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地理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简述蒙古的地理环境蒙古是位于东亚的内陆国家,其地理环境十分特殊,既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又有高山和湖泊。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简述蒙古的地理环境。
蒙古位于亚洲东北部,东与中国接壤,南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相连,西与俄罗斯接壤,北与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相邻。
蒙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及其周边地区。
蒙古地势起伏较大,大致可分为四个地理区域:北部的森林区、中部的草原区、南部的沙漠区和西部的高山区。
蒙古的地貌特征以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为主,草原区占据了国土面积的80%以上,被誉为“蓝天碧草的国度”。
沙漠区则包括著名的戈壁沙漠和阿尔泰沙漠,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燥,植被稀疏。
蒙古的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由于地处内陆,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全年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而且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
蒙古的气候特点是温差大,日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很明显。
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以矿产资源为主要特点。
蒙古国境内有丰富的煤炭、铜、铁、金、银等矿藏,其中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
此外,蒙古还有较为丰富的草原资源和水资源,草原适宜牧业发展,蒙古族人民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蒙古国还有一些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如野驼、藏羚羊、红狐等。
总的来说,蒙古的地理环境独特而多样,草原、沙漠、高山等地貌特征相互交织,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这种地理环境为蒙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干旱缺水、土地退化等问题。
蒙古国政府和人民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蒙古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之间,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虽然不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接壤,但其最西点到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只有38公里。
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占全国总人口的45%。
蒙古的地理环境位置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边境线总长8219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4676.8公里,蒙俄边境线长3543公里。
蒙古国东西最长处2368公里,南北最宽处1260公里,幅员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地形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
山地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湖泊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气候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长,常有大风雪;夏季短,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短促。
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无霜期大约从6月-9月,只有90-110多天。
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许多高峰终年积雪。
水文蒙古国境内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万公里,有3500个湖泊,7000多处泉眼。
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克鲁伦河和科布多河等50多条河流,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
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区,主要湖泊有乌布苏湖、库苏古尔湖、吉尔吉斯湖和哈拉乌苏湖。
南部则河流、湖泊很少。
蒙古的景区景点1、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广场的西北角,原称革命博物馆。
蒙古國一、地理、人文和简史1.自然地理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
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
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
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
境内有大小湖泊3000多个,总面积达1.5万余平方公里。
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是蒙古国最大的湖泊,其水域总面积为2760平方公里,素有“东方的蓝色珍珠”之美誉。
库苏古尔湖的动植物群落与位于其东部200公里外的俄罗斯贝加尔湖有相近的起源。
蒙古国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
冬季最低气温可至-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
2. 人口民族、语言与宗教人口268.34万。
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
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
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4。
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
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
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喇嘛教为国教。
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
3.首都乌兰巴托(ulanbator),意思是“红色英雄城”,原名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UlanBator)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
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 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2万(2004年底),其中70%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海拔1351米。
这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达-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年平均气温-2.9℃。
乌兰巴托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走向。
蒙古国地理题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
它陆地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正因为如此,蒙古国的地理条件和特点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蒙古国位于蒙古高原的中部,北面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面与中国相邻。
地理位置使得蒙古国不临海,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之一。
蒙古国的地形地貌主要由三大区域组成,即阿尔泰山脉、兴安岭和戈壁沙漠。
阿尔泰山脉位于蒙古国西部,是蒙古国最高峰「贝特居伊」的所在地,也是国家的分水岭。
兴安岭位于东北部,它是中国和蒙古国的分界线,山脉上的乌兰巴托也是蒙古国的首都。
戈壁沙漠则位于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之一。
蒙古国因为其内陆地理位置以及海拔较高的地形,气候独特而严寒。
蒙古国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
全年温差较大,即便是夏季,晚间气温也会骤降。
蒙古国的气候条件对其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牧业成为该国主要的经济支柱。
蒙古国拥有大量的牧场以及丰富的草原资源,这使得畜牧业在该国的GDP中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草原资源,蒙古国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铜、黄金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对蒙古国的经济,特别是能源和工业部门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蒙古国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过度放牧、草原过度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也在加剧,这对蒙古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因此,蒙古国政府正在努力制定并推行环境保护政策,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蒙古国还面临其他地理问题的挑战,例如严重的草原火灾和沙尘暴。
草原火灾每年都席卷蒙古国,造成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
沙尘暴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在旱季,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过度放牧等因素。
这些自然灾害限制了蒙古国的农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环境问题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蒙古国气候类型蒙古国是一个以草原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国家,其气候类型主要受到其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蒙古国的气候类型和其对当地人民和经济的影响。
一、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与俄罗斯、中国相邻。
其地形多为高原、山地和草原。
蒙古国的海拔高度较高,平均高度为1580米,其中阿尔泰山脉最高峰为4374米。
由于地处内陆,蒙古国的气候受到季风和气压系统的影响。
二、蒙古国的气候类型蒙古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分为寒冷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
1.寒冷干旱气候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冷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降水量极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蒙古国的植被主要是草原和荒漠。
在冬季,大雪封山,草原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动物们只能依靠地下水和雪水生存。
而在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降水很少,导致草原干旱,草木枯萎,动物们也很难找到足够的食物和水源。
2.温带大陆性气候蒙古国的东部和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较多。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蒙古国的植被主要是针叶林和草原。
在冬季,由于降雪较多,动物们可以依靠雪水生存。
而在夏季,降雨充足,草原绿草如茵,各种动物也可以找到足够的食物和水源。
三、蒙古国气候对当地人民和经济的影响1.对当地人民的影响由于寒冷干旱气候的影响,蒙古国的人民生活面临很大的困难。
在冬季,温度极低,人们需要烧木柴、煤炭等来取暖,但由于蒙古国的森林资源很少,大部分人只能使用干畜粪等替代品。
在夏季,由于降水很少,人们需要靠地下水和雪水生存。
此外,蒙古国的草原资源是当地人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草原资源非常有限,人们需要采取合理的草原管理措施,以保护草原资源。
2.对经济的影响蒙古国的经济主要依靠畜牧业和矿产资源。
由于寒冷干旱气候的影响,畜牧业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然而,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草原资源有限,畜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蒙古的地理特点与草原文化蒙古国位于亚洲中北部,毗邻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广袤的草原和壮美的自然景观。
蒙古的地理特点对其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蒙古的地理特点以及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展示蒙古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地理特点蒙古国的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草原与高原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被广袤的草原所覆盖,呈现出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草原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闻名,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
同时,在蒙古的南部,还有许多辽阔的高原地区,其中包括喀喇沁草原和阿尔泰山脉高原等。
草原和高原的存在为蒙古的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成为蒙古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
2. 河流和湖泊蒙古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河流包括额尔齐斯河、图拉河和乌兰陶拉河等。
这些河流是蒙古国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为当地人民的灌溉、渔业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此外,蒙古国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霍尔果斯湖和乌兰布通湖等,这些湖泊为蒙古的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3. 高山与草原生态系统蒙古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脉是蒙古国境内最高的山脉,也是亚洲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
这里拥有壮丽的高山风光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秀美的冰川、湖泊和森林等。
蒙古的草原生态系统也是其独特的地理特点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物种,如蒙古马和草原鸟类等。
这些地理特点为蒙古国的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草原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而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1. 游牧生活蒙古的草原文化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特点。
由于草原资源丰富,蒙古人通过游牧行军、放牧等方式在草原上生活和工作。
游牧文化不仅塑造了蒙古人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蒙古人民普遍以勇敢、自由和尊重自然为信条,这些特点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草原文化中得到了展现。
简介绍外蒙古外蒙古,又称蒙古国,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位于中亚的内陆地区,其东邻中国,南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邻俄罗斯,北临苏联北极。
以下为外蒙古的详细介绍。
1. 地理概况外蒙古地处亚洲中心,无海岸线,北部是阿尔泰山和赛乌姆山脉,南部则是戈壁和草原。
外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境内多山并有丰富的水源。
在外蒙古,四季分明,春季较为干燥,气候宜人,在夏秋季节,气候宜人,但冬季非常寒冷,常常下雪。
2. 历史概述外蒙古是蒙古人民的发源地,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蒙古帝国的中心。
蒙古历史上非常悠久,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例如成吉思汗的征服、清朝和俄罗斯的统治和民主化的运动。
1950年,外蒙古于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3. 文化和语言外蒙古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外蒙古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基于蒙古牧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包括射箭、赛马、摔跤、歌唱和舞蹈等。
外蒙古人民以蒙古语作为主要语言,亦有许多人懂得俄语和英语。
4. 经济和工业外蒙古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畜牧业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
受土地贫瘠和居住区域的限制,农业产出非常有限。
外蒙古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如煤炭、铁矿石、铜、铝、黄金等,但由于交通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少被开采。
进入21世纪后,外蒙古出现了大量的采矿和建筑公司,这使得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5. 去体验如果你想去体验外蒙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那么你可以去当地的草原上生活几天,包括乘骑飞天马、羊角频率、射箭过程等。
在乡村甚至可以到家里享用当地牧民的饭菜和蒙古元素餐。
此外,你还可以去游览当地的历史遗迹,例如乌布科考古遗址和布尔汗大佛寺等。
总之,外蒙古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的国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蒙古国的信息,就去它的首都乌兰巴托看看吧!。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蒙古国概况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之家你的中亚平原。
总面积1566.500平方公里,与西欧的整个面积几乎相等。
从西到东绵延2400公里、从北到南1260公里。
边境总线长8158公里。
全国主要是山地,平均海波1580米,最低点是呼和诺尔海拔560米,最高点在蒙古阿尔泰山脉的灰腾山海拔4374米。
首都乌兰巴托海拔高度1380米。
蒙古的地理状况随着区域地带各有特点。
从北到南林分为山地、草原、山地草原、沙漠化草原、沙漠(占总面积的30%)等几种地貌。
西部山地区域大多数海拔高度到达2000米以上,有很多雪山。
中部及北部主要分布着有茂密的森林和生长着树木的山脉,这里覆盖着满目的绿色植物。
东部绵延着宽广的亚洲草原,南部是戈壁和沙漠地带。
戈壁沙漠地带主要是沙石,与南部接壤部分主要是沙漠。
几百个湖泊星罗棋布遍布蒙古,其中最大的就是乌布苏湖(面积3350平方公里),库苏古尔湖(面积2620平方公里),哈拉乌苏湖(面积1852平方公里)。
众多湖泊中库苏古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
最大的河流是奥尔恒河(全长1124平方公里)、克鲁伦河(全长1090平方公里)、色楞格河(全长539公里)。
气候蒙古国具有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气候严酷的特征。
每年有7-8个月持续寒冷,平均温度很低,只有2-3个月温度适宜的夏季。
蒙古的地理知识点总结蒙古国的地形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两大地貌类型:一是高山地区,二是草原地区。
高山地区:蒙古国位于亚洲内陆,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和山地,其中最高峰为阿尔泰山脉,其峰顶海拔4000多米,属于蒙古国西部。
除了阿尔泰山脉,高山地区还包括呼伦贝尔山脉、贝加尔山脉和克航山脉。
这些山脉大多是火山构造,呈现出雄伟而壮丽的景观,是登山爱好者的绝佳之地,也是蒙古国重要的自然资源。
草原地区:蒙古国境内的草原地区非常广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草原之一,这片广阔的草原被称为“蒙古草原”,占据了蒙古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蒙古草原以其壮丽的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世界。
这里居住着大量的牧民,以畜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也有许多种植业,如小麦、大麦和蔬菜。
河流湖泊:蒙古国的河流众多,主要流入贝加尔湖和哈兰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全球第七大淡水湖,贝加尔湖的水源主要来自黑龙江、额尔齐斯河以及萨列恰克河。
蒙古国的哈兰湖是蒙古国最大的淡水湖,它位于蒙古国东部,湖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景色迷人。
这些河流和湖泊的产生与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蒙古国是内陆国家,降水较少,大部分水源来自于附近山脉融化的冰雪和降雨。
气候:蒙古国地处内陆,其气候呈现出极端的干旱条件,以及明显的温差。
气温在冬季可以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下,夏季则能上升到30摄氏度以上。
全年降水量少,大部分在夏季集中,冬季几乎无降水,这使得蒙古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干旱特点。
这样的气候对蒙古国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一定压力。
总结:综上所述,蒙古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多样的国家,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蒙古国的地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蒙古国的自然环境和推动其经济发展。
蒙古国考察报告引言本文是对蒙古国进行考察的报告。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次考察主要关注蒙古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蒙古国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一、地理环境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北临俄罗斯,南接中国,东西宽约2400公里,南北长约1250公里。
蒙古国地势辽阔,大部分地区为高原与山地,同时还有广阔的草原和沙漠。
蒙古国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锁定区,是全球少数没有直接通往海洋的内陆国家之一。
二、经济发展1. 农业蒙古国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畜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
草原面积广阔,适合放牧和畜牧业的发展。
蒙古国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牛、马、绵羊和山羊为主,产品包括牛肉、羊肉、马肉和奶制品。
然而,由于气候条件恶劣,畜牧业产出较为不稳定,蒙古国政府正在致力于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和技术改进。
2. 矿产资源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铜、铁、金等。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对矿产品的需求增加,蒙古国矿业发展迅猛。
蒙古国政府积极吸引外国投资,促进矿业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加强环保措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3. 旅游业蒙古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蒙古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如蒙古高原和戈壁沙漠。
此外,蒙古国还保留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蒙古国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努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质量,并加强营销推广。
三、社会文化1. 牧民文化。
中考地理蒙古知识点归纳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18大的国家,但人口密度非常低,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以下是中考地理中关于蒙古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地理位置与地形:蒙古国位于东经87°24′至119°52′,北纬41°35′至52°09′之间。
地形主要由高原和山地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
气候特征: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暂而温暖。
由于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干旱是蒙古的主要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铜、金、银、铁矿石等。
此外,畜牧业是蒙古的传统产业,以牛、羊、马、骆驼等为主。
经济概况:蒙古经济以畜牧业为基础,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采矿业和旅游业。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较为有限。
文化特色:蒙古文化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蒙古摔跤、那达慕大会等活动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蒙古历史上曾建立过强大的蒙古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蒙古国成立于1924年,是亚洲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政治体制:蒙古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国家政治体制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到民主化的转变。
国际关系:蒙古国与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成员。
结束语:通过上述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对蒙古的地理、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考地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蒙古的相关知识。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
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2011年7月10日,蒙古国在苏赫巴托广场举行阅兵典礼,庆祝国旗日。
中文名称:蒙古国英文名称:M ongolia 简称:蒙古所属洲:亚洲首都:乌兰巴托国庆日:7月11日国歌:National Anthem ofMongolia国家代码:M N官方语言:蒙古语货币:图格里克时区:UTC+8 目录简介历史封建年代现代地理行政区划首都政治人口教育蒙古文化媒体军事经济交通对外关系中国俄罗斯美国欧洲国家亚洲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独立原因风俗礼仪阅兵典礼简介历史封建年代现代地理行政区划首都政治人口教育蒙古文化媒体军事经济交通对外关系中国俄罗斯美国欧洲国家亚洲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独立原因风俗礼仪阅兵典礼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位于俄罗斯南部、中国北部的内陆国家。
【国名】蒙古国Mongolia.代码MN【全称】蒙古国[1]【别称】草原之国【蒙语原意】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时区】UTC+8【首都】乌兰巴托(Ulan Bator),平均气温为-2.9℃。
蒙古包是蒙古人祖祖辈辈住惯了的移动房屋,是牧民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家。
附注:乌兰巴托蒙古语意思为红色英雄(红色英雄指蒙古国建国元勋苏赫巴托)【面积】1,564,116 平方千米【全国人口】280万【国际电话码】+976【国家政要】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蒙古民主党),2009年5月当选,6月就职;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2009年10月29日就职,接替因健康原因辞职的前总理桑吉·巴亚尔;国家大呼拉尔主席达木丁·登贝尔勒,2008年9月当选;蒙古国总统就职【独立日】3月13日(1921年)【国庆日】7月11日(1921年)【宪法纪念日】1月13日(1992年)【春节】蒙语称“白月”,蒙古国日期与中国藏历新年相同,是蒙古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以前称为“牧民节”,只在牧区庆祝。
地理蒙古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蒙古国地处亚洲东北部,横跨东经87°44′至119°56′、北纬41°35′至52°09′之间。
东邻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南与中国接壤,西隔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交界,面积为155.33万平方千米。
二、地形地貌蒙古国地势起伏,地形多为山地和高原。
该国地貌复杂,有阔绵的平原、叠嶂的山地与广大的沙漠。
蒙古的地形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阿尔泰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蒙古的一大特色,主要位于蒙古西部,山脉高耸险峻,有许多高峰。
蒙古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口有众多矿藏资源,如铜矿和铁矿等。
2.戈壁与沙漠:蒙古国北部和中部大片地区是戈壁和沙漠,地势平坦,多沙漠与戈壁地貌,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沙漠——戈壁沙漠的所在地。
3.草原与湖泊:蒙古国东部和西南部地势较为平坦,有大片的草原和湖泊。
特别是科布多湖和戈壁阿拉湖等湖泊是蒙古的重要水域。
3.气候蒙古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蒙古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风:蒙古国气候干燥,风力较大,风向明显。
特别是高原和沙漠地区的风力更为强劲,常有风暴和沙尘暴天气出现。
2.干旱:蒙古国多年降水量少,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水资源非常匮乏,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
3.温差大:由于蒙古国地势高,昼夜温差大,晴天太阳直射下的地面散失快速,因此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可达15℃~20℃。
4. 自然资源蒙古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1.矿产资源: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藏种类繁多,主要有煤炭、铜、铁、金、银、铜、石油、天然气等。
其中,铜、煤炭、铁矿石和钒矿被誉为蒙古国四大矿产资源。
2.生态资源:蒙古国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林地、草原和湖泊。
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北部地区,而草原资源则广泛分布在国家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湖泊资源则主要位于国家的东北部。
蒙古国的地理概况
文章来源:驻蒙古经商参处2013-03-22 21:44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调研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属内陆国家,首都乌兰巴托海拔约1350米。
北与俄罗斯,东、南、西与中国接壤,中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710公里。
蒙古国地域总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7位。
与地域面积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蒙古国所处时区为东八区,首都乌兰巴托与北京无时差。
蒙古国按行政区划分为21个省和首都乌兰巴托市,全国共有331个县和1681个自然村。
蒙古国主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还有额尔登特市、达尔汗市。
【自然资源】
蒙古国矿产资源较丰富,大规模勘探开发未全面开展。
目前,已探明的有80多种矿产和6000多个矿点,主要有铁、铜、钼、煤、锌、金、铅、钨、锡、锰、铬、铋、萤石、石棉、稀土、铀、磷、石油、油页岩矿等。
其中,煤炭蕴藏量约1520亿吨、铜2.4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黄金3100吨、石油80亿桶。
目前正在进行开采且出口产品的大中型矿主要有:额尔登特铜钼矿、那林苏海特煤矿、巴嘎诺尔煤矿、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奥瓦特铁矿等,大部分还处于转让、勘探、建设阶段。
铜储量高达358万吨、金储量高达1275吨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由加拿大艾芬豪公司、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和蒙古政府共同投资,预计项目总投资将超到130亿美元。
到目前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
目前一期工程的选矿场到2012年8月将竣工,开始试投产,二期工程将由力拓公司投资兴建。
投产后五年内,年产铜精粉60万吨。
储量高达64亿吨,其中焦煤含量为18亿吨的塔温陶勒盖煤矿也将开发,目前正在谈判阶段。
蒙古国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其中,农牧业用地面积占80%;森林面积10%;水域面积占1%。
蒙古的森林面积为15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
木材总蓄积量为12.7亿立方米,其中,落叶松占72%;雪松占11%;红松占6%;其余为桦树、杨树、红杨树等。
森林主要分布于肯特、库苏古尔、杭盖和阿尔泰等省区的山区地带。
蒙古境内河流总长6.7万公里,平均年径流量为390亿立方米,其中88%为内流河。
湖泊水资源量达18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