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看懂配筋图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⑵φ10@100/200(4)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22。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一、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二、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例: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例: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高效,9张图教你学会钢筋配筋图!
配筋平
7
表示现浇水平钦筋混凝土板的钢筋配置情况
(分布筋)④80150^
|;| ②
!^! 4>8 8150
钢筋画法
在平面图中配置钢筋时,底层钢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顶层钢筋则向下或向右.
配双层钢筋的墙体,在配筋立面
图中,远直钢筋的弯钩应向上或
向左,而近页钢筋则向下或向
右.
不能表示淸楚钢筋
外面增加钢筋大
远面底层
近面
n
n 顶
层
力・
作用,
一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 件尺寸: 二承受可能的弯矩,以及混凝土收 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拉应力:
三防止构件突然的脆性破坏•
作用:
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置正确,防止纵
向钢筋压屈,从而提高柱的承载能
tn ILL 受压构件的配筋:
(1)纵向受力钢筋 (2)箍筋
受力筋一承受拉、压力的钢筋。
箍筋一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賈,多用
于梁和柱内。
箍筋
梁、柱的保护层 绘小厚度为25mm
一
架立筋
受力筋
配筋立面图和配筋断面图(二)r\ 2^6
j
s
1
1•160
,50 |
g
(N
Q S
CM
100
®06 1=700
2|^Xl:20
I36M
XL (150x250X^40
2*6 1=3550 T
1^14 >4110 "2600
G) 2*12 1=3700 275
S
CM
3500
配筋图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多看,多想,多应用。
对学习平法施工图识读的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3种:详图法、梁柱表法和平面整体表示法。
详图法和梁柱表法都属于传统的施工图绘制方法,传统的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为一体,不仅有出图量大的缺点,而且图中还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绘图过程中容易出错,也不易修改,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平法则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使之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的优点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直观性强,可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减少图纸量65%—80﹪,减少错漏碰缺现象及校核方便,易于更正。
在课堂上我学习的主要是梁、板、柱的平法表示方法,通过学习,我对平法也大致有了一些认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配筋图也可以看明白了,下面我就对这段时间对平法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一.板平法施工图。
板平面注写有两种方式: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板顶面标高高差。
如(YXB2 h ﹦160/100 B:Xc﹠YcФ8﹫200 T:XcФ8﹫200 )表示的是2号延伸悬挑板,板根部厚度为160㎜,端部厚度为100㎜,板下部双向均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板上部X向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
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主要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二.柱平法施工图。
柱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分为柱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柱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该柱的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的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和柱的配筋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表示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各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将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直接标注在其上的形式。
毕业设置绘图设置1)一般轴线是0.10-0.12宽,其他所有颜色设0.2,梁线可以用0.25,柱子边线和钢筋线可以用0.45-0.5(指的是采用无宽度的线绘制时)2)字体方面,正文字体一般250-300高(请用dist进行实际测量高度),说明字体450-500高,图名600- 800高,shx字体宽度系数0.75-0.8,不要太多种字体,建议shx字体设置为英文tssdeng,中文tssdchn即可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3)填充灰度30%-4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1.概述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求是:图面清楚整洁、标注齐全、构造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及行业规范,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与计算书一致。
通过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应掌握各种结构构件工程图表的表达方法,会应用绘图工具手工绘图、修改(刮图)和校正,同时能运用常用软件通过计算机绘图和出图。
2.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1)详图法。
它通过平、立、剖面图将各构件(梁、柱、墙等)的结构尺寸、配筋规格等“逼真”地表示出来。
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
(2)梁表、柱表法。
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
此法比“详图法”要简单方便得多,手工绘图时,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
其不足之处是: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容易出现错漏,图纸数量多。
(3)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
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JBT-51800G101)(以下简称《平法规则》)。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含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往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需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要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应板的配筋形式、钢筋地点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别式和弯起式两种:假如板的上下钢筋分别独自配置,称为分别式,假如支座邻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获得就称为弯起式,下列图中的配筋即为分别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为φ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
⑵ φ10@100/200(4) 表示为φ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2, 下部钢筋为 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 2φ12, 下部钢筋为 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4Φ25, 下部钢筋为 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5, 下部钢筋为 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 的钢筋,通长部署,用于双肢箍。
⑵2Φ22+ (4Φ12 )表示 2Φ22 为通长, 4φ 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Φ25 ,下排为 2Φ25。
⑷ 2Φ22+ 2 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平均部署。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 φ12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G4 Φ14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N2 Φ22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一根Φ22 。
⑷ N4 Φ18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两根Φ18 。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Φ25 所有伸入支座内。
配筋图中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默认分类2010-01-09 09:47:43 阅读1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引用yushunfushan的配筋图中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图线在配筋图中,钢筋应用比构件轮廓线粗的单线画出,钢筋的横断面用涂黑的圆点表示,不可见的钢筋用粗虚线、预应力钢筋用粗双点划线画出。
2、钢筋的编号为了便于识别,构件内的各种钢筋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写在直径为6mm的细线圆中。
编号圆画在引出线的端部(图17-2、17-3)。
3、钢筋的种类代号在编号引出线的文字说明中,需用钢筋的种类代号标明该编号钢筋的等级种类。
种类代号是由直径符号变化来的,常用钢筋的代号列于表17-1中。
图17-3 钢筋的编号方式表17-1 常用钢筋代号与钢筋代号写在一起的还有该号钢筋的直径及在该构件中的根数或间距,如④。
4、保护层一般, 梁柱保护层厚度25~30mm,板保护层厚度10~15mm,保护层厚度在图上一般不需标注。
各种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具体要求可参见钢筋混凝土规范。
5、钢筋的图例构件中的钢筋,有直的、弯的、带钩的、不带钩的等,需要在图中表达清楚。
6、钢筋的画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钢筋的画法还要符合表17-2的规定。
表17-2 钢筋画法现浇混凝土板图12-4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配筋平面图如图17-2所示水平放置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可只用配筋平面图表达(图17-4)。
中粗虚线表示的是板下支座(墙或梁)的不可见轮廓线。
①号钢筋是直径为6mm的一级钢筋,两端带有向上弯起的半圆弯钩,间距是150mm;②号钢筋直径8mm,间距150mm;③号钢筋是支座处的构造筋,在板的上层,直钩向下弯,直径6mm,间距200mm,伸入支座的部分用尺寸标出来;④号钢筋是中间支座的负弯矩钢筋,布置在板的上层,直钩向下弯,直径8mm,间距150mm,跨过支座的长度用尺寸标出来。
由于分布筋一般都是直筋,其作用是固定受力筋和构造筋的位置,习惯上,不需计算,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放置,一般是ø4~ø6,@250~300,所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平面图中,可不画出分布筋。
对学习平法施工图识读的总结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3种:详图法、梁柱表法和平面整体表示法。
详图法和梁柱表法都属于传统的施工图绘制方法,传统的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为一体,不仅有出图量大的缺点,而且图中还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绘图过程中容易出错,也不易修改,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平法则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使之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的优点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直观性强,可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减少图纸量65%—80﹪,减少错漏碰缺现象及校核方便,易于更正。
在课堂上我学习的主要是梁、板、柱的平法表示方法,通过学习,我对平法也大致有了一些认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配筋图也可以看明白了,下面我就对这段时间对平法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一.板平法施工图。
板平面注写有两种方式: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板顶面标高高差。
如(YXB2 h﹦160/100 B:Xc﹠YcФ8﹫200 T:XcФ8﹫200 )表示的是2号延伸悬挑板,板根部厚度为160㎜,端部厚度为100㎜,板下部双向均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板上部X向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
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主要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二.柱平法施工图。
柱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分为柱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柱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该柱的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的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和柱的配筋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表示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各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将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直接标注在其上的形式。
三.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有梁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面注写方式是指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编号不同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将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标注在该梁上来表达梁平面的整体配筋。
平面注写方式又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必须标注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的配置,选注值为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当梁上部和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自上而下分开,直径不同时中间用加号相连。
梁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表示方式。
以上就是我所学习的关于平法的一些知识,另外,老师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以及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平法的识读,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老师还给我们发了关于平法知识的图集,这让我对平法的了解和掌握更进了一个层次,我感觉对梁平法的识读我已经掌握
得差不多了,当然,这还需要以后勤加练习,多识读一些平法施工图,其次我对板和柱子平法的识读接触的比较少,以后我要加强对板和柱子平法的识读,另外对一些细节的识读我也应该加强锻炼,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另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请教老师和其他同学,将自己的问题彻底地解决。
另外,我所接触的平法图都是很小的一部分,是从其他成套的图纸中摘下来的,虽然说局部的平法图识读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如果给一整套图纸识读也许不会那么简单了,我希望老师能在以后的课堂上让我们有机会能接触一整套的平法施工图,让我们能真正地掌握这门知识,毕竟这有可能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所以必须熟练掌握这门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