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常用动物捉拿、给药
- 格式:docx
- 大小:24.21 KB
- 文档页数:5
药理实验实验一常用动物的捉拿与给药方法【实验目的】1、了解小鼠的饲养方法2、练习并掌握小鼠的捉拿与给药方法【实验材料】1、器材:鼠笼、饮水瓶、大烧杯、托盘天平、灌胃器、注射器、棉签2、药品:生理盐水、苦味酸溶液、75%酒精3、动物:小白鼠,20~30g【实验方法】1、捉拿与固定:用右手捉住鼠尾,将其提起置于鼠笼或者粗糙平面上,向后轻拉鼠尾,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颈背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以小指夹住小鼠尾巴即可。
2、给药法⑴灌胃:将小鼠固定,口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针,先从口角处插入口腔,再沿上颚轻轻插入食管。
一般给药剂量0。
1-0。
3ml、10g。
⑵腹腔注射:将小鼠固定,右手持注射器自下腹部一侧刺入皮下后,再刺入腹腔,缓慢注入药物。
一般给药剂量0。
1-0。
3ml、10g。
⑶皮下注射:两人合作,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右手拉住小鼠尾巴固定小鼠,另外一人用左手提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注入药物。
一般给药剂量为0。
1-0。
2ml、10g⑷肌肉注射:最好两人合作,一人固定小鼠,另外一人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后肢外侧肌肉,回抽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一侧给药剂量为0。
02-0。
05ml、10g。
⑸静脉注射: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
将小鼠固定,使尾巴露出来,在50℃热水中浸泡或者用75%酒精擦拭尾巴,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鼠尾,右手持注射器,从鼠尾巴末梢开始进针,注入药液。
一般给药剂量为0。
1-0。
2ml、10g【心得体会】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4、器材:大烧杯、托盘天平、灌胃器、注射器、棉签少许5、药品:10%硫酸镁溶液、5%氯化钙溶液、苦味酸溶液6、动物:小鼠,18~22g【实验方法】便情况。
2、给药:一号小鼠灌胃10%硫酸镁溶液0。
2ml、10g二号小鼠肌肉注射10%硫酸镁溶液0。
2ml、10g三号小鼠静脉注射10%硫酸镁溶液0。
药理学实验指导(供自学助考班用)实验一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常用动物捉拿、给药【目的】1、学习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2、掌握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捉拿、给药方法。
【器材】1ml、5ml、20ml注射器,大、小鼠灌胃针头,4号、6号注射针头,250ml烧杯、鼠笼(或铁丝笼),天平秤、砝码。
【药品】0.9%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大鼠、家兔。
【内容】一、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1、蛙和蟾蜍左手握持蛙或蟾蜍,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双下肢拉直,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将其压住而固定。
此法用于淋巴囊注射。
毁脑和毁脊髓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蛙或蟾蜍的头部,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握持双下肢,右手持刺针进行操作。
2、小白鼠可采取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形式。
双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
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单手法:小白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鼠尾,手掌尺侧及小指夹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
3、大白鼠大白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左手应戴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大鼠,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手掌握住背部和腹部。
不要用力过大,切勿捏其颈部,以免窒息致死。
4、家兔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吃重点越分散)。
将兔提起,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1、小白鼠给药途径与方法灌胃(ig):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灌胃器,灌胃针头自口角进入口腔,紧贴上腭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将灌胃针头抽回重插,以防损伤。
常用灌胃量为0.1~0.2ml/10g。
皮下注射(ih):可用腹部、背部、腹股沟的皮下,此处皮肤比较松弛,也可由助手协助。
注药量一般为0.1~0.2ml/10g。
肌肉注射(im):一人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和尾巴,另一人持连4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后腿外侧肌肉。
药学概论--药理学部分实验一录像:实验动物捉拿与给药方法;操作:实验动物捉拿与给药方法一、实验目的:1.通过录像和观摩了解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2.掌握注射器的使用。
3.掌握实验动物的捉拿与给药方法二、实验内容:1. 常用实验动物(小白鼠)的捉拿和给药方法(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
2.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安装针头、吸取药液、持针手法)。
三、实验要求:1.抓持小白鼠手法正确,给药准确;2.注射器使用方法正确。
四、思考题:为什么给药方法有很多种?实验二溶血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认识溶血现象,并掌握溶血性实验常规的体外试管法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溶解的一种现象。
药物制剂引起的溶血反应包括免疫性溶血与非免疫性溶血。
免疫性溶血是药物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引起的溶血,为II型和III型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溶血包括药物为诱发因素导致的氧化性溶血和药物制剂引起的血液稳定性改变而出现的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
溶血实验室观察受试物是否会引起溶血和红细胞聚集等反应。
有些药物由于含有溶血性成分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射入血管后可产生溶血现象;有些药物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的障碍等。
有些中草药含有皂苷等成分,具有溶血作用。
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的药物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实验。
三、实验内容:1、2%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新鲜兔血10 ~20ml,放入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质,使成脱纤血液。
加入生理盐水100ml,摇匀,1000~1500r/min 离心15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
将所得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2%的混悬液(红细胞2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供试验用。
2、取10ml干净玻璃试管7支,编号,1至5号管为供试品,6号管为阴性对照管,7号管为阳性对照管(完全溶血对照)。
实验1 实验动物的捉持法和给药法一、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持法1.蛙和蟾蜍通常以左手握持,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下肢拉直,左手用无名指及小指夹住(图1)。
图1 蟾蜍捉持法2.小鼠(1)双手法:右手提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鼠尾,使小鼠前肢固定在粗糙面上。
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其双耳间颈背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便可将小鼠牢固捉持(图2)。
图2 小鼠双手捉持法(2)单手法:小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抓住鼠尾,后手掌尺侧和小指夹住鼠尾,然后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图3)。
图3 小鼠单手捉持法3. 大鼠大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应戴防护手套。
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掌部握住背部和腹部。
注意不要捏其颈部,以防用力过大、过久,窒息死亡。
4.家兔一只手抓住兔颈背部皮肤,将兔轻轻提起,另一只手托住臀部,使兔呈蹲坐姿势(图4)。
切不可用手握持双耳提起兔子。
图4 家兔捉持法5.豚鼠豚鼠性情温和,不咬人,用手轻轻握住身体即可抓起。
6. 猫应戴好防护手套。
轻声呼唤,慢慢将手伸入猫笼,轻抚猫头、颈和背部,一只手抓住颈背部皮肤,另一只手抓住腰背部。
性情凶暴的猫可用布袋或网套捉持,操作中应防其利爪和牙齿伤人。
7. 狗驯服的狗可戴上特制嘴套,用绳带固定于耳后颈部;凶暴的狗可用长柄捕狗夹钳住狗的颈部,然后套上嘴套。
狗嘴也可用绳带固定,操作时先将绳带绕过狗嘴的下颌打结,再绕到颈后部打结,以防绳带滑落。
狗麻醉后四肢固定于手术台上,取下嘴套或绳带,将一金属棒经两侧嘴角,穿过口腔压于舌上,再用绳带绕过金属棒绑缚狗嘴,并固定于手术台上。
应将狗舌拉出口腔,以防窒息。
二、常用实验动物给药法1. 经口给药法此法有口服与灌胃两种方法。
适用于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等动物。
口服法可将药物放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令动物自由摄取。
若为保证剂量准确,可应用灌胃法。
实验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目的】结合实验内容逐步学会实验常用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内容】(一)小自鼠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法用右手捉住小白鼠的尾巴将鼠提起.置于鼠笼上面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拉轻鼠尾,迅速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挥住其两耳及头部皮肤,翻转鼠体,使腹部朝上,然后以无名指及小指压往鼠尾,使小鼠完全固定(实验图1).实验图1 小白鼠的捉拿法2.给药方法(1)灌胃将小白鼠固定后,使口部向上,将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器自口角插入口腔,沿上颚轻轻进入食管,如动物安静,呼吸元异常、口唇无紫绀现象,即可注入药液(实验图2).灌胃器0.1一O.25ml/10g。
实验图2 小白鼠灌胃器(左)和灌胃法(布)(2)腹腔注射将小白鼠固定后,右手持注射器自下膜一侧向头部方向以30~45度刺入腹腔(角度太小易刺入皮下)。
针头刺入不宜太深或太近上腹部,以免刺伤内脏,注射量一般为0.1~O.2 ml/10g 。
(3)皮下注射捉鼠方法同前,右手持注射器,将计头刺人背部皮下注人药液。
注射量一般不超过0.25 ml/10g。
(4)肌内注射由两人合作,一人固定小白鼠后,另一入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后肢外侧肌肉内注入药液,注射量为每腿不超过0.lml。
(二)螗蜍或蛙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法通常用左手握蛙,食指和中指夹住蛙的两上肢,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蛙的两下肢,将蛙固定于手中。
2.给药方法(淋巴囊注射) 蛙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实验图3。
多采用腹囊给药。
由于蛙的皮肤弹性差,被针头刺破后,针眼不易闭合会便药波外溢,故注射针头必须通过一层隔膜,再进人皮下淋巴囊。
如腹囊绐药时,针头应自大腿上端刺人,经过大腿肌层入腹壁肌层.再浅出进人腹壁皮下入腹囊。
注射量每只可达0.25—1.Oml.(三)家免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祛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将兔提起,以右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姿势。
2.给药方法(1)灌胃两人合作,由一人固定兔身,另一人用兔开口器(实验图4)将兔口张开,并将兔舌压在开曰器下边横放于兔口中。
实验一常用动物的捉拿与给药方法【实验目的】1、了解小鼠的饲养方法2、练习并掌握小鼠的捉拿与给药方法【实验材料】1、器材:鼠笼、饮水瓶、大烧杯、托盘天平、灌胃器、注射器、棉签2、药品:生理盐水、苦味酸溶液、75%酒精3、动物:小白鼠,20~30g【实验方法】1、捉拿与固定:用右手捉住鼠尾,将其提起置于鼠笼或者粗糙平面上,向后轻拉鼠尾,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颈背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以小指夹住小鼠尾巴即可。
2、给药法⑴灌胃:将小鼠固定,口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针,先从口角处插入口腔,再沿上颚轻轻插入食管。
一般给药剂量。
⑵腹腔注射:将小鼠固定,右手持注射器自下腹部一侧刺入皮下后,再刺入腹腔,缓慢注入药物。
一般给药剂量。
⑶皮下注射:两人合作,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右手拉住小鼠尾巴固定小鼠,另外一人用左手提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注入药物。
一般给药剂量为肌肉注射:最好两人合作,一人固定小鼠,另外一人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后肢外侧肌肉,回抽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一侧给药剂量为。
⑸静脉注射: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
将小鼠固定,使尾巴露出来,在50℃热水中浸泡或者用75%酒精擦拭尾巴,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鼠尾,右手持注射器,从鼠尾巴末梢开始进针,注入药液。
一般给药剂量为【心得体会】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4、器材:大烧杯、托盘天平、灌胃器、注射器、棉签少许5、药品:10%硫酸镁溶液、5%氯化钙溶液、苦味酸溶液6、动物:小鼠,18~22g【实验方法】1、取小鼠3只,称重编号,分别放入大烧杯中,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记录半个小时内活动、呼吸、粪便情况。
2、给药:一号小鼠灌胃10%硫酸镁溶液10g二号小鼠肌肉注射10%硫酸镁溶液10g三号小鼠静脉注射10%硫酸镁溶液10g3、观察小鼠的反应及活动,记录半小时内小鼠活动、呼吸及粪便变化。
4、当第三只小鼠出现垂头,俯卧时,立即静脉缓慢注射5%氯化钙溶液,直至恢复站立。
实验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目的】结合实验内容逐步学会实验常用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内容】(一)小自鼠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法用右手捉住小白鼠的尾巴将鼠提起.置于鼠笼上面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拉轻鼠尾,迅速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挥住其两耳及头部皮肤,翻转鼠体,使腹部朝上,然后以无名指及小指压往鼠尾,使小鼠完全固定(实验图1).实验图1 小白鼠的捉拿法2.给药方法(1)灌胃将小白鼠固定后,使口部向上,将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器自口角插入口腔,沿上颚轻轻进入食管,如动物安静,呼吸元异常、口唇无紫绀现象,即可注入药液(实验图2).灌胃器0.1一O.25ml/10g。
实验图2 小白鼠灌胃器(左)和灌胃法(布)(2)腹腔注射将小白鼠固定后,右手持注射器自下膜一侧向头部方向以30~45度刺入腹腔(角度太小易刺入皮下)。
针头刺入不宜太深或太近上腹部,以免刺伤内脏,注射量一般为0.1~O.2 ml/10g 。
(3)皮下注射捉鼠方法同前,右手持注射器,将计头刺人背部皮下注人药液。
注射量一般不超过0.25 ml/10g。
(4)肌内注射由两人合作,一人固定小白鼠后,另一入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后肢外侧肌肉内注入药液,注射量为每腿不超过0.lml。
(二)螗蜍或蛙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法通常用左手握蛙,食指和中指夹住蛙的两上肢,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蛙的两下肢,将蛙固定于手中。
2.给药方法(淋巴囊注射) 蛙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实验图3。
多采用腹囊给药。
由于蛙的皮肤弹性差,被针头刺破后,针眼不易闭合会便药波外溢,故注射针头必须通过一层隔膜,再进人皮下淋巴囊。
如腹囊绐药时,针头应自大腿上端刺人,经过大腿肌层入腹壁肌层.再浅出进人腹壁皮下入腹囊。
注射量每只可达0.25—1.Oml.(三)家免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祛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将兔提起,以右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姿势。
2.给药方法(1)灌胃两人合作,由一人固定兔身,另一人用兔开口器(实验图4)将兔口张开,并将兔舌压在开曰器下边横放于兔口中。
常见实验动物的捉持和给药方法一、小白鼠的捉持和给药方法1、捉持方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上面,轻向后拉其尾;此时小鼠前肢抓住粗糙面不动;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双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及尾部,便可将小鼠完全固定。
腾出右手,可以给药。
此外,也可单手捉持,难度较大,但速度快。
先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尾巴,用小指、无名指和手掌压住尾根部,再用腾出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抓住鼠双耳及头部皮肤而固定。
2、给药方法a.灌胃法小鼠固定后,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用带灌胃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或事先将药液吸好),将针头从口交插入口腔,再从舌背进沿上腭进入食道。
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切不可用力过猛,防止损伤或误入气管导致动物死亡。
灌胃量一般不超过0.25ml/10g。
b.腹腔注射法抓鼠方法同上,右手持注射器(5~6号针头),从耻骨联合上一侧向头端以30度角刺入腹腔(应避开膀胱)。
可先刺入皮下2~3mm,再刺入腹腔,以防药液外漏。
针头刺入部位不宜太高太深,以免刺破内脏。
注射量一般为0.1~0.25ml/10g。
c.皮下注射法一般两人合作。
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鼠尾;另一人左手提高背部皮肤,右手持住注射器(针头号同上),将针头刺入提起的皮下。
若一人操作,左手小指和手掌夹住鼠尾,拇指和食指提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给药。
一般用量为0.05~0.25ml/10g。
d.肌肉注射法两人合作时,一人抓鼠方法同上,另一人左手拉直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部位多选后腿上部外侧(针头号同上)。
如一人操作,抓鼠方法类似腹腔注射,只是药液注射在肌肉内。
每腿的注射量不宜超过0.1ml。
e.尾静脉注射法将小鼠置于待置的固定筒内,使鼠尾外露,并用酒精或二甲苯棉球涂擦,或插入40℃~50℃温水中浸泡片刻,使尾部血管扩张。
左手拉尾,选择扩张最明显的血管;右手持注射器(4~5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血管,缓慢给药。
实验动物常用操作方法1.小鼠的抓取与固定抓取和固定是动物实验操作中一项最基本的技术,所有的动物实验都要涉及到。
由于动物害怕陌生人接触其身体,对于非条件性的各种剌激会进行防御性反抗。
因此,在抓取、固定前应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根据其生活习性采用相应的抓取固定方法。
一般在抓取固定动物过程中首先慢慢友好地接近动物,并注意观察其反应,让动物有一个适应过程。
抓取时的动作力求准确、迅速、熟练,争取在动物感到不安之前抓取到动物。
(1)抓取方法习惯用右手者,首先用右手从笼盒内将小鼠尾中部或基部抓住(不可抓尾尖),并提起或放在左手上或笼盖表面。
如下图。
也可用尖端带有橡皮的镊子夹住小鼠的尾巴。
抓取时需注意如果过分用力,会使动物窒息或颈椎脱臼,力过小,动物头部能反转来咬伤实验者的手。
因此实验者必须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2)固定方法①徒手固定:右手抓取小鼠尾,将小鼠放在笼盖(或表面粗糙的物体)上,轻轻向后拉鼠尾。
然后在小鼠向前挣脱时,用左手(熟练者也可用同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颈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并调整好动物在手中的姿势。
习惯用左手者,操作时可调整左右手。
这类抓取方法多用于灌胃以及肌肉、腹腔和皮下注射等实验。
②固定板固定:小鼠麻醉后置小鼠固定板上,取仰卧位,用胶布缠粘四肢,再用针透过胶布扎在板上,从而将小鼠固定在小鼠固定板上。
此方法常用作心脏采血、解剖、外科手术等实验。
③固定架固定:让小鼠直接钻入固定架里,封好固定架的封口,露出尾巴。
此装置特别适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等。
④简易固定:进行尾静脉注射或抽血时,如果没有这些固定装置,也可采用一种简易的办法。
即倒放一个烧杯或其他容器,把小鼠扣在里面,只露出尾巴。
然后酒精擦拭,暴露血管,注射或采样。
这种烧杯或容器的大小和重量要适当,既能够压住尾部不让其活动,同时起到压迫血管的作用。
2.小鼠的麻醉方法实验动物的麻醉就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动物全身或局部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饨,以利于进行实验。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及给药方法1.小白鼠:右手抓住鼠尾,放在台上或鼠笼盖铁丝网下,然后用左手拇指沿其背部向前抓住其颈部皮肤,并以左手的小指和掌部夹住其尾固定在手上。
另一抓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尖,后用手掌及小指夹住其尾巴,再以拇指及食指捉住其颈部皮肤。
前一方法易学,另一方法稍难,但便于快速捉拿给药。
小鼠灌胃(PO)法:将小鼠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器的注射器,自口角外插入口腔,沿上颚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可将注射器拔出再插,以免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造成动物死亡。
灌胃容量一般为0.1~0.2ml/10g,不超过0.5ml/只。
小鼠皮下注射法:两人合作,一人一手抓住小白鼠头部皮肤,另一手抓住鼠尾。
另一人注射药物。
注射部位在背部皮下组织。
如一人操作时,左手抓鼠尾,让鼠爬在铁丝笼上,右手将抽好药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背部皮下组织。
如一人操作时,左手抓鼠尾,让鼠爬在铁丝笼上,右手将抽好的药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背部皮下将药注入。
注射量不超过0.5ml/只。
小鼠腹腔注射法:左手持鼠,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左或右侧(避开膀胱)朝头部方向刺入,宜先刺入皮下,经2~3mm再刺入腹腔,此时针头与腹壁的角度约45度。
针尖插入不宜太深或太近上腹部,避免刺破内脏,注射量一般为0.1~0.25ml/只。
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将小鼠置于固定器内,使其尾巴露出,用70%酒精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50℃热水中。
待尾部静脉扩张后,左手拉尾,右手进针。
注射容量不超过0.5ml/只。
2.兔:用手抓起它脊背近后颈处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持重点越分散。
如家兔肥大,应再以另一手托住它的臀部,将持重点承托于手上。
将兔作仰卧位,一手仍抓住颈部皮肤,另一手顺其腹部抚摸至膝关节,压住关节。
另一人用绳带捆绑四肢,使兔腹部向上,固定在兔手术台上。
头部则用兔头固定夹固定。
兔灌胃法:二人合作,一人固定家兔于两膝之间,一手固定兔头,使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开口器插入兔口,并向后翻转数次,使兔舌伸直并压在开口器下面。
实验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目的】逐步学会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内容】(一)小白鼠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法以右手捉住小白鼠的尾巴将鼠提起,放置于鼠笼边缘或其他易攀抓处,轻轻向后拉鼠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两耳及头部皮肤,使其腹部朝上,屈曲左手中指使鼠背靠在上面,然后以无名指及小指压住鼠尾,使小鼠完全固定(见实验图-1)。
2.给药方法⑴灌胃:小白鼠固定后,使其口部朝上,将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器自口角插入口腔,沿上颚轻轻地进入食管,如动物安静、呼吸无异常、口唇无紫绀现象,即可注入药液(见实验图-2)。
灌胃量为0.1~0.25ml∕10g。
⑵腹腔注射:小白鼠固定后,右手持注射器自下腹一侧向头部方向以45°刺入腹腔(角度太小易刺入皮下)。
针头刺入不宜太深或太近上腹部,以免刺伤内脏。
注射量一般为0.1~0.2ml∕10g。
⑶皮下注射:固定小鼠后,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其背部皮下注入药液。
注射量一般不超过0.25ml。
⑷肌内注射:由两人合作,一人固定小白鼠后,另一人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后肢外侧肌肉内注入药液。
注射量一般每腿不超过0.1ml。
(二)蟾蜍或蛙的捉拿和给药方法1.捉拿法一般由左手握蛙,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蛙的两上肢,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蛙的两下肢,将蛙固定于手中。
2.给药方法多采用淋巴囊注射。
蛙的皮下有许多淋巴囊(见实验图-3),注入药液易吸收。
一般采用腹囊给药。
注射量每只可达0.25~1.0ml。
(三)家兔的捉拿和给药方法⒈捉拿法用左手抓住兔的颈背部皮肤将其提起,以右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姿势。
⒉给药方法⑴灌胃:由两人合作,一人固定兔身(或用固定器将兔固定),另一人用开口器(见实验图-4)将兔口撑开,并将兔舌压在开口器下面横放于兔口中。
取适当的橡胶管涂以液体石蜡,从开口器的中央孔插入,沿上颚实验图-3 蟾蜍的给药部位实验图-4 家兔的灌胃法实验图-5 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射后壁缓缓送入食管约15cm左右,即可进入胃内。
实验一小白鼠和家兔的捉持与给药方法(doc)实验动物的捕持和给药是实验操作中非常关键的步骤。
本文主要介绍小白鼠和家兔的捉持和给药方法。
1. 捕持方法小白鼠较为敏感,需要小心捉持。
可以采用直接手抓或使用器械相结合的方法。
① 直接手抓:用左手握住小白鼠的尾巴,将其抬离地面,右手用力抓住身体。
捉持的位置应该落在肩胛骨的后面。
捉持后,将小白鼠稳定住,不要摇晃。
② 使用器械:可以使用长柄刷子、网兜、特殊夹具等工具将小白鼠从底部壁上向上推,然后在手掌捉持。
2. 给药方法对于小鼠的给药方法,有多种选择。
下面分别介绍常见的口服给药和腹腔注射。
① 口服给药:使用灌胃针或切口方法。
前者通常用于液体或悬浮物,后者通常用于固体或片剂。
灌胃针方法:将灌胃针插入小鼠口中,直到其到达胃部。
然后缓慢注入待给药物。
给药完毕后,针头要缓慢拔出。
切口方法:用手或器械拓宽小鼠口腔,将给药物放在其舌根处。
然后轻轻地按住小鼠的颈部,使其吞咽。
② 腹腔注射:使用注射器在小鼠腹部注射待给药物。
首先选择注射部位,一般建议在小鼠的下腹部。
然后用适量的酒精消毒注射部位。
将注射器插入腹部,确保局麻针穿过腹膜。
缓慢注射待给药物后,注射针要慢慢拔出。
二、家兔的捕持和给药方法① 直接手抓:用两只手同时抓住家兔颈部和臀部。
抓住后,将家兔稳定住,不要晃动。
② 使用器械:可以使用外科手套或草绳将家兔绑定在固定位置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草绳不要绑定得太紧,以免影响家兔的呼吸。
总的来说,实验动物的捉持和给药方法需要谨慎操作,以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动物的健康。
在进行操作前,需要进行必要的训练,熟悉其生理特征,了解其习性,确保操作更加顺利。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动物的福利和健康,确保其得到最好的关怀和保障。
针对药理学有关知识内容与实验课的要求,拟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实验有关的动物选择、应用、捉拿、给药、采血等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点:一、常用动物捉持方法⑴小鼠捉持⑵家兔捉持二、常用动物给药方法⑴小鼠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一一;⑵家兔灌胃一一;耳缘静脉给药一一;三、常用动物取血方法⑴小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拇指和食,中指捏住鼠颈部,利用捏紧的压力,使静脉丛淤血.将一特制硬玻璃吸管(约长15cm,前端拉成管壁略厚的毛细管),从内眼角插入眼睑和眼球之间,轻轻香眼底方向移动,并略加捻转,血即自然顺便玻璃管流出。
⑵眼眶动脉、静脉取血——左手抓住小鼠,拇指和食指尽量将头部皮肤捏紧,使眼球突出,用无钩弯镊将眼球摘除,将鼠倒置,血即流出1.小鼠捉持法以右手捉小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向后轻拉小鼠尾部,使小鼠固定于粗糙面上。
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小鼠两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使头部朝上,颈部拉直但不宜过紧,以免窒息(见图1—1)。
另一种捉持方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巴,后用手掌及小指和无名指夹住其尾部,再以拇指及食指抓住两耳和头部皮肤(见图1—2)。
前者易学,后者便与快速捉拿给药。
2.小鼠灌胃以左手捉持小鼠,头部朝上,使其头颈充分拉直。
右手拿起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紧沿上腭进入食道(见图1—3)如插入正确,灌胃针头容易进入,不超过0.1ml 。
3.小鼠皮下注射将小鼠至于铁丝网上, 图1—2小鼠的捉拿方法2图1—1小鼠的捉拿方法1 如遇阻力,可能插入气管,应退出再插。
灌胃液最多左手抓住小鼠,以拇指扣食指捏起背部皮肤,右手图1—3小鼠的灌胃法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下注射药液。
(见图1—4)。
另一种方法可由两人合作,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尾巴,另一人左手捏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不宜过粗,选用5号或6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背部皮下。
药理学实验指导供自学助考班用)实验一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常用动物捉拿、给药【目的】1、学习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2、掌握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捉拿、给药方法。
【器材】1ml、5ml、20ml注射器,大、小鼠灌胃针头,4号、6号注射针头,250ml烧杯、鼠笼(或铁丝笼),天平秤、砝码。
【药品】0.9%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大鼠、家兔。
【内容】一、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1 、蛙和蟾蜍左手握持蛙或蟾蜍,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双下肢拉直,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将其压住而固定。
此法用于淋巴囊注射。
毁脑和毁脊髓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蛙或蟾蜍的头部,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握持双下肢,右手持刺针进行操作。
2、小白鼠可采取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形式。
双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
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单手法:小白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鼠尾,手掌尺侧及小指夹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
3、大白鼠大白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左手应戴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大鼠,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手掌握住背部和腹部。
不要用力过大,切勿捏其颈部,以免窒息致死。
4、家兔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吃重点越分散)。
将兔提起,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1、小白鼠给药途径与方法灌胃(ig) :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灌胃器,灌胃针头自口角进入口腔,紧贴上腭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将灌胃针头抽回重插,以防损伤。
常用灌胃量为0. 1〜0. 2ml/10g。
皮下注射(ih) :可用腹部、背部、腹股沟的皮下,此处皮肤比较松弛,也可由助手协助。
注药量一般为0.1〜0.2ml/10g。
肌肉注射(im) :一人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和尾巴,另一人持连4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后腿外侧肌肉。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
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及尾静脉注射与小鼠相似。
静脉注射也可在麻醉下行舌下静脉注射。
3、家兔给药途径与方法
灌胃:一人将兔身固定于腋下,一手固定兔头,另一手将开口器放入兔口。
另一人将胃管从开口器孔插入口内,再慢慢插入食道和胃(图39)。
为慎重起见,可将胃管外端放入水中,如无气泡,则可证实胃管在胃内。
灌胃量一般为10ml/kg。
如用兔固定盒,可由一人操作。
静脉注射:一人固定兔身和兔头,另一人在使兔耳边缘血管(耳缘静脉)扩张后,将针头从静脉末端刺入血管,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头和兔耳,右手注药(图310)。
注药量一般为2ml/kg,等渗液可达10ml/kg。
皮下、肌肉、腹腔注射与鼠类相似。
常用注药量分别为0.5、1.0、5.0ml/kg。
三、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颈椎脱位法:
小白鼠和大白鼠:术者左手持镊子或用拇指、食指固定鼠头后部,右手捏住鼠尾,用力向后上方牵拉,听到鼠颈部喀嚓声即颈椎脱位,脊髓断裂,鼠瞬间死亡。
豚鼠:术者左手倒持豚鼠,用右手掌尺侧或木棒猛击颈部,使颈椎脱位迅速死亡。
断头、毁脑法:
常用于蛙类。
可用剪刀剪去头部或用金属探针经枕骨大孔破坏大脑和脊髓而致死。
大鼠和小鼠也可用断头法处死,术者需戴手套,两手分别抓住鼠头与鼠身,拉紧并显露颈部,由助手持剪刀,从颈部剪断头部。
空气栓塞法:
术者用50~100ml注射器,向静脉血管内迅速注入空气,气体栓塞心腔和大血管而使动物死亡。
使猫与家兔致死的空气量为10~20ml,犬为70~150ml。
大量放血法:
鼠可用摘除眼球,从眼眶动静脉大量放血而致死。
如不立即死亡,可摘除另一眼球。
猫可在麻醉状态下切开颈三角区,分离出动脉,钳夹上下两端,插入动脉插管,再松开下方钳子,轻压胸部可放大量血液,动物可立即死亡。
对于麻醉犬,可横向切开股三角区,切断股动静脉,血液喷出;同时用自来水冲洗出血部位(防止血液凝固),3~5min动物死亡。
采集病理切片标本宜用此法。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