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法课后习题答案46章
- 格式:doc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9
试验设计与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间比法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方设计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空白试验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q测验。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四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方法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4)《设计艺术心理学》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练习题集:第四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方法论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定量研究2.定性研究3.观察法4.量表5.焦点小组法6.投射法7.口语分析法8.描述性研究9.解释性研究10.预测性研究问题与讨论1.如何理解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2.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3.如何通过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获得有效信息。
4.结合你所做的设计实践,设计一份用户心理研究的问卷,并做出研究报告。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倾向于实证主义的研究,主要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测量技术和观察法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验证假设,取得研究结果。
虽然定量研究中发现的东西是描述的、经验式的,但如果这些数据是遵循随机性原则进行收集的,并且样本的大小达到定水平,研究结果就可以被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P612.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则倾向于阐释主义的研究,研究结果不经过量化或定量分析。
它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中心小组访谈法)隐喻分析、抽象调查、投射技术、有声思维等。
定性研究的样本小,更侧重于研究的深度而非广度,因此得出的结论有限,不具有普遍性,所发现的结果一般不能推广到更大人群中,但非常适合于用来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假设和问题。
P613.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依靠自己的感官和观察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以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观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按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别,观察法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P634.量表:量表是一系列结构化的符号和数,用来按照特定的规则分配给适用于量表的个人(或行为和态度)。
P655.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法通常由6~10名应答者和一位分析主持组成一个中心小组,对一种特殊的产品或其他主题进行集中讨论。
生产实习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1.在工程施工前,只要设计进一步精细,说明进一步清楚,成本计划的精度就可能逐步提高,最终得到实际成本。
()答案:错2.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
()答案:对3.单桩静载检测,其抽检数量为施工桩总数的1%,且不小于2根。
()答案:错4.在工程实施中常常会由于某一个承包商完不成合同责任而造成的连锁反应。
产生索赔。
()答案:对5.进行砼、砂浆配合比的试拌试配工作,出具各强度等级的砼、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属于单位工程的施工条件准备内容。
()答案:对6.在工程造价中,企业管理费属于间接费。
()答案:对7.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在钻进过程中或将钻头提出钻孔外后,向孔内注入护壁泥浆。
()答案:对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指全部剪力墙采用预制墙板构件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答案:错9.成本计划的过程通常包括:确定总成本目标、成本逐层分解、成本估算、再由下而上逐层汇集、进行对比分析等等,整体就是由上而下分解,再反馈的过程。
()答案:对10.项目管理方面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下达的目标责任书完成施工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工程信息管理以及工程组织与协调等内容。
并围绕管理控制目标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答案:对11.种植屋面是铺以种植土或设置容器种植植物的建筑屋面。
()答案:错12.为了方便铝模板在上下层之间的传送,需要在顶板上预留传料口,模板通过传料口传递到上一层。
()答案:对13.投标文件评审的程序,首先是技术评估,其次是商务评估,最后是投标文件的澄清。
()答案:对14.当土建与设备安装同时进行,俗称“平行式”施工程序。
()答案:对15.在项目策划过程中,只需要考虑技术引领即可,不需要考虑成本和工期问题。
()答案:错16.采用综合单价法编制报价时,规费不包含在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内。
临床实验室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1.所有检验报告可能延迟,都需通知临床医师。
()答案:错2.实际工作中,误差检出率(Ped)和假失控概率(Pfr)在()可以接受:()答案:Ped>90%,Pfr<5%3.质量方针应可测量,并与质量目标一致。
答案:错4.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精密度验证试验的主要步骤:()答案:选择新鲜的标本5.下列关于质量目标,哪一项是错的()答案:是关于质量方面的实验室宗旨和方向6.按质量控制技术的进展,第三代质控是指()答案:设计和选择质控程序7.我国第一个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法规性文件是()答案:《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8.实验室生物安全设计要求正确的是()答案:实验室应贴有警告标志及生物危险标志9.性能指标符合临床需要,有足够的精密度、特异性和适当的分析范围,且经济适用的是()答案:常规方法10.我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第一个规范化文件是()答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11.Westgard多规则质控属于()答案:第二代QC12.同一批质控血清测定的两个控制值,一个超过+2s控制限,另一个超过-2s控制限,此类的误差一般是()答案:随机误差13.关于方法学性能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诊断特异性是试验检出已被金标准准确定为患者的能力,又称真阳性率14.质量管理体系通常有以下几种文件,除了()答案:标准文件15.实验室通讯与信息传送一般用WIFI而不是数据插口,因为这样比较方便。
()答案:错16.以下选项中不是重复性测量所需条件的为:()答案:相同的检测时间17.质控品应具备的特性,不包括()答案:纯品并准确定量18.室内质控规则中对倾向检出敏感的是()答案:E.7T19.临床检验样本流向和通道,下列正确的是()答案:样本采集室→样本接受和处理区→常规检测区→特殊检测区→样本储存室20.日间重复性试验需要将同一标本每天一次随机插入常规标本中测定,连续测定的时间是()答案:20天21.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因为防护级别较低,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可不穿工作服。
第一章1.验证假设的最好方法是答案:实验2.形态学实验中基本的步骤脱水包埋是指对固定后的()样品进行脱水包埋形成()或冰冻组织块。
答案:组织,蜡块3.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基本要求包括答案:全部都是4.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的要求是答案:全部都是5.以下关于分享的实验心得说法不恰当的是答案:只需要通过实验课就可以学会做实验6.实验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并符合伦理。
答案:对7.实验室相关制度中包括每月对新进实验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实验室注意事项和仪器操作使用。
答案:对8.未经实验室工作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把实验室内的仪器或物品拿出室外使用。
答案:对9.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需要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如不慎发生事故,应及时向实验指导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对10.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的生物危害不包括存在于动物粪便和尿液中的病原体。
答案:错第二章1.下列行为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是答案:投稿时建议审稿员2.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包括答案:全部都是3.2014年12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称期刊《诊断病理学》上的一些论文像是工业规模批量生产出来的,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调查,涉假论文被移交给纪检监察审计局处理。
此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答案:违背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行为终将受到严惩4.下列属于学术规范类型的是答案:全部都是5.黄禹锡因宣布攻克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而轰动世界,却因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而身陷囹圄。
对于此事件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答案:为了出名可以美化和篡改自己的研究成果6.科研活动是我们获得有关人类的新知识的过程。
答案:错7.遵纪守法,弘扬科学精神是学术规范的基本准则。
答案:对8.涉及以人类为对象的试验只能由具备科研资格的人员操作,如果有学生参加研究,应有相关教师负责安排和监管。
答案:对9.科研和学术活动中出现了背离诚信的思想和行为,将会动摇社会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基础,甚而引起社会对科学本身的信任危机。
绪论1.不属于常规空调通风系统与主要设备部分的是()。
包括5章内容,分别是,、冷热源与空调系统设计、泵与风机、水力系统平衡优化与系统调试、空调系统末端设备。
答案:建筑节能2.本课程主要面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年级学生。
答案:大四3.课程开设时间在毕业设计之前,或者与毕业设计同步。
答案:对4.本课程在同济大学开设近10年。
答案:对5.建筑节能与软件应用具体包括哪几章内容?答案:室内环境评价;经济与技术分析;模拟与工程应用工具;建筑节能第一章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 )的干球温度。
答案:历年平均不保证50h2.设置供暖的民用建筑,冬季室内活动区的平均风速不宜大于()。
答案:0.3m/s3.民用建筑短期逗留区域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可在长期逗留区域参数基础上适当放低要求。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宜在长期逗留区域基础上提高()。
答案:2℃4.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可以不安装热量计量装置。
答案:错5.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空调区宜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
答案:对6.变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末端装置宜选用压力无关型。
答案:对7.当全空气空调系统必须服务于不同新风比的多个空调区域时,可以采用新风比最大区域的数值作为系统的总新风比。
答案:错8.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MPa。
答案:0.89.毛细管网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6MPa。
答案:对10.当符合下列哪些情况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空调装置或系统:答案:全年所需供冷、供暖时间短或采用集中供冷、供暖系统不经济。
;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分散。
;需增设空调系统,而难以设置机房和管道的既有公共建筑。
;设有集中供冷、供暖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房间。
第二章1.建筑需要通风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哪些因素?答案:生理需求;健康需求;舒适需求;公共卫生需求2.只有空调系统由室外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才算新风。
生物试验设计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比设计体现了试验设计中的重复和随机原则,但没有体现局部控制原则。
参考答案:错2.下列关于正交设计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参考答案:正交设计是多因素试验的不完全设计,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因此试验因素越多越好3.随机区组设计要使参考答案:组内差异最小,组间差异最大4.Logistic生长曲线,当依变量是累积频率,则y无限增大的终极量为100%,可用K=100来表示。
参考答案:对5.裂区设计中,一般主区之间比副区之间的试验空间更为接近,所以主区的试验误差多小于副区误差。
参考答案:错6.试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参考答案:随机,重复,局部控制7.协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统计分析办法。
参考答案:对8.协方差分析中的协变量是随机变量。
参考答案:错9.协方差是表示两个变量相互影响大小的参数,协方差的绝对值越大,则两个变量相互影响也越大。
参考答案:对10.由8个金银花新品系与2个对照品种组成3次重复的品质比较试验,属于单因素试验。
参考答案:对11.当自变量个数较少,而显著的自变量又较多时,适宜用逐个淘汰不显著自变量的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最优回归方程。
参考答案:对12.样本协方差是总体协方差的估计值。
参考答案:对13.协方差分析中,对于校正后的总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及自由度等于其相应变异项的()。
参考答案:离回归平方和及自由度14.多元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用()检验,而不能用()检验。
参考答案:F,t15.在协方差分析中,可以将依变量y矫正到协变量x相同时的结果,从而实现()。
参考答案:统计控制16.用正交系数法求解多项式回归方程与利用正规方程组求解多项式回归方程的结果不一样。
参考答案:错17.进行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时,必须使x的取值为一等差数列,或可转化成等差数列。
参考答案:对18.当x分别取值3、6、9、12、15、18、21时,其公差h等于()。
▪ 习题4.1不能用正交表78(2)L ,因为会产生混杂。
需选用正交表1516(2)L 。
表头设计如下:▪ 说明: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表头设计(试验方案)。
▪ 习题4.2 由于1AB C D A B A C B C f f f f f f f ⨯⨯⨯=======, 7f =总,故可选用正交表78(2)L ,且不会产生混杂。
表头设计如下:根据直观分析结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XB AXC C B BXC A D A 与B 的二元表,,,,,,,,,,,,,,,,,,,,,,,,,,,,,,,,,,,,,,,,,,,A 与C 的二元表,▪根据A与B的二元表,A1 B2的效果最好;▪根据A与C的二元表,A1 C2的效果最好;▪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D1效果最好;▪故最优生产条件为:A1 B2 C2 D1▪(3)方差分析由于没有误差列,故不能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但是,我们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D所在的列作为误差列,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因素的主次顺序与直观分析的一样,从显著性来看,只有AXB显著,其他的因素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习题4.3其中A ×B 的离差平方和349.85222.29632.148A B SS SS SS ⨯=+=+=A ×B 的自由度,,,,,,344A B f f f ⨯=+=32.14841.973 5.14024.446A B F ⨯==<故A ×B 不显著。
B ×C 的离差平方和81134.7417.6342.371B C SS SS SS ⨯=+=+=B ×C 的自由度,,,,,,8114B C f f f ⨯=+=42.3714 2.601 5.14024.446B CF ⨯==<故B ×C 不显著。
▪ 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大小或F 值大小) A D F BXC AXB B E C ▪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可以根据直观分析结果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A1,D1,F1,E0,B0,C0,,.,,,,,,,,,,也可以计算各因素的水平效应 根据水平效应来确定,具体如下: 对于因素A ,,,,115221319ˆ9.148927927A K T a=-=-= 224251319ˆ 1.630927927A K T a =-=-=-333721319ˆ7.519927927A K T a =-=-=-故A 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实验设计方法习题答案实验设计方法习题答案实验设计方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实验的设计、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
在实验设计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习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习题一:在研究某种新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时,你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组1:给癌细胞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新药物A,观察癌细胞的存活率。
实验组2:给癌细胞培养基添加相同浓度的新药物B,观察癌细胞的存活率。
对照组:给癌细胞培养基不添加任何药物,观察癌细胞的存活率。
请问这个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这个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用不同的药物处理癌细胞,可以比较两种药物的抑制效果;对照组则提供了一个基准,用于对比实验组的结果。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新药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否显著。
习题二:你想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你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实验组1:在25摄氏度下培养植物,观察生长情况。
实验组2:在30摄氏度下培养植物,观察生长情况。
实验组3:在35摄氏度下培养植物,观察生长情况。
对照组:在常温下培养植物,观察生长情况。
请问这个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这个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养植物,可以比较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照组则提供了一个基准,用于对比实验组的结果。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习题三:你想研究某种新型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你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实验组1:使用新型肥料A施肥,观察作物产量。
实验组2:使用新型肥料B施肥,观察作物产量。
实验组3:使用新型肥料C施肥,观察作物产量。
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肥料,观察作物产量。
请问这个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这个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分别使用不同的肥料处理作物,可以比较不同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照组则提供了一个基准,用于对比实验组的结果。
▪ 习题
不能用正交表78(2)L ,因为会产生混杂。
需选用正交表15
16(2)L 。
表头设计如下:
▪ 说明: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表头设计(试验方案)。
▪ 习题 由于1A
B C D A B A C B C f f f f f f f ⨯⨯⨯=======, 7f =总,故可选用
正交表7
8(2
)L ,且不会产生混杂。
表头设计如下: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XB AXC C B BXC A D A 与B 的二元表,,,,,,,,,,,,,,,,,,,,,,,,,,,,,,,,,,,,,
,,,,,,
A 与C 的二元表,
▪根据A与B的二元表,A1 B2的效果最好;
▪根据A与C的二元表,A1 C2的效果最好;
▪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D1效果最好;
▪故最优生产条件为:A1 B2 C2 D1
▪(3)方差分析
由于没有误差列,故不能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但是,我们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D所在的列作为误差列,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
因素的主次顺序与直观分析的一样,从显著性来看,只有AXB显著,其他的因素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习题
其中A ×B 的离差平方和
349.85222.29632.148A B SS SS SS ⨯=+=+=
A ×
B 的自由度,,,,,,
344A B f f f ⨯=+=
32.1484
1.973 5.14024.446
A B F ⨯=
=<
故A ×B 不显著。
B ×C 的离差平方和
81134.7417.6342.371B C SS SS SS ⨯=+=+=
B ×
C 的自由度,,,,,,
8114B C f f f ⨯=+=
42.3714 2.601 5.14024.446
B C
F ⨯==<
故B ×C 不显著。
▪ 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大小或F 值大小) A D F BXC AXB B E C ▪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
可以根据直观分析结果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
,,,,,,,,,,,,,,,A1,D1,F1,E0,B0,C0,,.
,,,,,,,,,,也可以计算各因素的水平效应 根据水平效应来确定,具体如下: 对于因素A ,
,,,115221319ˆ9.148927927A K T a
=-=-= 224251319ˆ 1.630927927A K T a =-=-=-
333721319ˆ7.519927927
A K T a =-=-=-
故A 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对于因素D , ,,,,,
114791319ˆ 4.37927927
D K T d =-=-= ,,,224391319ˆ0.074927927D K T d =-=-=- ,,,314011319ˆ 4.296927927
D K T d =
-=-=- 故D 的第1水平效应最大。
对于因素F , ,,,
114671319ˆ 3.037927927
F K T f =-=-= 224251319ˆ 1.630927927F K T f =-=-=- 33
4271319ˆ 1.632927927
F K T f =-=-=- 故F 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故A 取第1水平,,D 取第1水平,,F 取第1水平,其他因素不显著,水平的选取可根据节约、经济的角度来选择。
最优工艺A1,D1,F1,B0,C0,E0条件下的预测值: ,,,,,
1111319ˆˆˆˆ+9.148 4.37 3.03765.40727
y y a d f =++=+++=优 ▪ 习题
1、数据输入(SPSS )
2、方差分析
“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
方差分析输出结果:
由此可见,因素A高度显著,因素B、D显著,C不显著。
▪另外,根据多重比较,可以确定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
▪对于因素A,多重比较结果(采用S-N-K法):
可见因素A的第3个水平的评分最高,故A取A3。
另外,还可以计算出A
的第3水平的效应值为:
3
53.337072.78
ˆ72.787.41
3
a
++
=-=
▪对于因素B,多重比较结果(采用S-N-K法):
可见因素B 的第2个水平的评分最高,故B 取B2。
另外,还可以计算出B
的第2水平的效应值为:2
57.2268.3370.56ˆ70.56 5.193b ++=-=
▪ 对于因素D ,多重比较结果(采用S-N-K 法):
可见因素D 的第3个水平的评分最高,故D 取D3。
另外,还可以计算出D
的第3水平的效应值为:
▪
360.0062.7873.33ˆ73.337.96
3d ++=-=
▪ 对于因素C ,由于它不显著,所以取哪个水平关系不大。
▪ 综合所得,得到最优生产条件为: A3 B2 C0 D3
▪ 进一步,计算在上述最优生产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评分的预测值为: ▪
323
ˆˆˆˆ65.377.41 5.197.9685.93y y a b d =+++=+++=优习题
▪ 1、数据输入
▪2、方差分析
“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
根据P值大小,可以得到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D A C B
其中因素D高度显著,A和C显著,因素B不显著。
▪3、多重比较,确定最优水平组合
▪对于因素D,由S-N-K的多重比较,可见D3最好(指标值越小越好)
对于因素A,由S-N-K的多重比较,可见A3最好
▪对于因素C,由于它只有两个因素,不能进行多重比较,故采取探索性分析,得到厢式图,可见,C取第2水平时,酸洗时间较少,故C取第2水平.
▪综合可得,最优生产条件为
A3 B1 C2 D3
▪习题
▪1、数据输入
2、回归分析
,,,“分析”—“回归”—“线性”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0.2550.03510.00520.2293 y x x x =--+
其中x3显著,其他两个变量不显著。
模型检验
从上面的输出结果,决定系数=,模型的显著性检验P值=,说明建立的模型显著。
▪根据回归方程
0.2550.03510.00520.2293 y x x x =--+
各因素前面的系数符号,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水
平如下:X1= X2=10, X3=
在此最优生产条件下的预测值为
0.2550.035 1.00.005100.229 3.50.9715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