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高中政治11.1面对经济全球化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
《11.1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教学依据】[教材分析]本框题内容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
本框题主要有三目,其中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实质和影响,这是近年来高考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之一,所以,讲好本课的内容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比较、鉴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经济全球化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
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大多数学生对经济有自己的认识。
但对于如何区分经济全球化的几个表现,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材料,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引导学生学习全球化的理论,认识全球化的影响,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载体、实质、影响。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二)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的,培养国民意识。
[教学方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自主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更正和点评。
[教学构思]一、引入新课(约5分钟)播放视频《一部IPHONE的全球之旅》,导入进入本课课题: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二、展示学习目标:1、识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载体、实质、影响。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学会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
三、自主学习(约8分钟)一、请从课本中找到答案并用下划线划出来。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载体是什么?实质是什么?2、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二、完成以下选择题:1、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感叹到: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
面对经济全球化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可获得清洁能源H2其原理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通电后,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移动,最终右侧溶液pH减小B.电源A极为负极C.通电后,若有22.4LH2生成,则转移0.2mol电子D.与电源A极相连的惰性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COOH-8e-+2H2O=CO2↑+8H+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跟稀HN O3反应:3Cu+8H++2NO3-=3C u2++2N O↑+4H2O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2-+2H2OC.向Ag(NH3)2N O3溶液中加入盐酸:Ag(NH3)2++2H+=Ag++2NH4+D.NaHS 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BaS O4↓+H2O 3.工业上可在高纯度氨气下,通过球磨氢化锂的方式合成高纯度的储氢材料氨基锂,该过程中发生反应:LiH(s)+NH3(g)=LiNH2(s)+H2 (g)。
如图表示在0.3MPa下,不同球磨时间的目标产物LiNH2的相对纯度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中,在0.3MPa下合成LiNH2的最佳球磨时间是2.0hB.投入定量的反应物,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越大,LiNH2的相对纯度越高C.在0.3MPa下,若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6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5 D.LiH和LiNH2都能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Cu2+,Na+,MnO4-,SO42-②使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4+,Cl-,K+,SO42-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②④5.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6O2-,也可以表示18O2-B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C .氯化铵的电子式为D.CO2的结构式为O—C—O6.分别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测量熔融状态下NaHSO4的导电性能导电熔融状态下NaHSO4能电离出Na+、H+、SO42-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C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看到蓝色沉淀生成K sp[Cu(OH)2]<K sp[Mg(OH)2]D 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l3A.A B.B C.C D.D7.人体血液中存在的平衡:H2CO3HCO3-,使血液pH保持在7.35 ~ 7.45之间,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高一政治教案教师:课题面对经济全球化课时 1 课型复习课教学重点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依据: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市场调节的作用必须在一定的市场秩序下进行,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依据: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是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性问题,由于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学习目标1.学生背会并说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学生能够学会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能力3. 学生运用此能力解答习题理由: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依法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1课前默写知识点 1.听写知识点 1.对默写强化记忆考纲规3分钟三分钟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检查默写情况2.评价总结听写结果知识点进行小组内或同桌间批改2.接受默写检验定的知识点2承接结果环节1.核对练习册上和小卷上的习题答案2.小组同学或同桌检查作业改正情况1.巡视检查学生改正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相应知识。
3.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达成共识。
1.学生自己展示预习习题完成情况。
2.其余学生互相补充并学生对所展示习题进行评价。
3.提出质疑,相互解答。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加强记忆5分钟3做议讲评环节1.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典型题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习题答案3.小组派代表讲解习题4.评价各小组讲解情况1.指导学生理解本课知识点2.通过材料和事例进行知识点讲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总结、思考和提升3.指出书本中要求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总结抽查记忆情况。
4.评价总结学生所答,并补充。
1.学生根据课件上的问题,完成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和整理2.学生记忆本课知识点3.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讨论并总结老师提出的问题4.小组展示答案。
面对经济全世界化知识目标1、识记经济全世界化的含义、载体及主要表现方式;2、理解经济全世界化的本质、影响及发展中国家的应付态度;能力目标教课目的经过对经济全世界化影响的学习,培育辩证地、全面地剖析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剖析经济全世界化趋向,认识到应付经济全世界化挑战的要点在于我们自己,进而增强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建立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理想。
教课方法小组合作、发现式学习方法、争辩法教课要点经济全世界化的表现及影响。
教课难点经济全世界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复习回首(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利用候课时间识记敦促学生自觉复习要求有哪些?稳固。
( 2)怎样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话》引出经济全世界化。
学生举例说明,自由发从学生本质生活出教师发问:言,畅所欲言。
学生自觉发,激发学生学习( 1)你平常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进入讲堂活动。
踊跃性 , 学生的学( 2 )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上热销?习成效。
学习目标Ppt 展现学习目标学生集体朗诵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过渡若要学会怎样面对经济全世界化,一定首培育学生抓住主题先要掌握经济全世界化的内涵和外延。
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 1.1. 什么是经济全世界化?联系课本资料,思虑并讨考察学生课前预习2. 经济全世界化有哪些表现?论状况,突显“独学”3. 经济全世界化的载体是什么?学生自主预习 5 分钟,教作用。
师黑板展现:经济全世界化的含义、表现和载体学生活动 1. 每一种表现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上讲台展现,其余同把讲台讲给学生,2. 你能够增补哪些知识帮助大家理解学能够以随后增补。
相信学生,经过学其载体?生解说吸引学生目光。
促进学生学习热忱高涨。
自学怀疑预习的过程中,你碰到了哪些难题?经过小组议论解决学生抛出的问题再预设问题:为何会产生经济全世界化?由学生解决,增强学生政治优胜感。
高中思想政治《1面对经济全球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策略(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
(二)注重课堂的生活化,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问题引路、自主探究、合作探讨、教师点拨、拓展延伸。
二、教材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4.14 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个框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三、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学生没有接触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性不强,但本课知识结构相对简单,思路非常清晰,教师只要善于整合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效果会非常好。
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使他们获取理性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主体差异性,并落实到课堂实施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达成。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培养学生认识经济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了解并会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能列举跨国公司,并能口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理解并能举例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增强风险意识,并能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
5、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和载体,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这是本课的难点。
3、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并认识到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机遇大于挑战。
11.1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利弊影响;明确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培养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利弊影响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就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当然社会热点“全球购〞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情景探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影响、实质,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培养优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态度。
难点: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态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引导法、情景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刚刚过去的电商双十一再次刷新往年记录,大家知道今年这一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吗?1682亿!京东1271亿。
阿里三分零一秒突破100亿!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买全球〞的乐趣,全球9.8万商家也搭上双12快车,大步拓展市场,迈进了“卖全球〞时代。
“买全球〞和“卖全球〞得以实现得益于当今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经济全球化思考: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世界品牌:微软、苹果、索尼、可口可乐、宝马、三星、英特尔、本田、耐克、麦当劳中国品牌:海尔、李宁、联想、华为、联想、某某啤酒、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面对经济全球化布置自主学习任务1:阅读课本P92-93,完成以下任务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关键词〕生: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X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理解〕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