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测产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7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切了解小麦的产量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
小麦测产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步骤来估计或确定小麦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小麦测产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方法小麦测产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编样法编样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麦测产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代表性的小麦田地,如面积相对集中且生长情况较为均匀的田地。
2.在选定的田地中,设置测定区域,将该区域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小方块。
3.随机选择一部分小方块,统计每个小方块中小麦的株数。
4.对于每个统计的小方块,根据相邻小方块的平均株数,预估整个田地中小麦的平均株数。
5.根据平均株数和单位面积内的平均穗数,计算小麦的总产量。
标准地法标准地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小麦测产方法。
其步骤如下:1.选择代表性的小麦田地,如与其他田地有较好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均一的田地。
2.在选定的田地中,随机选择一片区域作为标准地。
3.在标准地中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调查,包括记录小麦株高、穗数、穗长、粒数等参数。
4.根据标准地的测量结果,推算出整个田地相似区域的小麦产量。
无人机遥感法随着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法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小麦测产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装载摄像头或传感器的无人机对小麦田地进行航拍。
2.通过图像处理和遥感数据分析,提取出田地中小麦植株的特征。
3.根据提取的特征和相关算法,估计小麦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步骤不论使用何种测产方法,下面的步骤都需要遵循:1.选择合适的小麦田地,确保田地具有代表性。
2.根据测产方法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测量、调查或数据采集。
3.对于编样法和标准地法,应注意随机选择或划定样本区域,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对于无人机遥感法,应掌握相关的无人机操作技能,并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5.根据测量结果或分析数据,计算小麦的产量。
结论小麦测产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介绍了小麦测产的常用方法包括编样法、标准地法和无人机遥感法,并给出了测产的一般步骤。
小麦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测产是衡量小麦产量的重要指标。
在农业生产中,准确测算小麦的产量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土地和农作物,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小麦测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小麦样本区域,将样本区域的小麦植株逐株进行测量,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然后通过样方面积与整个农田面积的比例,推算出小麦的总产量。
2. 重量法:在收获时,选择一定数量的小麦穗(或者整株小麦),将其进行称重,然后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的小麦重量,推算出整个农田的小麦产量。
3. 统计法:通过对整个农田的全面调查和统计,包括每亩小麦的株数、穗数、粒数等数据,然后根据农田的面积,结合统计学模型,推算出小麦的产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农业测产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小麦生产。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图像的分析,获取小麦生长的信息,包括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从而对小麦的生长状态和产量进行预
测和估计。
此外,小麦测产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种植管理等。
因此,为了提高测产的准确性,农民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种植条件,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测产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总之,小麦测产是农业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和管理农田,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田间产量估测与纯度检测实验报告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农业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小麦田间产量估测和纯度检测的实验方法和结果。
一、小麦田间产量估测实验1. 实验目的小麦田间产量估测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麦田间的观察和测量,来估计小麦的产量,并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
2. 实验方法(1)选择一块小麦田地作为实验地点,确保田地的土壤质量和环境条件相对一致。
(2)随机选择几个样本区域,确定样本区域的大小和位置。
(3)在样本区域内,随机选择若干小麦株,并记录每株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等关键信息。
(4)收割样本区域内的小麦,并将小麦穗数、穗粒数等数据进行测量和统计。
(5)根据样本区域的面积和收割数据,计算出整个小麦田地的产量。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计算,得出了小麦田间的产量估测结果。
以此为基础,农民可以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调整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
二、小麦纯度检测实验1. 实验目的小麦纯度检测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麦种子的检测,确定种子中的杂质含量,评估小麦的品质和纯度。
2. 实验方法(1)收集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样本。
(2)将小麦种子样本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杂质。
(3)将清洗后的小麦种子样本进行称量和计数,得出小麦种子总重和数量。
(4)将小麦种子样本进行人工挑选,分离出不同种类的杂质,并对每种杂质进行称量和计数。
(5)根据杂质的重量和数量,计算出小麦种子的纯度。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计算,得出了小麦种子的纯度检测结果。
这些数据可以为农民提供种子选择和种植策略的依据,确保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小麦田间产量估测和纯度检测是两个重要的实验方法,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实验,农民可以科学地管理小麦田地,选择优质种子,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效益。
希望本实验报告对小麦种植和农业科学研究有所帮助。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科学准确地测算小麦的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小麦测产的方法和步骤。
一、小麦测产的方法1. 样方法样方法是小麦测产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和称重,然后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0米×10米或20米×20米。
2.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在小麦成熟后,直接对整个田块进行收获和称重,然后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规整、面积较小的情况。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小麦田块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小麦田块的面积和产量,但需要专业的遥感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小麦测产的步骤1. 选择测产方法根据小麦田块的大小、形状和地形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产方法。
一般情况下,样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大、不规则的情况,直接测量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规整、面积较小的情况,遥感技术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大、地形复杂的情况。
2. 制定测产计划根据测产方法和小麦田块的实际情况,制定测产计划。
包括选取样方的位置和数量、测量时间、测量工具和人员等。
3. 进行田间测量根据测产计划,进入小麦田块进行田间测量。
对于样方法和直接测量法,需要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和称重。
对于遥感技术,需要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4. 计算小麦产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对于样方法和直接测量法,可以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对于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5.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小麦产量的高低和产量分布的情况。
对于产量较低的田块,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量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小麦测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小麦测产试验
农业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农产品的获得,高产优质是农业生产的追求。
在大面积栽培时为了丰产丰收,作好收获贮藏准备工作,要进行测产估产。
通过测产还可查明产量构成因素,而产量构成因素是检验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和分析增产或减产原因的重要依据。
小麦田间测产是评价小麦种植良种良法的重要途径。
一、方法原理
通过对测产田进行随机选点采样,测定样点的产量构成因素或实际产量,再计算每666.7平方米的产量,得出理论产量。
二、材料与用具
1 材料
小麦
2 用具
卷尺、镰刀、脱粒机、纸袋或布袋、电子称等
三、操作步骤
1 测产田及样方的确定
选择肥力适中、生长一致且无病虫害发生的田块作为测产田。
在测产田中采用对角线法上选取5个样方,每个样点1平方米。
2 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数出每个样点内的麦穗数,计算出每平方米的平均穗数;从每个样点中随机连续取出20~50穗,数出每穗粒数,计算每穗的平均粒数;把样点脱粒风干后随机取样测各样点小麦的千粒重。
3 计算理论产量
按下式计算每666.7平方米的理论产量:
m:理论产量(公斤/亩)
n 1: 每平方米的平均穗数
n 2: 每穗的平均粒数
7.66610001000121⨯=
⨯⨯⨯m n n m
m1:千粒重(克)
四、思考题
1 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2 小麦采收的最佳时期是那个时期,该时期有何特点?
3 如何保证小麦测产的准确性?。
小麦测产方法的创新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麦测产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小麦测产的创新方法,探讨其中的许多方面,并提供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传统的小麦测产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小麦测产方法主要依赖于田间调查和人工采样的方式,然后通过化验室测试样品中的产量相关指标来估算农田的产量水平。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1. 人工采样可能不充分或不准确。
由于农田的面积广阔,人工采样只能代表很小的一部分区域,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整个农田的实际情况。
2. 测量成本较高。
传统的小麦测产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田间调查、采样、运输和化验等环节,这导致了测量成本较高。
3. 测量周期较长。
由于传统方法的繁琐流程,测量周期较长,往往需要数周或数月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这对于农民来说不够及时且难以应对紧急情况。
二、创新的小麦测产方法为了克服传统小麦测产方法的局限性,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测产方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是几个创新方法的介绍: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图像获取农田的信息,包括植被指数、土壤湿度等数据,通过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准确测算小麦的生长状态和产量水平。
2. 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水分、气温、光照等参数,结合一定的模型和算法,可以预测小麦的产量,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管理措施。
3. 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可以飞行在低空进行植被覆盖率的测量,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农田的产量进行精准评估。
4. 模型预测。
通过建立小麦产量的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预测小麦的产量并进行科学调控和决策。
三、观点和理解对于小麦测产方法的创新,我持积极的态度。
这些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还降低了测量成本和周期,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共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长宽各1米收获测产,按地块可用5点取样,最后平均出1平方米的产量,乘以即为亩产。
理论产量公式计算:亩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穗粒数(个)×千粒重(克)×100。
田间测产的目的一是总结丰产经验,二是为生产单位制定预分方案提供依据。
一、农作物测产计算公式(一)水稻、小麦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数/斤粒数(二)玉米亩产(斤)=亩穗数×穗粒数/斤粒数(三)谷子、高粱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重(克)/500(四)甘薯亩产(斤)=亩株数×单株平均薯重(斤)(五)棉花籽棉亩产(斤)=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x单粒重(克)/500=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每斤铃数皮棉亩产(斤)=籽棉亩产(斤)x衣分率(%)二、田间测产方法(一)查测(查穗粒数)沿对角线取3-9个测点。
小株作物的测点长方形,面积6平方尺;大栋作物取60平方尺所需的行长。
行长(米)=60(平方尺)/平均行距(尺)/3在每个测点上查数农作物的株数或穗数;在测点内依次取20株或穗,查数每株的果铃数或每穗的粒数。
根据各测点的平均株(穗)数和每株平均铃数或每穗平均粒数,算出每亩总铃数或每亩总粒数。
根据品种常年千粒重,结合当年条件,估计出每斤铃数或每斤粒数,计算出每亩产量。
为了使测产接近实际应扣除一定损耗。
(二)割测1.每个田块选3一9个测点,小株作物每个测点割取6平方尺面积的作物;大株作物每个测点收获60平方尺面积的产品,进行脱粒、风干、称重,求出各测点的平均产量。
2.小株作物将各测点平均产量乘上lO00;大株作物将平均每个测点产量乘上100,算出每亩产量。
割测的亩产也要扣除一定的损耗,才能接近实际产量。
3.红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可先测出每亩株(窝)数,然后按对角线取3-9个测点,每个测点刨3—5株(窝),求出乎均每株(窝)产量,乘上每亩株(窝)数,算出每亩产量。
小麦一亩双行测产法
1行距确定:等行距种植麦田连续测量11行小麦距离(从第一到第11行小麦茎秆基部距离)除以10计算出平均行距(米)。
三密一稀种植麦田测定从第一个宽垄后第一行到第10行小麦距离除以9即为行距。
2样点选择:采取三点取样法,即在田块前、中、后各随机取一个点(3亩以上地块取5点),前、后样点离地头5米以上,每个样点距离畦背或垄沟1米以上,随机选点。
3亩穗数:每个样点采用1米双行的方法(三密一稀种植的应是1米三行)测定有效穗数(单穗结粒5粒以上),计算1米单行穗数,并换算为每亩穗数。
亩穗数=(666.7m2/平均行距)×1米单行有效穗数。
4穗粒数:在样点中随机连续抓取20个有效穗,计数20穗的总粒数,计算单穗粒数。
5千粒重:千粒重采用本地种植的同一品种前3年的平均千粒重,只种植过2年的采用2年的平均千粒重,种植1年以下的采用该品种审定时的千粒重,尚未通过审定的采用区域试验等权威性试验取得的多年或多点千粒重的平均数。
6测产结果处理方法:每个样点产量计算方法:
产量(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0.85。
以3点或5点的平均产量为该户的平均产量。
小麦、玉米测产方法按照省统计局《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为获取农作物产量情况,在收获前要对各种作物进行测产。
一、测产分类目前,测产的方法分为遥感测产和田间测产有两种:1、遥感测产,利用飞机、飞船、卫星遥测。
2、田间测产。
通常分为目测法、测数法、割取法3种方法,除目测估产外,其余两种方法都要选取测产样本。
⑴目测法(踏田估测)。
根据作物品种特点、长势长相、气候条件对产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病虫害状况等,评定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一种凭借经验的粗略估产法。
⑵测数法(理论测产)。
取样考察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如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以测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测产方法。
⑶割取法(实收测产)。
将样点的作物割取、脱粒、去杂、烘干至一定标准后称重,求出各样点平均产量,再求得每亩产量。
二、小麦测产方法㈠理论测产1、取样方法。
按要求,首先在小麦收获前一周左右要对抽选的村(村民小组),所有麦田逐块踏田估产,按单产大小排队,编成抽样框,对称等距抽选3个地块(代表性要强,样本单产与整个村组小麦估产平均值之比不超正负2%)。
其次对选中地块测产,每块地选3点,3块地共9点。
⑴取点:在麦田任选一条或两条对角线,在对角线上随机选(或等距)3点。
⑵测亩穗数:每个点取1平方米调查亩穗数。
亩穗数=3个点穗数相加÷3×666.7⑶测穗粒数:从调查穗数的每样点随机取20个穗调查穗粒数。
穗粒数60个穗的粒数相加÷602、计算亩产量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粒重(公斤)×85% =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克)(前3年平均值)10-6×85% 例如:选中了A、B、C三地。
其中A块地选3个点,第一点600穗、平均穗粒数28个;第二点610穗、平均穗粒数27个;第三点595穗、平均穗粒数30个,前三年小麦千粒重43克。
(B、C 两块地略)理论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10-6×85%=(600+610+595)÷3×667.7×(28+27+30)÷3×43÷1000÷1000×85%=(601.67×667.7)×28.3×(43÷100000)×0.85=414.9(公斤/亩)3、推算村(村民小组)小麦平均单产。
大学生小麦测产及报告1. 引言大学生小麦测产活动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贡献社会的大型农业实践活动。
作为大学生,我们积极参与小麦测产活动,旨在通过实践了解农业生产的一系列环节,并将我们的成果和发现向大众进行报告。
2. 活动背景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小麦产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我们决定开展小麦测产活动,以了解实际产量,并探讨如何提高小麦产量。
3. 测产方法和步骤3.1 选择测产区域我们选择了位于农村的某个小麦种植基地作为我们的测产区域。
这个区域具有较大的小麦种植面积,种植条件相对较好,适合进行测产活动。
3.2 选择测产样本我们根据测产区域中小麦农田的分布情况,随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小麦农田作为测产样本。
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可以有效地代表整个区域的小麦产量。
3.3 测量小麦产量在选择好样本后,我们利用专业的农业仪器,对每个样本农田的小麦产量进行了测量。
通过仪器测算,我们得到了每个样本农田的小麦产量数据。
3.4 数据统计和分析收集到的小麦产量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我们进行了相关统计工作。
通过计算平均产量、最大产量和最小产量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地区小麦的实际产量水平。
4. 结果分析基于我们的测产活动,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结果和观察:4.1 平均产量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该区域小麦的平均产量为X千克/亩。
这个数据可以作为衡量小麦产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估该地区农业生产能力的依据。
4.2 不均匀性我们发现,小麦的产量在不同的农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些农田的产量超过了平均水平,而有些农田的产量则低于平均水平。
这表明,存在着不同的种植管理水平和种子质量等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3 可提高的潜力通过观察我们的测产数据,我们发现,该地区仍存在提高小麦产量的潜力。
一些农田的高产量表明在优化种植管理和改善种子质量的情况下,小麦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小麦田间测产方法和步骤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测定对于农民和政府部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麦田间测产是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对小麦田地进行精确的产量测定,以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和提高小麦产量。
本文将从小麦田间测产方法和步骤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麦田间测产方法1.样方法样方法是指在小麦田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清洗、晾晒等处理后,精确地称重并计算出每亩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小麦。
2.切口法切口法是指在成熟期的小麦穗上随机选取若干个穗子,在穗子上开一个切口,将其中所有颗粒取出来,并根据颗粒数量计算出每亩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单一品种、单一生育期且成熟度较高的小麦。
3.卡板法卡板法是指在小麦田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将每个样方内的小麦收获、清洗、晾晒后,放置在一个标准大小的卡板上,精确地称重并计算出每亩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小麦。
二、小麦田间测产步骤1.确定测产区域首先需要确定测产区域,一般选取小麦田地中生长最为茂盛、生长情况均匀的区域作为测产区域。
2.确定测产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产方法进行测量。
如果是多品种、多生育期的小麦,则应采用样方法或卡板法;如果是单一品种且成熟度较高,则可以采用切口法进行测量。
3.随机选取样本在确定好测产区域和测量方法后,需要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本进行测定。
对于样方法和卡板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样本;对于切口法,则应该根据穗子数量来确定样本数量。
4.收获、清洗、晾晒对于样方法和卡板法,需要在选定的样本中进行收获、清洗和晾晒等处理。
收获时应该尽量保证颗粒完整,避免损失;清洗时应该使用干净的水,并彻底清洗掉所有杂质;晾晒时则应该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5.精确称重对于样方法和卡板法,需要将处理好的小麦精确地称重,并记录下每个样本的重量。
对于切口法,则需要根据颗粒数量来计算产量。
小麦测产方法一、前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测产方法对于粮食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小麦测产方法主要有几种,包括收获后直接测量、样方法和遥感技术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测产的各种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二、收获后直接测量法1.原理小麦收获后直接测量法是指在收割后对小麦进行称重,然后计算出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农村地区或规模较小的农田。
2.操作步骤(1)选择代表性好的田块进行采样;(2)在收割时将小麦分别装入称重器中,并记录下每一个称重器中的重量;(3)将每一个称重器中的重量相加得到总重量;(4)根据田块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三、样方法1.原理样方法是指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在每个样方内选取若干个子样进行调查和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推算出整个田块的产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农田。
2.操作步骤(1)确定样方大小和数量。
样方大小一般为5米×5米或10米×10米,样方数量根据田块大小和形状而定;(2)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并在每个样方内选取若干个子样进行调查和统计。
子样的数量一般为3-5个,每个子样内的小麦株数也应保持一定的随机性;(3)对每一个子样进行测量,包括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指标,并记录下来;(4)将每一个子样中小麦穗粒数相加得到总穗粒数;(5)根据总穗粒数和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四、遥感技术法1.原理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农田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小麦产量估算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且适用于大面积的小麦生长情况监测。
2.操作步骤(1)获取卫星或无人机图像数据;(2)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3)利用遥感影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小麦生长情况的指标,如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4)将得到的指标与小麦产量建立关系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小麦产量。
五、总结小麦测产方法有多种,包括收获后直接测量法、样方法和遥感技术法等。
一、小麦测产方法
一、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在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内随机抽取3—5个地块进行理论测产。
(二)亩穗数和穗粒数。
每块地取3点,每点取1平方米调查亩穗数,并从中随机取20个穗调查穗粒数。
亩穗数=3点穗数和×(666.7÷3);穗粒数为20穗粒数的加权平均数。
(三)取样产量
取样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克,以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准)×10-6×85%。
(四)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公斤/亩)为所有取样地块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二、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
在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内随机抽取3—5个地块进行实收测产。
(二)实收称重。
在抽取的地块中选取长势平衡的地段,实际收获0.1亩左右的小麦麦穗进行称重,再取1/10重量的麦穗,脱粒、去颖壳称重,计算麦穗出籽率,再称取2公斤样品烘干至含量20%以下(现场可用锅烘)称重,供测水份用
(三)测定含水率。
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烘干小麦籽粒的含水率,5次重复,取平均数。
(四)取样产量
取样产量(公斤/亩)=实收麦穗重×出籽率×(666.7÷实收面积)×[1-鲜籽粒含水量(%)]÷(1-13%)。
(五)实收产量:为所有取样地块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小麦玉米测产方法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农业生产者需要测算和评估其产量。
本文将介绍小麦和玉米的测产方法。
一、小麦的测产方法1.田间评估法:这是最常用的小麦测产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在田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小麦穗数的平均值,并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小麦的预测产量。
2.样方法:在小麦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小麦穗数的平均值,并与每穗的粒数相乘,最后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小麦的产量。
3.穗长法:对小麦田中的一定数量的小区的小麦穗长度进行测量,然后根据穗长的平均值和有效穗数的比例来预测小麦的产量。
4.株龄法:根据小麦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株龄等指标,结合历年生产经验,通过统计自然养分、病虫害情况等,预测小麦的产量。
5.室内测产法:通过将小麦收割下来后,室内进行筛选和测量,评估小麦的产量。
二、玉米的测产方法1.田间评估法:这也是最常用的玉米测产方法之一、在田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玉米穗数的平均值,并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玉米的预测产量。
2.样方法:在玉米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玉米穗数的平均值,并与每穗的粒数相乘,最后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玉米的产量。
3.万株计数法:在玉米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点,每个样点根据玉米植株数量进行计数,然后乘以亩数,最后统计所有样点得出的结果,即可得到玉米的产量。
4.株高法:通过测量玉米植株的株高和茎粗等指标,结合历年生产经验,预测玉米的产量。
5.株龄法:根据玉米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株龄等指标,结合历年生产经验,通过统计自然养分、病虫害情况等,预测玉米的产量。
总结:小麦和玉米的测产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算和评估。
这些方法都需要在田地中进行样方的选择、植株参数的测量和数据的统计等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测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分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方法分别如下:
一、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100亩随机选取10个地块,1000亩随机选取30个地块,1万亩随机选取50个,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25行计算平均行距,计算公式为,25行宽度÷24,每个样点选取2米双行调查换算亩成穗数,在每个样段随机选取20穗调查穗粒数。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粒数(粒)×千粒重(区试,单位克)÷100×85%。
二、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
在理论测产的基础上,100亩随机选取2个地块,1000亩随机选取5个地块,1万亩随机选取10个地块,用联合收割机随机实收1亩以上连片小麦(S,亩),收获后,称重并合计总产量(Y1,公斤)。
在总产量中随机分取5公斤,及时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Y2,公斤)和测定含水量(M%)。
实收面积内不去除田间灌溉沟面积,但去除坟地、灌溉主渠道面积;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 测定含水率。
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每样品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
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三)计算公式。
每亩鲜麦重Y(公斤/亩)=Y1×(1-Y2 ÷5) ÷S×666.7;实测产量(公斤/亩)=Y×[1-M(%)]÷[1-13%]。
附件2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县小麦测产验收表
附件3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县小麦测产验收意见
为了检验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合作项目实施效果,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受县省级技术服务团队首席专家委托,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小麦测产验收组,于2014年5月日,对承担的亩示范方进行测产验收,小麦品种为。
根据测产方案,专家组随机抽取5个点进行测产。
测产结果为:亩穗数万穗,穗粒数粒;千粒重按常年克估算,理论产量结果为 kg/亩,再乘系数0.85,得出亩产量达公斤。
较示范区周边相同品种的常规种植田块平均产量 kg/亩,增产 kg/亩。
验收组组长(签字):
验收组副组长(签字):
2014年月日
附件4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示范县全县小麦产量统计表
示范县农业局(盖章):单位:万亩、亿公斤、公斤、万、粒、克
注:与去年相比+/-。
填表人:联系方式:填表日期:
5
附表5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示范县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小麦产量统计表示范县农业局(盖章):单位:公斤
注:与去年相比+/-。
填表人:联系方式:填表日期:
6
附表6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示范县典型地块小麦产量统计表
示范县农业局(盖章):
地点品种面积(亩)单产(公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