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操作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79.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机操作分析区别于流水线作业的另一种作业方式——部组加工作业,常存在着:几台机器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一个人能够同时看管几台机器?怎样来提升机器和人的使用率等问题。
对此,我们常用操作分析来进行处理。
操作分析可分为:①人机操作分析;②联合操作分析;③双手操作分析。
我们重点学习在一个看管一台或多台机器情况下的操作分析,即人机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的步骤:●首先要明确作业员及机器作业周期的内容●必须明确这些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测定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寻找作业员与机器的作业在何处同时开始或同时完成,并考虑其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根据现状绘制人机操作分析图●注意作业员,机器的等待时间,并考虑其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设法改变作业顺序以减少其等待时间●根据改变的作业顺序作出新的人机操作分析图,再详细予以探讨改善的对策,并预估其改善效果过一定的时间,从机器中取出模具,并从模具中取出成品,然后再装入液体材料……一直反复的作业。
目前,因机器的利用率不高,而未能达成预期的生产量,部如何加以改善。
首先明确作业员与机器的作业内容及同时关系。
A]作业员的作业●把液体材料装入模具 50DM●把模具放进机器中 16DM●开动机器 14DM●等待机器加工●停止机器 10DM●从机器中取出模具 12DM●从模具中取出成品 18DMB]机器的作业●机器中装入模具 16DM●开动机器 14DM●加工 90DM●停机 10DM●取出模具 12DM●等待放入模具C]作业员与机器的同时关系(作业员)(机器)把模具放进机器装入模具开动机器开动机器停止机器停机从机器中取出模具取出模具根据以上的资料,首先决定同时开始的作业,在此以“放入模具”作为整个操作周期的起点。
然后以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绘图:人机操作分析用纸现状的周期时间为210DM,机器等待为68DM,因此,一周期中的机器利用率=(周期时间-等待时间)/周期时间=(210-68)/210=67.6%为减少作业员及机器的“等待”,检讨一下是否可以利用“机器加工”的这段时间。
人机操作分析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32分):
1.精益生产强调运输、等待、库存、动作、过量生产、过度加工、不良品等七大浪费,
人机操作分析是主要用来消除等待浪费。
2.操作分析包括人机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
3.人机操作分析的工具是人机程序图,运用人机程序图进行改善的目的是找出人员或机
台的闲余能量,以便设法利用以提高工效、找出合理的周程时间、一人多机(或一机多人)的最佳安排
4.确定一人操作几台机器的公式是 N=(t+M)/t 。
二.简答题(18分):
1.试列出利用人机程序图进行改善的步骤
答:1. 确认作业员/机台的作业单元
2. 确定各作业单元间先后順序及同时间关系
3. 测定各单元時间
4. 依时间绘入人机(相对)单元程序图
5. 检讨改善/构思新方法
6. 绘出新方法程序图
三.应用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40分):
1.根据下列资料,试求一个工人操作几台机器最为适宜
①装卸零件时间每台为1.41MIN/次;②从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的时间为0.08MIN;
③机器的自动切削时间为4.43MIN(不需要工人看管)。
答:N=(1.41+0.08+4.43)/(1.41+0.08)=4台
2.某人操作两台半自动车床,程序为:进料0.5MIN;车削1MIN;卸料0.25MIN;此两台机床加工同一零件,能自动切削和自动停止,试绘出此操作最佳人机程序图。
操作分析: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的工作分析。
可分为:1-人机操作分析2-联合操作分析3-双手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内,人与机的相互联系,以充分调动人与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的分析。
联合程序图之种类联合程序图则用于分析在同一时间 ( 或同一操作周期 ) 内 , 同一工作地点之各种动作 , 并将机器操作周期与工人操作周期间之相互时间关系正确而清楚表示出来 , 由于这些资料 , 分析人员可进一步设法将机器与工人之能量加以充分利用 .因为在现今的工厂 , 许多机器设备几乎是全自动 , 或半自动 , 因此 , 操作工人 , 在每一操作周期总有一大部份闲余时间 , 如何把这些闲余时间善加利用 , 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人与机器之联合操作状况有下列四种型态 :( a ) 一人配合一部机器( b ) 一人配合多部机器( c ) 多人配合一部机器( d )多人配合多部机器[多动作图]程序[多动图作]画法甚为简单,而可明白的显示出工作人或工作物组合运用的情形, 尤其能表示出所有空闲与等待等无效时间.研究此种图形,可改善工作人或物的重新安排,工作的指派与分配.工作人与机器设备的配合,以达减少人或物的空闲与等待时间,对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均有较大影响.[多动图作]的目的如下:1)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2)使工作平衡3)减少过程时间4)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5)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6)决定最合适的方法应用多动作图应注意:1.必须先建立标准方法与标准时间,此为制作多动作图的两个先决条件.2.多动作图仅记录工作名称,但不记录其内含的动作.3.多动作图其目的仍在将已建立方法予以合适的配合,绝对不作如何改善每一工作的内容,或缩短每一现有工作时间等的考虑.多动作图的画法1)决定研讨的目的2)画一工作场所布置图3)收集有关的各种资料4)装备空白图形5)将现有资料填入图内6)资料的统计闲余能量分析分析联合程序图之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工人及机器之闲余所在 , 并设法加以减少 . 此种分析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着眼 , 即 :( 1 ) 机器闲余( 2 ) 工人闲余( 3 ) 工人与机器之配合1 . 机器闲余 :典型人 -- 机操作通常有下列四类工作 :( a ) 将材料放置在机器上 , 使该材料得以加工 ( 装料 ) .( b ) 机器加工 .( c ) 将加工后之半制品或制成品由机器上移出 ( 卸料 ) .( d ) 整个操作周期中有空闲存在 .以上四项中有三项对产品本身并无益处即装料 ` 卸料与空闲 . 装料与卸装的检讨 , 可由动作研究及运用动作经济原则 . 而机器空闲的分析 , 则应注意其空闲发生的原因 , 而设法使其减少 , 通常机器之空闲可分析如下 : 工人闲余在某一操作周期中 , 工人所可能发生之状况只有 ( a )操作( b ) 空闲两者而已 . 空闲的分析当然显而易见 , 惟欲将此等空闲加以利用时 , 并考虑其可能之禁忌的问题 . 3 . 工人 与机器之配合 计算工人数与机器数 , 在理论上应为 :而当计算工人与机器同时配合进行时 , 一位工人应操作几部机器其问题较为复杂 . 最单纯者常用下列工式 :假定一位工人操作一部机器所需时间 ( O ) 为一分钟 , 而机器完成一操作周期 ( M ) 需时四分 , 即一位工人应同时操作五部机器 . 如以图解方式分析 , 则如图 所示 .因工程能量不平衡而發生空閒空閒 -- 待 料停止時間 待工人 定期修理修理中 突發故障修理 停 電 準備時間一個月應負擔工作量一個人一個月之工作量一個月應負擔工作量一部機器一個月之工作量工人數 =機器數 =1 + 4 1則 N =5闲 余 能 量 分 析上图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 但如机器数增加一部 , 则机器势必发生若干空闲 , 而当机器减少一部时 , 却是工人发生空闲 , 这种空闲所谓发生机器干扰 ( Machine Interference )之现象 , 将于下节讨论 . 机器干扰研究1. 意义 [ 将人 -- 机器程序图 ] 活用于研究机器干扰 ( Machine Interference ) 进而求出机器干扰时间 ,作业干扰时间及经济操作台数 .2. 绘图要领O + M O其中 N = 一位工人應操作之機器數O = 一位工人操作一部機器所需時間 M = 機器完成一操作週期所需時間N =( 1 ) 作图符号 :代表手作业时间 ( hc )代表机器自动运转时间 ( mc )代表机器运转中之手作业 ( 或步行 )时间 ( pd )空白部分即为干扰时间( 2 ) 每台机器作图约占用下半格 , 以保持间隔 .( 3 ) 分别绘出每一部机器之 Activity Chart .( 4 ) 另占用一格绘出整个 Battery Cycle 中作业者之操作情况 . ( 5 ) 分别求算机器干扰时间及作业者干扰时间 .( 6 ) 检讨每组操作机器台数是否经济 .3. 实验根据下表之数据 , 作成机器干扰研究图機器干擾研究數據表 :。