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训练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23
轮椅评估及训练技巧轮椅评估及训练是为了帮助需要依赖轮椅生活的人士重获自主性和功能独立性。
在轮椅评估阶段,专业的医疗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和目标,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轮椅类型和配置。
评估完成后,即可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能和日常生活技能。
轮椅评估的关键是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
医疗人员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包括上下楼梯、进出厕所等。
通过这些评估,医疗人员可以确定适合患者的轮椅类型,如手动轮椅、电动轮椅或机械辅助轮椅等,以及轮椅的配置,如座宽、座高、背角度等。
训练计划是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目标制定的。
在开始训练之前,医疗人员应向患者解释训练计划的目的和过程,并确保患者理解并愿意参与。
训练计划应包括康复锻炼和功能培训两部分。
康复锻炼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增强体能和改善平衡能力。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锻炼:1.肌力锻炼:通过进行上肢、下肢和躯干的肌肉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肌力,使他们更好地控制轮椅,提高推行和转弯的能力。
2.平衡训练:通过进行站立平衡和坐姿平衡的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坐姿不稳造成的摔倒风险。
3.有氧锻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推轮椅、使用划船器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身体耐力。
功能培训是为了帮助患者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技能,提高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需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1.轮椅推行:教授正确的轮椅推行技巧,包括手推和自推两种方式,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地面和环境的情况。
2.转移技巧:教授患者如何从床上、椅子上或自行车上等地方进行安全转移,以及如何使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或博福架。
3.上下楼梯:教授患者如何使用轮椅上下楼梯的技巧,以及如何使用辅助器具,如楼梯升降机。
4.配件使用:根据患者的需求,教授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轮椅配件,如便携式折叠轮椅、升降座垫等。
轮椅转移训练步骤一、概述轮椅转移训练是指通过训练,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安全、顺利地从床椅上转移到轮椅上,或从轮椅上转移到床椅上。
这是一项重要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对于提高行动不便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准备工作1. 确保训练环境安全:移除地面上的障碍物,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转移训练。
2. 准备合适的轮椅:根据行动不便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轮椅,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滑板、扶手等,以便行动不便者在转移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三、转移训练步骤1. 床椅至轮椅转移:a. 行动不便者坐在床或椅子上,双腿并拢放置,保持身体平衡。
b. 将轮椅靠近床椅,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合适。
c. 行动不便者将一只手放在床椅边缘上,另一只手握住轮椅扶手。
d. 行动不便者先向前滑动臀部,然后将腿转移到轮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e. 最后,行动不便者将另一只手放在轮椅扶手上,慢慢地将身体转移到轮椅上,保持平衡稳定。
2. 轮椅至床椅转移:a. 行动不便者坐在轮椅上,双腿并拢放置,保持身体平衡。
b. 将轮椅靠近床椅,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合适。
c. 行动不便者将一只手放在轮椅边缘上,另一只手握住床椅扶手。
d. 行动不便者先向前滑动臀部,然后将腿转移到床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e. 最后,行动不便者将另一只手放在床椅扶手上,慢慢地将身体转移到床椅上,保持平衡稳定。
四、注意事项1. 防止摔倒:在转移过程中,行动不便者和训练者都要保持稳定,防止意外摔倒和受伤。
2. 动作轻柔流畅:转移过程中的动作要轻柔、流畅,避免突然用力或者急速转移。
3. 姿势正确:行动不便者和训练者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扭曲身体造成不适或损伤。
4. 适度休息: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感到疲劳或不适,应及时停下来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定期复习:为了巩固训练效果,行动不便者应定期进行转移训练,以保持技能的熟练度和稳定性。
五、总结轮椅转移训练对于行动不便者来说至关重要。
轮椅减压训练操作方法
1. 调整座位高度:将轮椅调整为适合你身高的位置,以确保能够正常地使用脚踏板和刹车。
2. 使用脚踏板:将脚放在踏板上,使用双脚交替踩踏,每次踏踩时间为5到10秒,以保持血液循环。
3. 手臂伸展:将手臂伸直,使用肩部和手臂的力量推动轮椅向前,再将轮椅拉回原位,重复该动作10到15次。
4. 上下楼梯:使用助推器或帮助下,轮椅可以上下楼梯训练,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切勿过于用力。
5. 静态平衡训练:轮椅靠近墙壁或椅子,提高腿部,维持平衡,练习10到15秒,然后放下腿部。
6. 转弯:练习在狭窄的空间中转弯,以提高对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感。
7. 轮椅上的伸展训练:身体前倾,向下抬腿,直到感觉到肌肉拉伸的感觉,保持数秒钟,然后放下腿部,重复10到15次。
8. 使用弹力带进行训练:将弹力带捆绑在轮椅上,使用肌肉力量进行拉伸训练。
注意事项:
在进行轮椅减压训练时,要监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
同时,也应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
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训练。
轮椅到床旁的转移实训报告偏瘫病人轮椅转移训练要点:1、坐式转移:用滑板的侧方滑轮转移,不用滑板的侧方转移及前后滑动转移。
2、床-轮椅转移:床铺高度与轮椅座接近。
(1)将轮椅放在病人的健侧,与床呈45°夹角,关闭轮椅手闸,卸下近床侧轮椅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
(2)病人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支撑于床上。
(3)病人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双足为支撑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坐下,调整自己的位置,用健手将患腿提起,并把足放在脚踏板上。
由轮椅返回病床的转移与上述顺序相反。
3、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1)将轮椅放在与床呈45°,刹住轮椅,卸下床侧轮椅扶手和近床侧脚踏板。
(2)护理人员面对病人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者膝部,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3)护理人员一手从病人腋下穿过置于病人患侧肩胛上,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托住病人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臀部离开床面后将病人的重心前移至其脚上,引导病人转身坐于轮椅上。
轮椅转移训练的注意事项1、病人转移技巧指导(1)转移前前护理人员应评估病人的能力,全身及局部肢体的活动情况,对轮椅坐位的耐受程度、使用轮椅的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
(2)体位转移前消除病人的紧张、对抗心理以配合转移,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转移的方向、方法和步骤技巧,使病人处于最佳的起始位置。
(3)互相转移时,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相等、尽可能靠近、物体应稳定。
(4)病人初使用轮椅时,为避免危险应由护士辅助,上下轮椅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技巧。
2、病人轮椅转移安全性教育(1)病人自己操作轮椅时,要掌握轮椅操作要领,坐姿正确、保持平稳、注意安全。
使用轮椅转移过程中,注意检查轮椅的安全性能,刹好轮椅手闸。
(2)转移时的空间要足够:床、轮椅之间转移时,轮椅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缩短距离及减小转换方向),去除不必要的物件。
(4)转移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碰伤肢体、臀部、腰部的皮肤,帮助病人穿着合适的鞋、袜、裤子,以防跌倒。
轮椅的使用训练
轮椅的使用训练
一、基本安全操作
1、检查
订购新轮椅时,请检查整体质量,检查机构各部件是否安装准确。
所有连接飞具保持良好,单独部件也应确认可以使用。
2、操作
(1)折叠
在折叠轮椅之前,应确保所有部件及配件完好无损。
折叠时,先将底盘提起,然后把坐椅往外折叠,将靠背向后翻,最后当背架均平时,将两侧把手全部收紧即可。
(2)使用
轮椅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主要操作】
1、操控轮椅:
在操控轮椅时,应注意安全,保证地面的平坦,改变方向时,应保证坐在轮椅中的使用者不会摔倒。
2、安全下车:
当使用者要下车时,应将轮椅平稳停放,将使用者以安全的方式下车。
3、移动:
当使用者在轮椅上移动时,应注意控制轮椅的速度,避免发生事
故。
4、改变方向:
当改变方向时,应注意操控轮椅,不要突然发生大的改变,将使用者抬到轮椅上,确保安全。
二、其他训练
1、基本礼仪
在向患者锻炼轮椅使用技能时,应提倡正确的礼仪。
让患者开始学习基本的礼仪,比如把自己的轮椅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礼貌,不发表负面的语言,不把自己的轮椅放在不安全的地方。
2、安全改变方向
训练患者控制轮椅,在换方向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突然发生大改变。
轮椅在改变方向时会有一些惯性,要熟练掌握轮椅的操控,确保使用者安全。
轮椅训练轮椅训练:借助轮椅进行病残者身体活动功能锻炼的一种康复性训练。
轮椅是使病残者得以生活活动自理的一种重要的用具适用范围:脊髓损伤,下肢伤残,颅脑疾患,年老、体弱、多病者评估:对于完全性 L3 以上水平的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回归社会后需要借助轮椅外出进行社会活动. 在脊髓损伤的康复中, 要针对患者的损伤水平和他们所存在的功能进行训练训练采用强化上肢 , 躯干的力量(代偿性的训练), 并且训练他们的轮椅技能帮助他们重返社会操作: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轮椅基本技术动作练习轮椅技巧动作练习(一)在轮椅上的正确坐姿(二)手握轮椅手轮圈的姿势(三)闸的使用方法(四)手和臂在刹车时的基本位臵(五)向前驱动轮椅时手和臂的动作(六)坐位平衡好的患者驱动轮椅方法(七)坐位平衡差的患者驱动轮椅方法(八)颈椎脊髓损伤者驱动轮椅的方法(九)向后驱动轮椅的方法(十)轮椅转弯时身体重心的移动(十一)轮椅静止原地转弯(十二)轮椅快速行走时的急停动作(十三)抬前轮练习(十四)轮椅翻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十五)轮椅向后翻倒回到正常位的方法(十六)从地面至轮椅的练习方法(十七)从轮椅至地面的练习方法(十八)抬前脚轮向前行走(十九)抬前脚轮的向前曲线走(二十)抬前轮原地旋转(二十一)抬前脚轮后退行走(二十二)驱动轮椅各种图形行走(二十三)后退行走接连向前行走的练习(二十四)绕障碍物计时赛(二十五)轮椅在面积窄小地方调整方向的方法(二十六)上台练习(二十七)下台的方法(二十八)驱动轮椅上坡(二十九)下坡道的练习方法(三十)上滚动电梯的方法(三十一)下滚动电梯的方法(三十二)坐轮椅上楼梯的方法(三十三)坐轮椅下楼梯的方法(三十四)轮椅床转移(三十五)利用滑板从轮椅床转移方法(三十六)坐轮椅开 , 关门的方法(三十七)坐轮椅通过狭窄门廊的方法注意事项:轮椅是患者的代步工具 , 是他们生活上必不可缺的 , 所以在选轮椅时要十分慎重 . 长期使用轮椅者 , 经过医生与治疗师商讨之后再选定 ,必要时考虑定制 . 选择轮椅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 .要考虑残疾的种类 ,性质 , 程度, 年龄,使用场所 ,职业生活方式等 ,决定轮椅类型 ,然后再选定各种部件 . 不同残疾要根据残疾种类及程度选用轮椅首先判定上肢肌力 , 关节活动度 , 也就是驱动轮椅能力 .1. 根据驱动轮椅的能力颈髓损伤 : 上肢肌力基本丧失的患者 ;虽无驱动能力 , 但某一部位仍有微弱的肌力 , 应使用电动轮椅 . 要很好设计电动操纵把手的位臵及形式 , 虽肌力很弱 , 关节度受累显著者亦能操纵轮椅 .颈髓 6,7 损伤患者具有伸肘运动运动 ,但因手指麻痹 , 挛缩等不能握住手轮圈者 , 可以对轮椅手轮圈进行改造 , 比如在手轮圈上安装推把 . 将推把加粗便于抓握 , 用手握式推把 ; 根据情况用水平式推把(前臂能旋前者); 或垂直式(前臂呈中间型者)推把 ; 如无推把可用自行车内胎剪成长条缠在手轮圈上 . 或将手套掌面涂胶则便于在光滑的手轮圈上增加摩擦力便于驱动轮椅 .2. 移乘轮椅能力两上肢肌力弱 , 虽能驱动 , 但上下轮椅困难者 : 可以用装卸式扶手 . 脚踏板要用外开式这样可以接近床或椅子方便上下 .3. 根据患者姿势和肢位髋关节伸展位挛缩者 : 因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 外伤, 异位骨化等 , 髋关节呈伸展位挛缩 , 应用靠背为可调节式 , 使髋关节角度能够保持坐位 . 膝关节有伸展位挛缩者 : 同上病因而膝关节呈伸展位挛缩者 , 其处方中的脚踏板应为可调节式 .4. 根据用途和场所体育运动用轮椅 : 应该根据躯干功能情况 , 选择轮椅的扶手 , 靠背高低 , 运动轮椅没有闸 . 在城市里用轮椅 : 因为城市路面平坦 , 应用标准型轮椅 , 前脚轮 13cm 即可 , 轮胎应是实心的 , 大轮为充气的.路面情况差时用轮椅,前脚轮至少要 20cm,应是充气式轮胎 . 自己驾驶汽车而且能上下汽车 , 可将轮椅放在后排座位上或放在身旁 , 所以轮椅要轻 , 并为折叠式其他说明 :(一)制定轮椅处方的具体方法为了适合患者的身体 , 要根据患者平时穿着的物品(比如矫正具等), 和平时采用的坐姿进行测量 . 轮椅各个部位的名称如下 :(二)座位的高度座位的高度是根据大轮直径大小 , 脚踏板的高度(根据小腿的长短), 来决定的 . 为了预防压疮所用的座垫的高度也一定要考虑进去 . 对于截瘫患者来说轮椅大轮24in,10cm 厚的座垫,采用座高 40cm 的情况比较多 .但是对身材较矮小的患者时, 则用20in 或 22in 的大轮 . 可以这样考虑座位的高度 , 脚踏板离地面 5cm, 坐在座位上 , 大腿与座位前缘之间有 2.5cm 的空隙 , 即可以确定座位的高度为合适 .(三)座位的宽度测量大腿的大转子部位 , 在两侧有 2.5cm—3cm左右的宽度为合适(四)座位的长度(进深)座位的进深就是从座位的前缘到靠背的距离. 测量时患者要采用正确的坐姿 , 腰部接触在靠背上进行测量 .但是如果躯干平衡能力差 , 不能采用正确的坐姿 ,那么就在患者安全 , 舒适的姿势位臵进行测量 , 避免让患者勉强采用正确的姿势而发生危险 .轮椅的进深的合适长度是在坐位时 , 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后面到座位的前缘间的距离是 2.5cm— 5cm(五)座位的倾斜角度通常座位的前缘比后缘高4cm,角度大约在3°以下都是可以的 . 但是也有为了容易抬起前脚轮或躯干向前屈时保持安稳座位的角度更大一些的情况也是有的 . 但是不能因为加大座位角度而容易发生轮椅向后翻倒和造成压疮的现象出现 .(六)脚踏板的高度脚踏板的高度与座位的高度有关系 . 脚踏板与地面的高度至少要求有5cm.但脚踏板如果过高的话,同样也与座位角度过大一样, 会造成坐骨结节 , 骶骨负重过大而引起压疮的发生 . 最为合适的是脚放在脚踏板上时 , 大腿与座位前缘之间有 2.5cm 左右的空隙为好(七)扶手的高度扶手合适的高度为肩部放松的状态下 , 肘屈曲90° , 扶手比肘高2.5cm为合适•但一定要将座垫的高度计算入内.(八)靠背的高度靠背高度的测量是从座位到肩胛骨的中央部 ,(大致为腋窝下5cm— 10cm的位臵)靠背平均的高度在 43cm左右.在躯干稳定性良好的情况下,可将靠背的高度降低到30cm左右,也就是靠背的高度支撑在腰的部位 , 这样能够扩大身体的活动范围, 活动起来比较灵活 .(九)大轮轴的位臵一般来说大轮轴的位臵在背管的垂直下方 , 可稍靠前 , 或后 , 如果大轮轴的位臵靠前一些 , 则驱动轮椅较为轻快 , 转弯也灵活, 但容易向后翻倒 ,需要较好控制身体重心的技术 .如果大轮轴的位臵后移一些 . 可使身体重心前移 , 轮椅不易向后翻倒,但转弯费力 ,手臂驱动轮椅的动作不合理 ,比较吃力 . 双大腿截肢者使用大轮轴的位臵较靠后的轮椅 .(十)截瘫患者使用轮椅的区别在截瘫患者中 , 胸椎损伤和腰椎损伤在躯干平衡能力上是有着差别的 .对于坐位平衡能力差的患者来说, 靠背的高度与扶手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 选择要将轮椅时扶手 , 脚踏板的形状及尺寸作为患者身体的一部分来看待 .(十一)座垫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 , 损伤平面下感觉丧失 , 所以一定要使用座垫来预防压疮 . 但坐骨患有压疮 , 有时还须坐轮椅时 , 可以将座垫后中部削减下去一块减轻对坐骨的压迫 , 或将半充气的小轮内胎当作座垫进行除压 .(十二)四肢瘫患者使用轮椅四肢瘫的患者要选择轮椅 , 首先要看他能否自己操纵轮椅 . 高位颈椎损伤的患者可使用电动轮椅 , 第五颈椎以下脊髓损伤的患者 , 通过各种办法可以使其驱动手动轮椅. 高背可调节式轮椅:患病初期的四肢瘫患者 ,一般有直立性低血压 .这时 , 可以调节靠背的角度使其成半仰卧姿势减轻其症状, 还可以使不稳定的颈部得到支撑 , 但当其骨折部位稳定后 , 一般都不继续使用此类轮椅 .脚踏板 : 第六颈椎以下脊髓损伤的患者从轮椅至床的转移是可能的 , 这时为了将轮椅离床的距离更近, 可以使用外开式脚踏板.。
轮椅训练轮椅训练:借助轮椅进行病残者身体活动功能锻炼的一种康复性训练。
轮椅是使病残者得以生活活动自理的一种重要的用具适用范围:脊髓损伤,下肢伤残,颅脑疾患,年老、体弱、多病者(七)坐位平衡差的患者驱动轮椅方法(八)颈椎脊髓损伤者驱动轮椅的方法(九)向后驱动轮椅的方法(十)轮椅转弯时身体重心的移动(十一)轮椅静止原地转弯(十二)轮椅快速行走时的急停动作(十三)抬前轮练习(十四)轮椅翻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十五)轮椅向后翻倒回到正常位的方法(二十八)驱动轮椅上坡(二十九)下坡道的练习方法(三十)上滚动电梯的方法(三十一)下滚动电梯的方法(三十二)坐轮椅上楼梯的方法(三十三)坐轮椅下楼梯的方法(三十四)轮椅床转移(三十五)利用滑板从轮椅床转移方法(三十六)坐轮椅开,关门的方法(三十七)坐轮椅通过狭窄门廊的方法所以在,种类,,虽肌力很弱,动,,自行车内胎剪成长条缠在手轮圈上.或将手套掌面涂胶则便于在光滑的手轮圈上增加摩擦力便于驱动轮椅.2.移乘轮椅能力两上肢肌力弱,虽能驱动,但上下轮椅困难者:可以用装卸式扶手.脚踏板要用外开式这样可以接近床或椅子方便上下.3.根据患者姿势和肢位髋关节伸展位挛缩者:因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异位骨化等,髋关节呈伸展位挛缩,应用靠背为可调节式,使髋关节角度能够保持坐位.膝关节有伸展位挛缩者:同上病因而膝关节呈伸展位挛缩者,其处方中的脚踏板应为可调节式.,,前脚轮,前脚),和座位的高度是根据大轮直径大小,脚踏板的高度(根据小腿的长短),来决定的.为了预防压疮所用的座垫的高度也一定要考虑进去.对于截瘫患者来说轮椅大轮24in,10cm厚的座垫,采用座高40cm的情况比较多.但是对身材较矮小的患者时,则用20in或22in的大轮.可以这样考虑座位的高度,脚踏板离地面5cm,坐在座位上,大腿与座位前缘之间有2.5cm的空隙,即可以确定座位的高度为合适.(三)座位的宽度测量大腿的大转子部位,在两侧有2.5cm—但是也脚踏板的高度与座位的高度有关系.脚踏板与地面的高度至少要求有5cm.但脚踏板如果过高的话,同样也与座位角度过大一样,会造成坐骨结节,骶骨负重过大而引起压疮的发生.最为合适的是脚放在脚踏板上时,大腿与座位前缘之间有2.5cm左右的空隙为好(七)扶手的高度扶手合适的高度为肩部放松的状态下,肘屈曲90°,扶手比肘高2.5cm 为合适.但一定要将座垫的高度计算入内.(八)靠背的高度靠背高度的测量是从座位到肩胛骨的中央部,(大致为腋窝下5cm—10cm,,这..选择要将轮椅时扶手,脚踏板的形状及尺寸作为患者身体的一部分来看待.(十一)座垫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下感觉丧失,所以一定要使用座垫来预防压疮.但坐骨患有压疮,有时还须坐轮椅时,可以将座垫后中部削减下去一块减轻对坐骨的压迫,或将半充气的小轮内胎当作座垫进行除压.(十二)四肢瘫患者使用轮椅四肢瘫的患者要选择轮椅,首先要看他能否自己操纵轮椅.高位颈椎损伤的患者可使用电动轮椅,第五颈椎以下脊髓损伤的患病初,这。
轮椅训练的技巧
1. 调整座椅
座椅的高度、座垫、靠背等都应该适合使用者的身高和体形。
座椅调整不当会使训练效果降低,甚至还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座椅高度一般应该能让小腿伸直,同时也要保证舒适度。
2. 学习控制手部之间的不平衡
在使用轮椅时,手部对输入输出的平衡非常重要,这是指在推动轮椅时左右手的力量和动作要相当。
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出现偏转或者错位的情况,难以前进。
最好通过实践来掌握这种平衡技巧。
3. 学习向后下坡行驶
如果你在一段陡坡上向下行驶,那么你的想法可能就是向前加速,但这样其实会让你失去控制。
事实上,向后加速会更好,因为你可以将手抓紧车轮,降低速度来控制方向。
4. 学习右左后制动
不仅仅是向后剎车,当你使用轮椅时,左右两边的剎车也很重要。
这是因为在行
驶中,有时你需要转向,此时如果左右剎车不平衡,也会使你失去控制性。
5. 做好腰部锻炼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腹部和背部肌肉,那么你的肩膀很容易受到过度的压力。
这样会让你的轮椅驾驶不稳,同时也容易引发肩颈障碍等疾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需要每天做足够的腹部和背部肌肉锻炼。
6. 学习坐姿调整
久坐不动会让身体感到不适并且引发更多问题。
因此,你必须学习在坐姿的时候做出一些调整,比如时不时地抬起臀部或者调整背部的角度,来让身体得到放松。
定期调整姿势可以减轻疲劳,并且保证你的健康。
轮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端正坐姿使患者坐于轮椅正中部位,背向后靠并抬头,髋关节尽量保持在90°左右。
不能自己保持平衡者,应加系安全带固定,以保证患者安全。
2、肌力训练强化躯干肌力和控制能力的训练,以保证患者能安全的坐在轮椅中进行各种活动。
训练常选择如桥式运动、燕式平衡、仰卧起坐等。
用哑铃、杠铃等强化上肢肌力和耐力的训练,以保证上肢有足够的支撑力。
3、轮椅转移训练为了使患者能独立使用轮椅完成各种转移,必须指导患者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
教会患者独立使用各种转移技术如从床上左右、上下移动、床上坐起再到轮椅、轮椅到床或从轮椅中站起或移至其他椅上等。
遇有1级台阶时,应练习先将轮椅前面的小轮向上跷起,使轮椅向后倾,将小轮先置于台阶上,然后再将大轮子推过台阶。
4、预防压疮对外出乘坐轮椅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每隔30分钟进行臀部减压一次,即用双手支撑轮椅的扶手,使臀部悬空并保持15秒钟左右。
同时要注意所有骨突部位的压力。
5、安全教育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帮助患者养成制动轮椅手闸的习惯;加强保护。
轮椅上适当部位(胸部、髋部)配用保护带,以方便固定患者。
股骨头坏死拐杖的使用方法患上股骨头坏死要避免负重,避免负重最好的方法就是躺着床上不动只要不站起来就不算负重。
但是人必须要动比如上厕所,去外面晒晒太阳等总躺在床上会使人烦躁。
所以在活动的时候就要采用双拐来避免负重。
股骨头坏死使用拐杖是有讲究的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另外选择拐杖的质量以木制(水曲柳木较好)和金属制(铝合金)的最常用。
要选择无裂隙、疤结等质优的拐杖,柄部要有足够的海绵保护。
二:拐杖能有效的减轻下肢负荷,原则上用双拐杖。
用上肢和手控制拐杖,适宜的高度是从足底到腋窝的高度,比身高少40厘米,站立时从足小趾前外侧15厘米到腋下2~3横指的高度。
三:扶拐杖行走法有:1、二点步行:右足和左拐,左拐和右足互相交替行走;2、三点步行:两拐和患侧足三点行走,健侧足独立行走;3、四点步行:足和拐杖交替步行。
轮椅减压训练内容轮椅减压训练是一种针对脊椎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轮椅上下移动的动作,来达到减轻椎间盘压力的效果。
这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治疗脊椎疾病,还能够改善身体姿态、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等多种效果。
轮椅减压训练是如何进行的呢?在进行训练之前,需要选择一把适合自己身高的轮椅,并将座椅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接着,将双手放在轮椅扶手上,双脚踩在地面上,调整好身体的平衡感。
随后,将双脚离开地面,用力向上推轮椅,直到身体完全站直。
然后,放松身体,轮椅会自然下降,身体也会随之下降。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5秒。
轮椅减压训练的核心在于通过轮椅上下移动的动作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从而缓解脊椎疼痛。
这是因为在轮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身体会不断地受到重力的作用,从而使椎间盘间的压力得到释放。
此外,通过轮椅减压训练,还能够改善身体的姿态,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增强心肺功能等多种效果。
轮椅减压训练适用于哪些人群呢?首先,患有脊椎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缓解疼痛。
其次,长期坐办公室的人群也可以通过轮椅减压训练来改善身体姿态和缓解腰背疼痛。
此外,老年人和残疾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强身体的功能和活力。
轮椅减压训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训练前需要选择一把适合自己身高的轮椅,并将座椅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其次,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和受伤。
此外,轮椅减压训练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来进行,不宜过度训练或者超负荷训练。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停止训练或者寻求医生的建议。
轮椅减压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脊椎康复方法,通过轮椅上下移动的动作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缓解脊椎疼痛,改善身体姿态和增强身体功能。
但是,在进行训练之前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身高的轮椅,并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来进行训练,避免过度训练或者超负荷训练。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停止训练或者寻求医生的建议。
轮椅减压训练内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快节奏,长时间的久坐和缺乏运动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习惯。
这样的习惯不仅容易导致肥胖和身体僵硬,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那么,如何在平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呢?轮椅减压训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案。
轮椅减压训练既可以缓解长期坐姿的不适,同时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我恢复能力,预防疾病。
那么,具体的轮椅减压训练内容是什么呢?首先,轮椅减压训练需要给自己创建一个合适的训练计划。
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
训练的强度和时间都应该适宜,并且逐渐递增,让身体逐渐适应这些训练。
第二,轮椅减压训练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式。
最好是请专业的训练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让训练更加有序和规范。
在训练中,应该时刻关注身体的反应,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第三,轮椅减压训练需要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可以选择以下训练项目:1、瑜伽法:瑜伽法是一种很好的轮椅减压训练方法。
通过呼吸运动和肢体伸展,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2、手臂运动:手臂运动项目可以帮助训练者增强手臂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3、腿部训练:腿部训练项目可以帮助训练者增强腰腹肌的力量,改善身体的平衡性。
同时可以促进下肢和腰部的血液循环。
4、上身运动:上身运动项目可以诱发产生“轻快感”,消除身体的疲劳,同时可以提高体内的血液循环量。
5、微型健身器械:微型健身器械是一种适用于轮椅应用的微型运动器械,它包含了多项专业设计的轮椅人体运动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全身训练。
最后,轮椅减压训练需要持之以恒。
坚持轮椅减压训练可以有效缓解长期坐姿所导致的不适,促进身体恢复,助于提高生活幸福感和质量。
总之,轮椅减压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身体锻炼方式。
如果你长期处于久坐状态下,可以试试这种方法,它可以帮助你缓解身体的不适,促进身体健康,并且让你更加健康美丽。
正确使用轮椅的自理能力训练【目的】为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代步。
【适应症】行走不便的患者【操作方法】(一)自行使用1.在平地上推动轮椅(见图9.3.1、图9.3.2)(1)在平地上推动轮椅时,臀部坐稳,上身保持平衡,双臂向后,肘关节稍屈,手抓轮环后部,身体带动双臂用力。
此时身体略向前倾,身体和双臂产生的力量可带动轮椅。
图9.3.1准备姿势图9.3.2向前走(2)轮椅在平地上倒退:臀部坐稳,上身保持平衡,双臂向前身体前倾,压低双肩,使手臂能用足够力气将车轮向后推动带动轮椅。
(见图9.3.3、图9.3.4)图9.3.3 准备图9.3.4向后走2.斜坡上推动轮椅(1)上坡:姿势与平地推动轮椅相同。
(2)下坡:应用手制动,身体后倾,将双手置于手动圈下方进行制动控制轮椅下滑速度。
3. 转换轮椅方向以转向左侧为例:将左手置于手动圈后方;左臂略后外侧旋转,从而将身体重量通过左手传递至车轮内侧;以左手将左侧车轮向后转动,同时右手在正常姿势下将右侧车轮转向前方。
(二)辅助者使用1. 单级台阶:一人既可操作。
上台阶时,小车轮在前,将握把向后下方拉,脚踩后倾杆,使小车轮抬起上台阶,握把向前上方用力抬举,顺势将大车轮滚上台阶、推进(见图9.3.5)。
下台阶时,大车轮在前,将握把向后下方拉,使小车轮抬起,大车轮沿台阶轻轻滚下,然后再调转方向、推进。
2. 上下楼梯:推轮椅上下楼梯时,以确保患者安全和相对舒适为原则,要求至少二人合作。
上楼梯时,大车轮在前,一人将轮椅握把向后下方拉,另一人抓腿架抬起小车轮,依靠大车轮逐级拖上台阶;下台阶时,小车轮在前,一人抓腿架抬起小车轮,另一人将轮椅握把向后下方拉并适当制动轮椅,使大车轮沿台阶逐级下滑(见图9.3.6、图9.3.7)。
图9.3.5 一人式轮椅上台阶图9.3.6二人式轮椅上台阶图9.3.7二人式轮椅下台阶【训练流程】学会自用轮椅练习上臂肌肉力量控制轮椅逐步提高控制轮椅的自理能力【效果评估】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