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搭救好朋友1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优质教案《搭救朋友》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材第四章《安全自救》,主题为“搭救朋友”。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简单自救自护方法,解求救电话拨打方式,以及培养幼儿互帮互助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冷静地求救。
3. 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求救电话拨打方式,以及自救自护方法掌握。
重点: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场景模型、求救电话玩具、课件。
2. 学具:模拟电话、安全道具(如绳子、梯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遇到危险,另一个小朋友勇敢搭救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安全自救重要性。
2. 例题讲解:讲解求救电话拨打方式,演示自救自护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并实践。
a. 求救电话拨打方式:讲解110、120、119等求救电话拨打方法。
b. 自救自护方法:教授简单易行自救自护方法,如救、拨打求救电话、使用安全道具等。
3.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求救练习,互帮互助完成自救任务。
4.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危险发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搭救朋友》2. 板书内容:a. 求救电话:110、120、119b. 自救自护方法:救、拨打求救电话、使用安全道具c. 安全意识:互帮互助,注意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求救场景,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自救任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2024年中班体育搭救好朋友追逐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追逐与接力”,详细内容为“搭救好朋友”活动。
该活动通过设置追逐跑的游戏场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速度和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搭救好朋友的游戏规则,能够安全、快速地进行追逐跑。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团队合作,确保追逐过程中的安全。
教学重点:追逐跑的技巧,如起跑、加速、转弯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计时器、标志桶、接力棒、急救包(模拟)。
学具:运动鞋、舒适的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好朋友遇到危险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救助。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搭救好朋友的游戏。
2.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跑步、拉伸运动,提醒注意运动安全。
讲解游戏规则,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分组进行追逐跑示范,讲解起跑、加速、转弯等技巧。
指导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呼吸和节奏,避免摔倒。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搭救好朋友追逐跑游戏。
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及时指导和纠正动作。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活动主题:搭救好朋友2. 游戏规则: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每组第一名幼儿拿起接力棒,从起跑线出发,绕过标志桶,跑向终点。
到达终点后,将接力棒交给下一名幼儿,依次进行。
最先完成的组获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搭救好朋友游戏,记录游戏过程和感受。
2. 答案示例:游戏过程: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共6人。
我负责起跑,妈妈负责接力。
我们互相鼓励,最终完成了游戏。
感受: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团队合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搭救朋友》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搭救朋友》,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互助合作》,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的情感与行为,通过故事情景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倾听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力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互助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搭救朋友》故事书、玩具模型、卡片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搭救朋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朋友们如何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故事挂图,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合作的意义,引导幼儿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朋友互相帮助。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搭救朋友”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力量。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互相帮助,然后进行分享。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彩纸等学具,创作一幅“搭救朋友”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搭救朋友》2. 板书内容:互助合作的重要性故事情景:朋友们如何互相帮助创作提示:搭救朋友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好朋友请幼儿画一幅与好朋友一起合作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答案示例:我和好朋友一起玩滑滑梯,我帮好朋友扶住滑梯,好朋友顺利滑下来。
2. 作业题目:合作的力量请幼儿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与朋友合作解决问题的经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精彩教案《搭救朋友》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材第四章《我会保护自己》中的内容,详细讲解如何正确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小意外,特别是当朋友受伤时如何进行简单的救助。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紧急情况、了解求助方式、学习基本的搭救方法以及实践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学会判断何时需要帮助他人。
2. 培养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求助方式和简单的搭救操作。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并培养关爱同伴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搭救方法及操作。
教学重点:识别紧急情况、求助方式的认知和安全常识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模拟急救箱、图片卡片、教学视频、安全常识图解。
2. 学具:小医生扮演套装、场景模拟道具(如电话、假伤药膏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创设小动物朋友们游玩时遇到危险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如何帮助他们。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在不同紧急情况下应如何作出反应。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图片卡片和教学视频,介绍紧急情况的定义和求助方式。
结合情景模拟,讲解简单搭救操作,如止血、包扎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案例,如朋友摔倒出血,讨论并演示正确的求助和搭救步骤。
强调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帮助他人。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紧急情况,练习求助和搭救技巧。
教师观察并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
回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紧急情况示意图。
2. 求助方式和搭救步骤简表。
3. 安全常识要点清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帮助朋友的情景。
答案示例:幼儿画出自己拨打急救电话、为朋友止血等场景。
2.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家庭安全演练,记录过程。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搭救朋友》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材第四章《紧急时刻我会帮》中的第三节《搭救朋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求救电话,了解简单的急救措施,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求救电话的使用,知道110、120、119等特殊电话的用途。
2. 培养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求救电话的认识与运用,简单急救措施的实施。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求救电话模型,急救知识卡片,情景剧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小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一个模拟紧急情况的情景剧,让幼儿观看并思考如何救助。
2. 讲解与讨论(5分钟)教师根据情景剧,讲解求救电话的使用和简单急救措施,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急救知识卡片,讲解卡片上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止血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紧急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画纸和彩笔制作求救电话表,加深对求救电话的认识。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搭救朋友》2. 板书内容:求救电话:110、120、119急救措施:人工呼吸、止血、拨打求救电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求救电话表。
要求:用彩笔画出求救电话的图案,旁边标注对应的电话号码。
2. 答案:110:警察120:急救中心119:消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求救电话的使用和简单急救措施。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搭救朋友》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材第四章《紧急时刻,我不怕》,详细内容围绕“搭救朋友”这一主题,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救援知识,培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救人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
2.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救援方法,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重点:让幼儿了解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模拟救援场景的玩具。
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小故事《小明掉进水里》,引发幼儿对救援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结合PPT和故事挂图,向幼儿讲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
3. 实践: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模拟救援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救援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简单的救援例题,如“当你的朋友摔倒受伤时,你应该怎么做?”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泥、画纸等学具,制作救援工具或救援场景。
7. 互动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救援作品,并邀请其他小朋友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搭救朋友》2. 主要内容:a. 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b. 紧急情况下如何救助他人c. 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解本节课所学的救援知识,并和家人一起模拟救援场景。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和家长共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提高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救人能力。
中班健康活动——搭救朋友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寻求帮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安全常识卡片、模拟场景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
2. 基本技能学习:通过安全常识卡片,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如遇火灾如何逃生,遇水灾如何求救等。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分组进行自救和互救实践,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 组织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做。
2.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指导,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培养幼儿的自救自护能力。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安全角,放置安全知识书籍,供幼儿自由阅读。
3. 主题班会: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巩固幼儿的安全知识。
六、活动步骤:1. 故事启发:通过一个关于朋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愿望。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遇到朋友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3. 角色扮演:设置不同情境,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搭救朋友。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受伤。
2. 在活动中,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个别指导。
3. 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家庭协助的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搭救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搭救朋友”的意义及重要性;2.能够正确判断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救援技能。
教学内容1.什么是“搭救朋友”;2.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时的判断和应对方法;3.紧急事件下的协作行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图片等方式,向孩子们展示团队中相互搭救的场景,让孩子们猜测这是一件什么事情;2.导入“搭救朋友”的概念,让孩子们理解朋友之间的互助,特别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
第二步:讲解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1.通过话题或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孩子们讨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热休克、哮喘等;2.介绍帮助朋友的方式,如给予心理支持、叫救护车等;3.强调判断情况和求助的重要性。
第三步:团队合作演练1.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楼梯口爬到另一个楼梯口;2.设定几个紧急情况,如有人晕倒、有人扭伤脚等;3.告诉孩子们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进行阶段性的协作行动,演示正确的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活动与讲解相结合;2.角色扮演;3.团队合作演练。
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分组的团队合作以及演练过程中的配合;2.看孩子们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有理解“搭救朋友”的意义;3.看孩子们能否在必要的时候区分并应对紧急状况。
教学反思1.在讲解时应适当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使孩子更容易听懂;2.演练时,更好地引导孩子以合作与分享为目标,更好地体验到团队的精神;3.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加强团队合作演练的环节,巩固和拓展孩子们的救援技能和协作能力。
总结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更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朋友间的互助,帮助他们掌握协助及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技能,增加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耐心。
《搭救朋友》中班游戏教案可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材第四章《合作与沟通》,详细内容为“搭救朋友”游戏。
该游戏通过模拟救援场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沟通与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2.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沟通,处理紧急情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救援场景布置道具、小玩偶、绳子、木板、篮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篮子,若干小玩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布置救援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场景。
邀请幼儿参与游戏,简要介绍游戏规则。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游戏过程,讲解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邀请两组幼儿进行示范,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合作与沟通。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搭救朋友》2. 内容: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沟通: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关爱: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人合作完成一幅关于“搭救朋友”的画作。
2. 答案:作品需体现出合作、沟通、关爱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画作创作,共同体验合作与沟通的乐趣。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搭救朋友”主题角,引导幼儿关注他人需求,培养关爱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的合作与沟通的示范。
3.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沟通,处理紧急情况。
4. 板书设计中的关键词汇凸显。
5. 作业设计中的合作画作创作。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家园共育和环境创设。
中班健康活动搭救朋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搭救朋友”。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简单的救援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救援方法,如拨打急救电话、简单包扎等。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勇敢品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培养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勇敢和团结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急救箱、电话模型、PPT、视频等。
2. 学具:模拟救援场景的玩具、角色扮演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救援场景,如“小兔子受伤了,我们需要帮助它”,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如何进行救援。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讲解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简单包扎技巧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救援案例,引导幼儿分析并解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救援,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救援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救援电话:120、110、119等2. 救援方法:拨打急救电话、简单包扎、安抚受伤者等3. 救援品质:冷静、勇敢、团结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如果你遇到一个受伤的朋友,你会怎么做?(2)请画出你心中的救援英雄。
2. 答案:(1)拨打急救电话、简单包扎、安抚受伤者等。
(2)见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救援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医院等,了解更多的救援知识。
(2)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学习救援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勇敢和团结协作。
活动名称:搭救好朋友
单位:焦庙镇中心幼儿园活动领域:健康执教人:柴翠珠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在走、跑、跳、钻、爬等各种活动中,注重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综合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依据幼儿已有的活动经验和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引入了环保和保护小动物的概念,希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能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听口令越过适宜的障碍,发展听觉,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产生关爱动物的情感,会与同伴配合完成游戏。
活动重点:听口令,越过适宜的障碍,与同伴合作一起搭救小动物。
活动难点:在走、跑、钻、爬、跳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增强幼儿活动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平衡木、拱形门各四个;自制梅花桩8个;皮筋 2根;小动物头饰若干;
2、欢快的音乐
3、适宜的跑道场地一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小朋友伴随着音乐入场,小朋友跟随教师做热身运动,引导幼儿活动身体各关节。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小朋友们,咱们在平地上走、跑、跳得非常好,那么在平衡木上走的本领好不好呢,还有钻拱形门的本领怎么样呢。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走平衡木应该注意什么,谁来试一试。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钻拱形门应该注意什么,怎么能从拱形门钻过去,谁来试一试。
2、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走平衡木,小心钻过拱形门,对动作规范的幼儿及时给与肯定。
(三)游戏活动:搭救好朋友
1、教师示范走过小桥(平衡木),跨过小河(皮筋)走过山路(梅花桩),钻过山洞(拱形门),熟悉一下游戏路线。
2、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站在场地一端,扮演小动物的小朋友站在另一端(森林)。
3、教师创设游戏情境,交代规则和玩法。
两组排头,听到口令后,跑到平衡木处,快速通过小桥、跨过小河、走过山路、穿过山洞,到达森林搭救一位小动物后,按原路返回,将小动物放在指定地方,击拍下一位幼儿的手掌,游戏继续进行,每次只能搭救一个小动物,以搭救的速度决胜负。
4、整治好环境了,将动物再次送回森林。
(四)活动结束
做放松运动,伴随音乐离开活动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