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短文三篇).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是能思考的苇草初中作文人是能思考的苇草初中作文我很喜欢那样一个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
也许思考就是那个让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台阶。
但也正是这思考的能力赋予了人类以思想,从而把人类置入了很多尴尬的境地,比如亲情与真理。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句镌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角———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
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
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
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
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
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离亲而来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
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
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作文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真的就像是一根苇草,看似一吹就倒。
但别忘了,这苇草可是会思考的!你说神奇不神奇?
早上一睁眼,脑袋里就开始转个不停。
从“今天吃什么”到
“人生目标是啥”,全都在想。
这种思考,让咱们跟其他生物都不
一样。
咱们能发现火能烧东西,风能吹动风帆,甚至还能探索那遥
远的星辰大海。
到了下午,阳光懒洋洋的,人也变得慵懒起来。
但这时候,思
考反而更深了。
拿本书,坐那儿一读就是一下午,跟那些大智慧的
人聊天,听他们分享人生经验。
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真的!
到了晚上,星星都出来了,特别美。
看着天空,心里就开始琢磨,咱们这辈子到底是为了啥?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这些问题,有时候想想都觉得头疼,但真的很有意义。
总的来说,思考就是人类最牛的地方。
咱们虽然像根苇草,但
因为有思考,就变得特别不一样。
咱们能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好
的生活。
所以,珍惜这种能思考的能力吧,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思想】能思想的苇草湛蓝湛蓝的晴空下
离离的苇草
纤纤的身姿招招摇摇
最脆弱又最坚韧
光您请别太猛
土地在炙烤下龟裂
很快我就焦渴而死
请原谅我是一根孱弱的苇草
雨水您请别太稠
瞬间我就全身腐烂
请理解我是一根羸弱的苇草
风儿您请别太疾
尘土在吹拂下肆虐
俄而我就连根拔起
请相信我是一根脆弱的苇草
冬天来了苇塘里异常干燥
竟冒出一星半点的火光
顷刻燃起燎原大火
火舌张牙舞爪地把我们烧成灰烬
我的精魂蜇伏在熏黄的土壤中
来年春天攥住土壤继续享受思想的权力。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文指导及例文5篇第一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文指导及例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文指导及例文5篇【学生考场作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唐芳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草。
正因为我们具有思想,所以即使我们是一根脆弱的苇草,我们的思想在我们死后依旧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让它依旧光彩夺目。
①鲁迅先生赞美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行走在浩浩黄河之堤上,一个伟人的身影正从历史的轮回里向我们走来,他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本来太史令,他好好地当他的官,却因替同僚说句公道话,一语不慎,得罪汉武,被处以宫刑。
那是一段多么痛苦不堪的回忆啊!宫刑对于士大夫来说是极耻大辱,但因为他是司马迁,是一个心怀高远理想,具有伟大思想的史学家,他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发奋著述,不再过问俗务,专心于他《史记》的撰写。
如果他不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那么他的声明在宫刑之时已走到尽头,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最终为后世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典籍,使他名留青史。
②当代文学家说得好:“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留下光辉思想的人如今依旧活在世人的心中。
③“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急群众之所急,替群众做好每一件实事。
”这是人民公仆郑培民的座右铭。
④郑培民是原湖南省委书记,因公倒在了他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上,他同农民一起工作、休息,为人民树立了一座廉洁奉公的丰碑,他一年的工作时间,大部分是在农业生产基地中与科研人员们一起度过的,他的思想与行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共产党人,正因为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此他的名字将永远驻留在人们的心中,将闪耀在党史的光辉页面上。
可能有人会说,伟人离我们很远,他们的思想太崇高,那我们身边的人总离我们很近吧!他们的思想也同样闪耀着迷人的色彩。
⑤我的叔叔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因意外已故。
对叔叔我怀有一份敬畏之情,他虽离我的家人已去几年,但他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作文
今天,老师讲了“人是一根能认真思索的苇草”这句话。
我有些不太明白,苇草不都是路边随处可见的草吗?怎么会和人扯上关系呢?
放学回家,我穿过一片小树林,看见很多耸立的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
它们都很漂亮,不过它们不会说话,也不可能思考问题。
我想,人不一样,我们会说话,会认真思考,我们还有很多梦想。
晚上,我正坐在床边,抬头看了看天花板,突然想起一句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那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人类是多么渺小的存在,和这些高大的树木、广阔的天空相比,我们就像一粒小小的沙子。
爸爸说,人本来崇高,只是我们能思考,能学习,能创造。
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是我们还有梦想,我们还有爱。
我想,人是一根能认真思考的苇草,的确渺小,却能用思想与情感去改变世界,去创造美好和幸福。
我会努力学习,长大了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一个会思想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左右了的。
真正意义上的活过,其实,不是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独自走了多远。
这样的人,似愚非愚,大巧无巧。
但他们,却在思考中抵达内心的宁静和丰富。
有一天,当苇草枯去,大地苍茫,如果顺着时光回溯,还能找到一个人,那一定是他的思想,还在尘世的大幕上熠熠闪亮。
那是他的生命,给世界留下的,珍贵的化石。
永远不要苛求别人说的话都是你希望听到的。
世界没有那么美,人心也没有那么纯粹。
不是每一阵风,都会顺着你的心思吹来,无论你有多么好,无论你在多高的位置上。
有多宽广的世界,就有多复杂的人心。
有多复杂的人心,就有多叵测的想法。
不要纠缠在别人的情绪中,更不要拿别人来折磨自己。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给的。
你若看透了,其实,天地一片澄澈。
大凡人世痛苦,多因放不下。
其实,痛的人也知道,但还是放不下。
只因不想放,只因不能放,只因放不了。
当然了,不管多大的痛,终究还是要过去的。
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所执之事有了转机,一是时间让一颗执于欲望的心有了转向。
一个人优雅的气质,文化可以熏陶出来,而深刻,只有岁月能给。
也就是说,再厚重的历史典籍,再华美的诗书,不过是让你经历着别人的经历,而岁月,却让你经历你自己。
你有多深刻,实际上是,你的岁月有多百转千回,你的经历有多独一无二。
说到底,气质,是精神深处的美在修炼;而深刻,是灵魂里的痛在呼吸。
生命是一场盛大而私人的修行。
对于大美的尘世,诗意的气质是要告诉你有多该来,而被痛苦噬咬过的深刻是要告诉你来一次多么不易。
一个人若是找不到知音,就永远不会找到内心的家园感。
生活中,你可能会跟成百上千个人相遇,甚或是相处,表面上迎来送往,一团和气,却从未有过契合感。
无论多熟悉,都觉得这些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在心底里,从未接纳过他们。
也就是说,你的身边一直很热闹,但你始终很孤独。
有的人,内心家园的疆域很小很小,小到只有自己。
高中语文必修3之?短文三篇?之?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课文精讲激趣导入: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外表化,是错误的。
然而,在西方另一位哲人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讨论,去感悟。
学习要点1. 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 品味鉴赏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课文精析一、整体感知1. 分析题目——探究“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
题目概括了人的什么特点?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
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入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
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便英年早逝。
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获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
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在思想上却是强大的。
2. 走近作者——感知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
他的代表著作是1670年首版的?思想录?,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帕斯卡尔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
思想的苇草作文思想的苇草作文1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题记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已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的一生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而在学习过程汇总,思考是不可避免的,在学习中提炼出自己的思想,已成为亘古不变的话题。
说得俗一点:人的一生需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思想,有思想的人才有资格拥有未来。
很多人都认为牛顿是幸运的,因为他在苹果树下打瞌睡,无意中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然而千古以来,被树上苹果砸到的又岂会只有牛顿一个人,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还真只有他一个,这正是因为他比别人多提了几个“为什么”,多了许多思考的过程。
谁说机遇面前人人平等的?那只是机遇对有思想,会思考的人的邀请。
社会要求我们做“四有”新人――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看,是把“有理想”放在第一位。
而只有一个有思想的人才会去规划人生,才会有理想,由此可见,社会对人类思想的要求。
是的,社会需要有思想的人,因为它要进步,社会需要有思想的人,因为它要和谐;社会需要有思想的人,因为它要我们不需要像孔子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佩。
我们不需要像牛顿那样发现什么万有引力定律。
但是,我们需要他们共同拥有的东西――思想。
它是我们人类全部的.尊严,拥有它,我们才能昂首挺胸,对这天空呐喊:“我是真正的人!”一阵狂风席卷苇草地。
风过后,地里的苇草七倒八歪――它们早已折了腰。
咦,有一根苇草仍然好好地站立着。
其它苇草不解了,问:“为什么只有你不会倒?”“这你们不懂了吧!因为我有思想!”在一片“思想是什么”的疑问声中,站立的苇草坚定地说:“那是我一生的追求!”思想的苇草作文2人生是一场漫无目的的航行,思想便是罗盘,引领我们找到希望,生活是一场奋力向上的攀登,思想便是旗帜,引领我们找到捷径;青春是一场蜿蜒前行的摸索,思想便是火炬,引领我们走向光明。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会思想的苇草”。
做一株有思想的苇草高考满分作文以思想的苇草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在如今,科技的革命俨然踏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打开电视,铺天盖地地涌来热烈的讨论、报纸上长篇累牍地报道、自媒体近乎疯狂地传播,而他们的观点,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人工智能”——这个在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词。
于是有人引起警觉、有人坐立不安、有人甚至断言,“人工智能”这一“毒草”地发展必须被遏制!随即他们又搬出人工智能将会挤压工作岗位云云。
显然,他们把焦虑投射在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上,我倒认为这似乎有些杞人忧天,类似的情况在工业革命时也再三出现,总会有新的生产关系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真正无可取代的是人类的思想,其蕴含的价值观、同情心的内核恰恰是除去物质以外的生而为人的根本。
人类就如同一根苇草,在自然面前不值一提,但人类拥有的思想,是超越自然乃至一切的,也只有人类的思想,诡谲而卓越,能让我们做到站在生物界的顶端。
如果我们最为宝贵的思想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变得不再具有革新意识、情感变化,而是只能像机器一般机械地运动。
那我们仅凭孱弱的四肢、空空如也的头脑,将会轻易被自然的任何一场细小的风暴折断。
人类将在斩断自己思想的苇草的同时,也加速了走向灭亡的脚步。
加缪曾在《局外人》中描绘过小职员默尔索的形象,他善良、老实却没有上进心,凡事报以无所谓的态度。
却在周遭环境的作用下走向悲剧,而这一环境便是冷漠的环境、就是将他抛弃视作“局外人”的环境,也就是一个人性泯灭、价值观与同情心缺失的世界。
默尔索在其中的角色并不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反而更像是一个与_众不同的齿轮——人能够愤世嫉俗、远离俗世,齿轮能远离机器吗?不能!这就是人类的思想如果如同苇草一样被腰斩的后果——每个人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每个人就会变成社会中的齿轮,丧失人的身份。
用“被抛”来形容其最终结局,可谓妥帖恰当。
加缪去世已经六十年了,他不可能有机会一窥人工智能,可他却洞察到了人类的这一思想趋势。
这一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到达了顶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类生活在思想的海洋里,行动就如苇草游动在海洋中平静、无声无息,却随波逐流,探索未知的景色。
苇草习惯于桥梁,它们聚拢支撑,造就新的景致。
每一个人都是一根苇草,伴随思想之海的流动,给自身质感的改变,也给世界以美好的新景观。
苇草受制于潮水,而潮水又受制于潮汐;而人则不同,拥有自由的思想,探索未知的想法。
思想的模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唤醒沉睡的心灵,扩张意识界限,滋润新的视角。
苇草不断迭代,也不断更新,受着潮水洗礼,摆脱束缚,创造新的空间,收获口袋里的温暖和丰硕的时光。
古老的智慧交织新的雏形,就如思想养育出一根根活泼的苇草,犹如人的桥梁,选择性的支持,不断的博采众长,对世界有新的认知与接纳,释放新思绪,唤醒睡眠。
游动在海洋,伴随着时间河流,随机定向,播种一片想法的大国,而苇草就是支撑思想的大桥,平静沉着,力量无限,虽然不断变化却也不变心。
它们有助于加强思想之间的联系,拉近人与人,造就一批又一批更新,更多机会,表现出人生的无限魅力。
在思想与行动的完美诠释下,人成了思想的一根苇草,随着思想的涌动,不断的变化,探索新的未知,以改变身外之物,也改变自我,体验一种苇草般自信与勇气,把思想延伸至未来;把心里的梦想提出,然后紧握拳中的希望,奔赴未知的海洋,把梦想结缔成实物,构筑出一座座属于自己的桥梁,和未来一起迈步,继续追梦奔跑。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短文三篇)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
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卒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梢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梁宗岱黄建华译)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
然而,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假如一个动物能经精神做出它以本能所做出的事,并且假如它能以精神说出它以本能所说出的事,在狩猎时可以警告它的同伴说,猎物已经找到或者已经丢失了;那么它就一定也能说那些它所更为关怀的事情,例如说:“咬断这条害我的绳子吧,我咬不到它”。
理智之命令我们,要比一个主人更专横得多;因为不服从主人我们就会不幸,而不服从理智我们却会成为蠢材。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却囊括了宇宙。
灵魂的非物质性——哲学家驾驭自己的感情,有什么物质能做到这一点呢?灵魂所时而触及的那些伟大的精神努力,都是它所没有把握的事物:它仅仅是跳到那上去的,而不像在宝座上那样是永远坐定的,并且仅仅是一瞬间而已。
一个人的德行所能做到的事不应该以他的努力来衡量,而应该以他的日常生活来衡量。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
伦比的东西。
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加荒唐可笑的事了。
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地卑贱啊!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地愚蠢啊!偶然的机会引起了思想,偶然的机会也勾销了思想;根本没有可以保留思想或者获得思想的办法。
思想逃逸了,我想把它写下来;可是我写下的只是它从我这里逃逸了。
正要写下我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它却时而逃逸了;然而这使我记起了自己的脆弱,以及自己的时时刻刻都会遗忘;这一事实所教导我的并不亚于我那被遗忘的思想,因为我祈求的只不过是要认识自己的虚无而已。
如果我们太年轻,我们就判断不好;如果太年老,也一样。
如果我们想得不够,如果我们想得太多,我们就会顽固不化,我们就会因而头脑发昏。
如果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仓促之间加以考察我们对它就一心还是先入为主的成见;如果是时间太长之后,我们又再也钻不进去了。
站得太远或是太近来观看绘画,也是这样;仅仅有一个不可分之点才是真正的地方:其余的则不是太近,就是太远,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在绘画艺术上,透视学规定了这样一个点。
然而在真理上、在道德上,有谁来规定这样一个点呢?信念富尔格姆下边是我的信条: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到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
下边就是我学到的东西。
有东西大家分享。
公平游戏。
不打人。
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便后冲洗。
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每天睡个午觉。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要承认奇迹。
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
我们也会。
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的那些条条里。
金规矩(语出《圣经》。
其内容是要求人们像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付他人)、爱和起码的卫生。
生态学、政治学、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人生状态。
拿上边的任何一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
它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
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的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一个基本政策,交换他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他们自己的一摊子。
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