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5
《专题: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韩国国家图书馆的网页存档系统韩国国家图书馆 著余敏 编译1.引言伴随着信息和通信环境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知识成果可以在网络上以数字的形式被获取,然而这些数字资源却转瞬即逝。
作为加工、管理和保存这些数字资源的长期方法,数字存档计划被认为具有永恒的价值。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国家,像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就在保存这些数字资源方面展开了持久的努力。
而作为这些国家的长期规划,这些项目一般都是由相应的国家图书馆和其机构和组织共同合作开展的。
随着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地位变化,韩国国家图书馆(NLK)已经制定出一整套有效的国家信息服务机制,该服务旨在向全国人民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数字化信息收藏和公共服务,并为下一代国民保存这些智力成果。
为了搜集内容多样的网页内容,以迎接2008年韩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开放,NLK已经开展了一项称之为网络存档与搜索因特网资源(OASIS,Online Archiving & Searching Internet Sources http://www.oasis.go.kr/)的计划,用于网络数字资源的搜索和保存。
OASIS系统于2005年12月开发,其目标在于为下一代国民保存数字资源,搜集并保存国家数字文化遗产,并建立起对数字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政策。
作为韩国文化及旅游部(Korea's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的四大创新品牌政策之一,OASIS得到了政府的极大关注。
在该项目的05到06年阶段,韩国政府投入了大约100万美元以支持对网络数字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根据目前的中长期规划,从2007年开始,政府将会对那些系统化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大的支持。
同时,政府将针对性地提高预算,以支持2008年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开放和到2010年达到百万网页资源搜集的目标。
2.OASIS网页资源搜索方法2.1有选择性的网页资源搜集NLK进行网页存档的基本方法就是选择性的搜集。
ICS01.140.20A 14备案号C AD A L项目标准CADAL 20903—2012数字图书馆安全标准规范集第三部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规范Digital Library Security StandardsPart 3: Digital Resources Long-term Preservation Specification第一稿2012-05-01请将您知道的与本标准相关的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发给CADAL项目管理中心2012-05-08发布2012-05-09实施目次前言 (2)引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定义 (4)4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流程规范 (4)5 OEB和EPUB规范 (6)6 发布图书格式—DjVu (7)7 长期保存图像格式—TIFF (8)8 常用图书格式—PDF (10)9 保存运行工具 (11)图1 DjVu对原始文档的分层处理 (7)图2 TIFF数据结构图 (9)图3 PDF文件结构 (10)表1 OEB格式和EPUB格式的CADAL图书规范 (6)前言本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1部分:数字对象存储安全规范——第2部分:访问控制规范——第3部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规范——第4部分:安全传输标准本部分是《数字图书馆安全标准规范集》的第三部分。
本部分的制定依据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部分是由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管理中心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本部分起草人:张鹏、张寅引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指为保证数字资源能够被长期存储和访问到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应该具有相应的安全规范。
本规范是在CADAL数字图书馆对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基础上编制的。
本标准清晰说明了符合CADAL项目要求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方式。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的研究作者:冯海英赵秀敏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3期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的扩散和数字环境的形成,我国文献信息服务正在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是为了解决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今年数字图书馆产生了大量的数字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优越性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热衷于建设数字图书馆。
然而,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大多以年为期限的方式购买,如果合同终止大部分数字资源将不复存在,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也不够充分。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图书馆馆藏,它依附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多不同于传统信息的特征,比如数字资源现有形式的多样性、存储信息的动态性、以及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多样性、访问媒体的复杂性等等。
这些特点使得我们必须尽快寻找一种适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策略。
1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1.1 数字载体的安全性随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地产生。
世界上每人每年产生的信息量大约为500MB,其中绝大多数的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存在,而印刷载体的信息量仅占总数比例很低。
因此,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数据类型不仅包括文本而且也包括很多多媒体信息。
由于多媒体信息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数据必然是海量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系统遇到过这么大量的数据。
因此,如何有效地保存和管理这些海量数据,使系统成本不高,系统响应快,是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的重要课题。
在数字图书馆中,文献信息都是依附于存储介质存在。
目前常用的存储介质是只读式光盘,一次性写入光盘,磁盘,可擦式光盘等等。
这些数字信息的寿命完全取决于其物理载体的寿命。
由于载体的不同,它们的使用寿命也不同,有的只有数十年。
即使总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很长的光盘与过去一千年的纸质文献相比,也是昙花一现。
传统的资源载体可以通过观察其物理外观特征来判断其保存和使用状态。
数字资源的载体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来检查其存储和使用。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保存与长期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图书管理员,合理有效地保存和管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是保证用户获取知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探讨图书管理员在数字资源保存和长期保存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一、数字资源保存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数字资源保存之前,图书管理员需要了解保存数字资源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常见的数字资源保存原则:1. 多样性:图书管理员需要确保保存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籍、期刊、音频、视频等。
这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丰富图书馆的资源库。
2. 可访问性:保存的数字资源应该易于访问和使用。
图书管理员可以使用合适的分类和标签系统,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的资源。
3. 版权合规:在保存数字资源时,图书管理员需要遵守版权法相关规定,并确保所保存的资源是合法和合规的。
这包括了解和遵循数字资源的版权和许可信息。
二、数字资源保存的方法和策略1. 数字资源的存储和备份图书管理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来保存数字资源。
服务器应该能够提供稳定的存储空间和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
同时,图书管理员应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2.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是数字资源保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书管理员需要为每个数字资源创建准确和详细的元数据,包括资源的标题、作者、摘要、引用方式等。
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数字资源。
3. 数字资源的鉴定和鉴别在保存数字资源时,图书管理员需要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他们可以通过数字签名、水印等方式对数字资源进行鉴定和鉴别,以防止资源被篡改或伪造。
4. 数字资源的权限管理数字资源的权限管理是保护资源版权的重要措施。
图书管理员可以使用访问控制技术来限制数字资源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授权的用户可以使用资源。
三、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是图书管理员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长期保存策略:1. 数字资源的定期审核和更新图书管理员需要定期对保存的数字资源进行审核和更新。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获取与使用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数字资源的保存问题成为了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数字资源的特点数字资源指的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形成的电子文档、音视频等形式的图书馆资源。
与传统纸质资源相比,数字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1 大量性和丰富性:数字资源的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含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媒体信息。
1.2 可复制性和可传播性:数字资源可以轻松地进行复制和传播,提高了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可交流性。
1.3 可持续性和易损性:数字资源的可持续性较强,可以长期保存;但也面临着易受病毒、硬件损坏和技术过时等问题。
2.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挑战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2.1 技术挑战:数字资源的保存需要使用适当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来保证其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然而,技术更新迅速,需要图书馆不断跟进和更新相关技术。
2.2 数据管理挑战:数字资源的管理和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系统和搜索引擎,以方便用户进行资源的检索和使用。
2.3 法律和政策挑战:图书馆在数字资源保存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涉及到版权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3.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挑战,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3.1 多备份策略:图书馆应建立多个数据备份中心,确保数字资源的数据安全。
同时,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
3.2 持续技术更新:图书馆需要密切关注技术的发展,并及时更新和升级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以适应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需求。
3.3 专业人员培训:图书馆应加强对数字资源保存和管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3.4 合作共享机制: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数字资源的保存和管理经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存能力。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探析1、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必要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目的是要保证未来用户可以检索、获取、浏览、理解各种数据和记录,它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大量投资等工程。
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数字资源有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
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两种类型。
其中,磁介质包括软盘、硬盘、磁盘阵列、活动硬盘、优盘、磁带等类型;光介质包括CD、DVD、LD 等类型。
常用的数字资源存储介质为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及CD、DVD、LD 等。
由于数字资源尤其是网页内容的资源,更新速度非常快,许多资源稍纵即逝,如果不注重保存,很可能就无法再找到信息资源的内容。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网络资源,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重要的文化遗产将会迅速消失。
2、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方法2.1迁移技术美国保护与存取委员会(CPA)所属的数字信息归档特别工作组曾在报告中指出:“迁移是对付技术过时的最佳良策,它应是数字资料完成定期转换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工作,包括维护数字对象的真实性、用户的再检索、显示与其它利用的能力”。
还有的国家的研究部门认为,数字信息长期存取问题可以归结为:迁移、媒体材料和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数字档案馆大量的成功实践表明,迁移是维护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有效方法。
迁移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数字信息从稳定性低的媒体上迁移到稳定性高的媒体上,从对软件依赖强的格式迁移到对软件依赖程度低的格式上;二是把数字信息从各种不同格式迁移至易于管理的最简单且符合标准的格式。
2.2更新技术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局(NARA)就指出,CD- ROM、WORM 和可擦式光盘等三种光学媒体可以用来作为数字文件的载体。
我国国家档案局在《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中规定,电子文件应“ 拷贝至耐久的载体”,禁止用磁盘来保管电子文件,并分先后次序对载体进行了推荐只读式光盘、一次写入光盘、可擦式光盘、磁带。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平台2009(11)●李丹,,向菁2(1.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北京l()008l;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190))协作与实践: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具及方法——2008年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会议(iPRES2008)综述[关键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作;保存工具;iPRES2008[摘要】系统而全面地回顾iPRES2008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会议。
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规划与政策、相关技术问题、成本与危机管理、服务提供商信任建立、数字保存服务体系五个方面介绍目前研究和实践进展情况,分析并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并就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发展进行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0.76;G2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8214(2009)Il—0070—03继2004、2007年北京,2005年德国,2006年北美成功举办之后,2008年9月2卜30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的主流国际性系列会议iPRES(Intema—tionalConfevence011PresexvationofDigitalObjects)第五届会议在大英图书馆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33个国家的250余名参会人员,为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盛大的交流和学习平台。
近年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经历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个体实验、最佳实践及联合行动的发展过程,iPRES的研讨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的关注。
2004年的首次国际对话,主要商讨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基本问题,在对长期保存的内涵和外延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开始了长期保存的实验和国际合作。
此后。
各个实验项目在不同的处理过程中遇到了相应的阶段性问题,这些问题在2005、2006年会议中受到了关注,如工作流、元数据、知识技术、认证、知识库、保存服务和项目管理等。
2007年则围绕具体项目和实践经验,探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战略计划与基础设施、相关管理问题、技术研究与实践、认证与评估、教育与培训等。
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保存与长期保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图书馆也需要保存和管理大量的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的保存和长期保存是图书管理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图书管理员如何进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保存与长期保存。
一、数字资源保存的重要性数字资源保存是指将数字化的图书、期刊、报纸、音视频等电子文献纳入到图书馆的保存范畴中。
数字资源保存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1. 提供广泛的资源:数字化资源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藏书范围,使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信息。
2. 方便读者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访问,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文献和资料。
3. 减少纸质资源的消耗:数字资源的保存可以减少对纸张等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资源保存的挑战数字资源保存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版权、存储等方面的问题。
1. 技术问题:数字资源的保存需要使用专门的技术来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数字化处理、数字资源格式转换、文献检索等方面的技能。
2. 版权问题:数字资源的保存涉及到许多版权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图书管理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保存的数字资源符合相关规定。
3. 存储问题:数字资源的保存需要适当的存储设备和技术支持,包括服务器、网络带宽、备份系统等。
三、数字资源保存的策略为了有效地进行数字资源的保存与长期保存,图书管理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数字资源保存政策:图书馆应制定明确的数字资源保存政策,明确数字资源的收集范围、保存期限和访问方式等。
2. 选择合适的数字资源保存平台:图书馆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字资源保存平台,如数字图书馆系统或开放存取库等,保证数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访问。
3. 进行数字资源的元数据标注:元数据标注对于数字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要,图书管理员可以对数字资源进行标注,以便读者进行检索和使用。
4. 定期进行数字资源的备份和恢复:为了保障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图书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数字资源的备份和恢复工作,确保数字资源不会丢失或损坏。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与项目研究综述作者:程守民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24期[摘要]数字资源以快捷、方便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数字资源的易丢失性让研究者不得不慎重考虑如何让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下去。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对数字资源的保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以及研究者在实践中建立的各种项目。
[关键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096[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向数字资源迈进。
数字资源凭借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控制,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数字资源包括购买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自建的数据库、引进的国内外商业数据库、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等等。
随着这些数字资源越来越多,其长期保存就成了问题。
如何有效地长期保存数字资源成为图书馆界的一个难题。
从中国知网发现平台,以关键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为检索词检索到的文章可以看出,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讨论,主要集中在管理、技术、法律、中外比较研究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
本文仅从技术方面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简要的概述。
1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依赖一定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技术。
1.1 数字迁移数字迁移是一种有效的长期保存技术,它能使数字对象得到长期保存。
迁移技术能适应技术更新、不断地被转移,如存储介质迁移、文件格式迁移、按需迁移,但按需迁移不能有效保证数据安全性、真实性、稳定性。
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多采用物理迁移、逻辑迁移和按需迁移这三种数字迁移方式。
物理迁移是从一个不稳定的存储介质上迁移至稳定可靠的介质上。
逻辑迁移是将已经或即将过期的数字对象周期性地迁移为新的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