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
地图中方向的判定熊文昌地平面的上基本方向有四个,即东、西、南、北。
在此基础上,又可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
(如右图)判断地图上的方向,应按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在经纬网中确定方向(1)一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如图2)(2)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东西方向。
(3)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的南北方向。
原则是:两条经线找东西,两条纬线找南北。
(图1)(4)南北的判定:两地都在南半球,纬度数大的在南、纬度数小的在北;两地都在北半球,纬度数小的在南、纬度数大的在南;两地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
东西的判定:若两地都在东经,经度数大的在东,经度数小的在西;若两地都在西经,经度数大的在西,经度数小的在东;若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劣弧段),则东经在西经的东边;若大于180°,则东经在西经的西面。
(或: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5)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若是北极点,它四周都是南,若是南极点,它四周都是北。
经线的判断:在判定东西方向时,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线的判断:呈同心圆分布,越向极点纬度越高。
注意:南北方向中绝对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东西方向一定要在两地点的劣弧上判定。
(图2)例如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图3)(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 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_方向。
D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3)C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从图中C点到E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最近的走法是________。
东南西北基础知识点总结东南西北是地理中常见的方位词,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四个基本方位。
在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些概念来表示方向和位置。
本文将总结东南西北的基础知识点,包括概念、特点、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东南西北的概念东南西北是地理学中用来表示方位的基本名词,它们分别代表地球表面上的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这四个方向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方位,并在地理学、导航、旅行、城市规划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东南西北的特点1. 东:东方是指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一天中的起始方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有着吉祥、新生、蓬勃发展的寓意,代表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开始。
2. 南:南方是指靠近地球南极的方向,南方的气候一般较为温暖湿润,南方地区的植被丰富,适合农业生产。
3. 西: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是一天中的结束方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有着离别、安息、寂静的寓意,代表着结束和告别。
4. 北:北方是指靠近地球北极的方向,北方的气候一般较为寒冷干燥,北方地区的冰雪覆盖时间较长。
三、东南西北的应用1. 地理学:在地理学中,东南西北是表示方位的基本概念,用来确定地理位置和导航方向。
地理学家通过东南西北的指向可以快速准确地描述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2. 旅行导航:在旅行中,东南西北是常用的导航概念,通过这些方位词可以确定地理位置,制定旅行路线和方向,使旅行更加方便快捷。
3. 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东南西北是常用的方向指标,规划师通过这些方位词可以确定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布局,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4. 军事战略:在军事战略中,东南西北是常用的指向概念,军事战略家通过这些方位词可以确定战略方向和部署位置,制定作战计划和行动布局。
四、东南西北的相关知识1. 方向词:东南西北是地理学中的基本方向词,同时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复合方向词,用来表示更为精确的方位。
2. 北斗星:北斗七星是指在北方天空中明亮而容易辨认的七颗星,北斗星在古代被用来辅助导航,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和军事战略的重要辅助标志。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培养学生独立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图的基本方向。
2. 如何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方向,学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地图中运用基本方向辨认东南西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图的基本方向。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地图,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辨认方向的能力。
3.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地图模型或实物地图。
2. 准备带有方向的卡片或实物模型。
3. 准备教学PPT或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方向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2. 新课导入:介绍地图的基本方向,解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含义。
3. 实例讲解: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向。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地图和一些带有方向的卡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方向。
七、练习与巩固:1. 设计一些有关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2. 组织一个小游戏,如“方向接力赛”,增强学生对方向的运用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推荐一些有趣的地理书籍或网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地理的知识。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游戏,评价学生对方向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十、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3.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东南西北的全部知识点总结地理方面东南西北是地理学中常用的方向词,它们指代了地球表面的四个基本方向。
其中,东指地球自转轴的朝日一侧,南指地球自转轴的朝向地方,西指地球自转轴背对太阳的一侧,北指地球自转轴的背向地方。
这四个方向形成了地球的基本方向框架,在地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地图上,东南西北通常是用来表示具体方向和位置的。
通过了解这四个方向的含义和特点,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导航和方向判断。
而在地理探险和定位方面,了解东南西北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自然景观、文化特色等也有着明显差异。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地区差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比如,东南亚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热带雨林分布广泛;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草原和沙漠占主导。
了解这些地理特点对于地理学的学习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方面在历史上,东南西北的概念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不同的方向代表了不同的文明和民族。
东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西北是西域文明的中心,塞外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这里繁盛。
东南西北的历史地位也反映了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和差异。
在古代,东南亚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而西北地区则是蒙古帝国和匈奴等民族的故乡,有着别具特色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在地理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历史过程中,东南西北地区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航海时代和探险家们的航海活动,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了欧洲殖民帝国的殖民地;而西北地区则成为了俄罗斯帝国和蒙古帝国的扩张区域。
文化方面东南西北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民间传统文化中,东南西北不仅仅是方向词,还代表了各种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代表着东方之国、春天和希望;南方代表着南方之国、盛夏和丰收;西方代表着西方之国、秋天和收获;北方代表着北方之国、冬天和坚韧。
这些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教学目标:1.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来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位置;2.经历方位由上、下、左、右到东、南、西、北的转化过程,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能够积极参与观察、辨认等数学活动,乐于合作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4.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由上、下、左、右到东、南、西、北的转化过程教学难点:能认识到物体的位置具有相对性;能以确定的参照物为中心辨认东、南、西、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用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复习上、下、左、右。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
(1)在的边;(2)的边是;(3)的边有。
2.用课件出示凯小周边平面图,问这幅图还能用上、下、左、右来描述吗?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描述物体方向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二、探究新知1.探究地图的绘制原则(1)认真观察凯小周边平面图,在图的右上角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有个向上的箭头,并标注了个“北”字。
(2)师指出: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师指图学生操练: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探究凯小周边平面图(1)请你以学校为中心,在图中用箭头标出东、南、西、北(2)同桌说一说:学校的东面是(),西面是(),南面是(),北面是()。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公安局在学校的()面。
3.教学例1(1)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是按什么绘制的。
(2)独立完成题目要求后小组交流。
(3)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活动1.出示中国地图,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个省。
2.以河南省为中心,说说它的东、西、南、北方各有哪些省。
3.看着中国地图你还想说些什么?四、课堂小结1. 物体的方向、位置具有相对性;2.确定中心参照物;3.以参照物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去辨认其它物体的方位。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问题导入下面是我们学校的示意图。
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
操场在图书馆的( )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 )面。
教学楼在大门的( )面,大门在教学楼的( )面。
过程讲解
1.看图了解画面内容
以操场为中心,画面的上方是教学楼,下方是大门,左面是体育馆,右面是图书馆,还有一个向上的箭头。
2.认识图中方向
(1)确定北方:观察学校的示意图,右上角有一个向上的箭头,根据箭头的上面标着“北”字可知,箭头指示的方向是北方。
(2)了解绘图基本原则: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辨认方向:以操场为中心,在图中用箭头标出东、南、西、北,如下图。
3.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1)明确观察方法:先找准要作为观察点(标准)的建筑物的位置,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看看它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
(2)按要求描述。
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体育馆在操场的(西)面。
操场在图书馆的(西)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东)面。
教学楼在大门的(北)面,大门在教学楼的(南)面。
归纳总结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侧是南,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