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兴业银行案件PPT(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32
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概述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是法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
然而,该银行在近年来卷入了巨额亏损的丑闻。
本文将就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进行详细分析,揭示造成亏损的原因,并探讨该事件对银行业以及法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背景法国兴业银行于186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该银行在法国国内以及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并通过各种金融业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然而,在2008年,这家曾经声名显赫的银行却遭遇了一次巨大的亏损。
事件经过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起因于一位叫做Jerome Kerviel的交易员的操作失误。
Kerviel在银行的交易部门工作,负责进行股票和期货交易。
然而,由于极度冒险的交易策略和无视风险的行为,Kerviel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行高风险的交易,导致巨额亏损的产生。
根据调查结果,Kerviel在进行交易时操纵了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系统,隐瞒了交易额和仓位的真实情况,以便能够继续进行高风险的交易。
最终,这些交易造成了约50亿欧元的亏损,对法国兴业银行造成了重大打击。
影响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不仅对该银行本身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对整个法国金融市场以及全球银行业产生了震动效应。
首先,这次巨亏使法国兴业银行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投资者和客户对该银行的信任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导致了大量的客户纷纷撤出资金,使银行面临了严重的资金流失风险。
此外,法国兴业银行还被迫削减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降低成本并应对亏损。
其次,巨亏案给整个法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事件让人们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引发了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更高要求。
法国政府也被迫采取行动,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巨亏案对全球银行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次事故再次提醒了整个金融行业对风险控制和监管的重要性,让银行业重新审视了其交易策略和内部控制机制。
有人说;一开始;这件事像是一个玩笑..如果一个交易员能够绕过层层监管;独自一人以“欺诈”的手段从事巨额股票衍生产品交易;那么;不但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整个金融业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也都会大打折扣..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欧洲老牌的金融机构将面临重大困难;而它留给我们的则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沉重思考..任何一家机构;无论具有怎样雄厚的实力;一旦放松了对内部运作的控制;失去了对风险的警惕和防范;那么哪怕是一个级别很小的员工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有可能葬送整个企业..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金字塔”险些瞬间倾塌..2005年6月;该银行的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躲过了严密的监控系统;开始进行违规越权交易..2007年到2008年年初;他擅自动用了高达500亿欧元合733亿美元的衍生品头寸;投资欧洲股指期货做多欧洲股指期货..科维尔的欺诈行为暴露之时;正值2008年年初欧洲股市暴跌之际..法国兴业银行进行了紧急平仓;整整抛售三天之后将损失定格为49亿欧元..此次欺诈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为臭名昭着的巴林银行倒闭案..不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来说;此次事件都堪称“法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何以一个从法国三流商学院毕业、年薪不到10万欧元的年轻人能够撼动具有14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的根基;并撬动了欧洲乃至全球股市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科维尔一个人可以轻易绕过五重安全控制系统;躲过由2000多人组成的庞大监控队伍;挪用巨额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赌博从表面上来看;悲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交易员利用自身对公司风险管控系统的深入认识进行违规交易;而银行风险系统也没能及时觉察..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尤其是激进的企业文化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管理人员与监控人员置之不理的行为也使其成了科维尔的帮凶..东窗事发在2008年1月18日之前的几天;法国兴业集团就已经查出科维尔的交易记录上存在不寻常的交易风险;并对此进行了额外控制..2008年1月18日;银行一名经理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问题是法国兴业银行早已限制和这家银行的交易往来..很快;银行内部组成了一个小组进行清查;指出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科维尔..一天后;科维尔被要求对此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法国兴业银行也查出对方银行对这笔所谓的交易根本一无所知..科维尔最初还想靠老办法蒙混过去;但最终还是承认他伪造了虚假贸易往来..银行在19日连夜查账;并在20日震惊地发现;这起欺诈案件所涉及的资金总额如此惊人..20日早晨;所有的头寸都被最终确认;当天下午;总体盈亏程度被确认..在18日周五交易日结束时;兴业银行损失接近20亿美元;但不幸的是;21日周一重新开盘时;由于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损失进一步扩大..21日;法国兴业集团开始在非常不利的市场环境之中;对“欺诈案”中头寸进行紧急平仓;整整抛售三天..平仓记录显示;1月21日到23日;法国兴业集团的一系列市场对冲措施恰和上述几日欧洲股市暴跌相联系..不过;法国兴业集团等到1月24日将相关头寸全部平仓之后;才首次在公告中向公众披露;轧平这些仓位直接导致了其多达48.2亿欧元的损失..2008年1月30日;法国兴业银行董事成立了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排外性的特别委员会..该特别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委员会合作;拥有对所有外部专家和顾问的信息追索权..同时;特别委员会还委任普华永道作为这项绿色任务Green Mission的审计顾问;对内部调查结果进行再次审查..2月20日;法国兴业特别委员会向法国兴业董事会提交了一份名为绿色任务的针对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欺诈事件的中期调查报告..这份长达12页的报告说;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并未完全运转;内部监控系统多个环节有可能存在漏洞;主要包括对交易员盘面资金的监督、对资金流动的跟踪、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密码保护等..报告披露;第75次警报拉响之后才让科维尔的行径败露..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的大多数风控系统自动针对科维尔的各种交易发出了75次报警..其中;2006年科维尔的交易引起了5次警报;而2007年发布的可疑交易更多;共达到67次;随着交易量的膨胀;警报越来越频繁;平均每月有5次以上..而在2008年1月的3次警报的最后一次;欺骗终于败露..2008年7月4日;法国银行监管机构——法国银行委员会对兴业银行开出400万欧元罚单目前其罚款上限为500万欧元;原因是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严重缺失”;导致巨额欺诈案的发生..银行委员会在一份公告中指出;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严重缺失;使得金融交易在各个级别缺乏监控的情况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被察觉并得到纠正;因而存在较大可能发生欺诈案并造成严重后果..法国兴业银行也对科维尔提出了四项指控;其中包括滥用信用和欺诈未遂..在这四项指控中;量刑最为严重的滥用信用一项;最高可判7年监禁;并处以75万欧元罚款..漏洞在哪儿突然摆在眼前的71亿美元损失却让以风险控制管理扬名的兴业银行上下以及业界震惊不已..这几乎抹去了兴业银行在业绩稳定期的全年利润..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后;法国财政部出了一份长达12页的报告;将问题的矛头直指银行的内部监控机制..法国兴业银行的内控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高绩效文化无视风险在对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法国兴业银行有着较为激进的企业文化..它制定的很多制度都鼓励员工不断地提高绩效;而使他们将风险置于脑后..事发后;大多数人会认为;科维尔冒险这么做是想将越权交易获得的好处偷偷卷入囊中..然而;经核实;除了获得了年度奖金之外;他没有从中偷一分钱..“我只是想为公司挣大钱..”科维尔说..科维尔此前在法国兴业银行虽然很努力地工作但表现并不出色;也得不到上司的认可;他如果不能获得奖金;便仅能获得很少的基本工资..在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的最终薪水是跟他给公司赚了多少钱直接挂钩的;而且是严重挂钩;也就是说;交易员从交易盈利中分得的奖金多少;是决定他工资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这个制度的存在;每个交易员都希望赚大钱;甘冒风险;这样的企业文化在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无疑为其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当然;为了防止交易员的冒险行为;银行也设定了投资权限..所谓投资权限设定;是指银行的证券或期货交易员实行交易时;都会受到资金额度的严格限制;只要相关人员或主管人员细心审核一下交易记录清单;就会发现违规操作..但是;这样一道防护墙在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风气的腐蚀下;也近乎形同虚设..由于此前的违规操作曾给银行带来过丰厚的利润;管理人员放松了应有的警惕;终于导致事件发生..事后;当科维尔被问到为什么他的操作可以持续这么久时;他给出的答复是:“因为我在赚钱的时候;人们并不在乎这些反常细节..只要我们赚钱;而且不是太多;就什么也不说..”“我不相信我的上级主管没有意识到我的交易金额;小额资金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利润..当我盈利时;我的上级装做没看见我使用的手段和交易金额..在我看来;任何正确开展的检查都能发现那些违规交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维尔是内控文化不良的受害者..他的悲剧;其实也是当今金融系统内弥漫的贪欲和怂恿人们为追求高额利润铤而走险的金融体系所造成的..低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特别强调银行业的三大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最难控制的其实是操作风险;因为操作风险往往是由银行内部各个岗位上熟悉银行内控规则、知道如何规避的人造成的;即“内贼作案”..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就完全属于操作风险..然而;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并非一无是处..法国兴业银行曾被评为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事实上;法国兴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有着明确的风险策略;无论哪种业务;兴业银行都不允许交易员在市场大涨或是大跌时操作;这是为了避免导向风险;除非操作的时间很短;并且在严格的限制之下..而且;它的确拥有复杂而缜密的IT控制系统;并且会对交易人员的不当行为发出警告..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的运营部门、股权衍生品部门、柜台交易、中央系统管理部门等28个部门的11种风险控制系统自动针对科维尔的各种交易发出了75次报警..这11种风险控制系统几乎是法国兴业银行后台监控系统的全部;涉及经纪、交易、流量、传输、授权、收益数据分析、市场风险等风险控制的各个流程和方面;由运营部门和衍生品交易部门发出的警报高达35次..而且监控系统竟然发现在不可能进行交易的某个星期六5.32;0.03;0.57%;存在着一笔没有交易对手和经纪人姓名的交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么多次警报都没有令他们及早地识破科维尔的伎俩;发生如此小概率的事件;不能不说银行的风险评估过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虽然机器是铁面无私、恪尽职守的;但是人类的不负责任却令其毫无用武之地..风险控制部门负责调查的人员轻易相信了科维尔的谎言;有些警报甚至在风险控制IT系统中转来转去;而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可能他会说:“哎呀;是我搞错了;我马上把数据改过来..”这样;别人就不会再追究了..只要人们愿意相信;什么理由都可以把问题搪塞过去..如果遇到不好对付的风险调查人员或者质疑;科维尔就编造虚假邮件来发布授权命令..有7封来自法国兴业银行内部和交易对手的邮件;对科维尔的交易进行授权、确认或者发出具体指令..职能重合监守自盗科维尔在做交易员之前;曾经供职于监管交易的中台多个部门;负责信贷分析、审批、风险管理、计算交易盈亏;不但对结算业务了解得非常透彻;而且还积累了关于风险控制流程的丰富经验..也就是说;科维尔曾经就是监管者;后来又被人监管..熟悉中后台及电脑系统的优势使得科维尔在买入金融产品时;懂得如何刻意去选择那些没有保证金补充警示的产品;以使风险经理难以发现交易的异常情况..同时;为了避免虚构仓位被发现;他还凭借在中后台流程控制方面的多年经验;从操作部门盗用了IT密码;通过把其虚假交易行为及时删除、伪造文件证明、虚构仓位等手段;成功地避开了中后台部门的日常监控..一般来讲;一个监管健全的公司;股票交易要经过交易员所在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结算部门;这三个部门应该是完全独立的..如果交易员跟结算部门职能重合的话;那么交易员就可以在结算安排上做手脚;掩盖自己的交易记录..虽然法国兴业银行还不至于将这三个部门的职能重叠;但是它让一个在监管交易的中台工作过数年的员工在前台做交易员;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违背了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交易人员不但能够利用自己在监管部门的经验作案;而且如果交易员跟结算部门的同事关系很不错;甚至可以通融或联合作案..所以;法国兴业银行的案例提醒人们;在关注企业控制活动时;不仅要注意将不相容的岗位相分离;同时也要慎重对待不相容岗位之间的人员流动问题;应尽可能采取特别审查或有效监控的措施..信息沟通得不够及时和畅通科维尔居然能够进入那么多未经授权的数据库;也表明兴业银行的计算机数据管理存在很大漏洞..5年的打杂工作使他对银行的电脑系统非常熟悉;可以绕过银行的监管系统投资衍生品..科维尔花费许多时间侵入计算机系统;从而消除本可以阻挡他豪赌的信用和交易量限制..事情发生后;法国兴业银行也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检讨;得出的结论是开发验收人员和IT管理人员应当对技术漏洞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定期更改系统密码;并对每个户名及密码的使用进行定期监控..内部监督的缺失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对交易员盘面资金的监督、资金流动的跟踪、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密码保护等多个环节存在漏洞..然而;如果法国兴业银行能够对本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的日常监督;那么也会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并及时纠正..科维尔的违规操作实际上已经延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在巨额盈利的掩盖下却一直未暴露出来..法国财政部的报告建议: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由独立人士组成的委员会;由其负责监督交易风险;核查内部监控系统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最后将存在的问题提交领导层磋商解决..。
国外银行同业违规行为责任认定案例法国第二大上市银行—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周四(24日)宣布,该行发现其内部的一名交易员有诈骗行为,给银行造成了49亿欧元(71.6亿美元)的损失。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兴业银行说,这名交易员的诈骗活动都是通过简单的转账方式进行的,不过用了非常复杂和不同的技巧来掩饰。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兴业银行这名交易员名叫杰罗姆·科维尔,今年33岁,在巴黎一家分行工作。
兴业银行对《金融时报》的报道拒绝发表评论,不过,确认这名交易员是法国人,30多岁,在2000年加入兴业银行工作,年收入和奖金不到10万欧元。
兴业银行还说,这名交易员负责期货买卖。
盖维耶尔对欧洲股市未来的走向投下了巨额筹码,并创设了虚假的对冲头寸,以掩盖自己的操作踪迹。
这宗欺诈案导致该行损失49亿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迅速解除了他聚敛的股票衍生品头寸,预计总金额在500亿至700亿欧元之间。
有关周一解除头寸的细节引发人们猜测,法国兴业银行低价贱卖这些头寸是导致全球股市周一大幅下跌的原因。
此次下跌促使美联储(Fed)周二大幅降息。
直至周三,美联储才从法国央行(Banque de France)和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获悉兴业银行的问题。
不过,兴业银行否认其平仓行为导致市场下跌,因为它将平仓交易量控制在市场交易总量的10%左右。
分析师也指出,在该行开始抛售之前,市场已经开始下跌,主要是因为担心美国债券保险商的问题。
法国兴业银行排名法国巴黎银行之后,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在全世界拥有500万私人和企业客户,在80个国家拥有500家分支机构,大约有50%的股东和40%的业务来自海外。
然而,自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引发金融动荡以来,过去6个月,其股票价格已经缩水一半.法国兴业银行的股票周三下跌4.15%,至79.08欧元。
此外,兴业银行还宣布,由于美国次按危机而需要销账20.5亿欧元。
不过这家法国第二大上市银行强调,他们在2007年度依然能够赚取6亿到8亿欧元的盈利。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一、案例背景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是一个有着近150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分别在巴黎、东京、纽约的证券市场挂牌上市,规模巨大(详情见百度,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
但是2008年1月,法兴银行因期货交易员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形成49亿欧元(约71亿美元)的巨额亏空,创下世界银行业迄今为止因员工违规操作而蒙受的单笔最大金额损失。
这桩惊天欺诈案还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笔记全球股市暴跌,无论从性质还是规模来说,都堪称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二、犯罪手段操作交易有利因素:凯维埃尔2000年进入法兴银行,在监管交易的中台部门工作5年,负责信贷分析、审批、风险管理、计算交易盈亏,积累了关于控制流程的丰富经验。
2005年调入前台,供职于全球股权衍生品方案部,负责最基本的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
但有着“电脑天才”名号的凯维埃尔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策划的虚拟交易,采用真买假卖的手法,把短线交易做成长线交易。
在银行的风险经理看来,买入金融产品的风险已经通过卖出得到对冲,但实际上那些头寸成了长期投机。
存在问题:(1)职能重合,监守自盗凯维埃尔在做交易员之前,曾经供职于监管交易的中台多个部门,不但对结算业务了解得非常透彻,而且还积累了关于风险控制流程的丰富经验。
也就是说,凯维埃尔曾经就是监管者,后来又被人监管。
一个监管健全的公司,股票交易要经过交易员所在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结算部门,这三个部门应该是完全独立的。
如果交易员跟结算部门职能重合的话,那么交易员就可以在结算安排上做手脚,掩盖自己的交易记录。
虽然法国兴业银行还不至于将这三个部门的职能重叠,但是它让一个在监管交易的中台工作过数年的员工在前台做交易员,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违背了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
像这种类似的情况,不用说自己能够利用在监管部门的经验作案,甚至还可以通融或联合结算部门的同事一起作案。
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1.5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
法国兴业银行•有人说,一开始,这件事像是一个玩笑。
如果一个交易员能够绕过层层监管,独自一人以“欺诈”的手段从事巨额股票衍生产品交易,那么,不但法国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整个金融业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也都会大打折扣。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欧洲老牌的金融机构将面临重大困难,而它留给我们的则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沉重思考。
任何一家机构,无论具有怎样雄厚的实力,一旦放松了对内部运作的控制,失去了对风险的警惕和防范,那么哪怕是一个级别很小的员工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有可能葬送整个企业。
•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金字塔”险些瞬间倾塌。
•2005年6月,该银行的交易员热罗姆·科维尔躲过了严密的监控系统,开始进行违规越权交易。
2007年到2008年年初,他擅自动用了高达500亿欧元(合733亿美元)的衍生品头寸,投资欧洲股指期货。
科维尔的欺诈行为暴露之时,正值2008年年初欧洲股市暴跌之际。
法国兴业银行进行了紧急平仓,整整抛售三天之后将损失定格为49亿欧元。
此次欺诈案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巴林银行倒闭案。
•不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来说,此次事件都堪称“法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
何以一个从法国三流商学院毕业、年薪不到10万欧元的年轻人能够撼动具有14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的根基,并撬动了欧洲乃至全球股市?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科维尔一个人可以轻易绕过五重安全控制系统,躲过由2000多人组成的庞大监控队伍,挪用巨额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赌博?从表面上来看,悲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交易员利用自身对公司风险管控系统的深入认识进行违规交易,而银行风险系统也没能及时觉察。
但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尤其是激进的企业文化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管理人员与监控人员置之不理的行为也使其成了科维尔的帮凶。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分析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曝出该行历史上最大违规操作丑闻,该行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Jérôme Kerviel)违规购入大量欧洲股指期货,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折合71.6亿美元)损失。
此次法国兴业银行的损失金额是英国巴林银行当时损失金额的4倍多,是全球银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欺诈案之一,也是有史以来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一、事件起因法兴银行欺诈案起因于欧洲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没有股指期货的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很大,因为投资者无法对付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股指期货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使用者使用不当时会对自身的伤害。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法兴银行交易员盖维耶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违规从事欧洲股票指数期货。
欧洲股指期货市场是国际股票市场中流动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将围绕这些指数产生大约400亿~500亿美元的期货交易量。
截至2007年年底,盖维耶尔预期股票市场会下跌,因此一直大手笔做空市场。
由于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市场颓势与预期一致,盖维耶尔管理的账户在2007年年底时一度出现巨额的浮动盈利。
从2008年开始,盖维耶尔突然反手做多,豪赌市场会出现上涨。
然而,欧洲市场2008年年初以来的大跌使其交易账户反而出现巨额亏损。
由于他错误地估计市场将出现上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因次贷危机出现新一轮动荡,迫使法兴银行在发现盖维耶尔在股指期货上建立起来数百亿欧元多头仓位后整整抛售3天,最终蒙受49亿欧元损失。
盖维耶尔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居然创建了超过500亿欧元(约合728亿美元)欧洲股指期货的多头仓位。
这一数字不仅超过法兴银行现有的大约350亿欧元(约合510亿美元)市值,而且与斯洛伐克整个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
盖维耶尔之所以能够“悄然”建立起高达500亿至700亿欧元的多头仓位,是因为他除了兴业银行的正式账户外,盖维耶尔还在交易所内偷建了一个虚拟账户,挂在法兴银行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