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736.50 KB
- 文档页数:35
儿科液体疗法医学课件引言:儿科液体疗法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儿童在多种病理状态下体液平衡的维持和调整。
由于儿童在生理、解剖、代谢等方面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儿科液体疗法具有其特殊性。
本课件旨在系统介绍儿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液体类型、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以提高临床医生在儿科液体疗法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儿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1.1体液平衡的重要性体液平衡是指体内水分与电解质浓度的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生理功能的需要。
对于儿童而言,体液平衡的维持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身体比例与成人不同,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需求更为敏感。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液平衡的维持对于细胞增殖、器官发育和功能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2儿科液体疗法的分类(1)维持性液体疗法:用于补充儿童正常生理需要的水分和电解质,如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
(2)纠正性液体疗法:用于纠正儿童已存在的体液失衡,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如高渗盐水、碱性液体等。
(3)预防性液体疗法:用于预防某些疾病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体液失衡,如预防脱水、预防低钠血症等。
二、常用液体类型及适应症2.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一种等渗液体,含有0.9%的氯化钠,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近。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维持儿童正常的生理需要,补充因腹泻、呕吐、烧伤等原因引起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
2.25%葡萄糖盐水5%葡萄糖盐水是一种等渗液体,含有5%的葡萄糖和0.9%的氯化钠。
5%葡萄糖盐水主要用于补充儿童因疾病或治疗过程中消耗的葡萄糖和水分,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
2.3高渗盐水高渗盐水是指渗透压高于生理盐水的液体,如3%盐水、5%盐水等。
高渗盐水主要用于纠正儿童低钠血症,以及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等疾病。
2.4碱性液体碱性液体是指pH值高于生理盐水的液体,如碳酸氢钠溶液等。
碱性液体主要用于纠正儿童酸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儿科液体疗法的治疗策略3.1评估液体需求在进行儿科液体疗法前,应全面评估患儿的液体需求,包括生理需要、病理状态、液体丢失量等。
小儿液体疗法原则小儿液体疗法原则是指在小儿疾病治疗中使用液体药品,采取一系列仪器和药物的治疗方式。
其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1.安全原则小儿液体疗法是应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所以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因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2.准确用药原则在小儿液体疗法治疗中,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和身体情况等情况,确定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用错药物,对患儿造成不良反应。
3.对症治疗原则小儿液体疗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种类,注重对症治疗,而不是盲目医治,注意药物的选择和时间的掌握,避免因药物过度依赖而导致病情加重。
4.严密观察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出现异常反应和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规范用药原则小儿液体疗法的用药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自行更改剂量,避免药物滥用或耽误治疗。
同时,药物的注射方法也需要合理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6.个性化治疗原则小儿液体疗法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的患儿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应该因人而异。
要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符合患儿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7.合理营养原则在小儿液体疗法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儿的营养支持,尽量减轻治疗对患儿身体的影响,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小儿液体疗法的治疗原则是以安全为第一、准确用药、对症治疗、严密观察、规范用药、个性化治疗和合理营养,以期最大程度的保证治疗的疗效和患儿的安全,缩短回复期,减轻痛苦,提高治疗的满意度。
儿童液体疗法引言儿童液体疗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儿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水分和电解质紊乱。
儿童的身体构成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明显差异,因此儿童在液体疗法上有着独特的需求和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儿童液体疗法的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常用的液体疗法方案。
原理儿童的身体组织中水分的含量较高,而且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液的组成也会发生改变。
儿童的新陈代谢率也较高,因此儿童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需求量较大。
通过合理的液体疗法,可以维持儿童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液体疗法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和维持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确保儿童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液体疗法还可以帮助儿童补充能量和营养素,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适应症儿童液体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情况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胃肠道感染: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导致儿童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需要通过液体疗法来补充。
2.脱水:由于高热、呕吐、腹泻等原因引起的脱水需要及时进行补液。
3.营养不良:儿童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吸收不良等情况导致营养不良,液体疗法可以帮助补充营养。
4.外伤:重度外伤或烧伤后,儿童的代谢率会增加,需要通过液体疗法来满足能量和营养的需求。
注意事项在进行儿童液体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化:儿童的体液组成和代谢率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因此液体疗法应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
2.考虑疾病因素:不同的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分和电解质紊乱,液体疗法应根据具体疾病情况进行调整。
3.监测:进行液体疗法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体征和生理指标,以及尿液、血液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确保液体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4.补充能量和营养:液体疗法除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外,也应考虑儿童的能量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液体配方。
常用液体疗法方案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情况,儿童液体疗法可采用不同的方案。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液体疗法方案:1.胃肠道感染:首先需要停止口服摄入,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来补液。
儿科疾病液体疗法致病性大肠杆菌腹泻如不严重,只须严格消毒一切食物、用具。
注意口服补液,减少牛奶量,暂停辅食。
宝宝如有高热或大量水泻,应到医院诊治。
轮状病毒腹泻,这种腹泻有自限性,约7~10天自愈。
发病时须减轻膳食和补充水分,口服液体疗法最为便利有效,以少量多次为好。
小儿感冒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小儿咳嗽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小儿腹泻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小儿消化不良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一、情绪变化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
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食用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蛋白、高铁食品。
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而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
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
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
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
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
(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
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二、补充继续损失量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
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
三、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2mmol/kg。
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
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