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A. 悲欢离合B. 举世闻名C. 鸡毛蒜皮D. 一帆风顺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震耳欲聋B. 纵情歌笑C. 井井有条D. 痛不欲生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篇文章论述得很有道理,令人信服。
C. 我对他的决定表示坚决反对。
D.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博得了大家的掌声。
4.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是()A. 原句:那高大的松树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改写后:那高大的松树像一把大伞撑开。
B. 原句:我们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改写后:我们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C. 原句:她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写后:她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原句: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
改写后: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他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
C.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无味。
D. 他的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6. 下列句子中,句意表达不准确的是()A. 这个孩子很聪明,将来一定能成为科学家。
B. 她长得非常漂亮,是班上最吸引人的女孩。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下滑,需要努力提高。
D.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7.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下列名著中,出自《红楼梦》的是()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红楼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文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2.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讲述了闰土与“我”的故事,闰土的爸爸是一位______。
3. 《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讲述了法国普鲁士占领法国后,法语老师给学生上最后一堂课的故事。
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8分)①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春色满园关不住, .④,春在溪头荠菜花.⑤,多少楼台烟雨中.⑥默写连续两句描写出春雨的诗句. ,。
⑦你从远古走来,2。
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浏.览liù万马奔腾.tén 湍.急tuānB.吞噬.shì撑篙.gāo 如履.平地 lǚC.一泻.千里xiè浊.浪zhú胆惊心悸.jì D。
轻骑.jì骇.浪 hài 似.的 shì3。
为了增强广告语的表达效果,广告语往往采用修辞手法。
对下列广告语使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只要你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将永远陪伴着你.A.比喻拟人 B。
比喻夸张 C.夸张比喻 D.夸张拟人4.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B.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C.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
他连声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是了".D.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5.将下面三个短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缓缓地、曲折地②从浅浅的山谷中③如同一道小溪我的生命的道路,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A.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③②①6。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下列关于加点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为褒义词。
B。
“宛转"的意思是温和曲折。
C。
“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汇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嘹亮抖擞人迹罕致B.茏罩澄清化妆花枝招展C.烘托粗犷莅临翻来覆去D.澄青憔悴分歧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放假了,美丽的校园一片寂静,人迹罕至....。
B.春节前,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C.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D.最近小明买了一个创新玩意,我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感觉很有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排比)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
(比喻)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象征)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望重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请12(4分)执ni ù(脑su ǐ( ) p án sh ān ( )( ) y ōng ( ù( )说 积z ǎn ( 戏xu è(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2分) 前仰后和 大言不渐 步履蹒跚 执干戚舞 莫明其妙 深不可测 毫不相干 十万火急 人声顶沸 人迹罕至 高枕而卧 万事如意4、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水开)B .拗.过去(用力弯曲) 雷霆.万钧(暴雷)C .无处觅.食(寻找) 絮.说(絮叨)D .虎视眈眈..(眼睛注视) 震悚.(害怕)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通过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 .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事故。
C .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 .能否增强法律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证。
、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14分)1)《山行》中运用对比手法且广为传诵的一句名句是 。
(2)《登高》的颔联是 , 。
(3)《秋词》中表达作者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
(4)胜似春光, 。
(5)千嶂里, 。
(6)月楼高休独倚, , 。
(7)一声新雁, 。
(8)《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
其中“天净沙”是 ,“秋思”是 。
他与关汉卿 、 、 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7、给下面的字分类:象、故、旦、山、大、木 刃、休、和、尘(4分)象形字: 会意字: 指示字: 形声字:二、古寺阅读:(11分)《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词:(2分)坐: 于:班级 姓名 得分2、诗人笔下的深秋山林景色图,写了哪些景物?这幅图给人什么感觉?(3分)3、“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历来被人们所喜爱?(3分)4、写出完整的含“山”字的古诗句: (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精神焕发焕然一新B. 沧海一粟沧海桑田C. 青丝白发青出于蓝D. 莫名其妙莫测高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两个小时。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这本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也要买一本。
3.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胸有成竹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贻笑大方4.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天景象的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
C.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B. 这个城市,有山,有水,有古老的街道。
C. 我很喜欢这首歌,它的旋律优美,歌词感人。
D. 他对同学们说:“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大学。
”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小明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那个女孩长得真漂亮,就像一朵盛开的花。
D. 老师批评了他,他感到很难过。
8.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同、字音相同、字义不同的一项是()A. 漂泊流浪B. 珍贵珍珠C. 顿时瞬间D. 拥抱拥挤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B. 她是一个温柔、善良、聪明的女孩。
C.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大地变得金黄金黄的。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次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赫.然hè够呛.qiàng 陛.下bì撬.去qiàoB.膺.惩yīng 弥.漫mí称.职chèn 区.寄ōuC.跳踉. liáng 自诩.xǔ警惕.tì赐.给cìD.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头衔.xián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2分)奄奄一息横行无际殚智竭力凶神恶煞按捺不住不屑一顾如怨如诉万籁具寂赅人听闻无以复加下流无耻喜笑颜开昂首阔部随声附和钦差大臣不可救药()()()()3. 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C.贼易.之。
易:容易。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是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是:6.默写(7分)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帐蓬热腾腾金风玉露赅人听闻B.乞丏光秃秃引人遐思截然不同C.凌乱白洋淀油然而生谆谆教诲D.仿膳熏衣草迫不及待兴高采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等地输送。
C.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武侯区簇桥簇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D.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6、下面一段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B.尴尬..(gān 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澄清云宵抖擞喜出忘外B.莅临分歧诀别荫蔽花枝招展C.静谧宿儒和霭奥密小心翼翼D.质仆私塾烂漫烘托人生鼎沸3、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
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次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赫.然hè够呛.qiàng 陛.下bì撬.去qiàoB.膺.惩yīng 弥.漫mí称.职chèn 区.寄ōuC.跳踉. liáng 自诩.xǔ警惕.tì赐.给cìD.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头衔.xián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2分)奄奄一息横行无际殚智竭力凶神恶煞按捺不住不屑一顾如怨如诉万籁具寂赅人听闻无以复加下流无耻喜笑颜开昂首阔部随声附和钦差大臣不可救药()()()()3. 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C.贼易.之。
易:容易。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是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是:6.默写(7分)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_________。
⑤杜甫的《登高》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
(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示例:书名:《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故事:草船借箭书名:人物:故事: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
(15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虚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8.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2分)①布囊其口。
囊: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④吏护还之乡。
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2分)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10.对句子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
(逼真地)B.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
(生存)C.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移动)D.做学问,既讲究实,也讲究活。
(活动)11.试比较赏析区寄两次脱身的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区寄怎样的形象?(3分)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②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12.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13.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6分)水塘边的鸟窝梅洁①水塘在黑夜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树。
②我们和母亲来到乡下时,那棵树正长满了榆钱。
榆钱泛着淡淡的绿色,钱串似的,压弯了枝头。
后来,榆钱落了,榆叶变老,黑绿黑绿的。
知了爬到了榆树上,知了的叫声很尖长,使山里的夏天更加闷热。
夜里,塘里的青蛙“咕哇”“咕哇”地叫着,开始是一只,后来便此起彼伏。
白天,我们看见一群一群的小蝌蚪,摆着黑黑的小尾巴、摇着黑黑的大脑袋,从塘的深处游到塘的浅处,从浅处游到深处。
母亲说蝌蚪是淘气的孩子。
秋天来了,榆树的枝丫上有了鸟窝,鸟窝一天天长大了起来,小筛箩一样,母亲指给我看那鸟窝。
③这是一个已经开始凉爽的傍晚,太阳红色的的光辉已擦着山顶在慢慢消失,山顶有很美的晚霞,晚霞擦抹着母亲很美的脸,我发现母亲的脸上流淌着一种很厚的温暖。
④山坳里的男孩子在塘边用竹筐捞青蛙,捞上的青蛙用藕叶包好了烧着吃。
他们还吃烧田鼠,也用藕叶包着。
他们还常用石头砸蚧蛤蟆,蚧蛤蟆长得很大,背上长满令人恐惧的肉疙瘩。
我非常害怕。
母亲从小就不让我们看杀这杀那的,包括杀鸡。
母亲希望我们善良,致使我最终不敢看杀鸡,到老不敢弄死一只活鱼。
买鱼时,总问:“有死的吗?”小贩不理解,张几下嘴,不知怎样回答。
小贩没有死鱼只有活鱼。
⑤天气越来越凉,风也大起来,在山坳里回旋时发出种种声响。
我望着老树枝丫上的鸟窝,问母亲:“好高啊,妈妈!风一吹要掉下来吗?”⑥“不会的,鸟的窝垒得很结实。
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它们不会让窝掉下来的。
”母亲摸摸我的头,很大很深的眼睛里充满了爱怜。
我和母亲一起望着蓝天下黑黑的一团,我们一起想象那高高的温柔,我们虔诚地为它们孤独的、风雨飘摇的幸福祝福。
⑦最可恨的莫过于男孩子。
一天,邻居家的男孩子爬到树上,用竹竿把鸟窝给捅了。
当我看见那黑魆魆的一团从几丈高处往下掉时,我几乎晕了!我气喘吁吁地跑到老树下,看到的只是一团团摔散的树枝、干草、羽毛和泥垒造的鸟窝以及几只血肉模糊的粉红色的肉团。
母亲说:“这孩子要遭报应的……”⑧此后,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⑨我长大后又几次来过那个山坳,我到水塘边找那棵老榆树,老榆树已被人伐掉,只剩下一个很悲凉的树桩。
乡下的树已很少,我已很难看到儿时那样的大鸟窝。
塘里的青蛙还“咕哇”“咕哇”地叫着,小蝌蝌还是一群一群地在水塘边游弋着。
我为这些青蛙和它们的孩子庆幸着,但我不知,它们还幸存几年。
⑩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悲悯我们身边的另一类生命?这个世界原本是为我们和它们共同创造的。
14.章开头写道:“水塘在黑夜中沉寂,这使我怀念水塘边的那棵有鸟窝的老榆树。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会怀念故乡水塘边的老榆树?(2分)15.的第二段描写了水塘边的哪些景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16.文中画线句子,想想为什么作者说小鸟的幸福是“孤独的、风雨飘摇的”。
(4分)“孤独的”是因为:“风雨飘摇的”是因为:17.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3分)①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②一个关于“窝”的故事,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18.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受到的启发。
(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5题。
(19分)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美)拉凡·斯蒂恩①我家住在北达科地州莫特市的一个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②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放好包装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
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
③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了一堂让我永远铭记的课。
④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
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管理玩具部。
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
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
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
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⑤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那钢青色的眼睛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
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
小男孩说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
爸你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
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⑥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⑦“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⑧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
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
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
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⑨“你的钱正好够。
”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⑩爸爸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在我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
当小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9.请说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这个标题为何用得好。
(2分)20.第②段中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结合全文,说说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3分)21.第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22.第⑧段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23.选文在情节内容上具有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2分)24.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试举一例。
(3分)25.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三、写作(50分)26. “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常见邻里间和睦相处,亲友间真诚相待,同学间友谊真挚,师生间情感依依……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一、1.D2.“际”改为“忌”“具”改为“俱”“骇”改为“骇”“部”改为“步”3.C4.A5.秋山人在画中游6.①霜叶红于二月花②将军白发征夫泪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人生易老天难老今又重阳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7.如:《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