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感觉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34
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范围: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范围约为20 Hz至20,000 Hz。
低于20 Hz 的声音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 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
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对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更敏感。
2、声音响度: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音量。
人耳对不同响度的声音有不同的感受。
强度较高的声音会被感知为较大的响度,而强度较低的声音则会被感知为较小的响度。
3、频率感知:人耳对声音的频率也有不同的感受。
低频声音(例如低音乐器的声音)给人一种低沉的感觉,而高频声音(例如鸟儿的鸣叫声)给人一种尖锐的感觉。
4、声音定位:人耳能够通过左右两只耳朵接收到声音的差异,从而确定声音的方向和位置。
这种能力被称为声音定位。
通过分析声音的到达时间、声音的强度差异和频率差异等信息,人耳可以感知声源的位置。
5、声音质量:人耳对不同声音的质量也有感受。
声音的质量包括音调的纯净度、音色的浑厚度和谐振特性等。
不同声音的质量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甜美的声音给人的感觉》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甜美的声音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哟!
你们有没有听过小鸟唱歌呀?小鸟那叽叽喳喳的叫声,就特别甜美。
每次听到小鸟唱歌,就好像心里开了一朵小花,特别开心。
比如说,有一天早上,咱们在公园里散步,听到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叫着,是不是觉得这一天都变得美好起来啦?
还有呀,妈妈给咱们讲故事的时候,声音也很甜美。
《甜美的声音给人的感觉》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哟!
比如说,晚上睡觉前,妈妈用温柔甜美的声音给咱们讲《小红帽》的故事,咱们听着听着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声音甜美,咱们也会听得更认真。
就像有一次,新来的音乐老师声音可甜啦,教咱们唱歌的时候,咱们都特别喜欢跟着她一起唱。
甜美的声音就像一阵温暖的风,吹在咱们的心上。
《甜美的声音给人的感觉》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说说甜美的声音。
比如说,电视里的动画片里,小公主说话的声音也很甜。
咱们听着,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小公主,住在漂亮的城堡里。
还有,在舞台上唱歌的姐姐,她的声音甜美动听,台下的观众都为她鼓掌。
小朋友们,甜美的声音是不是很神奇呀,能让咱们的心情变得特别好!。
你觉得听河流的声音有什么感觉?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人们常常感到心灵疲惫、压力重重。
而河流的潺潺声却能够深入人心,让人感到宁静与安慰。
那么,你觉得听河流的声音有什么感觉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科学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1. 安抚内心的宁静当我们静静地聆听河流的流水声时,一种深沉的宁静会从内心升腾起来。
河水流淌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歌声,用它悠扬的旋律轻轻抚慰着心灵的伤痛。
这种宁静不仅让人感到放松,还能够降低紧张情绪和焦虑感,使人恢复内心的平静。
2. 清新洁净的感觉大自然中的河流水源有着清澈透明的特点,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就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新洁净的气息。
这种感觉让人觉得自己仿佛也被河水洗涤一般,从内而外焕发出一种纯净和欢愉。
3. 启发幻想和创造力每一条河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路程,流经山川,贯穿林地,河水在途中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一首叮咚的诗歌。
听到这些声音,我们的思绪会不由自主地飞跃出去,进入一个个幻想的世界。
这种启发幻想和创造力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与无限。
4.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听到河流的声音,就仿佛打开了通往自然的大门。
我们感觉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忘却自己的烦忧和困扰。
这种感觉让人再次认识到自然对我们的影响和重要性,使我们更加珍惜它并保护它。
5. 唤起对生命的思考河流作为自然界中的生命之源,其声音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每一滴河水从源头流淌到终点,是一段生命旅程。
我们听到这种流动的声音,不禁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我们追求自我的渴望。
综上所述,听河流的声音给人以宁静、清新、幻想、融为一体和思考的感觉。
无论是在忙碌的城市还是宁静的山野,我们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河流,聆听它的呢喃之音,从而领悟生命的美妙和丰盈。
让我们时刻保持耳朵的敏感,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自然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些声音让我们感到舒适,有些声音则让我们不安或者厌烦。
而要描述声音的大小,我们通常使用声音的主观感觉量。
声音的主观感觉量是指我们对声音强度的主观感受。
声音强度是指声音传播过程中所携带的能量大小。
而我们对声音的感受则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对于相同声音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
常用的声音主观感觉量包括“大声”、“小声”、“嘈杂”、“安静”等词汇。
当我们感觉到一个声音很大时,通常是因为声音的强度较高,给我们的听觉产生了一种压迫感。
而当我们感觉到一个声音很小的时候,通常是因为声音的强度较低,给我们的听觉产生了一种微弱的感觉。
除了声音的强度,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对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
例如,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对于我们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频率的声音通常被认为更尖锐、更刺耳,而低频率的声音则会让我们感到沉闷、厚重。
此外,声音的方向性、环境背景和个人偏好等也会对我们对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产生影响。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声音的大小,人们发展了一些客观的测量方法。
例如,声音通常使用分贝(dB)来衡量,分贝是一个对数单位,可以用
于表示声音的强度。
分贝的量表是基于人类听觉的特性而建立的,可以更准确地量化声音的大小。
总之,声音的主观感觉量是我们对声音大小的主观感受。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客观的测量方法来描述声音的大小,但最终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因为它受到个人感受、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体验声音震动的感觉作文
《声音的奇妙之旅》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美妙的音乐响起时,你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摇摆,你的心灵会被音符所触动,你的灵魂会被声音所震撼?这就是声音的魅力,它能够穿透我们的肌肤,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妙体验。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器官,产生听觉。
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等参数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
比如,高音调的声音尖锐刺耳,低音调的声音低沉浑厚,和谐的声音悦耳动听,不和谐的声音嘈杂难听。
声音还可以与其他感官相互作用,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比如,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沉浸在欢乐、悲伤、紧张、放松等情绪中;语音可以传达我们的意图和情感,让我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噪音可以干扰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让我们感到不适和烦躁。
声音不仅对我们的听觉有影响,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有重要的影响。
声音可以通过振动产生力学效应,作用于我们的身体组织,引起生理反应。
比如,高强度的声音可以损伤我们的听力器官,长期暴露在噪音中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失眠等健康问题;柔和的声音可以放松我们的肌肉,缓解我们的压力,促进我们的睡眠;音乐可以调节我们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声音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现象,它让我们能够与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让我们珍惜声音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用声音去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用声音去创造我们的生活乐趣。
声音给人带来的感觉美好句子英文回答:The feeling that sound brings to me is truly indescribable. It has the power to evoke emotions,transport me to different places, and create a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others. Sound is like a magical thread that weaves through the fabric of my life, adding color and depth to every moment.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feelings that sound brings is a sense of calm and relaxation. For example, when I listen to the sound of rain falling gently on a rooftop, it instantly soothes my mind and washes away any stress or worries. It's like a lullaby for my soul, allowing me to find peace in the midst of a chaotic world.Sound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uplift and inspire. WhenI hear a powerful and passionate piece of music, it ignitesa fire within me and fills me with a sense of motivationand determination. It's as if the music is speakingdirectly to my heart, encouraging me to chase my dreams and overcome any obstacles in my path.Furthermore, sound can create a sense of nostalgia and bring back cherished memories. For instance, when I hear a song that I used to listen to during a special time in my life, it instantly transports me back to those moments. The melody and lyrics become a time machine, allowing me to relive the joy, love, and laughter that I experienced inthe past.In addition, sound has the power to foster connection and unity. When I attend a live concert or music festival,I am surround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share a common love for the artist or band performing. The energy in theair is electric, and the collective sound of everyonesinging along or dancing together creates a sense of unity and belonging. It's a beautiful reminder that despite our differences, music has the ability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中文回答:声音给我带来的感觉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声音的视觉化表达──帮助小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声音的感觉声音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甚至可以让我们产生共鸣。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声音并将其表达出来是一项很有趣的任务。
而通过绘画,他们可以用视觉的方式将声音的感觉呈现出来。
本文将介绍一种方法,帮助小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声音的感觉。
1. 声音的元素在开始绘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声音的元素。
声音通常由音调、音量和节奏三个要素组成。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量指声音的大小,而节奏指声音的快慢和连续性。
了解这些要素将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绘画作品。
2. 观察与思考在进行绘画之前,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获取灵感。
他们可以仔细听取不同的声音,如鸟叫、风声、水流声等,并思考如何用绘画来表达这些声音所带来的感觉。
例如,当他们听到鸟叫声时,可以思考鸟在哪里,它的声音是如何穿过空气传播的,然后再开始绘画。
3. 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材料为了表达声音的感觉,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高音调的声音,可以选择明亮和清澈的颜色,如黄色或浅蓝色。
对于低音调的声音,可以选择深沉和浓烈的颜色,如深红色或紫色。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颜料、油画棒或彩色铅笔,以增加作品的质感和层次感。
4. 表达声音的感觉在绘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运用各种绘画技巧来表达声音的感觉。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音调的变化,绘制细线条代表高音,绘制粗线条代表低音。
对于声音的音量,可以运用深浅不一的色彩来表达,深色代表大声,浅色代表轻声。
而节奏感可以通过绘制有规律的图案或重叠的形状来表达。
5. 创作个人作品通过以上步骤的指导,小学生可以开始创作自己的声音表达作品。
他们可以选择喜欢的声音主题,如雨声、海浪声或火车声,并用绘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声音的感觉与绘画完美结合。
6. 分享与交流完成作品后,小学生可以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创作。
声音带给我的感受作文500字(汇总2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音带给我的感受作文500字(汇总26篇) 声音带给我的感受作文500字第1篇我打自出生的那一刻,到今天,我听到许多声音。
声音感觉一关于声音感觉,我们也必须主要限于作心理学分析。
这里能够提供的,同样仅仅是初步的研究。
对我们最重要的声音感觉是这样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由人的发声器官激发起来,作为快乐与痛苦的表现,以语言传达意志表现的思想等等。
毫无疑问,发声器官与听觉器官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音乐中,声音感觉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显露出自己的值得注目的特性。
意志、情感、语音表现与语音感觉诚然有强烈的生理学联系。
叔本华说音乐表现意志,一般人也认为音乐可以称为情感的语言,这也含有大部分真理,然而还包含不了全部真理。
二简单地说,贝尔格(H.Berg)曾经试图遵照达尔文的先例,从猿猴性冲动的吼声中探索音乐的起源。
如果有人想否认达尔文与贝尔格的论述中启发性的贡献,那他就一定是没有眼力。
甚至在今天。
音乐也还能触动性的心弦,而且甚至在今天,音乐也仍然确实被应用于求爱。
但对于音乐的悦耳成分何在这个问题,贝尔格却没有给出什么令人满意的回答。
而且因为他在音乐学说方面站在赫尔姆霍茨的避免节拍的立场上,假定吼叫得至少不悦耳的雄性动物获得了优待,所以,对于这些动物中的最聪明者为什么不宁肯完全保持沉默,我们或许可以感到惊奇。
揭示某种生物学现象与物种保存的关系,并从系统发育观点探索这种现象的起源,其重要性是不容否认的。
但我们却不可相信,涉及这一现象的一切问题业已解决。
没有一个人想证实性感与物种保存的联系,从而解释特殊性感中的愉快成分。
我们宁可承认,物种之所以得到保存,是因为性感是愉快的。
虽然音乐无论如何会使我们的机体回忆始祖的求爱,但音乐在被用于求爱时,也必定已有肯定的愉快成分,它现在当然能由那种回忆来加强。
一盏熄灭的油灯的气味几乎在任何时候都能使我以愉快的方式回忆起我童年时感到惊奇的幻灯,这是个人生活方面的类似情况。
然而油灯本身的气味并未因此而不使人讨厌。
由玫瑰花香回想到愉快体验的人,并不会因而相信玫瑰花香在以前就不令人愉快。
这是由联想得到的。
如果说上述观点不能充分解释一般音乐中的悦耳成分,那么它也很少能有助于回答特殊问题,例如,在一个特定场合为什么宁选四度音而不选五度音。
三如果只打算考虑语言与音乐领域,那就会对声音感觉作出某种片面的判断。
声音感觉不止报导思想的交流、快乐与痛苦的表现和男人、妇女与儿童的声音差别。
它不止提供说话者或呼号者的努力与激情的标志。
我们也靠它来分辨有响声的大物体与小物体,分辨大动物与小动物的脚步。
正是人的发声器官本身创造不出来的最高声音,对判断响声的来向在推测方面颇为重要。
声音感觉的这后一类功能,较之在动物群居生活中才起作用的功能,确实可能在动物界有更悠久的历史。
把一块硬纸斜放在耳前,我们就会确信,只有那些包含高音的噪声,如煤气火焰、蒸气锅炉或瀑布之呼啸作响或丝丝作响,才分别按照硬纸片的位置而为反射作用所改变,但低音则依然完全不受影响。
所以,两个耳壳仅仅是由于它们对高音的作用才能作为方向指示器加以应用。
四赫尔姆霍茨继承其先驱绍韦尔(Sauveur)、拉迈欧(Rameau)、斯密(R.Smith)杨(Young)和欧姆等人的重要工作,在听觉分析方面作出了重要进展,这种进展是任何人都乐于承认的。
我们根据赫尔姆霍茨的看法,认识到噪声是各个乐音的组合,这些乐音的数目、高低与强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在乐音组合成的声音中,我们借助基音n一般还听到泛音或分音2n、3n、4n等等,其中每个音都相当于简单的钟摆振动。
如果振动数n与m相当于两个声音的基音,两个声音在旋律和谐和方面结合起来,则会按照n与m的一定比例出现各个分音的重合,从而在前一种情况下显著地引起两个声音的相似,在后一种情况下显著地引起节拍的减少。
这一切都是无可争议的,尽管还没有被承认为彻底而详尽的。
对于赫尔姆霍茨的听觉生理学理论,大家也可以同样持赞同的态度。
从对简单乐音联系所得出的观察结论来看,很可能对应于振动数的序列的是神经末端器官的序列,以致不同的振动数有不同的末端器官,每个末端器官只对几个相近的振动数作出反应。
反之,赫尔姆霍茨关于迷路功能的物理学观念则证明是不能成立的,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返回来讨论。
五我们根据赫尔姆霍茨的看法假定,一切噪声都可以被分解为停留得或长或短的声音感觉,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寻找一种接纳噪声的特殊听觉器官看来在目前是多余的。
赫尔姆霍茨也不久就又克服了这种前后不连贯的缺点。
很久以前(1872/1873年冬),我研究过噪声(尤其是爆炸声)与乐音的关系问题,发现这两类声音之间的一切转化都是可以指明的。
我们从缓慢转动的大圆盘的小裂口上听到了一个整整振动128次的乐音,当它的延续被减为2-3次振动时,它就缩为一种音调不清、索然无味的短促打击声(或微弱的爆炸声),但在作4-5次振动时,音调还是完全清楚的。
另一方面,甚至在一种爆炸声是由非周期性的空气运动引起(例如,电火花的波动与气泡的爆炸)时,我们给予足够的注意,也会在这类爆炸声中察觉出一种音调,虽然不是很确定的。
我们也容易相信,在一架卸去制音器的钢琴上,大的爆炸气泡主要是激发低弦作共振,小的爆炸气泡主要是激发高弦作共振。
对我来说,这似乎就证实了同一个器官能传导乐音感觉与噪声感觉。
我们必须设想,一种比较微弱的、延续时间短暂的非周期性空气运动激发了一切末端器官,不过主要是很小的、很容易激动的末端器官,而比较强烈的、延续时期较长的空气运动则也同时激发了很大的、颇有情性的末端器官,这种器官在减辐很小时作大幅度振动、从而被觉察出来;我们也必须设想,甚至在周期性空气运动相当微弱时,由于在未端器官序列的一个特定环节上效应的积累,也出现了刺激。
从性质方面说,高爆炸声或低爆炸声激发起来的感觉是一样,只不过较之按压高音阶或低音阶上的大量相邻键盘而激发起来的感觉更强烈,延续时间更短暂。
然而在爆炸声引起的单一刺激中,那些与周期性间歇刺激结合起来的节拍也就排除了。
六赫尔姆霍茨的著作在发表时首先受到普遍的赞赏,但在后来几年则遭到多方面的批判攻击,好象最初的过高评价几乎都已经让位于过低的评价。
物理学家、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在将近四十年的时期中审视了这个理论所呈现的三个方面,假如说他们未曾看出这一理论的弱点,那可真是怪事。
我们不求完备,现在就想考察一些最主要的批评性的怀疑思想,它们首先是从物理学与生理学方面一起提出来的,其次则是心理学家的批评性的怀疑思想。
赫尔姆霍茨以心理学家与物理学家的观点为响导,假定内耳是由共鸣器系统构成的,这个系统把对应于业已呈现的振动形式的博里叶级数的各项选听为分音。
按照这种观点,局部震相的比例也可以对感觉毫无影响。
反之,杰出的声学家柯尼希(Konig)则试图证实,摆式局部振动的单纯相位移动会改变感性印象(音色)。
但赫尔曼却能说明,倒转留声机的运动方向,决不会致使声色改变。
在赫尔曼看来,柯尼希波动汽笛的各个正弦形条纹也不会产生单纯的津音,所以柯尼希的推论是以不正确的前提为基础的。
所以,这个困难可以说是已经克服了的。
从赫尔姆霍茨的观点来解释组合律音的现象,并不那么容易。
杨假定,足够迅速的拍节本身作为律音变成了可听的,即变成了组合律音。
但因为调节到自己的速率上的共鸣器决不能由节拍激发起来,而只能由律音激发起来,所以,组合律音根据共振说就不会是可听的。
因此,赫尔姆霍茨假定,组合律音或者须在客观上由强有力的律音借助于偏离运动方程的直线性来解释,或者须在主观上由内耳共鸣部位的非对称性或非直线性振动条件来解释。
现在柯尼希并不能证实客观组合律音的存在,反而在距离很远的律音之间也发现一些节拍,它们在足够快的序列中每次都作为特殊律音而成为可听的。
赫尔曼在很微弱协作的律音中听到一些组合律音,按照赫尔姆霍茨的理论,它们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好象完全不可解释。
因此,按照在这个问题上继承了柯尼希理论的赫尔曼的观点来说,耳朵不仅对正弦形振动作出反应,而且也以周期时间的延续所规定的感觉对任何类型的周期性作出反应。
物理学共振说至少在其原来的形式中是不能成立的,但赫尔曼却以为能用生理学共振说来代替它。
对于这种学说以及埃瓦德的新物理学听觉学说,我们在以后还会返回来讨论。
七现在我们就来评论那些主要从心理学观点出发去反对赫尔姆霍茨的意见。
大家相当普遍地感觉到在对谐和音程的解释中缺乏肯定的成分,因为大家并不想满及于把节拍的单纯缺乏视为和谐的充分标志。
奥廷根(A.v.Octtingen)也感到对标志任何音程的肯定成分缺乏说明(第30页),而不想把音程的量值视为依赖于泛音包含的组合律者的偶然物理属性。
他以为在对普通基音(主调音)的回忆(第40与47页)里就找到了肯定的成分,而基音的分音常常是作为音程中的组合律音出现的,或者说,在对属于两者的普通泛音(语调音)的回忆里就找到了肯定的成分。
关于这种批评的否定方面,我完全同意奥廷根。
但"回忆"却不能满足理论的需要,因为谐和与不谐和不是表象的事情,而是感觉的事情。
因此,从生理学方面来看,我不认为奥廷根的观点是中肯的。
但在奥廷根关于(组合律音的主调音与语调音的关系的)二元性原理的观点,以及在他把不谐和视为不确定的组合律音的观点(第244页)中,我却觉得包含有有价值的、积极的贡献。
八施图姆普夫在不同的著作里很深入地批评了赫尔姆霍茨的学说。
他首先指责赫尔姆霍茨关于谐和音程给出的两个不同的定义,一个定义是用节拍的消失给出的,另一个定义是用分音的重合给出的。
他指出,前一个定义在旋律序列是不可应用与无法表征的,后一个定义在和谐结合是不可应用与无法表征的。
一个按照节拍性质间歇的纯三合音决不是不谐和。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出关于相距甚远的律音的合音的例证,在这个例证中,节拍变得能觉察出来,但强烈地不谐和。
如果我们把两个音叉律音分配到两耳上,则节拍在很大程度上退居次要地位,而谐和与不谐和之间的差别似乎并非变得更小。
在主观上听到的律音,例如耳鸣,我们也会觉得是不谐和,当然在这里并没有听到节拍。
最后,单纯想象的律音会显得自身是谐和的或不谐和的,在这里节拍观念似乎不起重要作用。
在没有任何泛音,因而谐和与不谐和之间的差别似乎并未消失的地方,分音的重合就终于消失了。
关于施图姆普夫反对用不自觉计数来解释谐和的论述,我想撇开不谈,因为只有很少的人才会拥护这样的解释。
同样,大家也乐于承认,愉悦决不是谐和的充分表征性的特质。
不谐和也往往会有这样的特质。
两个律音的合音时而更多、时而更少地接近于一个律音的印象,施图姆普夫本人也从此看出了谐和的特点。
他用"融合"来定义谐和。
可以说,他返回到了古代观点,详细描写了它的发展史。
赫尔姆霍茨也不是不熟习这秒观点;他讨论了这种观点,但他以为他作出了律音融合的第一个正确解释。
施图姆普夫用统计实验表明,在谐和中出现律音的融合。
两个同时定出的律音谐和得越好,不懂音乐的人就越频繁地误以为它们是一个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