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中教堂平面演变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课程教案课题:西方教堂建筑平面型制的发展与意义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彭文峥授课内容西方教堂建筑平面型制的发展与意义课时安排40min课型理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复习课()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教堂建筑设计的本质与精神内涵,掌握教堂十字型平面型制;2熟悉教堂建筑平面历史沿革;3了解宗教艺术与意义;4启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深入思考,辩证理解建筑符号与设计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堂设计特色、结构、材料技术的变化,以及十字架的意义与建筑表现形式。
难点:理解建筑设计背后的精神意义,以及信仰的建筑化表达。
教学方法手段方法:讲授、讨论、演示;手段:图像化分析、文化意义阐释教学内容提纲题目:西方教堂建筑平面型制的发展与意义中心:解读信仰与设计的关系,符号标志与设计内涵的关系结构:1引入——基督信仰的背景简单介绍圣经历史沿革,上帝与人类的关系,为下文铺垫。
2主要内容——圣殿形制的变化与信仰革新结合历史、技术、材料的发展,图像分析演示变化过程。
圣帐棚(移动堂),公元前1450,摩西,出埃及,旷野,40年,金银宝石、绫罗缎匹,里外两层,圣所、至圣所、庭院(燔祭台、净洗盆);长10 m ,宽3.3 m ,高3.3 m。
第一圣殿,公元前1000年,所罗门,耶路撒冷,石料、木料,7年建成。
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毁;公元前519年,公元70年被罗马人焚毁。
巴希利卡,公元313年宣布合法。
市政厅,演化为教堂,容量大、结构简单,西欧天主教堂的原型。
长方形、两行柱子、分为三节、中厅高于侧廊,奥殿、石质平台、祭台、讲台。
信仰的第一次分裂——天主教(拉丁十字)、东正教(希腊十字)拜占庭建筑:公元392年,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宣布为国教。
出现了方形平台上覆盖圆形穹顶的结构体系——帆拱。
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
希腊十字+穹顶四臂+联系多变。
拉丁十字:十二至十五世纪,尖拱、飞扶壁出现,将荷载引到石柱及拱壁上,可以墙薄窗大——肋形穹顶+彩色玻璃窗,巴黎圣母院。
授课章节:哥特建筑所需学时: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哥特式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中占据的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哥特式建筑的起源,掌握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了解哥特式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自身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了解和把握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和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讲解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作业及思考题:1、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2、列举出更多带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
3、在理解哥特式风格特点后,利用其哥特式的风格特点设计一款自己感兴趣的带有哥特元素的家具或饰品。
教学的基本内容:一、导入新课(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哥特式建筑)西方建筑史是作为一名环艺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只有了解了过去的建筑风格才能把握现在建筑的流行趋势。
本节课就西方建筑史中的哥特式建筑为例。
让同学们了解哥特式建筑的起源,掌握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首先简单介绍下什么是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逐渐影响到世俗的建筑。
哥特式建筑有着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等。
1起源: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12世纪以后,西欧经济进一步繁荣,城市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
这一时期的教堂显示着城市的富足。
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的场所。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集会场地。
2特点:(结合图片分析其特点)首先概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外国建筑史》教案系(部):城市规划与建筑系绪论(1学时)1 外国建筑史的地位:历史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历史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历史古代历史中以欧洲建筑为主近、现代史中以欧、美建筑为主2研究对象:建筑的发展过程和人类创造建筑的过程3主要任务:讲述和阐释各时期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4目地:了解建筑成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变化规律认识建筑的本质、提高文化修养开拓思维空间、进行创造性探索5意义:树立历史的整体意识进入建筑的创作境界6外建史的主要内容:7引起建筑发生变化的三个要素:8文化与建筑:9宗教对建筑的影响:10学习外国建筑史的方法和技巧第一章: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一节古代埃及的建筑(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古代埃及建筑的发展和特点2理解埃及建筑发展背景及在历史中的地位3掌握古代埃及文化对建筑的影响4重点掌握古代埃及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特点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古代古代西亚建筑的发展和特点2理解古代古代西亚建筑发展背景及在历史中的地位3掌握古代古代西亚文化对建筑的影响4重点掌握古代西亚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特点一、范围及时期二、建筑技术成就:代表性建筑(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
外国建筑史班级:环艺二班姓名:秦小敏学号:1010731215指导教师:唐云题纲一、简介1、建筑背景2、建筑特色3、整体设计简介4、教堂前的铜雕塑5、建筑风格二、外部设计1、背景事件2、钟楼3、雕塑4、鼓形圆顶三、内部设计1、独特穹顶2、壁画3、内部结构等四、修葺过程五、建筑意义六、总结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为纪念其对喀山汗国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建造的。
1588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在该建筑中一位俄罗斯东正教圣人华西里·柏拉仁诺之墓东上方添置了一个小礼堂。
此后,该教堂就被人们普遍称为“圣华西里教堂”。
柏拉仁诺教堂位于红场东南部(北纬55°45′08.88〃,东经37°37′23.00〃),对面则是克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
教堂虽不巨大,却在一个地基上集合了九间礼堂。
该教堂的设计跟随了同时代的穹顶教堂风格,尤其是科洛缅斯科耶的耶稣升天教堂(1530年)和季亚科沃的施洗约翰斩首教堂(1547年)。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是世界建筑史中的不朽珍品之一,它的设计人是巴尔马和波斯尼克。
它独特的形象来源于民间的木建筑,俄罗斯淳朴的农民,披着毡篷,拖着桦木鞋,却孕育了这样光华灿烂的纪念物,他们有多么深的智慧。
一、简介1、建筑背景历史上蒙古人曾经侵略过俄罗斯, 1552年俄罗斯攻下了蒙古侵略者的最后一个据点——喀山汗国,从而结束了俄罗斯三百年的奴役屈辱历史,为了庆祝俄罗斯民族的独立解放,伊凡雷帝下令修建了这座教堂,它是俄罗斯民族获得独立精神象征。
按照传统,国家性的教堂都造在克里姆林里面,但这座教堂是全名族解放胜利的纪念物,所以破天荒的造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墙外,红场和莫斯科河之间。
2、建筑特色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
其特点是整座教堂由9个墩式形体组合而成宽展的大平台把它们联合成整体,中央一个墩子,冠戴着帐篷顶,总高46m ,形成垂直轴线,越来越尖的塔楼顶部突然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葱顶,上面的十字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1、简述巴洛克建筑的表现建筑动态的一些主要手法。
(1)平面上:由于教堂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
因此,巴洛克式教堂多采用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平面。
(2)在空间上:由于平面的特殊形状,则赋予空间(主要是内部空间)以凹凸分明、由曲面围合的各种动态感非常强烈的室内空间。
(3)在外形上: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圆形的雨罩与台阶,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等来助长立面的起伏变化与运动感。
总之,巴洛克建筑正是在这样一种平面上、室内空间上、外观上的动态的追求,强调一种追求新奇、标新立异,这样的处理往往使建筑的形体支离破碎,似乎有一种力在里面冲突挣扎,以“引起世人惊讶”。
辉煌的圣彼得大教堂一、背景介绍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
其名字来自于據說是樞機主教圣彼得的遗体的下葬地。
教堂一直是罗马天主教的中心,也是天主教教廷官方场地之一。
教宗的许多典礼和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此外,圣彼得大教堂也是罗马和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二、历史演变圣彼得大教堂最初建于公元4世纪,其后在马尔科姆坎德尔大帝的命令下改建,于1506年开始重建,最终在17世纪完成。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以文艺复兴为主,也添加了一些巴洛克艺术的元素,使其非常独特,充满艺术魅力。
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
三、建筑特色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非常壮观,由于其高大的建筑,很容易被人们注意到。
教堂的立面由106个大理石柱子和151个雕像组成,每个雕像都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圣母像代表了它的封建地位,而圣保罗像则代表了其宗教意义。
此外,教堂内有众多的装饰,包括雕刻、画作等,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的钥匙》和罗曼诺·卡拉拉的《圣彼得的形象》。
四、意义与影响圣彼得大教堂作为罗马天主教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它见证了许多重要宗教历史事件,例如某些教皇的加冕仪式、圣歌比赛和其他宗教活动。
此外,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也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五、教学安排作为北师大版选修6历史的教案,讲师可以在课程中通过介绍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和建筑特色帮助学生了解欧洲宗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现状。
此外,讲师还可以结合其他历史事件,例如宗教改革、魏玛共和国等,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进行比较和分类,向学生展示这些事件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
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配套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国家地区建筑特点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代表建筑中国木结构;庭院式组群布局;创造丰富的艺术形象宫殿、园林东方建筑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江苏无锡、苏州园林等古埃及石柱结构陵墓、神庙埃及建筑卡纳克神庙古希腊石制的梁柱结构,形成多利安、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等。
神庙希腊建筑雅典卫城古罗马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泥土结构;券拱结构。
神庙罗马建筑万神庙东罗马帝国(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内部空间宏伟而有变化。
教堂拜占庭建筑圣索菲亚教堂法国高耸峻拔、轻盈灵巧;内部大面积彩色玻璃窗画;柱式与拱券结合。
教堂哥特式建筑夏特尔教堂印度尼西亚塔佛教建筑婆罗浮屠印度陵墓伊斯兰建筑泰姬陵注解: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