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1]
- 格式:ppt
- 大小:522.00 KB
- 文档页数:20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概述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是法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
然而,该银行在近年来卷入了巨额亏损的丑闻。
本文将就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进行详细分析,揭示造成亏损的原因,并探讨该事件对银行业以及法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背景法国兴业银行于186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该银行在法国国内以及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并通过各种金融业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然而,在2008年,这家曾经声名显赫的银行却遭遇了一次巨大的亏损。
事件经过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起因于一位叫做Jerome Kerviel的交易员的操作失误。
Kerviel在银行的交易部门工作,负责进行股票和期货交易。
然而,由于极度冒险的交易策略和无视风险的行为,Kerviel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行高风险的交易,导致巨额亏损的产生。
根据调查结果,Kerviel在进行交易时操纵了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系统,隐瞒了交易额和仓位的真实情况,以便能够继续进行高风险的交易。
最终,这些交易造成了约50亿欧元的亏损,对法国兴业银行造成了重大打击。
影响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不仅对该银行本身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对整个法国金融市场以及全球银行业产生了震动效应。
首先,这次巨亏使法国兴业银行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投资者和客户对该银行的信任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导致了大量的客户纷纷撤出资金,使银行面临了严重的资金流失风险。
此外,法国兴业银行还被迫削减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降低成本并应对亏损。
其次,巨亏案给整个法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事件让人们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引发了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更高要求。
法国政府也被迫采取行动,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巨亏案对全球银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次事故再次提醒了整个金融行业对风险控制和监管的重要性,让银行业重新审视了其交易策略和内部控制机制。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事件会计083班池莉0806020303前言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主要的银行集团之一,成立于1864年的拿破仑时代,也是法国兴业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现有12万名雇员在法国的2600个网点及世界上8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机构里为2200万客户提供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到投资银行业务的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
总资产在1997年12月31日达到4411亿美元,在法国从第三位跃居第一,在全世界则由16位跳升第7(《银行家》杂志,1998年7月);1997年全年收入287亿美元,在全球银行业排第7位,并进入世界最大的一百家公司之列(美国《财富》杂志,1998年7 月);以市值计算,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2008年1月已达369亿欧元,为法国第二大银行、欧元区第七大银行。
一直以来,法国兴业银行在全球以风险控制最优秀而著称,尤其在股权衍生品方面,连续5年被《风险》杂志评为第一或第二,而《银行家》杂志更是授予法国兴业银行2007年度年股权衍生品最佳奖。
法国兴业银行长期扮演世界衍生品交易的领导者角色,是全球另类投资领域最大的提供商,被金融界公认为防范风险的典范。
然而,进入2008年,世界金融市场接连传来坏消息。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股灾余波未了,法国兴业银行又爆出丑闻:因其精通电脑的一位名叫Jerome Kerviel的交易员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非法交易,致该银行出现71亿美元巨亏。
成为迄今为止是史上由单个交易员所为的最大一桩案子。
一、事件的缘起:自2007年年初开始法兴银行的交易员Jerome Kerviel在股指期货操作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巨注,“悄然”建立起预计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
Jerome Kerviel开始在欧洲股票指数上使用期货,豪赌欧洲市场将出现持续上升。
直到2007年的年末,Jerome Kerviel的交易还处于赢利水平。
但在2007年圣诞节及2008年新年假期后,市场开始走向了他的对立面。
法国兴业银行与中国的兴业银行有联系吗?作者:金投网法国兴业银行和中国的兴业银行没有任何关系!法国的就是法国的,本身就叫兴业银行。
只不过为了好区分,前面加了“法国”两个字。
而中国的兴业银行,原名则是为福建兴业银行。
是我国自己的银行,后来为了开阔市场与发展,就把福建两字去除。
兴业银行的介绍如下:兴业银行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注册资本50亿元。
兴业银行经营范围包括:存款、贷款;国内外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银行卡业务;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保管箱服务;结售汇业务;短期融资券承销、基金托管、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及其他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
自开业以来,兴业银行始终坚持与客户“同发展、共成长”和“服务源自真诚”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截至2007年9月末,兴业银行资产总额为8576.15亿元,股东权益为369.96亿元,1至9月累计实现净利润60.24亿元。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7年7月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的最新排名,兴业银行总资产排名列第145位,比上年提升19位,按一级资本排名第260位,比上年提升37位;另据该杂志同期发布的中国银行100强排名,兴业银行平均资本利润率继续保持各家全国性银行首位,一级资本和资产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第10位。
兴业银行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天津、沈阳、郑州、济南、重庆、武汉、成都、西安、福州、厦门、太原、昆明、长沙、宁波、温州、义乌、台州、东莞、佛山、无锡、南昌、合肥、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南宁等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38家分行、300多家分支机构,在上海、北京设立了资金营运中心、信用卡中心、零售银行管理总部、资产托管部、大型客户业务部和投资银行部等总行经营性机构,建立了网上银行“在线兴业”()、电话银行“95561”和手机银行“无线兴业”(),与全球9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一、案例背景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是一个有着近150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的证券市场挂牌上市,规模巨大(详情见百度,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
但是2008年1月,法兴银行因期货交易员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形成49亿欧元(约71亿美元)的巨额亏空,创下世界银行业迄今为止因员工违规操作而蒙受的单笔最大金额损失。
这桩惊天欺诈案还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笔记全球股市暴跌,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来说,都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二、犯罪手段操作交易有利因素:凯维埃尔2000年进入法兴银行,在监管交易的中台部门工作5年,负责信贷分析、审批、风险管理、计算交易盈亏,积累了关于控制流程的丰富经验。
2005年调入前台,供职于全球股权衍生品方案部,负责最基本的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
但有着“电脑天才”名号的凯维埃尔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策划的虚拟交易,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短线交易做成长线交易。
在银行的风险经理看来,买入金融产品的风险已经通过卖出得到对冲,但实际上那些头寸成了长期投机。
存在问题:(1)职能重合,监守自盗凯维埃尔在做交易员之前,曾经供职于监管交易的中台多个部门,不但对结算业务了解得非常透彻,而且还积累了关于风险控制流程的丰富经验。
也就是说,凯维埃尔曾经就是监管者,后来又被人监管。
一个监管健全的公司,股票交易要经过交易员所在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结算部门,这三个部门应该是完全独立的。
如果交易员跟结算部门职能重合的话,那么交易员就可以在结算安排上做手脚,掩盖自己的交易记录。
虽然法国兴业银行还不至于将这三个部门的职能重叠,但是它让一个在监管交易的中台工作过数年的员工在前台做交易员,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违背了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
像这种类似的情况,不用说自己能够利用在监管部门的经验作案,甚至还可以通融或联合结算部门的同事一起作案。
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等宏观因素,也有管理层疏于监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观因素,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即使是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是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多年来一直在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排前10位。
法兴银行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的证券市场挂牌上市,拥有雇员55000名、世界上多达80个国家的分支机构500家,以及500万私人和企业客户。
它提供从传统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的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被视为为世界上最大的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也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
2008年1月,因期货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Jerome Kerviel)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形成49亿欧元(约71亿美元)的巨额亏空,创下世界银行业迄今为止因员工违规操作而蒙受的单笔最大金额损失,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暴跌。
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来说,法兴银行的交易欺诈案都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指出:著名商业银行失败事件的原因,除了内部控制失效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因素。
法兴银行的内部控制同样成为众矢之的,与之相关的三大核心问题是:第一,内部控制“雷达”是如何被绕开的?第二,内部控制功能真地落空了吗?第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有何启示?二、内控漏洞-----普通交易员为何能连闯5道电脑关卡,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在2007年至2008年年初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凯维埃尔在欧洲各大股市上投资股指期货的头寸高达500亿欧元,超过法兴银行359亿欧元的市值。
其中:道琼斯欧洲Stoxx指数期货头寸300亿欧元,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期货头寸180亿欧元,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期货头寸20亿欧元。
法兴银行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享有丰富的金融风险管理经验,监控系统发达,工作权限级别森严。
一个普通的交易员为何能够闯过5道电脑关卡,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一年多而没有被及时发现?这是我们关心的首要问题。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第一篇: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扰乱全球金融系统摘要: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该公司拥有13万员工和2250万客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
本文将从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弊案分析入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体系的漏洞,同时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监控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发现一名驻巴黎的交易员,在超过权限的情况下私自建立了违规的交易部位,并进行欺诈交易行为,造成了49亿欧元(约合7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这起银行案件所造成的损失是法国银行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也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巴黎交易员Kerviel被法国司法机关提起诉讼,Kerviel被立案指控的罪名共计三项,中包括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侵入信息数据系统等。
法国兴业银行被迫在全球股市大跌的环境下了结这些违规部位,涉嫌违规交易员Kerviel利用自己原来在银行中后台部门工作中对银行监控系统的了解,通过精心设计虚假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
巴黎检控方后续调查显示,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早在2007年11月就已经质疑Kerviel的交易部位,并已通知法国兴业银行。
其实,Kerviel成功利用虚假文件表明其交易风险已被对冲覆盖,从而应付了来自法国兴业银行本身的质询。
法国兴业银行曾是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可就在这样一个老牌银行,悲剧却不幸地发生了,违规数额之巨大,损失之惨重,足以震惊世界。
二、法国兴业银行的管理弱点有人认为Kerviel事件绝非偶然,而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的结果。
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
总行在巴黎。
1981年,法国兴业银行在北京开设代表处,并在当时就预见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前景。
法兴银行已经在北京、广州、上海、天津和武汉开设了7家零售网点,是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最多的国际大银行之一。
这些零售网点开业后,可以向国内客户提供个人理财、信贷等一揽子金融业务服务,这也使得法兴银行成为迄今为唯一一家在华提供零售银行个人业务的法资行。
SG Group was founded in 1864, it is one of the leading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s in the Euro zone with 144 year-experience in Banking area and the10th largest French company by market cap. (EUR 46,2 bn).SG Group is pursuing a profitable growth policy based on the selectivedevelopment of its core activities (Retail banking & Financial Services,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 Services,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througha combination of organic growth and acquisitions, and is drawing on a strongcapacity for innovation geared towards satisfying its customers.Continuing its growth and globalization strategy, the Société Générale groupgathers nearly 151,000 employees, working in 82 countries. SG recognizes and promotes all talented people, regardless of their native country, their sex, their culture and their profile. Our employe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 priority and we have strong policies of career management, mobility and training in the whole Group, to be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our different business lines and of our employees.内部组织架构与决策体系法国兴业银行在其组织体系中设定了三类部门,第一类是各类产品的提供部门,包括零售银行、公司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三条业务线。
法国兴业银行金融风险类型
法国兴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指在信贷业务中,借款人或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
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这包括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债券投资等方面。
2.市场风险:指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波动等。
兴业银行通过交易、投资等方式参与金融市场,面临市场风险。
3.流动性风险:指兴业银行无法及时、充分地满足债务偿付和
客户取款需求的风险。
当客户集中大量提款或市场出现异常情况时,兴业银行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操作不当或人为失误导致的风险,包
括员工犯错、系统故障、内部欺诈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损失和声誉受损。
5.法律风险:指法律法规的变化或合同履行纠纷等因素导致的
风险。
兴业银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并与客户签订合同,但由于法律和合同的不确定性,可能出现法律风险。
以上只是法国兴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的一部分,实际上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等。
银行会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
精心整理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探源
如果不尽快在世界范围内建立风险规避制度,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
担任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角色的法国第二大银行———兴业银行
就是因为当交易员预测发生错误的时候,不是及时平仓止损,而是试图借助金融机构的信用和庞大的资金,在短期内改变市场走向。
然而,由于投机行为过于明显,自身交易又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到最后兴业银行不得不承受巨大损失。
类似交易在西方各国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国家金融衍生交易具有复杂的审批程序,凡出现严重亏损,都是因为交易员违反了金融机构内部的交易准则。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
如果设置层层审批程序,那么,金融衍生交易将毫无效率可言。
正是因为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实行一种类似于暗箱操作的授权机制,所以才会出现大规模金融衍生交易活动。
这种授权制度在通常情况下
评。
家金融企业的盈利模式,那么,还会有人在金融衍生交易市场折戟沉沙。
显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尽快在世界范围内建立风险规避制度,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
正在积极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对推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如果无视金融衍生产品的上述特性,那么很可能有一天,法国兴业银行的悲剧会出现在中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分析一、案例介绍时间:2008年1月24日地点:巴黎,银行总部背景:①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稳。
②法国兴业银行,作为法国第二大银行,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的领导者,已在次贷危机中亏损20.5亿欧元(包括11亿欧元与美国次贷市场相关的资产、5.5亿欧元与美国债券保险商相关的资产以及4亿欧元的其他损失)。
事件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更致命的是,该名员工利用其在兴业银行工作的经验,轻而易举骗过了该行的安保系统。
涉案的交易员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相关的解聘程序“已经启动”,兴业还对其提出了法律诉讼,相关部门的直接负责人也将离职。
欺诈事件曝光后,兴业董事长兼总裁溥敦(Daniel Bouton )曾提出辞职,但董事会拒绝了他的请求。
该行已就此次事件向全体股东公开致歉。
此次兴业银行的欺诈案可能也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就是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该事件发生之后,兴业董事长兼总裁溥敦(Daniel Bouton )提出辞职。
该行已就此次事件向全体股东公开致歉。
有人说,一开始,这件事像是一个玩笑。
如果一个交易员能够绕过层层监管,独自一人以“欺诈”的手段从事巨额股票衍生产品交易,那么,不但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整个金融业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也都会大打折扣。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欧洲老牌的金融机构将面临重大困难,而它留给我们的则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沉重思考。
任何一家机构,无论具有怎样雄厚的实力,一旦放松了对内部运作的控制,失去了对风险的警惕和防范,那么哪怕是一个级别很小的员工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有可能葬送整个企业。
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金字塔”险些瞬间倾塌。
2005年6月,该银行的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躲过了严密的监控系统,开始进行违规越权交易。
2007年到2008年年初,他擅自动用了高达500亿欧元(合733亿美元)的衍生品头寸,投资欧洲股指期货(做多欧洲股指期货)。
科维尔的欺诈行为暴露之时,正值2008年年初欧洲股市暴跌之际。
法国兴业银行进行了紧急平仓,整整抛售三天之后将损失定格为49亿欧元。
此次欺诈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为臭名昭着的巴林银行倒闭案。
不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来说,此次事件都堪称“法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何以一个从法国三流商学院毕业、年薪不到10万欧元的年轻人能够撼动具有14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的根基,并撬动了欧洲乃至全球股市?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科维尔一个人可以轻易绕过五重安全控制系统,躲过由2000多人组成的庞大监控队伍,挪用巨额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赌博?从表面上来看,悲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交易员利用自身对公司风险管控系统的深入认识进行违规交易,而银行风险系统也没能及时觉察。
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尤其是激进的企业文化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管理人员与监控人员置之不理的行为也使其成了科维尔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