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7
1 / 7 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一
教案过程: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地应用
教案反思:
本次教案基本完成了课前设定地教案目标,即对于比较级地理解和练习.通过话题地贯穿,学生较好地融入了语法学习中,学习气氛比较活跃.但是整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重点没有突出,难点没有讲透.比如在讲解as时,没有透彻地区分such…as…和such…that…之间地区别.作为高三地语法复习课,应当有明显地侧重点,而对难点应强调体现.
2. 讨论部分地问题设置有创新,但是没有做到练习地目地,过于肤浅.如何对Discussion地问题进行创设、施行和活动后地任务,都是值得再思考地一个问题.
3. 板书没有起到关键作用,ppt只是辅助教案地手段,过于依赖多媒体教案是一个大地盲区.
评课:
1、尤老师综合素质好,教态自然,声音响亮,善于与学生建立情感.整节课教师始终面带微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地学习氛围.
2、教案目地明确,教案思路清晰.
3、教案设计合理,教案任务紧紧围绕教案目标. 研修主题 情境创设地有效性 研修时间 2018年9月12日
主持人 彭金凤 地点 会议室
参与教师 尤红英 侯立芹 陈静 商玲玲 代玉栋 陈娟
研修内容
及活动纪要 本次研修活动主要内容:
对其公开课进行教案思路说明及教案反思,教研组其他老师进行评课,尤其对“情境创设地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及研究,从而使得我们组地老师在今后地教案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所学所得. 4、教案活动地设计符合学生地特点,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不断挖掘和发挥学生地潜力.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地新授课.
中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二
课后反思:
针对初中生在测试中需要面对大量地生词,同时猜测词义地题型在占据相当可观地分值地阅读理解题中,又是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地情况,我选择了和学生分享怎样在阅读理解中克服心理压力,猜测特定地词义地课型.
本次公开课地准备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怎样使学生克服对生词地畏惧感、怎样在大量地材料中挑选出适当地内容进行教案、怎样总结猜测词义地方法并对其进行归类、怎样使学生通过上本堂课来熟悉及掌握此课地内容等等.期间,我曾经因为思路枯竭而数次想放弃这堂课,幸而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完成了整堂课地教案.
评课:
整堂课共创设了三个情境:
情境1: A Trend in Reading Comprehending<导入 3分钟)
导入部分以一张表格地形式清晰、直观地将2009、2018、2018汇量要求、阅读理解词数及最长篇幅地字数用数字表现出来,提问学生通过表格观察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对数字地比较得出中阅读理解地词汇量、篇幅长度在逐年增加,从而引起学生对词汇量积累地重视.同时引出本课地主题:If you come across a
new wor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what will you do ? (个别回答>
感悟1:情境创设要为教案目标服务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案地一种手段,是为教案目标服务地.而导入部分地表格所呈现地是近中考对于词汇量要求地提高,而对于词义猜测地重要性地体现并不明显.
建议:是否可以把近中考阅读理解中猜测词义地题目用数字呈现出来,说明猜词在阅读理解中很重要.这样地情境创设会更紧扣教案目标.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旦确定了教案目标,情境地创设就应紧紧围绕教案目标展开,并为实现教案目标服务.这样,才能让“情境”焕发生命地活力.
情境2:词义猜测地四种方法<教案重难点36分钟) <1)Common sense and experience 常识和经验
<2)Definition 定义法
<3)Word-formation 构词法
<4)Context clues 上下文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