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0
蒙古主要矿产资源2010-03-12蒙古国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的有80多种矿产和6000个矿点。
主要有煤、铜、铁、锰、银、铬、钨、钼、铝、铅、锌、汞、铋、锡、砂金矿、岩金矿、磷矿、萤石、石棉、石墨、云母、水晶、绿宝石、紫晶、绿松石、石油、油页岩矿等。
已经开采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主要以有色金属、黄金、煤和萤石为主。
(一)、煤炭据蒙专家预计,蒙古煤炭总贮量约500亿吨。
其中主要煤田(矿)有巴嘎诺尔煤矿、沙林格尔煤矿、新乌斯煤矿(探明贮量为20亿吨)、塔温陶勒盖煤田(该矿周围的若干矿区共计储量可达70亿吨,主体矿区总储量约为50亿吨,其中约20亿吨为炼焦煤,30亿吨为动力煤)、柴达木诺尔煤田(煤炭贮量约9亿吨)。
(二)、铜该国铜矿储量约20亿吨。
主要矿山有:额尔登特铜钼矿(该矿年产铜精矿50万吨,钼精矿4000吨左右)、查干苏布拉格铜矿床(初步勘探矿石总储量约3.18亿吨)、奥云陶拉盖铜矿(预测矿石总储量约7.5亿吨、铜金属储量为3200万吨,黄金1000吨)。
(三)、铁该国铁矿主要有两个矿带,300多个矿点,预计矿石总储量超过15亿吨。
一个是位于乌兰巴托北部240公里的色楞格矿带,主要有图木尔陶拉盖、图木尔泰、巴彦格勒三个矿区。
另一个是位于乌兰巴托东南300公里处的克鲁伦矿带,包括额仁、洪格尔、都尔乌仁、巴日根勒特等四个矿点。
上述7个矿区合计地质贮量为7.3亿吨。
主要矿山有:图木尔陶拉盖矿区(矿石贮量为2500万吨,工业贮量约占85%,含铁平均品位是54.5%)、图木尔泰矿区(总贮量2.3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51.15%)、巴彦高勒矿区(总贮量2.6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为51.5%)、宝日温都尔地区包括5号矿区额仁、4号矿区洪格尔、3号矿区都尔乌仁、2号矿区巴日根勒特(本地区总贮量2亿吨,含铁平均品位35-42%)。
(四)、铅锌该国铅锌矿分布很广,已知的几个大、中型矿床主要分布在蒙古国的东北部和东南部,但总储量未有明确统计。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___中外文化专题_____ 教师:李静_______姓名:晨星 __ 学号: 20110413920___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类别:_____学术_______上课时间: 20 11 年 9 月至2011 年 11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古国简介蒙古是亚洲东北部一个高原地区的泛称,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
广义上的蒙古包括中国的内蒙古和新疆的一部分、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部分区域,如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等。
这些地区在大清朝及中华民国初年时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蒙古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破坏、荒漠化严重、基础建设不足,其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是畜牧业。
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
铜、钼矿储存量居亚洲之首。
中文名称:蒙古国英文名称:Mongolia简称:蒙古所属洲:亚洲首都:乌兰巴托主要城市:额尔登特、达尔汗、温都尔汗国庆日:1921年7月11日国歌:蒙古国国歌国家代码:MNG官方语言:喀尔喀蒙古语货币:图格里克(togrog)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人口数量:268.34万人(2008年底)人口密度: 1.5人/平方公里主要民族:喀尔喀蒙古族,哈萨克族主要宗教:喇嘛教,土著黄教,伊斯兰教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国花:牡丹(清代)词语解释蒙古:蒙古有几种含义,一是指蒙古民族,包括中国的蒙古族和蒙古国的蒙古族及俄罗斯联邦的蒙古族等;一是指蒙古地区,包括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赤塔州、伊尔库茨克州部分地区等,三指历史上的蒙古汗国。
蒙古国和内蒙古差距有多大?两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截然不同?说到蒙古和内蒙,虽然名字看起来很相似,实则大不相同。
两者虽然毗邻,但内蒙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蒙古国是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
那么这两个地方的差别到底有多大?两个地方的资源都很丰富谁的发展又更胜一筹?一、蒙古和内蒙从地理上来看,蒙古国处于中国与俄罗斯的中间,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蒙古国境内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
其南部为戈壁沙漠,北部和西部较多山脉,可耕地较少,草原覆盖面积广。
内蒙则处于中国的北部,横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千米。
其地势呈狭长型分布,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
全区属于高原型地貌区,涵盖着湖泊、河流、高原、沙漠等多种地貌。
两地都处于火山活动频繁的板块附近,因此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
在蒙古国,可开采的矿采种类达80几种。
其中黄金的储量可达3400吨,煤矿的储量可高达3000亿吨,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更是能达到80亿桶的开采量。
除此之外,蒙古还有很丰富的生物资源,拥有60多种哺乳类动物,50多种鱼类,近百种鸟类。
内蒙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全区煤炭的累计估算资源达8518.80亿吨,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4110.65亿吨,位于全国榜首。
内蒙还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
同蒙古一样,内蒙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借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蒙古国的主要产业有矿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其中畜牧业和采矿业是他们的支柱产业。
而对于内蒙古来讲,其有大面积的平原和丘陵,因此可利用的耕地多,再加上还拥有极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黑土。
当然,内蒙古最大的产业还是畜牧业。
内蒙古的草场总面积是全国五大草原的第一,总面积可达8666.7万公顷。
因为土质优沃,所以草原上的饲用植物也十分多样,尤其是羊草、野燕麦、豆科牧草都十分适合饲养。
一、蒙古国南戈壁省概况蒙古国,土地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
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
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
蒙古国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
冬季最低气温可至-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
人口有260万(截止到2007年年底)。
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
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
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
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
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喇嘛教为国教。
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
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善于骑马,因此也被称为“马背民族”。
蒙古人爱马,并将其视如珍宝,在蒙古的国徽上就画有一匹骏马。
蒙古国南戈壁省,始建于1931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属蒙古国最大的省份之一。
该省地处戈壁地带,境内有几百公里宽的夏勒布、宝尔准、泽莫格、扎嘎、苏吉等著名的戈壁滩,长达百公里的珲格尔沙漠,平均海拔高度1300-1600米。
南戈壁省省政府所在地达兰扎德嘎德,全省有15个县,土地总面积为165400平方公里,省内无铁路和等级公路,全省境内均为草原自然公路。
省会达兰扎德嘎德市有草原自然机场,每周二、五由乌兰巴托往返的小型民航班机。
达兰扎德嘎德市建有小型热力电站一座,向二个县供电。
电价为居民69图格里克/千瓦,机关单位103.5图格里克/千瓦。
通讯为有线电话座机1757户,手机用户1400人。
银行金融有农牧业银行、哈斯银行、蒙古邮政银行、资本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在该省设有分支机构。
二、蒙古国资源概况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其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很少,技术装备落后,因此,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较晚,程度较低。
近几年,为了吸引国外的勘探队伍和吸收国外资本进入矿业市场,蒙古国先后颁布了《矿产资源法》、《外国投资法》,对外资进入矿产勘查和开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蒙古国自然资源的勘察工作正有效地开展,已探明80多种矿产和三千多个矿点。
主要有煤、铜、铁、锰、铬、钨、钼、铝、铅、锌、汞、铋、锡、砂金矿、岩金矿、磷矿、萤石、石棉、石墨、云母、水晶、绿宝石、紫晶、绿松石、石油、油页岩矿等。
2、土地资源:蒙古国土地辽阔,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1.47人。
土地利用总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其中农牧业用地占80%,专门用地占0.1%,森林面积占10%,水域面积占1%,其余部分为国家保密地区。
3、森林资源:蒙古的森林面积为1530万公顷,其中森林覆盖区为14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0%。
木材总蓄积量为12.77亿立方米。
其中,落叶松占72%、雪松占11%、红松占6%,其余为桦树、杨树、红杨树等。
森林主要分部于肯特、库苏古尔、杭盖省和蒙古阿尔泰山、汗呼赫山脉。
4、植物资源:蒙古的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亚针叶林和南部的中亚草原、荒漠组成。
蒙古的植物种类数量较少,高等种子植物共计2251种,分别属于103科,596属;苔藓植物共计293种,分别属于40科,119属;地衣植物共计570种,分别属于30科,70属;蘑菇共计218种,分别属于12科,34属;分为八门的药用植物共计574种,分别属于52科,154属;高等种子植物中较大属类植物是合瓣花类、豆科植物、禾本科、茅科、十字花科、灰条菜科、石竹花等。
荒漠地带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尔金斯基茅草、戈尔嘎诺夫旋花、格鲁保夫针叶棘豆等独特草丛。
戈壁绿洲只分部阿尔泰、前戈壁、东部荒漠。
这里胡杨、山川柳、沙枣、菖蒲、芨芨草、看麦娘等植物占优势。
5、水资源:蒙古境内河流总长6.7万千米,面积大于0.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四千多个,泉水七千多处,此外,地下水源也很丰富。
蒙古大小河流的平均年径流量为390亿立方米,其中88%为内流。
湖泊水资源量达18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0亿立方米。
6、野生动物资源:蒙古有狩猎价值的近60种哺乳动物,50多种渔类,近9 0种鸟类。
蒙古的地理特点与草原文化蒙古国位于亚洲中北部,毗邻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广袤的草原和壮美的自然景观。
蒙古的地理特点对其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蒙古的地理特点以及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展示蒙古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地理特点蒙古国的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草原与高原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被广袤的草原所覆盖,呈现出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草原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闻名,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
同时,在蒙古的南部,还有许多辽阔的高原地区,其中包括喀喇沁草原和阿尔泰山脉高原等。
草原和高原的存在为蒙古的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成为蒙古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
2. 河流和湖泊蒙古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河流包括额尔齐斯河、图拉河和乌兰陶拉河等。
这些河流是蒙古国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为当地人民的灌溉、渔业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此外,蒙古国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霍尔果斯湖和乌兰布通湖等,这些湖泊为蒙古的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3. 高山与草原生态系统蒙古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脉是蒙古国境内最高的山脉,也是亚洲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
这里拥有壮丽的高山风光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秀美的冰川、湖泊和森林等。
蒙古的草原生态系统也是其独特的地理特点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物种,如蒙古马和草原鸟类等。
这些地理特点为蒙古国的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草原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而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1. 游牧生活蒙古的草原文化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特点。
由于草原资源丰富,蒙古人通过游牧行军、放牧等方式在草原上生活和工作。
游牧文化不仅塑造了蒙古人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蒙古人民普遍以勇敢、自由和尊重自然为信条,这些特点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草原文化中得到了展现。
蒙古国塔木察格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概况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北邻俄罗斯,南接中国,西与哈萨克斯坦相接,东临蒙古国内地。
国土面积约为156.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稀少、国土面积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蒙古国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当地居民和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塔木察格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是蒙古国境内最为重要的地下水资源之一,下文将对其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
地下水资源概况塔木察格水源地位于蒙古国中部,是该国内流域的一部分。
该地区地处高原与山地交汇处,地形起伏较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塔木察格水源地地下水主要由降水透入地下形成。
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蒸发蒸腾强烈,地下水补给较为有限。
地下水储量虽然丰富,但是也存在开采过度和水位下降的问题,需加以合理开发利用。
水质评价地下水的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及农业灌溉水的质量,因此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对塔木察格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水质呈微硬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
受到畜牧业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残留的影响,部分地下水的硝酸盐和氨氮含量较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治理。
开采利用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是指人们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和利用的过程。
在塔木察格水源地,地下水主要用于饮用水和农业灌溉。
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出现了开采过度的现象。
加之缺乏合理的节水利用措施,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水源减少的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制定相应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评价地下水是维持当地丰富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之一,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尤为重要。
塔木察格水源地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利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湿地和河流的水位,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水资源的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也引起了地下水流向的调整,影响了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文联系。
蒙古国是世界上野马最多的国家蒙古国的原始森林草原众多,蒙古国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并且是世界上野马存在最多的国家。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蒙古国的相关知识吧!蒙古国是世界上野马最多的国家普氏野马(学名:Equus ferus ssp. przewalskii)是野马的亚种之一。
有66个染色体,可以和家马(64个染色体)杂交产生可育的后代。
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
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
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
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
性机警,善奔跑。
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
原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
野生种群现已灭绝。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中国新疆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
蒙古野马是当今地球上存活的极为稀少的野生马,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
上世纪60年代末野马曾经在蒙古绝迹。
1992年,蒙古国从荷兰引进首批15匹野马,在本国科研院所和环保组织近20年的努力下,蒙古国野马数量已达500匹左右,成为世界上野马最多的国家。
蒙古国景区景点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广场的西北角,原称革命博物馆。
共分为七个展区,重点展示介绍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其继承者建立蒙古帝国,进而建立元朝和蒙古独立后的情况。
成吉思汗景区成吉思汗景区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草原风情旅游点,距离乌兰巴托60公里。
有高30米的成吉思汗骑马铜像,馆内有高9米、用225张牛皮制成的成吉思汗穿的皮靴,长4米的成吉思汗的马鞭,展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威震欧亚的“蒙古兵法”。
库苏古尔湖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是蒙古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水域总面积为2760平方公里,素有“东方的蓝色珍珠”之美誉。
额尔德尼昭额尔德尼昭位于乌兰巴托西部的哈拉和林,是蒙古国第一座喇嘛庙,面积为0.16 平方公里,始建于1586年。
蒙古国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蒙古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其矿产蕴藏量居世界前二十位,且未曾大规模勘探开发。
目前,已发现和确定的有80多种矿产,已有800多个矿区和8000多个采矿点。
其中,铜储量丰富、品位高,初步探明储量为20多亿吨;黄金分布广、蕴藏丰富,已发现130多个金矿床,储量为3400吨;煤是蒙古国最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已探明储量达500亿吨以上;石油已探明储量达40—80亿桶,仅与中国接壤的东、南、西部地区就有13个石油盆地,储量就达30亿桶以上,且油质好;铁矿探明储量为20亿吨;发现萤石矿床60处,储量约2800万吨以上,是世界上开采萤石的主要国家之一,其产量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位居世界第三;磷探明储量达2亿吨以上。
另外还有钼24万吨、锌6万吨、银7000吨。
采矿业占蒙古GDP的20%多,占外贸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土地资源:蒙古国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其中,农牧业用地面积占80%,森林面积占10%,水域面积占1%,专用地占1%,其余部分为国家保密土地。
农牧业用地总面积为12238.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21.7万公顷。
土壤:蒙古土壤分为高山草甸冻土、山地森林草甸土、山地黑土、栗钙土、戈壁棕钙土、荒漠灰棕漠土、草甸沼泽土和盐土。
这些土壤不仅分布各异,且所占面积也不相同。
黑土主要分布于蒙古草原地带,海拔约为1000—1400米的杭爱、肯特地区和蒙古阿尔泰、大兴安岭支脉、鄂尔浑、色楞格、鄂嫩、乌勒兹河谷等地区。
黑土系腐殖质,约占6—12%,厚度为40—70厘米。
栗钙土分布于海拔为1000—1200米的森林草原、草原地带。
栗钙土分为腐殖质为3—5%的黑栗钙土、腐殖质为2—3%的栗钙土、腐殖质为1.6—2%的淡栗钙土,栗钙土可种植各种农作物,不需要人工灌溉。
棕钙土在戈壁地带分布较广。
其腐殖质不超过1%,厚层为15—20厘米。
水资源:蒙古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国共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万公里,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
蒙古国矿产资源及开拓矿产业务分析报告蒙古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稀土、铜、煤炭、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蒙古国政府一直在推动本国矿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致力于开发矿产业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重点分析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及开拓矿产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蒙古国矿产资源现状1.稀土元素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稀土元素资源,总储量在全球稀土储量中占有重要位置。
蒙古国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稀土资源储量。
蒙古国的稀土主要以富含稀土的矿物为主,如独居石、磷灰石、鸭绿石、白针石等。
目前蒙古国的稀土资源主要开采和利用于国外市场,特别是中国等国。
2.铜铜是蒙古国最主要的矿产资源之一,蒙古国的铜储量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之一。
蒙古国的铜资源主要分布于南部的戈壁盆地地区,其中奥尻罕和戈壁苏木铜矿是蒙古国最大的铜矿。
目前,蒙古国已经开展了多项铜矿开发工作,但近年来,由于全球铜价下跌,以及政治和环境问题等因素,蒙古国铜矿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煤炭蒙古国的煤炭储量也是丰富的,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地区。
蒙古国的煤炭储量约为150亿吨,其中绝大多数为无烟煤和贫瘠煤。
目前,蒙古国的煤炭主要用于出口,供应中国等国的市场。
除此之外,蒙古国还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大力开展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将煤炭业务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蒙古国矿业业务发展现状1.政策背景及措施蒙古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本国矿业的发展,针对矿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政府在法规制度、投资环境、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权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激发了矿业投资的热情。
另外,政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蒙古国矿业产品的国际流通。
2.开发现状及产业形态目前,蒙古国矿业业务主要以稀土、铜、煤炭为主,目前依然处于初步开发和开发初期阶段。
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外商投资情况(一)基本情况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256.28万人,行政区划包括首都乌兰巴托和21个省。
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80多种,矿点60000多个,主要有铜、煤、铁、金、铅、锡、锌等,另外锰、银、铬、钨、钼、铝、磷矿、萤石、石棉、石墨、石油等也储量丰富。
目前,蒙已开采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矿产主要有铜、煤、铁等有色金属以及黄金和萤石等。
其中,70年代建立的额尔登特铜钼矿是蒙古的最大企业和经济支柱,位居世界十大铜矿之列,年产铜精矿40万吨,钼精矿4000吨左右,该矿产值约占蒙全国GDP的25%,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0%。
此外,蒙还拥有奥云陶勒盖铜矿及查干苏布拉格铜矿,其中奥云陶勒盖铜矿位于南戈壁省,距我国边境约80公里,矿区铜矿石储量约20亿吨,矿石的含铜品位和黄金含量较高,据估计铜储量为2000多万吨,黄金700多吨。
蒙古铁矿点很多,主要有靠近铁路沿线的两个矿带:位于乌兰巴托北部240公里的达尔汗地区和色楞格省的图木尔陶勒盖、图木尔泰、巴彦格勒三个矿区和位于乌兰巴托西南300公里处的宝日温都尔地区的额仁、洪格尔、都尔乌仁、巴日根勒特等四个矿区,七个矿区储量为7.3亿吨,全国铁的地质储量约为20亿吨左右。
蒙古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其中图木尔廷敖包锌矿矿石储量约755万吨,锌品位为14%左右。
蒙古的黄金金矿主要有砂金矿、脉金矿、散生金矿三大类,总储量约为3100吨,目前年产黄金产品约10吨。
另据有关专家估计,蒙古煤炭的总储量约500亿吨,而目前开采的17处煤矿的年总产量不足500万吨;蒙古石油总储量约在60亿桶左右,主要分布在与我国接壤的东方、东戈壁、南戈壁、巴音洪格尔、戈壁阿尔泰、科布多和肯特等省。
(二)我国投资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蒙古国的投资持续增长,两国经济贸易活动不断升温,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是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行业,到蒙古国投资开发矿业的中国企业,大部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黑龙江、甘肃、内蒙等蒙古周边地区,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主要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图木尔廷敖包锌矿、首钢投资10多亿元在蒙古国苏赫巴托尔省开发铁矿资源、胜利油田投资1000多万美元开发蒙古国的宗巴音油田、大庆油田投资9000多万美元开发蒙古的汤姆茨克油田以及山东祥龙投资500多万美元开发铅锌矿等。
蒙古主要矿产资源2010-03-12蒙古国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的有80多种矿产和6000个矿点。
主要有煤、铜、铁、锰、银、铬、钨、钼、铝、铅、锌、汞、铋、锡、砂金矿、岩金矿、磷矿、萤石、石棉、石墨、云母、水晶、绿宝石、紫晶、绿松石、石油、油页岩矿等。
已经开采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主要以有色金属、黄金、煤和萤石为主。
(一)、煤炭据蒙专家预计,蒙古煤炭总贮量约500亿吨。
其中主要煤田(矿)有巴嘎诺尔煤矿、沙林格尔煤矿、新乌斯煤矿(探明贮量为20亿吨)、塔温陶勒盖煤田(该矿周围的若干矿区共计储量可达70亿吨,主体矿区总储量约为50亿吨,其中约20亿吨为炼焦煤,30亿吨为动力煤)、柴达木诺尔煤田(煤炭贮量约9亿吨)。
(二)、铜该国铜矿储量约20亿吨。
主要矿山有:额尔登特铜钼矿(该矿年产铜精矿50万吨,钼精矿4000吨左右)、查干苏布拉格铜矿床(初步勘探矿石总储量约3.18亿吨)、奥云陶拉盖铜矿(预测矿石总储量约7.5亿吨、铜金属储量为3200万吨,黄金1000吨)。
(三)、铁该国铁矿主要有两个矿带,300多个矿点,预计矿石总储量超过15亿吨。
一个是位于乌兰巴托北部240公里的色楞格矿带,主要有图木尔陶拉盖、图木尔泰、巴彦格勒三个矿区。
另一个是位于乌兰巴托东南300公里处的克鲁伦矿带,包括额仁、洪格尔、都尔乌仁、巴日根勒特等四个矿点。
上述7个矿区合计地质贮量为7.3亿吨。
主要矿山有:图木尔陶拉盖矿区(矿石贮量为2500万吨,工业贮量约占85%,含铁平均品位是54.5%)、图木尔泰矿区(总贮量2.3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51.15%)、巴彦高勒矿区(总贮量2.6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为51.5%)、宝日温都尔地区包括5号矿区额仁、4号矿区洪格尔、3号矿区都尔乌仁、2号矿区巴日根勒特(本地区总贮量2亿吨,含铁平均品位35-42%)。
(四)、铅锌该国铅锌矿分布很广,已知的几个大、中型矿床主要分布在蒙古国的东北部和东南部,但总储量未有明确统计。
蒙古旅游资源
《蒙古旅游资源》
蒙古国位于中亚草原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蒙古是世界上少有的人口稀少的国家之一,其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是户外探险和生态旅游的绝佳选择。
首先,蒙古国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在蒙古国,有着无边无际的草原、连绵起伏的山脉、湍急的河流和清澈见底的湖泊。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遍布全国,为游客提供了徒步旅行、骑马探险和观鸟等活动的绝佳地点。
除此之外,蒙古国还拥有世界著名的戈壁沙漠和古老的火山口,这些地理奇观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其次,蒙古国还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作为一个曾经统治亚洲和欧洲的大帝国,蒙古国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
例如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市内拥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博物馆和城堡,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蒙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最后,蒙古国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蒙古人民以其独特的乐器、歌舞和服饰闻名于世。
在蒙古国旅行,游客可以参与到当地的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总的来说,蒙古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的冒险家,还是对古老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蒙古国都能满足他们丰富多彩的旅游需求。
蒙古矿产资源简介(2011-07-29 23:34:45)转载▼标签:分类:海外开发海外资源开发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
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
1919年放弃“自治”。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胜利,同年7月建立君主立宪政府。
1924年11月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并以此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
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现全国划分为21个省。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边界线部长为8161公里,北邻俄罗斯联邦国界长3485公里,南部与我国接壤,边境线长4700公里。
由于蒙古地处内陆,自然地理状况对其气候有非常大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征,季温差和日温差均很大。
蒙古比北京相对较冷,平均气温低5℃。
阿尔泰、杭盖、库苏古尔和肯特等山区,夏季的平均气温为14℃至15℃;南部戈壁和东部平原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
西北部山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25℃至-30℃,最低气温达-40℃;戈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15℃至-30℃,最低气温达-38℃。
一、土地资源。
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
其中,农牧业用地面积占80%;森林面积10%;水域面积占1%。
二、森林资源。
蒙古的森林面积为15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
木材总蓄积量为12.7亿立方米。
其中,落叶松占72%;雪松占11%;红松占6%;其余为桦树、杨树、红杨树等。
森林主要分布于肯特、库苏古尔、杭盖和阿尔泰等省区的山区地带。
由于蒙古国保护得力,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增加,森林中有大量的野果、松籽、蘑菇、木耳和药用植物,并生长着3万多种沙棘类型的灌木。
蒙古地处两大自然地带,土地很适宜各种毛皮类动物的栖息和繁殖。
蒙古国人口和面积多少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草原。
然而,蒙古国的人口和面积相对较小,本文将详细介绍蒙古国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
人口数量截至2021年的数据,蒙古国的总人口约为3,329,289人。
尽管蒙古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但其人口增长率却逐年增加。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蒙古国的人口增长率在2000年至2020年期间保持在0.63%左右。
蒙古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以及东部和中部的城市。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由于蒙古国的内陆地理位置以及缺乏发达的基础设施,大部分人口选择在城市居住,而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
国土面积蒙古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位居世界第19大国。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蒙古国的国土面积约为1,564,116平方公里。
蒙古国的国土面积大致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四个欧洲国家的总和。
蒙古国的地理特点以草原和沙漠为主。
蒙古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和山脉,其中最高峰是海拔4,374米的哈坦恩山。
蒙古国还拥有一些湖泊和河流,最重要的湖泊之一是戈壁湖,它是蒙古国最大的湖泊之一。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气候的严酷性,大部分蒙古国的土地并不适合农业的发展。
因此,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牛、羊和马是蒙古国的主要畜牧业品种。
蒙古国的土地资源也被用于矿产资源开采,主要有铜、煤炭、锡和金等。
人口和面积的影响蒙古国的人口和面积对国家的发展和生活条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蒙古国的人口相对较少,但只要能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仍然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人口密度较低也给蒙古国提供了空间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机会。
然而,蒙古国也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
人口集中在城市,导致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成为蒙古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此外,由于人口较少和地理条件限制,蒙古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进程相对较慢,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中考地理蒙古知识点归纳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18大的国家,但人口密度非常低,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以下是中考地理中关于蒙古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地理位置与地形:蒙古国位于东经87°24′至119°52′,北纬41°35′至52°09′之间。
地形主要由高原和山地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
气候特征: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暂而温暖。
由于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干旱是蒙古的主要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铜、金、银、铁矿石等。
此外,畜牧业是蒙古的传统产业,以牛、羊、马、骆驼等为主。
经济概况:蒙古经济以畜牧业为基础,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采矿业和旅游业。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较为有限。
文化特色:蒙古文化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蒙古摔跤、那达慕大会等活动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蒙古历史上曾建立过强大的蒙古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蒙古国成立于1924年,是亚洲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政治体制:蒙古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国家政治体制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到民主化的转变。
国际关系:蒙古国与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成员。
结束语:通过上述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对蒙古的地理、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考地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蒙古的相关知识。
世界五大拥有稀土的国家
1.中国4400万吨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
稀土资源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以及四川凉山地区,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
2.蒙古国3100万吨
蒙古国是世界稀土储量第二大国,根据最新的数据,其探明的稀土储量就已经有3100万吨,主要的分布地区在乌布苏省、戈壁省西南部和库苏古尔省西部等。
3.巴西2200万吨
巴西是全球老牌的稀土生产国, 1884年就开始向德国输送稀土资源,并因此享誉全球。
巴西稀士独居石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从里约热内卢到北部福塔莱萨,长达大约643公里的地区,巴西稀土矿床的特点就是规模大。
4.越南2200万吨
越南拥有非常多的矿产资源,其中就包括稀土。
越南是世界上稀土储备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此外,越南的稀土储量和巴西的稀土储量不相上下,都居于世界前列。
但越南稀土的缺点是产非常小,在2017年就降到了仅100吨。
5.俄罗斯1535万吨
俄罗斯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一的国家 ,稀土储量当然不少,也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俄罗斯已探明的稀土储量为1535万吨。
在2021年1月,美国USGS发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稀土储量为1200万吨,在世界排名五。
地理蒙古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蒙古国地处亚洲东北部,横跨东经87°44′至119°56′、北纬41°35′至52°09′之间。
东邻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南与中国接壤,西隔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交界,面积为155.33万平方千米。
二、地形地貌蒙古国地势起伏,地形多为山地和高原。
该国地貌复杂,有阔绵的平原、叠嶂的山地与广大的沙漠。
蒙古的地形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阿尔泰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蒙古的一大特色,主要位于蒙古西部,山脉高耸险峻,有许多高峰。
蒙古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口有众多矿藏资源,如铜矿和铁矿等。
2.戈壁与沙漠:蒙古国北部和中部大片地区是戈壁和沙漠,地势平坦,多沙漠与戈壁地貌,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沙漠——戈壁沙漠的所在地。
3.草原与湖泊:蒙古国东部和西南部地势较为平坦,有大片的草原和湖泊。
特别是科布多湖和戈壁阿拉湖等湖泊是蒙古的重要水域。
3.气候蒙古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蒙古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风:蒙古国气候干燥,风力较大,风向明显。
特别是高原和沙漠地区的风力更为强劲,常有风暴和沙尘暴天气出现。
2.干旱:蒙古国多年降水量少,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水资源非常匮乏,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
3.温差大:由于蒙古国地势高,昼夜温差大,晴天太阳直射下的地面散失快速,因此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可达15℃~20℃。
4. 自然资源蒙古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1.矿产资源: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藏种类繁多,主要有煤炭、铜、铁、金、银、铜、石油、天然气等。
其中,铜、煤炭、铁矿石和钒矿被誉为蒙古国四大矿产资源。
2.生态资源:蒙古国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林地、草原和湖泊。
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北部地区,而草原资源则广泛分布在国家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湖泊资源则主要位于国家的东北部。
蒙古国资源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
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
1919年放弃“自治”。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胜利,同年7月建立君主立宪政府。
1924年11月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并以此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
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现全国划分为21个省。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边界线部长为8161公里,北邻俄罗斯联邦国界长3485公里,南部与我国接壤,边境线长4700公里。
由于蒙古地处内陆,自然地理状况对其气候有非常大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征,季温差和日温差均很大。
蒙古比北京相对较冷,平均气温低5℃。
阿尔泰、杭盖、库苏古尔和肯特等山区,夏季的平均气温为14℃至15℃;南部戈壁和东部平原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
西北部山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25℃至-30℃,最低气温达-40℃;戈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15℃至-30℃,最低气温达-38℃。
一、土地资源。
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
其中,农牧业用地面积占80%;森林面积10%;水域面积占1%。
二、森林资源。
蒙古的森林面积为15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
木材总蓄积量为12.7亿立方米。
其中,落叶松占72%;雪松占11%;红松占6%;其余为桦树、杨树、红杨树等。
森林主要分布于肯特、库苏古尔、杭盖和阿尔泰等省区的山区地带。
由于蒙古国保护得力,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增加,森林中有大量的野果、松籽、蘑菇、木耳和药用植物,并生长着3万多种沙棘类型的灌木。
蒙古地处两大自然地带,土地很适宜各种毛皮类动物的栖息和繁殖。
其中,价值最高的数旱獭、黄羊、鹿、麝等。
三、蒙古国是世界上三大畜牧业国家之一。
牲畜总头数高达3360万头(只)。
其中,绵羊有1520万只,山羊有1130万只,牛有380万头,马有310万匹,骆驼有35万峰。
蒙古人传统上以肉食为主要食品,每年屠宰大约600—800万头牲畜,故畜产品的产量很大。
其中绵羊皮年产300万张、山羊皮年产200万张,牛皮年产100万张、马皮年产80万张、驼骆皮年产5万张、羊毛年产2万吨、羊绒年产3130吨,马鬃马尾年产600吨、驼毛(绒)年产800吨。
因此,畜产品的出口量占蒙古国整个出口商品总是的80%以上。
畜产品除1/3留在蒙古国内使用外,蒙古每年向中国出口大约200万张绵羊皮、150万张山羊皮、60—70万张牛皮、30万张马皮、1.5万张驼皮,以及大量的羊毛、羊绒。
这些货物的80%都通过二连口岸进口。
2004年二连浩特口岸畜产品进口量 1.23万吨、987.77万美元;2005年1—3月份进口畜产品4499.92吨、270.58 万美元。
四、矿产资源。
蒙古国地下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
其中,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铜800万吨;钼24万吨;锌6万吨;银7000吨;金3000吨;石油15亿桶。
额尔登特的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首。
自1995 年以来,采金业成为蒙古发展最快的行业。
(一)铜:蒙古的铜矿开发已具规模。
精铜矿出口总值已超过其全国出口总值的50%。
目前,额尔登特市的铜矿储量最大。
额尔登特铜钼矿系前苏联援建。
1990年后,该矿属蒙俄合资企业,蒙方股份占51%。
采矿能力为400万吨/年。
该矿为露天开采,每层采深15米,到1987年已采至第五层,整个矿体厚度为200米。
该矿年产铜精矿40万吨,钼精矿4000吨左右。
一级品率为60%。
据该矿提供的材质单表明:铜27—30%、银50—70g/吨、铁21—27%、硫3.1—3.5%、砷0.2—0.4%、铝0.02—0.05%、锌0.4%、锑0.04—0.06%、镍0.05—0.1%、铋0.03—0.06%、二氧化硅5—8%,不含其它杂质和放射性原素。
(二)黄金:目前已有75家公司从事采金业。
私营企业采金始于1993年,1995年蒙古黄金产量的50%是由52家私营公司生产。
蒙古的主要产金区位于中央省扎玛尔地区(Заамар)乌兰巴托西北280公里。
此外,中央省的色尔格林苏木(Сэрглэн)乌兰巴托东南70-100公里。
按采金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而论,图拉河流域被认为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沙金产区之一。
其中,一些湿地水源充足便于淘金。
其它干土地区也可使用推土机、铲运机作业。
蒙古岩金(hard rock)贮量也很可观。
塔福德金矿(Tavd)黄金贮量大约为50—100吨;保罗(Boroo)岩金矿贮量约10吨;塔福德岩金矿位于乌兰巴托西北700公里,距额尔登特200公里;布木巴特(Bnmbat)岩金矿贮量约17吨;布勒干省的图森(Toson)金矿贮量约13吨。
(三)煤:据专家估计,蒙古煤的贮量在20-100亿吨。
煤产量的三分之二供应国内热电厂使用。
巴嘎诺尔煤矿位于乌兰巴托东125公里,现使用俄罗斯、日本的重型机械设备进行生产。
煤的发热值为3900卡/公斤。
该矿所产原煤绝大部分通过铁路专用线运往乌兰巴托最大的第四发电厂。
沙林格尔煤矿位于乌兰巴托北240公里,煤的发热值为3900卡/公斤。
所产原煤矿的绝大部分用于发电供应额尔登特矿。
蒙古第三大煤矿是位于戈壁的新乌斯煤矿,位于乌兰巴托南240公里。
煤的发热值为2800-3200卡/公斤。
已探明贮量为20亿吨。
蒙古最大的处女矿是位于南戈壁省的塔旺套勒盖煤田。
生产潜力为50亿吨。
其中,15亿吨为炼焦煤,35亿吨为蒸气锅炉用煤,发热值为5000-5500卡/公斤。
开采后每年可产原煤2000万吨。
煤层埋深16米,厚度为3-30米。
表土与煤的比率为3.6立方米:1吨煤。
该煤田距铁路的最近距离为400公里。
(全球最大的未开采焦煤矿的招标于7月5日尘埃落定。
中国、美国、俄罗斯和蒙古的竞标者成功中标,各分得一块蛋糕。
英国路透社7月6日报道称,在竞标过程中被淘汰的韩国不甘失败,宣称竞标过程“不透明”、“不公平”。
由中国神华牵头的集团获得蒙古塔本陶勒盖煤矿40%的股权,成为最大的股东。
美国博地能源公司获得该项目24%的股权,剩余36%股权由俄罗斯和蒙古国共同成立的一家财团持有。
据报道,这一结果证实了之前业内专家的预测,蒙古方面为平衡各方利益,选择让各国企业联合中标这一煤矿。
韩国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仍在谈判的时候,蒙古政府在没有与竞标方进行谈判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将中标者锁定在这三个竞标者上。
”蒙古选中了俄罗斯和蒙古共同成立的新财团,而将韩国和日本公司排除在外。
声明还说:“我们将努力要求蒙古说明俄罗斯和蒙古联合财团的具体组成情况。
我们将寻求与蒙古政府进行进一步商谈的可能性,因为这次国际竞标过程不透明,不公平。
”塔本陶勒盖煤矿的矿区煤炭储藏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煤层厚度190米,共16层,该煤矿属优质炼焦用煤,原煤出焦率60%以上,属于世界上紧缺煤种。
初步探明的焦煤储量约为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动力煤46亿吨,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
)(四)铁:据称蒙古的铁矿有300多个矿点。
其中,靠近铁路沿线的主要有两个矿区。
一个是位于乌兰巴托北部240公里的达尔汗地区,这个地区主要有特木尔套勒盖、特木尔台、巴彦高勒三个矿区。
另一个是位于乌兰巴托西南300公里处的宝日温都尔地区,这个地区有额仁、洪格尔、都尔乌仁、巴日根勒特等四个矿区。
上述7个矿区合计地质贮量为7.3亿吨。
达尔汗地区的三个矿区的矿石贮量合计为5.1亿吨。
其中,工业贮量为1.5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是51-54.5%。
均为磁铁矿床。
1962年至1963年经苏联西伯利亚冶金研究院选矿烧结试验结果表明,该矿易选,铁回收率80%以上。
矿石中虽然含硫高达3%以上,但经选矿烧结以后,完全可以降到冶炼要求的标准。
通过选矿可回收30%以上硫精矿副产品做为生产硫酸的原料。
矿石中不均匀地含有钾、钠杂质,需在进一步选矿试验中采用适当工艺处理。
矿石中不含氟。
特木尔套勒盖矿区矿石贮量为2500万吨,工业贮量约占85%,由东矿体、中矿体、西矿体组成。
东中矿体大部分出露地表。
含铁平均品位是54.5%,含硫3.37%,含磷0.04%,距煤矿铁路专用线7公里,有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在矿区附近经过。
6号矿区特木尔台由东西两个矿段构成,东部矿段分东西矿体,东矿体贮量一亿吨。
西矿段由三个主要矿体组成。
总贮量2.3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51.15%,含磷0.04%,硫1.07%。
7号矿区巴彦高勒由5条矿体组成,总贮量2.6亿吨。
含铁平均品位为51.5%,硫3.5%,磷0.07%。
宝日温都尔地区5号矿区额仁、4号矿区洪格尔、3号矿区都尔乌仁、2号矿区巴日根勒特。
本地区总贮量2亿吨,含铁平均品位35-42%。
(五)铀:据初步勘探预测,蒙古铀的贮量约140万吨左右。
80年代初期,在东方省达西巴勒巴尔县发现了道尔闹德(дорнод)、玛尔代河(мардайгол)、内木日(нэмэр)、古尔班布拉格(гурванбулаг)等有开采价值的铀矿。
目前,俄罗斯、蒙古、美国正在探讨三方合作开发的可能性。
(六)银:蒙古有二处重要的银矿。
一是阿斯格特(Asgat),二是孟根温都尔(Mongon Ondoriin)。
阿斯格特银矿位于蒙古阿尔泰山北侧,高度为2700-3100米,距最近城镇乌勒盖约170公里。
此银矿地带长度为1.5-12公里,厚度为5-80米,深400-500米,矿身为0.8-3.3米厚,平均值为100-450g / t银,0.03-0.09%铋,0.04-0.7%锑,0.19-1.17%铜。
此矿提炼容易,生产成份为银82%,铋75%,锑81%,铜84%。
此矿初步贮量为2480万吨,附近并发现有若干类似矿藏。
孟根温都尔矿区位于乌兰巴托东南310公里,距巴嘎诺尔煤矿及火车站200公里,距毕日和(Berkh)萤石矿90公里。
此处主要金属平均为银70g/t,0.09%锡,1.09%铅,0.85%锌。
估计矿藏约为28万吨的铅,23万吨锌及2万4千吨锡。
(七)磷矿:库苏泊含磷盆地位于库苏古尔省的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基底为贝加尔建造,缺失下元古界。
上元古界包括里菲、文德组,之上为古生代的寒武系。
文德寒武系的砂岩、灰岩、泥灰岩为含磷岩系,分布范围,南北长300公里,宽30-60公里。
在库苏泊盆地中有31个磷矿床(点),其中有八个较大的矿床,它们是库古尔、布伦汗、察干诺尔、塔巴音诺尔、乌列音达巴、阿拉杭斯可、贝尔希姆乌拉、哈尔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