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写好四季景色
- 格式:pptx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21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班级姓名1 《桂林山水》作者陈淼;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
“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2 《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
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3 《七月的天山》作者:碧野;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在新疆)的景物。
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语文园地一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祯)译: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山外还有无数重山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译: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
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下;江水犹如一条白练(秋江暮景图)。
D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译: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E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译: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
(P13 )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
(P13 )4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闲: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厌:满足。
《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十一、“写作基础”(四级)第四讲《写好四季的景色》教学设计烟台大自然学校冷雪梅(一)教学目标:1、认真读课文中描写春、夏、秋、冬的文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写四季景色的文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四季景色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二)教学重、难点:1、教育学生认真观察四季景色,培养描写能力。
2、让学生抓住季节不同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时间安排(共两课时—90分钟)1、30分钟+ 20分钟讲读(混合或分开使用均可)2、30分钟动笔实践,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3、下评语,下次课之前同学之间交流教学过程:(一)、同学们!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各有各的特点,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收获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
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
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变幻着温度、湿度、色彩、光线……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光。
(二)、好,同学们!教师先考考大家,听到这些词语,你应想到哪个季节?迎春花、桃花、杏花、柳絮、燕子……荷花、知了、闷热、酷暑、青蛙……菊花、傲霜、枫叶、黄时、雁南飞……雪花、腊梅、寒冷、凛冽、呼啸……请大家讨论关于季节的词语(两分钟)。
(三)、大屏幕上演示课本P24(1)教师读,请同学回答(四)、屏幕展示《美丽的春天》和《春天》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春天这幅美丽的图画吧?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冬爷爷休息了,春姑娘用灵巧的双手装扮大地,花姑娘在花苞里呆不住了,也出来炫耀自己。
春天风儿拂面,柳枝展腰,一切都是那么隽妙无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你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很流利地写出。
(五)、展示《夏天》《秋天》《冬天》《下雪了》,请同学们欣赏,了解各个季节的特点。
(六)、那么各个季节的特点大家都了解了,我们怎样来写好四季景色呢?老师在此用几句话给大家总结了一下:1、留意观察抓住特征;2、表达自己真情感;3、四季景物于一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语文学习在于积累,只有满腹文学才能学好语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古诗词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古诗名句总汇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同: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四年级学生应做到“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
在本组的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的要求。
因此,本次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中,特别注意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
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充分地感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1、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记叙具体,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记叙具体,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学习难点:习作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阅读有关生命的故事,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欲望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
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
写作指导+素材写作指导一、习作:我们的校园1.总写—分写(空间方位变化)—总写校门升旗台外操场教学楼内操场2.总写—分写(春夏秋冬变化)—总写春夏秋冬3.开头—对比写景(静态动态)—结尾动态:同学们上课、活动、体操时的情景静态:放学后校园的宁静二、习作:校园一角作文要求:1.选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2.仔细观察。
3.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与美。
【思路点拨】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要仔细观察,抓住在每个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
3.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4.可以写景物的动态和静态。
可以分四季写景物。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例一:校园一角——校园升旗台一、构思、确定内容。
升旗台的构造:1.三级台阶2.三支旗杆3.台阶周围有鲜花除了升旗台本身,我们还可以写写周围的景物,但不详细写,只是一笔带过。
如:周围的大树,升旗台后是高大的教学楼,前面是宽阔的操场。
这样就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但不能喧宾夺主。
1.写树的词语:用四字词语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
3.如升旗台旁有几棵大树,茂盛的枝叶向四周伸展,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把把碧绿的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它们又像是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庄严的升旗台。
还写教学楼,还有操场,但不能详细写。
升旗台后是高大雄伟的教学楼,那就是我们读书学习的地方,每天我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升旗台前是宽阔的操场,供同学们玩乐嬉戏。
单纯写景物不够,还要加上人的活动,才可以使景物充满生机。
比如有意义、有趣的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乡村四月古诗(精选7篇)乡村四月古诗篇一一、说教学资源(一)、说教材《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依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二)、说学情四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方法,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所以设计教学时我着重考虑如何激趣、激情。
(三)、说理念《乡村四月》是一首古诗,依据课标,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带着表情的朗读。
在本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主题,“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指导下,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
这里的读,是声情并茂地读出诗文的情和意,表达自己的情和感,促进感悟的内化与升华。
读出个情味,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与时间,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体悟,在互动评价中掌握情感的基调,最后进入意境,身心融入而忘情地读。
第一讲课题:走遍千山万水知识归纳:一、重点词语洞庭玩赏无瑕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浙江拥挤孔隙仰卧臀部额角蜿蜒敬亭山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二、多音字似:sì似乎卷:juàn 画卷屏:píng 屏障shì似的 juàn 卷起 bǐng 屏息凝视饮:yìn 饮马华:huà华山蒙méng 云雾迷蒙yǐn 饮水 huá华丽 mēng 蒙骗 měng 蒙古重:chòng重量曾:zéng 曾经chóng重叠 cēng 姓曾三、近义词观赏——欣赏壮阔——宏伟雄伟——雄壮明丽——艳丽围绕——缠绕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生机——生气幽静——寂静萦绕——环绕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四、反义词前进——后退扩散——汇聚迷蒙——清晰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昏暗——明亮俯视——仰望宽——窄缓——急清澈——浑浊缓慢——急速五彩缤纷---暗淡无光波澜壮阔——水平如镜五、文学常识馆: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曾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在京仅一年多,就弃官而去,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文学成就:唐代伟大诗人,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2.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3.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4.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精彩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精彩7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7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2020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习作范文第五单元游范文1:游杭州(520字)范文2:游故宫(492字)范文3:游泰山(498字)范文4:游长江三峡(547字)范文5:游孔府(644字)范文6:游园博园(499字)范文7:游动物园(499字)范文8:游黄果树瀑布(508字)范文9:游海底世界(683字)范文10:游科技馆(745字)第五单元游范文1:游杭州(520字)我去过很多地方:连绵万里的长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被誉为“人间仙境”,我一直想去。
今年暑假,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和妈妈坐飞机来到杭州,一下飞机便上了车直奔西湖。
杭州的空气可真清新,街道上十分干净,绿树成荫,多美的城市呀!我们来到了西湖边。
远远望去,西湖像一面大镜子似的,映出了蓝天白云,映出了湖面上的荷花。
湖水似乎不流动,多像一位安静、温柔的仙女。
湖里的荷花开了,看,它们有的完全开放,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像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一个个小宝宝正在做着香甜的美梦;有的半开着,真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它们从碧绿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让人不禁想起一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边,有很多人在拍照呢!西湖上还有一座断桥,妈妈给我讲起了白娘子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
杭州还是美食的天堂呢!那里有许多好吃的。
西湖醋鱼肉质鲜嫩,甜滋滋、酸溜溜的;糖桂花酸甜可口;西湖牛肉羹不仅好吃,外观也十分诱人。
无论哪一种,都让人赞不绝口,回味无穷。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西湖赏景、划船,听着美丽的传说,笑语声声,这和天堂又有什么区别呢?西湖多么美啊!我做梦都会想着它!第五单元游范文2:游故宫(492字)假期里,爸爸带我去北京旅游,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故宫了。
故宫,又称“紫禁城”。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馆”。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并被联合国科教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年级下语文专项阅读训练——乡村美景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炊烟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
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
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
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是________的。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夸张B.照应C.对比D.议论3.“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这句话中的“________”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4.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家乡的小河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一走进课文一、风景特点篇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4.大海——波澜壮阔5.西湖——水平如镜6.泰山——峰峦雄伟7.香山——红叶似火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6.一个中国孩子——热爱和平、憎恨战争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1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15.飞卫——堪称名师16.扁鹊——医术高超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三、课文单元分类第1单元——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第2单元——以诚待人第6单元——乡村生活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第7单元——执着追求第4单元——战争与和平第8单元——故事长廊四、单元作文分类第1单元——校园之景(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的人和事第2单元——写心里话第6单元——乡村风景或乡村生活第3单元——观察与发现第7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第8单元——自由表达五、单元心得体会1.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乡村趣事双休日,我和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去乡下二姨家玩。
一路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可爱的小鸟,和匆忙的人们。
不一会儿,二姨家到了,我们一下车,二姨家的小灰狗就跑来,摇着大尾巴,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光临。
”妈妈给我和小灰狗照了一张相。
这时,爸爸喊了我一声,顺着爸爸的喊声,我回头一看,哦,原来那边有两头牛在吃草。
一头花牛,一头黄牛。
我欣喜若狂,连蹦带跳跑过去,走到花牛旁边,想摸摸它毛茸茸的身子,不料它后腿一伸,想踹我一脚,吓得我后退不及,摔了个屁股蹲儿,把雪白的新衣裳也给弄得脏兮兮的,真是乐极生悲!一转眼,两头牛不知为什么打起架来,它们头顶着头,角对着角,四脚叉开,一副摔跤手的模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我便连忙大喊:“黄牛,加油!黄牛,必胜!”果然,黄牛在我的呐喊助威之下,把花牛赶得老远。
黄牛赢了!这次乡村之行,真是趣味多多,笑话多多啊。
乡村秋景我住在乡村,家乡四季的景色都很迷人,但我独独对独特的秋日美景有一份不舍得情怀。
不知不觉,蝉鸣声儿淡了,枫叶儿红了,稻儿熟了。
哦,秋天到了。
乡村秋日的山上,满是秋的报信员--似血的枫叶。
有地躺在地上倾听大地母亲诉说历史;有的随风飞舞,犹如一群红蝴蝶在与清风嬉戏;还有的站在树梢上,了望远方。
山儿披上它们组成的巨大红纱衣,别具韵味。
微风拂过,红纱衣也与风儿互相迎合---舞动起来。
如此美景,怎不叫人陶醉?秋波澹澹。
成就秋水的是它的冰冷与清澈。
说它冷,那可不亚于冬的统治者--雪。
你就是沾上一点,也叫你哆嗦几下。
他的清澈便更为独一无二了。
经常是站在河岸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在河底游动的小鱼、小虾。
这个秋水真是叫人又恨又爱!在乡下,秋天是最忙的季节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收稻。
也许正是因为那份忙,使秋日更为的独特。
田野里弥漫着稻子成熟的芳香。
随处可见正在割稻的农民,豆大的汗珠顺着农民们早已被烈日烤的黝黑的脸颊上流过,湿透了衣衫,可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割。
景物描写之观察方法节选自2016-11-01 00:36 | 博乐作文一、静态观察法所谓静态观察法,就是在观察景物的时候,抓住景物静态的特点来观察。
一般地说,景物的静态的特点,大多是指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等等。
运用静态观察法,要注意观察的顺序,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
运用静态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观察对象,如雪雾,池塘,宝塔等等。
2、要抓住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等特点仔细观察。
3、观察时要突出重点。
4、观察时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要观察到景物是什么,更要想到景物像什么。
5、要能与其他观察方法结合使用,如分解法,顺序法,分类法,定点法等等。
佳作评点:我家门前的池塘我家门前有一个池塘。
池塘的面积只有几亩地。
塘边,几棵垂柳打扮着它。
它虽然没有大海的雄姿,也没有西湖的风采,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它,就像爱我那温柔的母亲一样。
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
有时我爱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搅,柔软的塘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
中午,烈日炎炎。
密密的垂柳挡住了日光,我有时坐在塘边看书,有时坐到柳树下沉思。
塘水泛着涟滴,柳枝倒映在涟漪中,妩媚动人。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
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
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啊!我家门前的小池塘,你多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家乡的土地上。
观察评点:本文的小作者选取清晨、中午、黄昏这三个时间,按顺序观察了晨光、烈日、夕照中池塘的美丽景色。
重点观察了池塘的静态的特点。
你看,那像母亲一样温柔,像画卷一样美丽的池塘,“塘水泛着涟滴,柳枝倒映在涟漪中,妩媚动人”,“ 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