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2019高中化学 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预习·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自主预习1. 表示出质量(m )、气体体积(V )及微粒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来表示 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 物理量。
单位 符号: 表达式:【归纳·核心知识】一、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判断:(1)1L 食盐水中溶有1molNaCl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2)将58.5gNaCl 完全溶解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3)从1L2mol ·L —1稀硫酸中取出0.5L,这0.5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 ( )计算:1.将2molNaOH 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则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2.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的H 2SO 4溶液500ml ,含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 .将23.4gNaCl 溶于水中配制成25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4. 配制500mL0.1mol/LNaOH 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________【归纳整理】a .概念中的体积是指 体积,而不 是 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升。
b .溶质的量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而不是质量。
c.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不变。
【知识拓展】1. 0.5L 2mol/L K 2SO 4溶液中,含有K +的物质的量为 ,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有SO 42-的物质的量为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 0.1mol/L Al 2(SO 4)3溶液中Al 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和分子”,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装置: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钟时H2、O2物质的量分别是mol、 mol。
(2)该温度下,气体摩尔体积是。
(3)假设电解H2O速率相同,2分钟时试管内收集到的H2的体积是 mL。
(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温度相关B. 在该实验条件下,3 mol O2的气体摩尔体积为74.58 L/molC. 同温、同压下,2 mol O2和2 mol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相同D. 该实验条件下,O2的密度为1.287 g/L【答案】(1)0.1 0.05(2)24.86 L/mol(3)1243(4)B2.(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为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0.01 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 g,则该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14 g CO与2 g H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1)1∶2(2)1∶2(3)1.96 44(4)33.63.(1)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SO2和O2。
二者体积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密度比为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g·L−1。
高三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教学讲解(新人教版必修2)(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也是化学学科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
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
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5课时溶液的配制)【明确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相关知识点回顾】如何配制100 质量分数为9% 的NaCl?【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专用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是一种容积精密的仪器,是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
它的形状是的平底玻璃瓶。
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它的颈部刻有刻度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常用的容量瓶有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大小不同的规格。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检验程序是: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将玻璃棒伸入容量瓶中进行搅拌。
(3)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更不能将容量瓶加热。
(4)观察所加溶液是否达到容量瓶的刻度线一定要平视,使液体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平。
2、配制步骤和仪器:(除了第一步外,其它步骤空格中填写适当仪器名称。
)(1)计算。
练习:①配制100ml1.00 mol·L-1NaCl溶液,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
②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0.5 mol·L-1的稀硫酸500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mL。
(2)称量。
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用称量,配制液体溶质的溶液可用量取。
(3)溶解。
将称量好的溶质放入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搅拌,然后冷却到室温。
(4)转移。
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小心引流到。
(5)洗涤。
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每次洗涤液都转移到。
轻轻晃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
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离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