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西师版语文第八册《蛇与庄稼》word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蛇与庄稼》教学设计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杜磊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的生长,吐痰会使肺结核等疾病传播开来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告诉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
作者先写了蛇与庄稼的关系,接着写了猫和苜蓿之间的关系,最后写事物之间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我们只有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据你的了解,庄稼要想获得大丰收得靠什么(水、阳光、肥料、种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2、质疑:但在几十年前的广东沿海地区,有经验的农民却发现庄稼的丰收竟然跟蛇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蛇与庄稼》中去寻求答案吧!(板书:蛇与庄稼)学生空书。
二、抓住重点,自学课文内容。
(一)、投影出示生字词: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预习对文章已经有了了解,看看这些新面孔,你都认识吗(指读、齐读)(二)、检查朗读情况: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呢要求:1、读准字音,长句子请注意停顿;2、思考: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排火车朗读)学生点评。
思考: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用直线画出。
(文章最后一句话)齐读。
(三)、记得我们在学习《海豚救人》时,文中一个重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说明。
本文为了说明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道理,也采用了举例说明这一方法。
那么本课举了几个例子呢(蛇与庄稼、猫和苜蓿、吐痰与肺结核)学生汇报。
27、《蛇与庄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石牌小学蔡雅杰教学目标: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二、认定目标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三、导学第1段--蛇与庄稼的的关系1、学生个别读课文。
投影出示问题:(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小组讨论回答,学生回答,老师展示多媒体图片蛇与庄稼的关系(边板书)。
3、请个别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能用关联词的表扬)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
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使庄稼歉收的原因。
现在田里少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板书:4、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练习)(1)关联词练习,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2)老农怎样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乡亲们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说解释?(用上关联词说话)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
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引出含义深的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理解“规律”,结合四、学习第二段1、投影出示问题。
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蛇与庄稼》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懂得寓意。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蛇与庄稼》,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角色特点,体会寓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蛇与庄稼》为例,分析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故事情节、角色图片等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寓言故事素材,供课堂讨论分析使用。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与庄稼相关的事物,引出《蛇与庄稼》的故事。
2. 讲述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故事情节,一边进行讲述,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内容。
3. 角色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蛇、庄稼等,理解它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4. 寓意探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学会的道理。
5. 朗读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寓意和道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和写作特点。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让大家一起探讨和欣赏。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的表达清晰度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学生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蛇与庄稼,教案教学设计:蛇与庄稼教案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题】:蛇与庄稼【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培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4、使学生了解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关键】:通过课文所举事例,认识掌握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具准备】:【教学内容】: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蛇又不吃庄稼,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是啊,把两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组成这样一个奇怪的题目,课文会讲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读书来寻找答案吧。
[意图:从题目人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咸知-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做一做标记。
2、交流读懂的内容,初步知道课文讲了有关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通过蛇与庄稼、猫和苜蓿、吐痰和肺结核病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明了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板书三个复杂联系。
)3、交流不懂的内容,简单的随机解决,对最后两句话的含义的理解留待下面的教学中解决。
三、细读课文,感悟明理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创设情境,同桌讨论: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听说这一奇怪的现象,你会想些什么,问些什么?假如你是当地那位有经验的老农,你又会怎样向别人解释?(3)班内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令人奇怪的有两点:一是即使风调雨顺,庄稼也得不到好收成;二是把蛇放到田里,庄稼就获得大丰收。
通过回答,理解蛇与庄稼是怎样通过田鼠联系起来的。
)(4)画出蛇与庄稼之间的联系图,总结认识。
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学生自主读课文第2、3自然段(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猫与苜蓿、随地吐痰与患肺结核之间的联系(可选择画图、语言表述、表演等不同形式帮助理解。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培养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立志做科学的主人,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2理解生活中事物的联系。
3理解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教学准备1课文生字词卡片。
2猫、鼠、蛇等小图饰(供板书时使用)。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课文1板书课题。
2看一段有关蛇活动的多媒体课件资料。
3让学生谈谈对蛇的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蛇长得既丑恶,又凶狠,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并对课题质疑。
4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再谈谈对蛇的新认识。
(学生此时认识蛇积极的一面,因此对蛇为人类作贡献所充当的正面角色印象非常深。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词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殖、肆、呻、咱。
(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蹋、痰、肆、毁。
(3)理解词语:海啸、起色、呻吟、糟蹋、放肆、风调雨顺。
三、再读课文,找出突破点,提炼文章主线1让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课件出示)板书:事物的联系:复杂联系简单联系2形象地把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命名为两个小组长,让学生在列举的实例里帮助小组长找到自己的组员。
也就是说,课文中说的这些事例,哪些讲的是复杂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并用示意图表示出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展示。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1课件出示问题要求,让我们把课文中复杂联系的三个事例作为今天探讨的专题,我们分成小农业科学家组、小生物学家组、小医学家组。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蛇与庄稼》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领悟道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复述《蛇与庄稼》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故事续编或改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故事卡片或图片。
3. 学生用书或相关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蛇与庄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 读故事: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可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句子。
3. 讲故事: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4. 悟道理: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
5. 应用道理: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故事续编或改写,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对寓意的理解。
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并分享故事中的道理。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学生学习评价。
2. 评价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领悟道理、应用道理等方面的进步。
3. 观察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的寓言故事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蛇与庄稼》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教学目标()通重词、句、段理课容体会心思想,田鼠糟蹋庄稼蛇吃田鼠蛇接地保护庄稼,(明心)请学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事物系二课、教学目标()通重词、句、段理课容体会心思想(二)认识事物有定系懂得只有了事物相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些(三)了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材说明事物系(四)练习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5.朗课二、教学重通课所举具体事例了事物既有简单系也有复杂系三、教学难理事物是有相系只有掌握它们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四、教学程()指导学习段请名学生课段其他学边听边思考这段作者向我们讲了几层思教师指导学生画画标出记然回答(这段分四层①交代了、地、起因;②写农民遇到了奇怪事;③写老农民想出办法;④老农民把密说破了)什么事使农民伯伯感到奇怪?(件洪水接连几年庄稼总得不到收成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教师可出示黑板或投影片助学生理重句思抓住重词理这句话思“总”是什么思?(直)“风调雨顺”是什么思?(“调”调和;“顺”适合要形容风雨及适量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不见起色”是什么思?(不见不管是灾年还是风调雨顺年景庄稼直没有收成)(二件怪事老农们买了批蛇回放到田里庄稼获得了丰收)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能丰收呢?指导学生用语句回答学生通默课认识到庄稼收成不原因是田鼠糟蹋庄稼结蛇到把量田鼠吃才使庄稼又获丰收了蛇与庄稼有什么系呢?请桌学相说说然请名学生回答田鼠糟蹋庄稼蛇吃田鼠蛇接地保护庄稼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板学生分析到这里教师要做结蛇是吃田鼠田鼠是吃庄稼田里没有了蛇田鼠繁殖得越越多它们糟蹋庄稼也就越多庄稼当然歉收由看农民伯伯是根据田鼠、蛇、庄稼这三者系而想出办法并不奇怪通这事例我们知道了蛇与庄稼有着密切系著名生物学达尔还讲猫和苜蓿故事呢(二)学习二段学己轻声朗二段课想想什么看哪村子猫多少就可以知道哪里苜蓿长得怎么样?让学生基础上把有关句子画下然再回答(因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知道哪村子猫多少就可以知道哪里苜蓿长得怎么样)猫和苜蓿关系是怎样呢?请学用因句式回答(因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田鼠影响土蜂活动猫吃田鼠所以猫接地保护土蜂和苜蓿)根据学回答教师归纳出板板这里告诉学生猫与田鼠田鼠与土蜂土蜂与苜蓿它们关系是直接相影响;而猫与土蜂猫与苜蓿是接关系猫是动物苜蓿是植物看似两者毫无关系猫多少竟和苜蓿收获有着密切关系这里“竟”是什么思?(居然出人)因猫与苜蓿不是直接关系;由猫与田鼠;田鼠与土蜂土蜂与苜蓿直接关系使猫与土蜂猫与苜蓿产生了接而复杂系事物与事物都是相系有复杂系也有简单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勤动脑就会发现它们系(三)学习三段请学默三段课想想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它们有什么系?要学生拿笔画出有关词句然回答(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板这些事物是简单系作者称显而易见事什么是显而易见呢?(是露外面容易看出思)除了这些简单系外还有不少复杂系作者举了什么例子它们是怎样系呢?请名学生有关句子然再学回答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人→吐痰→肺结核)出反问句然把它们变成陈述句(反问句肺结核病人躺床上呻吟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就是那马路上随便吐痰人呢?陈述句肺结核病人躺床上呻吟候他不会想到使他生病就是那马路上随便吐痰人)什么他不会想到使他生病就是马路上随便吐痰人呢?(“痰”与“肺结核”是复杂系不易让人们下子看清)我们如何弄清事物复杂系?出示黑板或投影片并短句这句话是重也是难要反复朗充分讨论达到理并掌握这句话与前面所学容有什么关系?(老农地里放蛇使庄稼获得丰收就是因他们了了事物系掌握了它们规律所以才想出了别人想不到行有效方法)齐两句话说说它们作用(明心)请学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事物系哪些是简单哪些是复杂?发散思维加深对事物系认识如有就多几位学讲讲(①青蛙与庄稼②啄木鸟与树木③天不下雨庄稼就要旱死;雨太庄稼就要淹死④吸烟影响身健康喷出烟雾污染空气也使别人得病⑤乱捕滥杀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就会影响人类生存)(四)总结全通学习《蛇与庄稼》我们知道了事物都是相系我们要观察认真分析研究掌握事物规律这样我们做任何事就能做得更些(五)完成课题指导学生用带词语造句首先让学生结合容理词语思和作用然再试着造句比如“甚至”含有更进步思“掌握”是了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思“除了……还有……”表示什么外还有别认识词语思和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造出句子学说说教师请别学生发言举例如下甚至今年夏天气温太高了甚至比历史上热年夏天平温还高掌握只有掌握了正确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学习成绩除了……还有……我乡除了盛产苹外还出产鸭梨、葡萄等品(六)有感情地朗全结合板说说己收获提供者。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蛇与庄稼》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学生能够运用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蛇与庄稼》的主要内容及其寓意。
(2)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深层次的哲理和寓意。
(2)如何运用成语和典故进行有效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蛇与庄稼》的故事背景。
(2)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故事《蛇与庄稼》,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成语和典故,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2)教师选取优秀表达,进行展示和点评。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短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变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在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7、《蛇与庄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牌小学蔡雅杰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导学第1段--蛇与庄稼的的关系
1、学生个别读课文。
投影出示问题: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小组讨论回答,学生回答,老师展示多媒体图片蛇与庄稼的关系(边板书)。
3、请个别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能用关联词的表扬)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
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使庄稼歉收的原因。
现在田里少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板书:
吃 保护
糟蹋
4、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练习)
(1)关联词练习,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2)老农怎样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乡亲们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说解释?(用上关联词说话)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
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引出含义深的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理解“规律”,结合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
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保护
板书: 吃 影响
影响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
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猫 苜蓿
田鼠 庄稼
田鼠 土蜂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
(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
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
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
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
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蛇与庄稼。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
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