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 格式:pptx
- 大小:107.45 KB
- 文档页数:22
初三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 2020 初三年级中考联考语文试题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 23 题,卷面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害(j i Àn )B.(p ǔ) 襁褓 .蜡(j i Áo ) 鞠躬尽瘁 C .(d i Ǎn ) 诓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 2022 年冬奥会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人民 .,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与国外相比各有短长,.。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亊实现象,关键在于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香满城成为城市特征。
C. 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D.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 ③④⑤⑥②①C. 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
东城区普通校2020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初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襁.褓(qiáng) 骈.进(pián)恪.尽职守(kè)B.谀.词(yú)佝偻.(lòu)一抔.黄土(póu)C.拮.据(jié)陨.落(yǔn)强聒.不舍(guō)D.阴晦.(huì)嗤.笑(chī)气吞斗.牛(d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妖娆凭吊言行相顾脑羞成怒B.惘然旁骛重蹈复辙润如油膏C.亵读萧索十拿九稳怒不可遏D.恣睢隔膜原驰蜡象红装素裹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稍逊出言不逊 B.涕零涕泗横流C.温习温声细语 D.鄙夷学识鄙陋4.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诗歌极其精练,欣赏时,我们____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
读诗_____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_____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
A.不但而且如果就 B.虽然但是只要就C.与其不如只有才 D.不是而是除非才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①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②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③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A.①③②B. 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6.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C【解析】A 连翘qiáo八年级下册30页B 腈纶jīng八年级下册102页D 间或jiàn九年级下册17页2.【参考答案】B【解析】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七年级上册12页B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七年级上册67页C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八年级上册第3页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八年级下册17页3.【参考答案】D【解析】A语序不当,应为:继承和发扬B中途易辙,暗换主语。
“成为讲好中医故事,展示中医药魅力的窗口”的主语为“中医药海外中心”,不能承接前一句的主语“我国”,暗换了主语。
C缩小不能用倍数,可以将倍数改为分数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A【解析】A九年级上册84页B第一个逗号应改为问号,问号应改为感叹号。
八年级上册37页C《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八年级上册132页D“放松下来”是补充短语,七年级下册147页;其他的是偏正短语,七年级下册116页6.【参考答案】每句1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八年级上册59页)(2)安能辨我是雄雌(七年级下册42页)(3)黄发垂髫(八年级下册52页)(4)惟吾德馨(七年级下册95页)(5)尚思为国戍轮台(七年级上册141页)(6)鸟下绿芜秦苑夕(九年级上册142页)(7)狐兔翔我宇(八年级上册70页)(8)赢得生前身后名(九年级下册57页)(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九年级上册45页)7.(1)陈:陈列,摆开(2)弈:下棋(3)间:间或,有时(4)但:只8.(1)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判断句式1分,“苍”0.5分,“颓然”0.5分)(2)聚集州兵、弓箭手,检阅他们操练射击技艺,用来警戒荒年时候的盗贼。
(“阅”“警”各0.5分,句意1分)9.①甲文写滁州人出游,详尽;突出“与民同乐”②乙文写滁州人出游,简略;突出滁州人“春游”习俗。
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霾为何物?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风雨土也,从雨狸声。
可见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
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狸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
《诗经·邶风》的《终风》一篇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位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曀曀其阴”,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
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
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
“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
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
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
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
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
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自造字伊始直至19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
发端于20世纪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
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进入工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
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率先饱受空气污染时,中国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近年来,霾频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
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
2020年九年级联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1—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纸清洁、完整。
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嘈.杂cáo 镂.空lòu 箱箧. qiè奄.奄一息yǎnB.迂.回yū亘.古ɡènɡ狩.猎shòu 锲.而不舍qièC.骊.歌lí祈.祷qǐ骸.骨hái 戛.然而止jiáD.冗.杂 rǒnɡ犷.野kuànɡ潜.行qián 九曲.连环q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媲美伫蓄城隍庙周道如砥B.慰藉锦幛金銮殿正襟威坐C.销蚀驻足打牙祭进退维谷D.蜷曲取谛文绉绉迫不及待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进入到中考的冲刺阶段,周老师的课愈发讲得惟妙惟肖....,课堂效率极高。
B.刚买了新居,家徒四壁....,老王决定要多方参照、精心设计后再动工。
C.面对日方屡次宣称钓鱼岛是其固有领土的谬论,所有国人都感到义愤填膺....。
D.年青时读过许多苏联小说,现在回想起来,最使我顶礼膜拜....的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应该倡导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通过对话和磋商妥善解释中欧的分歧和摩擦。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校联考试题答题卡第一部分基础 (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7.(4分)(1)(2)8.()(3分)(二)9.(3分)()10.(3分)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14.(4分)第三部分作文(50分)附加题(10分)1.(3分)2.(3分)3.(4分)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九校联考试题命题:尚志市实验小学校说明:1.全卷共 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和座号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钢笔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1分)(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分)(3)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4)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1分)(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 shǒu()时间。
(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dān shíhújiāng()以迎将军者乎?(4)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xíng xiāo gǔl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张画在艺术创作上已尽善尽美,堪与大画家的任何作品媲美..。
2020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模拟联考(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5题,22分)1.(1)中军置酒饮归客(1分)胡琴琵琶与羌笛(1分)箫鼓追随春社近(1分)衣冠简朴古风存(1分)(2)不义而富且贵(1分)于我如浮云(1分)(3)不以物喜(1分)不以已悲(1分)2.(1)wùǎi yōu jìng(2分)(2)裸露鲜艳(2分)3.B(2分)4.D(2分)5.(1)图片正上方是一个大写的行楷“和”字,下面是“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的对联以及落款。
中华民族一向“以和为贵”,对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对内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4分)(2)示例:①中国选手虽然获得大多数金牌,但却在礼节上输给外国小朋友。
②中国选手只注重比赛成绩,却忽视了礼仪。
③中国选手既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补上礼仪这一课。
④外国小朋友不论比赛输赢,都会向竞争对手赠送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尊敬。
⑤外国选手除了在乎比赛成绩,还看重人与人的交往。
(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第二部分(6~22题,4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6分)6.B(2分)7.示例①:同意。
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不定的内心感受。
(2分)示例②:不同意。
理由是认为此句是实写,是作者所见。
(2分)(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8.这句诗写战争从白天持续到夜晚,晚霜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凝结在大地上的胭脂般的血迹,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
诗人用胭脂色和紫红色渲染出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
(13分)9.(1)有才能(2)给(3)告诉(4)通“嘱”,嘱咐,嘱托(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10.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
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故步自封....,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索尼和三星电子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的“羹”越分越小,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③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虽然不乏批评之声,但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⑤很多人羡慕他的口若悬河....,但他的丈人却因此瞧不起他,他为此十分苦恼。
⑥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各种思想和言论难免鱼龙混杂....,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
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两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快速发展。
B.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C.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
D.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3.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文明与野蛮》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张床,①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
宁波市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A【解析】B.擘(bó)应为(bò),“会聚”应为“汇聚”;C.“迷漫”应为“弥漫”;D. 接种(zhǒng)应为接种(zhòng)。
2. D【解析】“提交”应为“提供”。
提交:把需要讨论、决定或处理的问题上交有关机构或会议;提供:供给(意见、资料、物质、条件等)。
3. A【解析】分号使用不当,应改为逗号。
4. B【解析】A.缺失主语,删去“导致”;C.关联词位置不当,第一分句“尽管”应放在“互联网”后面,另外此句也存在主语中途易辙的问题;D.成分残缺,第三分句在“休闲消费业态”后面加上“的方式”;搭配不当,第四分句“实现”改为“满足”。
5. (1)有一定概率抽到自己心仪商品的盒子;(内容要与盲盒的概念和玩法相对应)(2)但要有理性地消费;(要出现“理性消费”“有节制地消费”等类似关键词)(3)唯有做到监管到位、商家自律和消费者理性。
(句式正确的前提下,答对两点得分)6.答案要点:(1)整个图形以“宁波微笑”符号作为主要元素,图形象征微笑面对世界,既表达着宁波人的生活态度,又洋溢着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幸福。
上扬的嘴角象征着宁波人以热情好客、开放自信的姿态欢迎八方游客。
(2)“I”“♥”“N”“B”标识形象表达了“我爱宁波”的情感,中间的爱心表达了对宁波的自豪与热爱。
(3)宁波的首字母“N”“B”构成一双眼睛,与心相组合,意味着用心即能发现宁波之美,传递着来自宁波的美好心意。
(4)“宁波微笑”由汉字、英语、印章进行组合,体现了宁波开放、友爱的城市特征,兼具本土性和国际性。
(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若有其他解说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7. D【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A、C项与诚信无关,B项并未明确说是直播带货。
8. D【解析】“就能让主播珍惜声誉”说法绝对化,这只是措施之一。
2020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九校初三语文联考试卷2020.12全卷共计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基础(26分)本学期,学校将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①濡养德行的关键,还被视为人际交往的②zhēn yán,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人就提出了“和”的概念。
总体上说,和谐的内涵包括整体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的统一。
具体而言,古代的和谐观又分为注重③的天人和谐观、注重人我和谐的人际和谐观、注重④的身心和谐观、注重⑤的仁政和谐观。
可以说,“和”的精神渗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请你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3分)A.形神俱养B.与邻为善C. 生态平衡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四句名言,最能体现“以和为贵”精神”的一项是:()(3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C.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D.言不信者,行不果。
5.在一次班级辩论赛中,同学小明和小鹏就某一个观点产生了分歧并相持不下,小明甚至恶语伤人,导致两人不欢而散。
请你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和启发对小明进行劝诫,做到观点明确,以理服人,不少于45字。
浙江温州市龙湾区-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纪九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卷面书写。
(5分)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积累(18分)1.根据以下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亲爱的同学,你好!在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màn)__(1)__游在诗意的课堂中,遇见现代诗的美好,也感受诗人艾青对土地的深深爱恋和对(lí)__(2)__明的热切呼唤;在议论性文章的学习中,我们走近名家,学习他们深邃的(zhēn)__(3)__言警句,提高思辨的能力;在小说的广(mào)__(4)__天地里,我们随着主人公一起体验别样的生活,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在文言单元,我们紧跟古人的脚步,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相信你一定收获不少吧!现在就请你自信地完成以下的答卷吧。
2.古诗文整理(14分)(1)在“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中,小瓯同学发现古典诗词中也不乏中国人的风骨。
贬官二十多年的刘禹锡在归来之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①_______”,展现了他面对人生困厄的豁达胸襟;“______②______,直挂远帆济沧海”两句看出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再次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孔圣人的一句“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也启示我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要一味地抱怨天,责怪人,而是要积极地从自身寻找原因。
(4分)(2)小瓯同学在整理古诗文时,聚焦景物描写做了以下表格,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6分)诗文出处作者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①_______短短几句,便实现了大与小,远与近,虚与实,物与人的融合,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
(25分)1. 默写。
(1)远芳侵古道,________。
(《赋得古原草送别》)(2)________,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3)周公恐惧流言日,________。
(《放言五首(其三)》)(4)俶尔远逝,________。
(《小石潭记》)(5)________,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6)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卖炭翁》)三、标题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的“长精神”的含义是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诗中的含义是________。
现在引申的含义是________。
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这个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
4.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 默写(1)欲为圣朝除弊事,___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___,吹入沧溟始自由。
(《和<淮上遇便风>》)(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________,清歌一曲月如霜。
(《听张立本女吟》)(5)譬如为山,________,止,无止也!(《孔孟论学》)(6)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2.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丑奴儿》是这首词的________;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2)下面关于这首词中“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__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哀愁。
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生借书说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④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题,共150分,共5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
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
“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
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
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
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
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据考证,该诗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
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故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当以感伤的基调为主,即便是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的旋律而产生的“三叠”的唱法,对诗意的升华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从而使渭城清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唐代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曲辞。
各种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
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结合,从而使“意象”意义获得彰显。
2020年上海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主角陈彦很多年后,成名后的忆秦娥记得,改变她命运的时刻,是一个太阳特别暴烈的下午。
她正在家对面山坡上放羊,头上戴了一个用柳条编的帽圈子,柳叶都被太阳晒蔫干了。
她娘突然扯破喉咙地喊叫,说她舅回来了。
她随娘赶场子,到几十里地外,看过几回县剧团的戏,见她舅可神气了。
戏要开演前,他朝靠背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跷,还给腿面子上垫一块白白的布。
他噗噗地吹开茶水上的浮沫,呷几口茶后,才从一个长布套里,掏出一对就像两根“筷子”的鼓槌来。
“筷子”头朝鼓皮上一压,眼看“筷子”都要折断了,可手一松,又立即反弹得溜直。
几个敲锣、打铙的,看着“筷子”的飞舞,还有她舅嘴角的来回努动,下巴的上下含翘,眼神的左右点拨,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
整个山沟,四处八下的人,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
看的人越多,她舅手上的小鼓槌就抡得越欢实,敲得那个快呀,像是突然一阵暴雨,击打到了房瓦上。
那鼓槌,看似是在一下下朝鼓皮上落,落着落着,就变成了两个喇叭筒子,好像纹丝不动了。
可那鼓,却发出了皮将爆裂的一迭声脆响。
以至戏开始了,还有好多人都只看她舅,而不操心场面上出来的演员。
好几次,她都听舅吹牛说,附近这七八个县,还找不到他这敲鼓的好手艺。
省城大剧院的戏,舅说也看过几出的,就敲鼓那几下,还没有值得他“朝眼窝里眨的”。
不管舅吹啥牛,反正娘见了就是骂,说他一辈子就知道在女人窝里鬼混。
舅对娘说:“麻利把招弟收拾打扮一下,我赶晚上把娃领到公社住下,明天一早好坐班车上县。
”娘就赶紧张罗着要给她洗澡、梳头。
她舅说:“一定要把头上的虱子、虮子篦尽,要不然进城人笑话呢。
”她娘说:“知道知道。
”娘就死劲地在她头上梳着篦着,眼看把好些头发都硬是从头皮上薅掉了,痛得她躲来躲去,可娘还不停地梳。
招弟也不知是高兴还是茫然,头嗡的一下就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