A.伯蔓

B.巴莆洛夫

C.希波克拉特

D.克雷奇米尔

17. 巴莆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如和多血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是()

A.兴奋型

B.抑制型

C.安静型

D.活泼型

18. 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9. 传统的对多血质人的典型特点被描述为()

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

B.活拨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差,易见异思迁

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较差,行动迟缓

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

20. 传统的对抑郁质人的典型特点被描述为()

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

B.活拨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差,易见异思迁

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较差,行动迟缓

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

21. 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强,平衡而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22. 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23. 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强,平衡而又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24.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25. 张三属多血质气质类型,李四属抑郁质气质类型,张三和李四的气质是()

A.张三好

B.李四好

C.一样好

D.无好坏之分

26. 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的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

27. ()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理智特征

28.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9. 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上的()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30. 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团结友爱,对教师热爱尊敬,表现了性格上的()特征

A.意志

B.情绪

C.态度

D.理智

3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性在年龄很小时

A.几乎没有什么表现

B.表现不特别明显

C.表现很明显

D.人与人之间无差别

32.徇私与秉公,勤劳与懒惰,自负与自卑等,是对人性格的什么特征的描述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C.理智

33. 塔佩斯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中,具有信任、谦虚,直率等特质的人格因素是:

A.开放性

B.责任心

C.宜人性

D. 外倾性

34.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兴奋性

B. 强度

C.灵活性

D.平衡性.

35. 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36、()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A人格B气质C能力D兴趣

37. “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38.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39.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40.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41.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

A.血型B。激素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体型

42.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43.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44.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45.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46.根据个体的智力情绪意志3种心理机能何者占优势划分性格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斯普兰格

B.培因和李波

C.列维托夫

D.阿德勒

47*.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48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49.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50.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家庭结构

B.出生顺序

C.家庭的贫富程度

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51.父母的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

A.民主

B.保护

C.支配

D.拒绝

52.朝气蓬勃是性格的

A.理智特征

B.态度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53.公元前五世纪,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的人是()

A盖伦B希波克拉特C柏拉图D、亚里斯多德54.活泼好动、易动感情、伶利、敏捷是属于()

A性格B理智感C气质D激情

55.在个性结构中,始终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有好坏之分的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意志

56.气质类型的特点是()

A.无好坏之分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D.多血质最好57.将性格按照文化、社会学来划分的是()

A荣格B斯普兰格和底尔太C阿德勒D弗洛伊德58.一个人冷酷无情、损人利己、傲慢是属于()

A气质B能力C性格D道德感

59、气质类型是()的外部表现。

A、心理过程

B、对事物的态度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认识倾向

60.卡特尔提出的16种人格因素属于

A.表面特质

B.首要特征

C. 根源特质

D.中心特质

61.气质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A.亚里斯多德B.希波克拉底C.柏拉图D.克瑞奇米尔62.某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63.某人安静沉稳、寡言少语、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6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希波克拉底C.加伦D.克瑞奇米尔

65.胆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

A.强而不平衡型B.强、平衡、灵活型C.强、平衡、不灵活型D.弱型66.抑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

A.强而不平衡型B.强、平衡、灵活型C.强、平衡、不灵活型D.弱型67.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68."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常用理智来控制感情与行为",这属于哪种性格类型()A.意志型B.理智型C.情绪型D.胆汁型

69.用图片或墨迹,让被试自由回答反应而测量性格的方法是()。

A.自然实验法B.投射法C.问卷法D.个案法

70.()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儿童自私、骄傲、任性和依赖的性格特征。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

71*.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个性心理特征

72*.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73. 某企业招聘工作人员,要求应聘者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善于社交,比较适合这种工作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74. 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型相当于().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75、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是在描述他的()。

A性格B习惯C气质D能力

76*.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77*.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B.性格、气质和能力

C.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D.道德、观美感和理智感

78、人格类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荣格

B 阿尔波特

C 卡特尔

D 弗洛伊德

79.“性格即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80.艾森克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记述个性,一方面是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

A.内向与外向,情绪稳定和情绪不稳

B.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

C.内向,外向

D.精神异常,神经质

81人格特质说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舒茨C.卡特尔D.弗洛伊德

82.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83、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或改造人的()特征

A.情绪B.意志C.气质D.理智

84、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85.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它们是()A.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B.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

C.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D.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86.以下哪个是人格结构中自我调控系统的内容()

A.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B.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87.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投射测验()

A.罗夏墨迹测验-90 C.艾森克人格问卷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88.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由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卡特尔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在1949年编制成的。16指的是16种( )。

A.能力特质

B.动力特质

C.气质特质

D.根源特质

89、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90.《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心理学上把类似于林黛玉式的气质叫做()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91.人出生时就有( )

A.情绪

B.情感

C.成就感

D.美感

92.评定个人的场依存性-场独立性通常采用的测验是()。

B.隐蔽图形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

9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94.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 )

A.反应快,精确性强

B.反应慢,精确性强

C.反应慢,精确性差

D.反应快,精确性差

95.心理学家把类似燕青的气质,如聪明过人、灵活善变,情绪丰富且外露叫做(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96.下面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个性理论属于类型论()

A.斯普兰格

B.卡特尔

C.艾森克

D.奥尔波特

97、个性的核心是( )

A 能力

B 智力

C 气质

D 性格

98、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平衡-灵活

B 强-平衡-不灵活

C 强-不平衡

D 弱

99.神经质倾向的(),有不安、抑郁、强迫观念、焦虑、伤感、神经过敏、自卑、难以取悦、不和气、好空想、回避社交、为失眠而苦恼等症状。身体构造纵向发达,经常抑制唾液分泌。智能比较高,词汇丰富但不愿多说话,反应正确但迟缓,要求水平高,但对自己的成绩评价低。缺乏通融性,情绪不动摇,适于精密作业。在艺术鉴赏方面喜观赏旧时绘画。

A.内向性者

B.外向性者

C.情绪稳定性

D.情绪不稳定性

100、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平衡-灵活

B 强-平衡-不灵活

C 强-不平衡

D 弱

101、()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荣格

102、()提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的人格特质理论

A.卡特尔B.艾森克C.费洛伊德D.奥尔波特

103、()提出了根据一个人兴趣和关注指向内部还是指向外部来划分人格的内一外向人格类型理论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荣格

104、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强调()

A.中心特质一次要特质B.内向—外向

C.共同特质—个别特质D.内外向—情绪稳定性

105、费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

A.中心特质—次要特质B.内向—外向

C.共同特质—个别特质D.自我、本我、超我

10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107、心理学源于()

A.宗教B.历史学C.哲学D.化学

108、人格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

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心理过程D.意志过程

109、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

A.大脑和神经系统B.潜意识C.环境D.知觉和价值观

110.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A.共同特点B.枢纽特质C.核心特质D.次要特质

111.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动力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

A.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

B.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C.心理活动的特质和类型

D.心理活动的情绪、意志、性格的外在表现

112.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之中()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三者都是

113.()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荣格

114、()的人格结构理论将类型模式与特质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A.卡特尔B.艾森克C.荣格D.奥尔波特

115、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均、灵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16、传统上把粘液质人的典型特点描述为()

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

B.活泼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差,易见异思迁

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较差,行动迟缓

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

117、()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他还进一步把个人特质划分为3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荣格

118、()把人格的类型模式和特质模式有机地结合,提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荣格

119.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型相当于()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20.提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

B.威特金

C.麦克莱伦

D.马斯洛

121、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22、()认为可以用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一个是同一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的情绪稳定性,各种人格特质都可以用这两个维度来表示

A.卡特尔B.艾森克C.荣格D.奥尔波特

123.因为气质是神经系统类型特点的外在表现,因此,气质是()

A.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B.具有稳定性但可塑性是主要的

C.稳定不变的

D.虽具有可塑性但稳定性是主要的

12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125.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A.兴趣爱好类型

B.性格类型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动机需要类型

126.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127.在信息加工时,依据内在的参照的认知方式,属于下列哪种风格

A.沉思型

B.系列型

C.场独立性

D.场依存性

128.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三因素不包括()

A.外倾性

B.开放性

C.神经质

D.精神质

12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130.“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13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托马斯-切斯对气质类型的划分()

A.容易型

B.困难型

C.一般型

D.迟缓型

132.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

A.学习内容

B.学习速度

C.学习质量

D.学习风格

133.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认知

13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35.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A.自称量表

B.评定量表

C.投射测验

D.评价中心

136.下面对认知风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问题思考速度上的差异可以区分出冲动与沉思两种认知风格

B.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女孩多采用继时性的加工风格

C.因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的人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因此场独立性要优于场依存性

D.认知风格是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代表的是人们的典型行为

137.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38.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

A.自我观察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认知

二、多选题

1.塔佩斯等人提出了人格的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这5个因素的是:A.开放性B.外倾性C.宜人性D.神经质E.精神质2.下面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

A.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B.冲动型一沉思型C.内倾型一外倾型D.继时性一同时性3.自我调控系统包括( )子系统。

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更新

4.人格测评的方法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人格测验的方法有( )。

A.自陈量表B.投射测验C.情境测验D.自我概念测验E.特殊能力测验5.在艾森克的特质理论中,他提出人格由( )因素组成。

A.开放性B.外倾性C.宜人性D.神经质E.精神质

6.巴甫洛夫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对人格气质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A.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B.稳定性C.可塑性D.平衡性E.灵活性7、()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A能力B气质C性格D意志

8、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气质是先天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9、下面关于气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气质的差异是先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变

B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C气质不直接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D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10.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质是先天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气质和性格都没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11. 胆汁质的主要外在表现是()

A.直爽热情

B.精力旺盛

C.行为外向

D.做事有条有理

12. 黏液质的主要外在表现是()

A.举止平和

B.行为内向

C.不善于言谈

D.爱独处

13.()属于人格的特征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功能性

14.()是性格的智力特征

A.思维力

B.观察力

C.记忆力

D.内驱力

15.()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A.关心他人

B.勤劳节俭

C.自私自利

D.独立自主

16.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大小

E.气质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1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即()。

A.本我

B.自我

C.他我

D.超我

18.罗夏墨迹测验的记分主要依据()几个方面

A.反应速度

B.反应区位

C.反应的决定因子

D.反应内容

19、()是气质的特征

A.感受性B.耐受性C.情绪兴奋性D.整体性

20、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

A.推动个体行为的心理原因方面的B.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的

C.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方面的D.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

21、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典型的B.习惯化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C.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D.稳定的2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

A.强度B.灵活性C.速度D.稳定性

23、胆汁质的主要外在表现是()

A.直爽热情B.精力旺盛C.行为外向D.做事有条不紊24、黏液质的主要外在表现是()

A.举止平和B.行为内向C.不善于言谈D.爱独处

25.塔佩斯等人提出了人格的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这5个因素的是()。

A.开放性

B.外倾性

C.宜人性

D.神经质

E.精神质

26.具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有()。

A.主体统觉测验 C.句子完成测验

D.画树测验

E.罗夏墨迹测验

27.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差别在于()

A.弗洛伊德强调伊底的作用,而艾里克森更强调超越的力量

B.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里克森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C.弗洛伊德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而艾里克森注重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作用

D.关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而艾甲克森提出八阶段理论

三、填空

1.气质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中表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过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结合,把动物的神经活动分成了四种类型。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关系是:强—不平衡______________;强—平衡—不灵活型______________;强—平衡—灵活型______________;抑制型_____________。

4.按四分法气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是一个人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6.在个性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性格形成的途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性格的结构特征差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性格的类型可分为(1)机能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倾与________;(3)独立与________;(4)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荣格认为,个体的力比多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是____________ 的人;个体的力比多活动倾向于自己,是____________ 的人。

11、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__ 和习惯化了的___ 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2、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___ 特征和___ 特征。

1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_____ 因素和______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4、从______ 到________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15、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___ 和心理活动的___ 。

16、气质较多地受______ 因素的影响,因此是______ 的个性心理特征。

17、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______ 和______ 。

18、气质是___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基础。

19、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___ 和神经过程的______ 。

20、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四.名词解释

气质气质特征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内向-外向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性格性格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类型论性格特质论生产的倾向性非生产的倾向性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优越型自卑型共同特质个人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五因素模型

五、简答题

1.试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3.如何解释"一个在教师面前较勤快的学生,可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懒惰’的现象

4.简述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5.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六、综合题

1.结合自己性格的形成,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2.比较两种人格理论模式的特点。

3.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逐一加以阐述。

1-5 DBCBA 6-10 BCBDD 11-15 CACAA 16-20 CDABC 21-25 CCDBD 26-30 BCCBC 31-35 CACAC 36-40 CCDAC 41-45 CADAB 46-50 BABBD 51-55 ACBCB 56-60 ABCCC

61-65 BBCAA 66-70 DCCBBD 71-75DAACC 76-77 BC

1 AD 7 ABC 8 ABCD 9 ABC 10 ACD 11 ABC 1

2 ABC 1

3 ABC 1

4 ABC 1

5 ABC

1.(强度、速度、平衡性、灵活性) 2.(兴奋、抑制过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3.(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 4.(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 5.(现实的、习惯化、比较稳定的) 6.(性格) 7.(家庭、幼儿环境、学校教育、职业活动与社会实践) 8.(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9.(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外倾型;依存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 10、外向型内向型11、态度行为方式12、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13、遗传环境14、出生5、6岁15、稳定性指向性16、先天生物学比较稳定17、黏液质抑郁质18、心理生理19、平衡性灵活性20、稳定动力

部分练习未整理答案

答案有误联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 特质是指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人格特点的描述词 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关程度关联的程度的实验方法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安排、控制并实施的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要观察、测量和记录被试发生变化的变量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人格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正常人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且能认识到与他人的差异 ②独特性,中华名族在表达人际交往和个人感情方面比较含蓄;即使是双胞胎人格也会有很大差异 ③稳定性和可变性,成长中的儿童人格不稳定,容易受到客观的影响,但成年后人格就比较稳定 ④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印度“狼孩”虽具有人的生理组织,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人格。 2、请简述观察法和实验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认情境中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特点,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现象与规律的方法。 优点:获取的资料、信息比较真实客观,能够发现许多平时不大注意的现象 缺点: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也很难进行重复观察验证,而且会受到观察着主观经验、技能和观察仪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无关变量,系统的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便于控制无关变量,真实显示因果联系 缺点: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 3、人格心理学的目的包括哪几方面,进行简要描述。 ①描述:客观的呈现所要研究问题的事实 ②理解: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的前因后果之间的联系 ③预测: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 4、人格的心理学定义有哪五种。 ①罗列式定义②整合式定义③层次性定义④适应性定义⑤区别性的定义 5、Allport所概括的两种相对的定义 ①人格是一个人所引起的别人对他的反应,即把人格看成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②人格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这种内部机制的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三、问答题 1、Mead等人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的研究体现了人格的哪一重要特性? 独特性 2、在观察法中,为了确保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研究者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观察者效应②观察者偏差③拟人化错误 3、在实验法中,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过程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安慰剂效应②实验者效应 4、进化心理学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两个方面? ①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现代人格心理学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总和式定义 始于古罗马时代,他们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比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方面,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有一定启发作用。这种定义是肤浅的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合。 2、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比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室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看做是又组织的,并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统一性。 比如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室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室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即对自己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比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比如思科恩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 上述定义虽指出了人格的某些特征,但是不全面。奥尔波特指出人格室人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二、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教科书中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 3、《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投注:投注是指能量或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分为三种:自我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自己,如自恋者;幻想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虚无的幻想中,如做白日梦者;对象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某人、某物或某些团体活动上。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4、5岁时。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基本焦虑: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 能、外能: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外能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里比多:Libido的译音。也称性本能。指一种性冲动的内在的潜力,它经常驱使人去追求实现,去寻求满足,获得快感。他的“性”是广义的。不是男女之间的性爱的性,而是包括一切感觉器官或肌肉、皮肤等由于抚摸而产生的快感都是性的满足。两种主要的性本能:都是异性爱的倾向,一是恋父情结,一是恋母情结。 特质: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阿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它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能产生行为和引发行为,并且同一种特质,对不同刺激以同样方式反应;同一刺激,由于特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不同于习惯也不是态度;特性:相对概括和持久性、有焦点、活跃性。 自卑感:阿德勒术语。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支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的动力因素。早期主要指生理缺陷。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自卑感,产生补偿的需要,不断的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即是人格发展的基本过程。 个人构念:凯利术语。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现象场:罗杰斯术语,指个体觉察到的刺激。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 提出者是( 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 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人格心理学1-8章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3)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4) 假设-检验方法 (4) 个案研究法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5)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5) 地形学模型(冰山模型)【The Topographic Model】P28 (5) 结构模型【The Structural Model】 (5) 力比多和塔那托斯【Libido and Thanatos】——人格动力 (5)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 (6)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Stages of Development】P32(不考) (6) 获得无意识的内容【Getting at Unconscious Material】 (6) 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7) 梦的解读【Dream Interpretation】 (7) 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Neo- psychoanalysis). 8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P60 (8)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8) 荣格(分析心理学) (8) 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9) 凯伦.霍尼(女性心理学) (10) 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11) 焦虑和应对策略 (11)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12) 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Trait Approach】 (13) 特质流派P94 (13)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奥尔波特、亨利.默里、卡特尔)P95 (13)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P99 (14) 情景论与特质论之争P104 (15)

第八章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15) A型人格 (15) 情绪 (16)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人格心理学精品笔记

本人格心理学分为六大章节,分别是: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精神分析范型(上) 第三章精神分析范型(下) 第四章人格特质范型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第六章现象学范型 【部分内容展示】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人格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十分令人神往;诸如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有某种控制不了的原因所决定的;人的性格是一层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以及什么是健康人格、怎样测量人格、怎样改变异常行为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吸引学者们不倦的探索,其研究成果也已不断地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第一章导论 本章主要问题: 1.什么是人格? 2.人格有什么特性? 3.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人格的发展? 4.什么是人格理论? 5.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的领域、方法是什么? 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的定义 活动导入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的看成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也有的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奥尔波特(1937)曾考察过五十个人格定义。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以下是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定义。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成,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和。(Byrne,1974)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久的模式。(Pervin,1980)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1986)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1999) 二、人格的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人身上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人的行为不是某个部分作用的结果,而总是与其它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活动的结果。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由自我(self)进行协调和监控。最常见的精神病(schizophrenia)的就是精神内部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的结果。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即从时间上看,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其幼儿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有相当的一致性;从空间上看,一个人不管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其人格也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因此,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人格时,总是指他经常、一贯的表现,而不是偶然、间或的表现。如某人具有处世谨慎的人格特征,说明他一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而偶尔他表现出的冒失,轻率,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人格的稳定性使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其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另一方面,人格稳定性并不排斥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一层不变,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性的特征。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格特征随年龄的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二是对个人由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丧失配偶、迁居异地等往往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发生较大的甚至彻底的改变。三是意志坚强的人通过自我教育也可能塑造自己的人格,使其向理想的方面发展。不过人格

人格心理学--复习(不完全答案版)共9页文档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简答题 简述凯利“人是科学家”的含义。 当个体受刺激时,会去了解所有作用于自身的刺激的意义。像科学家试图预测和控制事情的发生那样,个体寻找对世界的了解以帮助他预计和控制将要发生的事件。(P278) 简述临床研究(个案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优点: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可以诱发我们的直觉,洞察其人格的本质特点,提出有关前因后果的种种假设与定性的分析。 缺点: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客观性,观察中往往掺杂着自己的主观猜想与推论,提出的理论和假设难以通过操作性的研究来检验,其研究或观察难以被别人重复等等。(P61) 简答弗洛伊德的晚期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在早期“意识-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结构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同层次: 本我(id):人格结构最底层,由本能、欲望等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和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属于无意识层面;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基本能量单位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层面;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调节本我,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 ego):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作用是抑制本我、监控自我和追求完善,遵循道德原则;(百度) 简述A型人格行为模式的要素。 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 pattern)也称为“冠心病倾向行为”(coronary

[指南]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指南]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 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 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